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二胎政策放开以后,身边成为二胎妈妈的越来越多了,对二胎表示怀疑的也越来越多。
2017年,复旦大学又发布了“长三角社会变迁调查”,其中关于80后婚姻状态有以下发现。
第一,80后整体结婚年龄越来越推迟。就拿1988年出生的 80 后来说,将近50%的男性都是未婚,而未婚女性也接近30%。
第二,80后的理想子女数由 2012年的 1.58上升至 2016年的 1.7。但实际上,二胎生育意愿依然薄弱,仅有 13.1% 的被访者愿意生二胎,不愿意生二胎的前三个理由是:养孩子太贵、房子不够大和时间不够。
至于到底要不要生娃,有这样两类观点。
正方认为生娃值得,可以从经济投资、社会、情感几方面去找理由。
第一,钱是死保,人是活保—投资什么,都不如投资人。未来,钱不值钱,人值钱。投资房子、股票、黄金都不如投资孩子,因为只有孩子是你能把控的,是成长性的资产。
第二,从社会上讲,我不是给自己生,而是给全社会生的。不要算小账,要算大账,否则社会劳动力将后继无人。当然,相应地,这方面需要国家用制度安排来保障。
第三,亲情无价,无法用任何物质来衡量。比如生二胎,父母给孩子最好的遗产,不是金山银山,不是几套房子,而是给他留下个亲人。对个人来说,杰出的人能够通过做出不朽的事业来继续存在,而普通人可以靠生娃来继续存在。生娃是普通人可以参与的唯一的不平凡之事。
反方认为生娃不值得,无论从经济投资、社会,还是情感上都不划算。
第一,经济投资上不划算,投入、产出不能成正比。无论你生的是“建设银行”(男孩)还是“招商银行”(女孩),都一样。再说,孩子只有一个,他们将来能养活自己就不错了,别提给父母养老了。
第二,社会上不划算,生娃耽误职场晋级。青春献给房子,中年献给孩子,老年还得给他啃老或带孙子。尤其女人,一生孩子,事业中断,就再难跟上时代。
第三,情感上不划算,你爱他但他未必爱你。即使孩子不是“白眼狼”,但最终会远走高飞,也给不了你多少情感慰藉。(关于孩子远走高飞,我有个悖论:孩子太有出息了会远走高飞,太没出息了守在身边又没用。)
在新生代夫妻中,“不生”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今,多数80后学习、工作的地方已经不是出生地,也多数不在父母身边。他们深切地体会到,等将来自己老了,孩子也不一定会在身边。
所以,从80后往后的年轻人,越来越不倾向于养儿防老,甚至认为生娃不划算,认 为倒贴者大有人在。所以,干脆懒生、不生。
有人认为,生第一个孩子是责任,生第二个孩子则是个人或家庭的喜好。如果没有时间、精力、金钱,那最好不要生。
应该说,整个中国社会对生孩子这件事都缺乏制度设计,好像生孩子是家庭自己的事,不是社会的事。女职工生孩子是单位的损失,不是为社会养育后备军——中国劳动力总量从 2012 年开始减少,出现所谓的“人口红利衰竭”。
生孩子是为了什么?
现在社会缺乏一个系统性、前瞻性的思维。我估计,不出十年,整个社会就要为缺乏生育埋单。在《白鹿原》中,传统社会的人们一辈子好像就忙两件事:吃饱和生娃。
现在,对于婚姻也有两个误区。
一是认为结婚是为了性生活,找个长期性伴侣。须知婚姻不是为了满足性生活,甚至是限制性生活的。人类可以在婚姻外去寻找性。
二是认为结婚是为了基因复制或延续。要知道现代基因工程之后,人类还有许多复制和保存基因的方式。
那么,生孩子究竟是为了什么?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生育制度》一书中,早就给出了答案。
费孝通认为,生育是“损己利人”的事,种族延续并不是满足性欲的副产品,不是生物们“贪片刻之欢,造下三生孽债”,将错就错地把种族延续了。生育是痛苦的,养育是苦乐参半的。那么,人为什么要结婚,为什么要生育呢?
