查看原文
其他

共享发展的时代深意

2016-03-02 记者/宫超 瞭望

■ 截至2014年底,全国还有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12.8万个贫困村、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人口数量多、分布广

■ 最高20%家庭的收入,是最低20%家庭的19倍,基尼系数远超国际公认警戒线

■ 坚持共享发展,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


■ 瞭望两会报道已启动,点击关注瞭望微信

  

  “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十三五”规划《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的这一表述,简明扼要地指出了共享发展的内涵和目标。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至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必然要求共享发展,没有共享发展也就谈不上共同富裕。共享发展理念回答了“发展目标是什么和发展成果如何共享”的问题,再次指明了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可以说,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具有必然性。

  

  历经几十年艰苦奋斗,今日之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高。同时也要看到,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中国,依然面临贫富差距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公共产品供给不均、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等各类问题和矛盾。

  

  源于此,《建议》将共享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宣示着中国现在和未来将更加着眼于解决这些问题、矛盾,将更加注重实现人人共享中国改革和发展成果,更加强调人民的获得感。现在,面对“十三五”规划即将徐徐展开,共享理念的贯彻执行,关键就在于抓好公共服务、脱贫攻坚、收入分配等重点难点,以此强化共享理念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践行落实。

  

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作为21世纪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公共服务旨在通过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提供保障,与人民群众关系密切。自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构想以来,中国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

  

  目前来看,中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仍处于政策推进和制度完善中,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框架已形成,但依然存在不少突出问题。比如,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如教育、医疗)存在分配不均;东中西部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目前,中国公共设施的存量约为西欧国家的38%、北美国家的23%,服务业水平比同等发展中国家还要低10个百分点,而城镇化率则比发达国家低20多个百分点。

  

  正是基于此,《建议》中谈到共享发展时,将公共服务放在首位:要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增强政府职责,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

  

  重视公共服务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更是践行共享发展理念的必由之路。在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中,至少需要注重三方面的推进落实。

  

  首先,加快基本民生保障体制机制、人才队伍等配套措施建设,构建一套高水平、全覆盖、管理规范、运转顺畅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基本民生服务能力和共享水平。

  

  其次,需要着力推进民生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完善民生公共品供给与经济发展水平脱钩机制,突破民生公共品供给与地方财政挂钩的恶性循环,建立全国统一的民生公共品供给平台,使民生公共品供给不因地理位置、财政收入、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而不同。

  

  再次,要调控发展成果共享的地区不均衡,尤其要完善对老、少、边、穷地区的转移支付,提高政策资金利用效率。

  

打赢脱贫攻坚战

  

  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实现了7亿多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世纪80年代的80%以上下降到2014年的7.2%,扶贫开发事业成绩显著。然而,不可回避的是,截至2014年底,全国还有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12.8万个贫困村、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人口数量多、分布广,减贫形势不容小觑。

  

  贫困是世界性难题,而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努力实现脱贫致富,让人民共享更多改革红利,把各个地区、民族、群体都纳入发展框架中,共同付出,共同受益,是落实共享发展的具体体现。

  

  当前中国脱贫工作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决胜阶段,从此前的经验教训来看,不能再继续依靠“灌水式”“输血式”的传统扶贫模式,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战略,明确了精准识贫、精准施策、精准落实、精准脱贫的精细化扶贫思想,致力于促使贫困地区整体脱贫、全面脱贫,如期脱贫、杜绝返贫。

  

  总体来讲,中国全面精准扶贫的实践起步时间不长,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以加快解决。在精准扶贫的实际推进中,一方面还需真正将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五个一批”工程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还需扩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覆盖面,因地制宜解决通路、通水、通电、通网络等问题,用更大的决心、超常规的力度完成脱贫目标,实现共享发展成果。

  

  此外,众人拾柴火焰高,扶贫脱贫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进来。因此,有必要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党政机关、部队、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定点扶贫机制,激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自愿参与扶贫,在扶贫攻坚中踏踏实实践行人人参与的共享发展理念。

  

完善分配格局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2,自2009年以来连续7年下降,并创下自2003年以来的最低值。基尼系数“七连降”表明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正呈现逐步缩小态势,也佐证了适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大涉农补贴、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调整机制等一系列收入分配改革举措已取得了一定成果。

  

  在肯定进步的同时,面对收入最高20%家庭的收入是最低20%家庭的19倍,基尼系数仍远超国际公认的贫富差距警戒线(0.4)等现实,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的收入差距依然过大,要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还任重道远。

  

  值得警惕的是,如果收入差距不能进一步缩小至合理区间,就会带来内需不足,最终导致经济增长不可持续,共享发展的根基自然难言稳固。所以说,“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在不断做大“蛋糕”的同时,切实把“蛋糕”分好,形成符合共享发展理念的合理收入分配格局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在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的基础上,通过有效改革和调控,来继续优化中国社会财富分配,构建合理收入分配格局。

  

  首先,推进工资制度改革,统筹平衡好各方面群体的利益关系,将健全工资水平决定、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切实发挥薪酬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保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并坚持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

  

  其次,通过消除贫困人口、提高农民收入,经济结构不断升级和高等教育普及化,以及打击非法高收入、改革解决不合理高收入和合理调节合法高收入等有效手段,来进行“提低、扩中、控高”,最终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

  

  其三,通过适时推进收入分配立法来固化收入分配改革经验,形成全民遵循的共识,最终在全社会建立一整套规范的、成熟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要求的收入分配制度体系。LW


刊于《瞭望》2016年第9期,原文请点击【阅读原文】

推荐阅读


☞ 瞭望两会丨十八大以来我们构建了什么

☞ 瞭望两会|中国经济何以自信前行

☞ 评估十二五 | 这五年,中国站稳“世界第一阵营”

☞ 评估十二五|“十二五”规划三大经验,科学编制需处理好三大关系

☞ 评估十二五|这五年,城镇化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 从十二五迈向十三五|瞭望专题

 图闻 | 2015中国发展成绩单


瞭望  OutlookWeekly1981  


转发请注明【来自瞭望微信】

点击【阅读原文】 下载瞭望客户端

更多精彩,请订阅《瞭望》新闻周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