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 | 楼市调控切忌“混搭”
■ 房地产调控需求相关领域的协调一致,所以,下一步的因城施策,一些垂直管理的部门如何协调,必须有充足的考量,切不可混搭,相互掣肘之后,政策来回拉抽屉
自去年四季度延续至今的一线城市房价狂飙,终于迎来了预期中的调控。之所以说预期中,是因为依照过往几轮调控的惯例,房价脱缰必定会套上紧箍咒。
以此轮“严厉度”最高的上海房地产调控措施来看,除了购房资格认定年限的提高,增加二套房首付比例外,上海市规土局等四部门还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本市土地和住房供应结构的实施意见》,着力强调了加大商品住房用地中小套住房供应比例,中心城区不低于70%,郊区不低于60%。
无独有偶,几天之后北京土地市场的一则出让公告,对上海的中小套住房供应比例问题进行了呼应,“除建设保障性住房外的剩余居住规模中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面积所占比重需达到70%以上。”媒体简称为“7090”政策又回来了。
从整体经济形势看,“7090”政策回归,也算是不折不扣的房地产供给侧改革的一部分,尤其对于一线城市来说。这一项供给层面的改革也并不是新招。十年前,房价上涨过快之下,中小户型供不应求,政府出台了“7090”政策,希望从供给端发力满足购买力有限的住房刚需。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变化,这项政策在2015年逐步走向松动,在相关文件中的提法转变为“优化住房供应套型结构”,意味着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自主调整套型结构。
那此次“7090”归来得恰逢其时吗?
从媒体的质疑来看,主要集中于此项政策有“拉抽屉”的嫌疑,而且关键是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无论是从改善型需求来看,还是二孩政策之后家庭结构变化产生的需求看,“7090”的生存环境与十年前已然发生了变化。
对于一线城市来说,“90”的需求空间有多大?“70”的依据又在哪里?
房地产供给侧改革离不开对需求侧的大数据研究。尤其是对房地产市场来说,供应影响滞后,当前的政策短平快,很有可能为三五年后埋下隐患。推而广之,从房地产去库存政策实施以来的情况看,真正库存高企的三四线城市动静不大,一线乃至部分二线城市的房价却再一次被推高,不得不又出台严厉的调控政策抑制房价疯狂。这一松一紧之间,反映了相关地方政府以及部门房地产调控手段的不成熟。
房地产调控并不仅仅是房地产行业内部的调控,需求相关领域的协调一致,所以,下一步的因城施策,一些垂直管理的部门如何协调,必须有充足的考量,切不可混搭,相互掣肘之后,政策来回拉抽屉。LW
刊于《瞭望》2016年第15期,原题《房地产调控切忌“混搭”》
转发请注明【来自瞭望微信】
点击【阅读原文】 下载瞭望客户端
更多精彩,请订阅《瞭望》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