“生育制度是人类种族延续的人为保障,为了维持种族延续和社会结构的完整性。”
费先生的意思是,生育不是生物学上的基因复制,而是以家族为核心的社会延续。
《生育制度》有两个要点,我特别提出来与大家分享:
第一点,家庭(传统意义上的)的建立就是为了“生”和“育”,完成孩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型,“育”自然比“生”麻烦得多。
抚育作用所以能使男女长期结合成夫妇是出于人类抚育作用的两个特点:一是孩子需要全盘的生活教育,二是这个教育过程相当长。
“育”的过程尤其漫长,甚至麻烦。灵长类动物是妊娠时间最长的物种之一,但生下来的后代却是最“笨”的,一落地什么也不会,小鱼会游,小马会跑,而人类到一岁才会晃晃悠悠地走路。更“笨”的是,他的各种社会角色都要经过漫长的学习,才能适应,而小狮子经历一次抢食就明白了它在家族的地位、生活的严酷。
第二点,费孝通把丈夫、妻子、子女比作具有稳定结构的铁三角,认为:“婚姻的意义就在于建立社会结构中的基本三角,夫妇之间不仅有男女间的两性关系,而且有向儿女负责的合作关系。
这两种关系不能分别独立,夫妇关系以亲子关系为前提,亲子关系也是夫妇关系的必要条件。这是三角形不能短缺的。”延伸一下,婚姻是三方契约关系,除了夫妻,还有夫妻与孩子的契约,这对今天要生二胎的家庭尤其重要!
今天,许多父母很想要二胎,但是面对房价、物价、医疗费用、教育费用、延迟退休等,想想还是算了吧,别二度当“孩奴”了。
美国有关中产阶层的标准像,就是有房、有车,两三个孩子和一条狗。可见,生娃也是西方家庭的必选项。
对此,提出“需求五层次”理论的马斯洛有专门的论述。马斯洛的需求五层次,并没有提到幸福,但马斯洛就是专门为这个问题做的论述。
比如生孩子,把一个孩子养育成人,这肯定是痛苦的,还夹杂着心酸,但这是甜蜜的痛苦,也是一种自我实现。有些自我实现,比如艺术创作就是伴随着痛苦,可一旦实现就会有高峰体验。
只是生育这种幸福体验,需要你延迟满足,需要用一生去体验。
从阶层晋级看生娃困境与解决之道
抛开子嗣延续或家族传承,也不谈生育制度,仅在阶层晋级上,生孩子这件事有特殊的作用。
第一,生娃是自我晋级的内容之一,这是你人生的“任务菜单”之一,涉及多任务管理。这也是你必经的能力锻炼和性格磨炼。
第二,生孩子是你晋级的励志手段。生个“励志娃”,可以催你奋进,逼你成功。
对我来说,生娃是会让你一贫如洗,还是成为你对未来最好的投资,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他让你自我晋级和成长。我看不出有比以上更好的生娃理由。否则,人生晋级图的是什么呢?
看着他成长,与他一起成长,就是你人生晋级的路标。至于回报,只要与他快乐地合作一段人生经历,就足够了。这个世界在你走后还有你的鲜活印迹。
但是,我们必须面对生娃所带来的难题。毕竟,生完娃,你的人生瞬间由 Easy(轻松)模式切换到 Hard(艰难)模式。
敢生娃的 80后、90后已经是“强者”了,他们必须面对各种难题,或者这些问题早晚要他们自己承担。下面,我从几个方面分别谈一下。
● 孩子与银子
首先要考虑养娃成本。且不说奶粉、纸尿裤,孩子三岁前家长每天都是精疲力竭。上了幼儿园,真正考验经济实力的时候才刚开始,赞助费、早教(3~6岁是学语言的关键期),之后的幼升小、择校、托关系、赞助费,再之后的初中、高中……粗算起来,百八十万元已是保守数字,如果再算上出国留学就要再乘以2。
俗话说:“穷有穷养,富有富养,有苗不愁长。”但现在人们都讲究优生优育,孩子只有一两个。这就必须解决成本,即银子问题。
2017 年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提出从经济方面,可以给生育二胎的低收入家庭进行生活费用或医疗保险费用的补贴,或者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夫妻个人所得税减半或一人所得税全免(这也是国际惯例)。 我们坐等这些议案能落实。
当然,生二胎如果拉开年龄差,可以大的带小的,大的穿过的衣服给小的穿。所以,二胎的成本不是翻倍,而是 1.5 倍。
