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持刀当街砍伤小学生,为什么暴力事件总是层出不穷?
昨天看到了一个异常揪心的惨案。
5月28日,日本川崎市发生随机持刀伤人事件,至少造成19人刺伤,其中包括有8名儿童。
惨案发生在早上,小学生们正排着队在路边等校车。7点45分左右,犯罪嫌疑人岩崎隆一两只手里各握着一把刀,突然冲向孩子们。他一边大喊“我杀了你们”,一边随意性的挥刀乱砍,袭击过程持续了十几秒钟。
最后,岩崎隆一砍向了自己的后颈,被送医后确认死亡。
事后,警方在犯罪嫌疑人的背包中发现了另外两把菜刀。四把菜刀背在身上,并且作案目标竟然是毫无还手之力的小学生,简直丧心病狂!在日本造成了严重的社会恐慌。
对于这种无差别的,带有严重报复社会性质的恶性伤人事件,网友讨伐声一片,表达了极度的愤怒和不安。
翻译:寻找孩子的母亲的样子浮现在眼前。如果是我的孩子的话,我肯定会不安到疯掉,只是这么想象一下,就已经心痛到流泪。
调整下愤怒的情绪,冷静地梳理下近几年发生的一系列暴力事件。不得不说,我们的安全感越来越差了。
暴力的威胁无时无刻地出现在日常生活当中,迫使我们要时时提防那些愤怒的、失控的人。
暴力的阴影弥漫在任何场景之下:
在大街上走路,可能会遇到随机性杀人的暴徒、或是突然冲进广场的吉普车。
在公交车上,要提防因自己错过下车而去抢司机方向盘的乘客。
学校里会安全一些么?未见得。
校园霸凌是全世界校园都屡禁不止的难题,更不用说你无意间开的一句玩笑,很可能在若干年后招来杀身之祸。
小孩子之间的矛盾要尽快化解,否则上升到家长层面会有以命相抵的风险。
家里是安稳的避风港吧?
前提是你要有一个好脾气的丈夫,否则下一个因家暴上热搜的可能就是自己,连明星也不例外。网上太多的家暴视频是不敢点开看的,很难想象视频中咆哮的猛兽竟是在婚礼现场发誓要和你白头偕老的伴侣。
韩国女星具荷拉曾被男友家暴到子宫出血,却一直遭受舆论压力,上周在社交媒体上留下“你好,再见”后自杀,未遂。
社会上的暴力是增多了么?我们的处境真的变危险了吗?人类文明数千年,久经厮杀,如今人的处境到底是改善了,还是恶化了?人心是变得更善良了,还是更险恶了?
思想家斯蒂芬·平克在《人性中的善良天使》开篇,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今天这期新常识,就来关心一下这方面的人类新境况。
日本川崎市随机持刀伤人案讨伐声的背后,也出现了另外一种声音。
翻译:等级差距加剧,生存变得困难的当下,这种事件今后也可能增加吧。比起只是一味的追究无差别恶性事件本人的责任,我更希望能够找出这种事件的根本原因,以防日后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据报道,51岁的行凶者岩崎隆一,从小父母离异,寄人篱下,一直没有组建自己的家庭。
无独有偶,不到一周前的法国里昂,一家面包店门口发生了爆炸。面包店员说听到“一声巨响”,有13个无辜行人受伤,所幸没有生命危险。
抓到嫌疑人之后,警方发现,这是一位24岁的计算机专业学生。他虽然是阿尔及利亚来法移民,但是整件事和“恐怖主义”并没有什么关系。
这个24岁的年轻人不愿透露他的作案动机,但是警方查到,他来法国想学习计算机,但是拿不到有效签证,上不了学,他只能在出租屋里上网课。
一周前的南昌红谷滩杀人案,32岁的行凶者自己找不到老婆,“只是想杀一个漂亮女孩”。
这种随意伤害无辜陌生人的案件,通常被称为无差别行凶,成为近些年越发热议的事。
每当此类案件一出,知乎上总会有人问: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保护自己?不过得到的回答往往是:这是无妄之灾,我们只能期待自己不会遇上。
凶手“只想杀人,杀谁都好,然后自己也不活了”。仿佛法律和社会规范再严密,也拿这些一心报复社会的人毫无办法。这类事件,也就成了人们不安全感的一大来源。
单身、独居男子,生活不稳定,对未来没有期待,承担不起时代进步带来的种种好处——这成了多数“无差别行凶者”的画像。
毫无疑问,社会在进步,科技在进步,我们感觉越发生活在一种庆祝的气氛里。虽然文明的初衷是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文明进步的果实,但现实中,总有人会跟不上社会进步的脚步。
而当他们发现生活走投无路,时代不需要他们了,人们都不需要他们了时,他们会做什么?
