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面对质疑医生百口莫辩?「白衣天使」如何应对疫情舆论?

杨瑞静 健康界 2022-04-20


「向前来支援的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分院8名医护人员,上海市闵行区浦锦街道致歉」


「廊坊长征医院回应‘护士求助信’:不实,阳性人员已全部转移」


「上海东方医院回应本院护士患哮喘无急诊收治离世」


「上海六院回应医务人员发生肢体冲突」


疫情之下,与医疗有关的争论愈发激烈,医院和医护,越来越成为舆论场上的主角。如何监测舆情、回应舆情,甚至引导舆论,成为医疗机构必须思考的问题。


面对疫情带来的舆论压力和应急管理压力,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沈波、江苏省人民医院宣传统战处副处长周宁人从不同视角展开解读。

 

👆关注健康界 感受医疗严肃与温情


健康界:疫情之下的医院会面临哪些公关危机?


周宁人:疫情之下的医院管理存在很多矛盾点,引起社会关注。


对于医务工作者,疫情到来之后,除了日常诊疗和疫情防控工作,还要花很多时间去做患者就医秩序维护等高强度、高重复度的工作,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心理压力不断积累。


在出现焦虑等情绪后,很多医务工作者会通过微信、微博等发泄。这些发泄,有时会引起医院的公关危机。


对于患者,因为疫情防控措施,他们感受到一些就医的不便,进而会有一些情绪宣泄。

 

健康界:医院如何应对突发舆情?


周宁人:疫情会放大一些与医院有关的舆情,本来可能不是事儿,但在社会焦虑之下被放大,放大后上热搜,再加上媒体推流,舆情就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医院做好舆情分析要靠三点:


第一,既要看点也要看面。我们要判断究竟是一两个人在发牢骚,还是一部分人在释放不满。如果是前者,就去关注这一两个人;如果是后者,就要进行分级处理,紧急的、重要但不紧急的、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分出优先级。


第二,既要看现在,也要看将来。刚出来的就诊政策,大家在执行时可能会有不理解、抱怨,但随着话题的升级、升温,它或许会变成另外一个话题。


第三,舆情管理从来不是单打独斗,一定要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人员组织,也要结合第三方的专业分析。我相信很多医院都会和舆情公司合作,对数据搜集和整理。当监测到舆情事件后,按照预设关注舆情走向,分阶段、分时间点做出回应。


舆情分析管理也应当有应急预案,包括分析遇到了什么样的舆情、在什么时候由谁来处理、怎样分析复盘,同时医院应该确立一个官方新闻发言人。

 

健康界:关于疫情防控,医院应该制定哪些应急预案?


沈波:疫情初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首创「双分诊双缓冲双配置」,实现双保险的救治模式。


「双分诊」是指发热预检分诊和新冠预检分诊。


「双缓冲」是指患者入院后先后在综合缓冲病区和各学科住院病区观察。由于当时对疾病认识尚浅,我们就设置两层缓冲去筛查阳性患者,一是医院的综合缓冲,二是病房单间的再缓冲,7天左右就基本把阳性患者筛查出来。


「双配置」是要应对紧急情况,我们的手术室是双配置,产房是三配置,透析是双配置,心脏介入也是双配置。孕产妇的救治有时很紧急,等不及核酸检测,而且会出现第一次检测结果是阴性、第二次是阳性的情况。


所以我们当时设置双配置、双产房,有对常规孕产妇的救治产房,有专门针对可疑新冠患者的救治产房,我们当时也专门成立孕产妇救治MDT应急预案。


针对透析患者,我们首创「三分区三疗法」,实现三保障的管理模式,把透析患者分成三种:


第一种是阳性患者,集中在武汉市几个定点医院治疗;

第二种是阴性患者,就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透析中心治疗;

第三种是接触过阳性而核酸检测为阴性的患者,我们就对他们进行单间隔离的CRT治疗,保障患者安全。


在后疫情时代,我们首先要做好密接者或时空伴随者的接诊处理预案,其次要做好医务人员发生暴露的应急处理预案,然后涉及医疗废物、防疫枪、核酸检测等工作预案,最后还要关注到急诊手术的应急处理方案。


我们急诊科有绿色通道和4个手术间,专门针对核酸检测结果未出、但病情紧急的手术患者,不能因为核酸结果未出,而导致患者无法得到医疗救治,这是医务人员不能容忍的。

 

健康界:医院如何帮助医务人员缓解焦虑情绪,调节其心理状态?


周宁人:在这里我给出三招:情绪宣泄、专业指导和注意转移。


关于情绪宣泄,我们要正视医护和患者的情绪,有焦虑情绪非常正常,一定要给他们宣泄的窗口。


很多出征一线的抗疫队员非常年轻,心里面也非常苦闷,我们就鼓励他们写家书、日志,作为宣泄情绪的窗口。


关于专业指导,在武汉支援的时候,我们对支援医疗队的医护工作者做过一个心理问卷调查,发现90%以上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心理问题。我们就开通线上心理咨询,把因心理问题而带来的负面情绪尽量降到最低。


关于注意转移,医院可以通过改变环境,转移大家的注意力,让他们不再太关注到疫情本身或者焦躁情绪上。医院可以利用户外场所营造一个好的氛围,例如搭建咖啡馆、花园、音乐场所等,让大家有舒缓心灵的地方。

 


出品
撰文|杨瑞静



本文内容来自于健康界「平疫结合」新常态下的院感防控系列直播节目——「非常连线」。 每期「非常连线」节目连线数位头部医院核心专家,输出应急管理经验与解决方案,传播医院疫情防控的可复制「方法论」,扫码回看本期节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