另外,二胎是家庭计划,除了问老大的意见,还要看老人能否帮上忙。
● 孩子与房子
高房价是最好的“避孕药”。很多人因为房价而罢生。
添丁进口,住房是第一大问题。第一套房的背后动因就是生娃;第二套房的背后动因不是孩子要上学,就是要生二胎。但是,2017年遭遇“双限”,想换房子也换不成。
高房价对生娃的障碍,未来会有以下改善的可能性:
第一,“租售同权”且行且试。也有人分析,此方案一经实施必然会抬高房租,况且,还不能保证与购房者同权。
深圳某小区就发生了廉租者与购房者的冲突—“凭什么你花这么少的钱就能和我们一样享受优质资源?”这类官司随着“租售同权”的实施必然会频繁发生,最终将导致政策的变相或流产。
第二,一二线城市批出“只租不售”地块以解决刚需者们的燃眉之急。
其实,就是政府拿出低价地块让开发商搞长租房。长租公寓的年龄层以 20~35 岁的年轻人为主,他们消费、创新、创业的意愿更强,可以激发综合体内更多元化的商业、服务和商务配套业态。
第三,国有土地部分动作频频,集体土地加入租赁市场。农村集体土地进入房地产,实现同地同权同价,才是改革的大口子。
总之,对房市“租售并举”的政策转向,我们不妨保持审慎乐观的态度。对刚需群体来说,租房只是过渡,他们最终还是会进入购房市场,只是可能推迟几年而已。
人生 3~5 年一个周期,周期不同,主题不同。
● 孩子与教育
据统计,教育费用占到了一个中产家庭费用的1/3,仅次于购房和饮食。
2017 年,上海两所民办小学在幼升小的面试时,测考家长智商。此事虽被叫停,但名校资源的紧张可见一斑。
房市新政后,虽然北京的学区房价有所下降,但仍然不在中产们能买得起的范围。择校困境实质上是中产焦虑的前置效应,他们担心子女在未来阶层晋级中掉队,导致家庭阶层滑落。
解决择校困境,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打破优势教育过分集中的状况,实行师资力量轮岗制。
事实上,日本就是这样做的。乡村的师资与东京媲美,因为校长、老师轮岗,工资待遇都一样。不过,眼下怎么办?我觉得只能寄希望于网络教育,到网上去找资源。
但是,我要提醒的是,重点学校如果强在应试教育,那么不上也罢。那是招天下英才而毁之,泯灭个性的教育。人工智能时代来了, 教育也要随之而变。今天的优势,可能就是明天的劣势。
● 孩子与位子
“我想生二胎,可不知道和谁生!”
有位女士想生二胎,但是老公不肯。从 30 年的长度来看,她是对的,但从 10 年的长度来看,她老公是对的,因为各种压力山大,尤其是女性在职场的损失。
早有人大代表提出,对于生育女性,建议延长产假以及加大哺乳期间的工资福利,还要尽快完善《劳动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更有人大代表建议增加男方的产假,以减轻女方的职场压力。
但实际情况呢?
有些用人单位甚至要求员工许下“三年不生育承诺”。在这方面,单位当然是算小账,不算全社会的大账。
须知,女职工生养下一代不只是给小家庭生养的,也是为全社会培养的。那么,社会就应给这家企业减税或补贴才对。否则,职场性别歧视这个老大难问题永远无解。
“痛快十分钟,辛苦一辈子。”——这是某电影中调侃结婚生子的台词。
生与不生,视双方人生观而定。从个人晋级的角度来说,孩子是父母一辈子最大的一笔投资,也是当下最好的投资风口。
那么,是否生二胎呢?
要看个人能力。在经济不景气或个人经济吃紧时,生二胎等于加杠杆,需要谨慎计划。
本文整理自《阶层的跃迁:认知升级的20种思想武器的》
相关书籍推荐
《阶层跃迁:认知升级的20种思想武器》
闫肖锋 著丨2018.4
购书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
-End-
2018.5.7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中信出版集团」微信公众号
近期新书一览,点击书封即可看到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