有人说,被时代抛弃,越活越辛苦,心里憋着巨大的不满,闹出些事情也就不难解释了。
也有人觉得,这只是人们的主观幻想——哪一代人生活得不辛苦呢?人嘛,总觉得眼下的困难是最难熬的,过去了的事,那都不叫事。
现代人,压力大是毋庸置疑的。
前段时间,在关于996的讨论中,有人去挖了996的历史。
网友发现,在2012年的时候,IT业论坛里的人,已经把“每天工作12小时,每周6天”当作常事了,哪怕当时还没有“996”的叫法。
在往前几年,有人发现华为在2000年的时候,就开始有每周上六天班的规定。
19年过去了,996成了很多一线城市上班族的常态。以北京为例,据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2008—2018的十年内,北京人的每日工作时长增加了56分钟。
而我们也追随着前辈们的脚步,头发开始秃了,身材也开始过劳肥了。在百度搜索框里面输入“90后”,百度联想出来的第一条就是“90后脱发”。
有人问:那技术进步没有让生活更轻松吗?
当然有,比如网络更快了,上网下个小电影只需要几分钟;高铁也提速了,说走就走的旅行变得so easy。但是,如今生活让人觉得艰难,也是因为技术进步。
从前,客户想一周之内办妥一件事,那已经算是急活了。现在,有了互联网、邮件和手机,所有人都急着立刻办妥所有的事情!加班加点干不说,躺床上都在微信群里回复工作信息。1小时内不回信,会被甲方爸爸和老板骂得狗血淋头。
科技进步,期待值也大幅提高了。这些机器一方面带来了效率的大幅提升,另一方面也给生活带来了困扰。
我们的社会运行的逻辑就是这样。高效的淘汰低效的,不论是机器、人还是公司。
一切的节奏,都是越来越快的。
理论上说,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持续地遇到不如意的事,憋气。整个社会也是这样,当所有人都感觉很憋气,但又没有办法疏导和发泄心中的不满,社会就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暴力事件。
所以,说了那么多,肯定有人会问:人的处境在变好吗?人心在向善吗?
我们可以把人性和人类境况的进步,简单地理解为“文明”。我们说的“文明人”所暗指的是人类道德进步。
从更长的时间轴上来回望历史,不难发现,虽然偶有曲折,但文明是一直在进步的。
文明在进步,人心当然是在向善。
上世纪初,美国著名摄影师刘易斯·海因用2年时间,拍摄了几千张反应美国无处不在的童工现象的纪实照片。如今这些照片藏于美国国家档案馆,提醒着我们,曾经的世界对人是多么的不友好。
刘易斯·海因摄影作品:煤矿上的童工。(这些男孩被称为“breaker boy”,他们的工作是处理挖上来的煤块,将其敲碎,从中挑出杂质。)
刘易斯·海因摄影作品:印第安纳波利斯街头赤脚卖报的6岁男孩
如今,虽然现代人压力大是不争的事实,但人们的生活总体上是在向好的。正因为我们在追求一个更好、更文明的世界,所以才会对不时涌现出来的暴力、不公越来越敏感。
其实,文明就是这样一种内在紧张的状况。正是那些促成物质繁荣的力量,同时也让我们更加敏锐,从而对繁荣带来的不公正也更为警觉。毕竟谁都希望,自己过的是360度无死角的美好生活。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文明及其不满》中提醒道,人的欲望必然得不到完全满足;人类就是依靠压抑欲望的破坏力,才使文明成为可能。
文明社会中,人的自我必然得不到完全满足。说白了,文明在某中程度上是对人的压抑。
因此,如何与我们心中的“恶”相处,就显得尤为重要。接受自己内心的冲动和暴力倾向,才能更懂得疏导。
在如何与人性中的暴力因子和平相处的这条路上,一直有学者在做着努力。
