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书就犯困?不是方式不对,而是动机不纯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包里放着一本书,想要随时阅读,却发现始终未动。于是,什么时候都能读=什么时候都不读。
阿信之前也有这样的困扰,问了身边许多朋友,发现很多人都会在读书中遇到这样的问题:
我喜欢读书,想读的书很多,可是根本没有时间……
我的工作,需要阅读很多书,可是我的阅读速度,实在太慢……
上页写的什么?我得翻回去重新看一下!
下定决心,今晚睡觉前一定要看会儿书。可是我已经困了……
相信有这样感受的小伙伴们不少。为啥会造成这样的原因呢?大概智能手机就是罪魁祸首之一了。
自从智能手机有了“碎片化阅读”的功能,很多人的阅读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海量信息如洪水般涌现,很多人都在有意无意中养成了粗略阅读的习惯。认为自己“读不进去书”的人,就是将这种新式阅读与传统阅读严格区分了开来。
读书真的是个负担吗?难道不能像听音乐一样,是一个美好且放松的事情吗?其实,大多数阅读速度缓慢的读者都普遍执着于一个问题:读书,该仔细到什么程度?
其实阿信通过经验告诉你,阅读速度与理解程度、记忆效果并不成正比。也许你刻意放慢速度,仔细地“啃”一本书,但还是记不住里面的内容。
其实,所谓一目十行、过目不忘,都不是我们追求的阅读目的。书中的内容会跟随时间的流逝淡出你的记忆,有时对你最有帮助的,仅仅是几十万字当中的短短一句话。
既然怎么努力记都会忘,那不妨换个思路想一想——你记住的那一两行内容,“都是对自己有益的精华”。读书的意义,并不在于“复制100%”的原文,而是在于“邂逅1%”的收获。
恐怕大部分人都认为,“只有切实获取了知识,读书才有意义”。然而就是这种“储存式”阅读的概念,给我们平添了许多烦恼。可你想想看,你在听音乐的时候,更在意的是其中的过程,而不会把声音“作为知识储存起来”吧?
所以,读书也是如此呀!你只是为了与那一本书相遇,让文字自然映入你的眼帘,然后当打动你的那一句话出现的时候,自然地享受属于你的“啊哈”时刻。
读书就像呼吸一样,只进不出当然会感觉憋闷。不要只关注“读”的过程,和“写”结合在一起就能破除阅读不畅的魔咒了。
啥,你说你最讨厌写读后感?别紧张!这套简单的”呼吸“阅读法”,跟你想象的那种不一样哦。
步骤一
“一行采集”,仅摘取最具魅力的片段
令人心动的段落,不要记忆,要抄写。准备好一张A4 纸,遇到想记住的内容,就按照“页码-内容”这样的格式摘抄下来。最好不要原封不动地照抄整个段落,而是尽量短小精悍,将内容控制在几行之内——这个方法就叫“一行采集”。
在读完全书后,再次认真翻阅一下摘抄的部分。它们就好像你从一张音乐专辑中,选取了自己喜爱的片断,重新编辑成的混音音频一样。如此,可使你的阅读乐趣倍增。
步骤二
“一行精华”,采撷最精彩的一行
读书之魂,凝于一文。无论是什么样的书,都一定有打动你的那一句——无论它是用什么方式触动了你的神经。
按照步骤一的方法,一边读书,一边整理出属于你的摘抄录。完成之后,再次浏览,并从中挑选出“最精华的一行”,仅此一行。可以说,阅读一本书的所有价值,皆凝于此,这就是所谓的“一行精华”。
读书不是测量,更似探宝。如果能够保持探索“最有价值的一行”这样的意识,阅读就不再是一项任务,而好像变成了一场探险。“翻开书就觉得很快乐”——先让自己拥有这样的感觉,告别缓慢阅读就容易多了。
步骤三
“一行评论”,回味重要段落
“一行评论”类似于读后感,但是只是针对步骤二“一行精华”的一句感想。不知道怎么写?不妨从“为什么会对这一行文字产生共鸣”这个角度出发,简单记录即可。
我们在刚读完一本书的时候,当然会记得“为什么觉得这一段很精彩”。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就会逐渐忘记当初为之心动的原因,这样一来,摘抄便会失去意义。做记号、划线、折角……也是如此。
但是,如果我们撰写了“一行评论”,因之并非长篇大论,事后只需扫上一眼,我们便可回忆起当初阅读时的心情。
步骤四
每读完12本书,认识更进一步
每读完12本书,建议做一个总结,定期回顾自己记录下来的摘抄与感想。同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哪一类书籍比较容易引起自己的共鸣?
哪一类意见主张是自己赞赏的?
哪一类书籍是自己今后还想要阅读的?
如此,你便看清了自己的阅读偏好,更容易明确后续阅读书籍的大致方向,确定自己的意向。
除此之外,不妨在这 12 本书中甄选出最佳的一本,到了年终,再从这一年历次选出的“最佳”书中选出一本“最佳中的最佳”。
“这本书好棒!”
“这本书当时是我在机场买的,陪我度过了非常充实的时光!”
“这本书里面有一段描写非常美!”
——在我们不断回味这些感动的过程之中,
自己的阅读经历也就成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想必,这也将是一份珍贵的体验。
读完这篇提送,
放下手机,挑选一本好书吧。
【推荐阅读】
《快速阅读术》
印南敦史 著 | 中信出版集团 2017年4月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购买信息!
-End-
编辑:赵佳然 2017.05.03
近期新书一览,点击书封即可看到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