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两会|一起走好这五年
■ 一起走好这五年,努力争取“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大台阶,为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填写合格答卷,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筑牢坚实的历史新起点,为人类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这是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责任,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历史召唤,是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深切期待
■ 瞭望两会特别报道系列之一,点击文后【阅读原文】可获取整组专题报道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重要的历史时刻成为一个国家或民族重要的历史关口。
中国的“十三五”即属于这样的历史关口。
这五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历史节点最后冲刺的五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的五年。
这五年,也是中国致力于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的五年。
这五年,同时还是中国为世界倡导的人类共同体播撒希望的种子,并努力让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五年。
一起走好这五年,努力争取“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大台阶,为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填写合格答卷,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筑牢坚实的历史新起点,为人类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这是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责任,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历史召唤,是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深切期待。
一起走好这五年,就是要把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化为全民共识,动员起最广泛的社会力量,变成全体人民的共同行动。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按照“十三五”规划制定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全面协调、整体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这五大建设,在我们设定的时间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
一起走好这五年,就要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这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实现这样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对我们是一个新的巨大挑战。从历史长过程看,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中新状态、新格局、新阶段总是在不断形成,经济发展新常态是这个长过程的一个阶段。
随着经济总量不断增大,我们在发展中遇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经济发展面临速度换挡节点、结构调整节点、动力转换节点。新常态是一个客观状态,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状态,是一种内在必然性,我们要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
新常态绝不意味着我们告别了重要战略期。相反,“十三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们要抓住机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推动我国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起走好这五年,就要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住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创新,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之一。创新驱动,已成为中国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
强调创新驱动,是因为创新兴则国家兴,创新强则国家强,创新久则国家持续强盛的道理从未改变。纵向看,500年来,世界经济中心几度迁移,背后的重要力量就是创新。科技创新在哪里兴起,发展动力就在哪里迸发,发展制高点和经济竞争力就转向哪里,现代化高潮就兴起在哪里。经济强国无一例外都是创新强国。横向看,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世界主要国家争相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发展先机。激烈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我们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塑造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做到人有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就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
一起走好这五年,就是要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
下好“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是发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是发展短板和潜力的统一。我们要学会运用辩证法,善于“弹钢琴”,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一起走好这五年,就是要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一起走好这五年,就是要着力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要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特别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实体经济、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措施,来解决我国经济供给侧存在的问题。我们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要从生产端入手,重点是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一起走好这五年,就是要着力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
实践告诉我们,要发展壮大,必须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坚持对外开放,充分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有益管理经验。要不断探索实践,提高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自觉性和能力,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
一起走好这五年,就是要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围绕人民,围绕人民的福祉,这是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起点和归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把人民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是我们谋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
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
一起走好这五年,就是要使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和行动。
要深学笃用,通过示范引领让干部群众感受到新发展理念的真理力量,各级领导干部要结合历史学,多维比较学,联系实际学,真正做到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要用好辩证法,对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进行科学设计和施工,坚持系统的观点,遵循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于把握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渐进性和飞跃性、前进性和曲折性,善于把握工作的时度效。要创新手段,善于通过改革和法治推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发挥改革的推动作用、法治的保障作用。要守住底线,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中及时化解矛盾风险,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层层负责、人人担当。
一起走好这五年,就是要以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凝神聚气,咬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不放松。
中国从大国变成强国,是当下人类发展史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大国崛起,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尽管我们一再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中国的发展是和平发展,决不走强大必霸的老路,不挑战现有的国际秩序,但是,世界上总有那么样的国家和政客,以有色眼镜看待中国的发展,对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满怀戒惧,总是试图以各种手段迟滞中国的发展,甚至妄图强行中断中国的发展。这些年,在中国的周边,在中国的核心利益上,一些小动作接连不断,花样百出。这种状况,在“十三五”时期不会消失,反倒有可能更加频繁。
而从国内看,我们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发展换挡的“三期叠加”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盘根错节,错综复杂,需要我们沉着应对。一些突发性社会公共事件和环境安全事故,也需要我们及时妥善处置。
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只要我们具备总揽全局的战略思维,举重若轻的驾驭全局的能力,“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战略定力,就一定能集中精力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
一起走好这五年,需要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具备一种藐视一切困难,无惧一切艰难险阻,去夺取最后胜利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这是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中国梦,这是英雄的事业,需要唤起英雄千百万,同心干。
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的民族,中国人民是英雄辈出的人民。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也”。“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吾养吾浩然之气”。自古以来,英雄的基因,就奔涌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一经触发,就会绽放出气贯长虹的英雄正气。
在中国革命时代,我们铸造出了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在建设年代,我们又孕育出了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寨精神、九八大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航天精神。这些精神,已经将中华民族陶冶成具备英雄气质的伟大民族。具备了这种英雄气质的民族和人民,是什么困难都能克服,什么艰难险阻都能征服,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的。LW
刊于《瞭望》2016年第9期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整组专题报道
☞ 评估十二五|“十二五”规划三大经验,科学编制需处理好三大关系
转发请注明【来自瞭望微信】
点击【阅读原文】 下载瞭望客户端
更多精彩,请订阅《瞭望》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