有社会学家把社会比作一个高压锅,必须想办法给它放气,不然它就会炸。于是就有了“安全阀”的观点(提出者是美国社会学家刘易斯·A.科塞)。
刘易斯·A.科塞
所谓“安全阀”,就是给“社会高压锅”放气的各种办法——也就是消除、疏导社会不满的办法。
各种小团体,比如家庭、公司、朋友群体等,也都相当于一个个小型的“高压锅”。而且越是亲密的关系,反而越容易爆发激烈的冲突,所以也就需要更多种类的“安全阀”。
比如,那些辛苦带孩子的家庭,那些996的家庭,需要尤其多的疏导压力的方式。
现今最具时代感的“安全阀”,就是“买买买”了吧。大节小节都是购物节,年中岁尾的618、双11更是剁手卖肾都不能错过的。
除此之外,节假日、体育活动、社交网络、影视娱乐、刷刷短视频……这些都是纾解社会压力的渠道。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美国,前总统卡特的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提出了“奶嘴乐理论”,来缓解当时美国社会的不满情绪。
奶嘴乐理论提出者 美国著名战略学家布热津斯基
他倡导大力发展娱乐产业:肥皂剧、真人秀、偶像剧霸屏……让这些人先安静下来;同时也开发暴力电子游戏,让人们心中积蓄的暴力在虚拟空间中发泄掉,通过以上种种方式,给社会含上安抚奶嘴。
管理冲动确实是一个需要智慧的事情。失控的冲动酿成暴力,而恰当的冲动则是做成事情的动力。
当领导让你用爱发电,只谈情怀不谈钱时;当孩子无理取闹,撒泼打滚时;当丈夫不尽家庭责任,当甩手掌柜时……作为一个文明人,你会用尽洪荒之力拼命忍住动手的冲动。
最后,还是要说,人性中一直存在着暴力和恶的部分,从社会和国家的大层面上来说,暴力可能永远也无法消除。但是作为每个个体,理智的与我们的暴力基因相处,及时、合理的疏导和排解它,是我们一生的功课。
用哲学家雷茵霍尔德·尼布尔的一首诗《宁静祷文》里的话讲
神啊,
赐予我宁静,去接受那些我不能改变的事
赐予我勇气去,改变那些我可以改变的事
并赐予我智慧,去分辨这两者的不同
相关书籍推荐
《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暴力为什么会减少》
斯蒂芬·平克 著
中信出版集团 | 2019.6
一本反思暴力的正统大书。思想家斯蒂芬·平克从心理学、神经科学、政治学和经济学多种角度出发,揭示了人类削减暴力的曲折进步的历程。从古代的部落仇杀,到近代的世界大战、种族对抗,人类一方面的暴力行为上变化着形式,另一方面也为了减少暴力付出了种种努力。
《文明的进程》
诺伯特·埃利亚斯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13.8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诺伯特·埃利亚斯的经典大作。文明是一种过程,是数百年人类心理积淀的结果。曾几何时,多数人吃饭还是10个人同喝一盆汤,用袖子擦嘴,直接把骨头饭渣吐在脚下。当我们习惯了文明的生活,可能就不记得当初的粗暴了。
《技术垄断》
尼尔·波斯曼 著丨2019.04
《娱乐至死》作者尼尔·波斯曼的另一代表作。书中波斯曼提醒我们,要警惕技术进步对人性的负面影响。所谓“社畜”,人不仅可能成为工资的奴隶,还可能成为技术、信息的奴隶。
新常识·往期回顾
-End-
策划:Ziqi 设计:Jia 编辑:Yoyo
2019.5.30
更多经典书单和深度好文
欢迎关注「中信出版集团」公众号
点好看,给阿信加鸡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