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新闻联播》遇见《中国共青团》杂志 | 爱过 并仍将深爱着这一片“稻浪滚滚”

8月11日建三江上央视《新闻联播》头条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已经是七星农场“万亩大地号”第三次






 本文目录 

01 | 打造中国粮仓(来源“央视新闻””微观北大荒“)

02 | 发挥战略作用来源“央视新闻””微观北大荒“

03 | 青春点亮未来( 来源”《中国共青团》杂志“ )


 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抵达中国“最早迎接太阳的垦区”

——建三江,开始他当年下半年的首次国内考察。

打造中国粮仓


为何“建三江”能频频吸引国人的目光?

原来,在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考察时的第一站,来到建三江管理局七星农场调研,站在“万亩大地号”里,就曾与正在收割水稻的农机手畅谈“中国粮食”“中国饭碗”。

2019年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二〇一九年新年贺词,文中同样提到了难忘“建三江万亩大地号稻浪滚滚”。 




2019年8月1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播发的系列报道【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夯实农业生产基础 端稳自己的饭碗》新闻中再次关注七星农场“万亩大地号”视频重放了习近平总书记与农机手畅谈时的画面。



发挥战略作用



紧接着,在8月13日晚,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推出“新中国奇迹”系列报道,首期即聚焦我国粮食生产成就,其中大篇幅地关注了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情况,进一步反映了北大荒的发展成就,也彰显了黑龙江垦区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报道介绍,目前,建三江作为肩负中国粮食安全重任的粮食主产区,农业机械化程度已经达到98%以上,无人驾驶插秧机、无人机航化普遍使用,其先进程度可与发达国家比肩。而且在这里很多工作都已经实现数字化管理。


青春点亮未来


与此同时,在《中国共青团》杂志2019年第8期中,封面故事即为《小溪归大江 爱我北大荒》;8月12日,微信公众号“中国共青团杂志”发布同名文章,通过对正在北大荒挥洒青春的建三江青年才俊进行采访,揭开北大荒的神秘面纱,将一个青春正当时、奋进追梦想的北大荒展现在大众面前。



1


六月的北大荒是绿色的,稻浪滚滚,绿野遍地,空气里都透着勃勃生机。在绿色的北大荒采访,你会感觉到一种巨大的气场,这里的年轻人都为自己是农垦人而骄傲和自豪,他们还有一种干什么都不甘居人后的猛劲头,所谓青春无敌——从农垦总局机关,到农场田间地头,也许相隔遥远,他们却有同样的文化底蕴,同样的昂扬风貌,这也许就是北大荒精神铸造的一种魅力和气质。而这正是共青团所倡导的青春航向。


· 绿色北大荒 ·


从渺无人烟的亘古荒原

到楼房别墅座座

到万亩大地号无垠的稻田

从人拉肩扛的第一犁播下第一粒种子

到4300多万亩耕地年生产456亿斤商品粮

三代北大荒人  从未停止过战斗

为荒原变良田开战  为农机具机械化开战

为获取人才开战  为改革求发展开战

在所有的环节  处处奋战着青春的身影

无论是北大荒博物馆

还是中国青年志愿垦荒纪念馆

都真实记录着垦荒之初

青春的艰辛 汗水与喜悦



北大荒,是热血青年挥洒青春的战场,不见硝烟却又硝烟弥漫。1947年,响应党中央号召,首先建起了宁安、通北等第一批军垦农场,拉开了北大荒开发建设的序幕。195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14万复转官兵、10万大中专院校毕业生、20万内地青年、54万城市知识青年先后来到北大荒参加开发建设。青年,无疑成为开垦北大荒的主要力量。当我们站在轮胎比人还高的凯斯535拖拉机前,看着这个一天能耕地1200亩的现代化铁家伙,必会感叹今非昔比,感叹时代的进步,感叹北大荒之青春的不易与伟大。团黑龙江省委书记苑芳江说:历经三代北大荒人的薪火传承,北大荒已成为世人瞩目的“中华大粮仓”她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在共和国的历史和今天都曾书写壮美雄浑、可歌可泣的篇章。北大荒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在惊涛骇浪中旗帜高扬,激励着一代代青年敢于开拓进取、勇立时代潮头。党有号召、团有行动。一代代垦荒青年用青春与汗水、鲜血和生命创造了“信念坚定、艰苦奋斗、团结友爱、无私奉献”的中国青年志愿垦荒精神,他们以实际行动奏响了对党忠诚、报效祖国的时代强音,用一生实践最生动诠释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铸就了中国青年运动历史上最激荡波澜的胜举,为新中国建设历史画卷里挥洒下了浓墨重彩的华章。
01三代相传的“青年志愿垦荒精神”


1955年,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成立
北大荒集团有9个分公司,113个农(牧)场,共青农场是其中之一。共青农场,作为由新中国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开发建设的农场,以其浓郁的青年志愿垦荒底色,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亲笔题写“共青农场”四个字而成为青年志愿垦荒精神的符号凸显出来。从1955年起,北京、天津、山东、河北、哈尔滨等五省市的2602名有志青年相继来到萝北荒原,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垦荒战斗。在共青农场天津庄的一栋别墅里(一墅两户),记者拜访了当年的天津青年志愿垦荒队副队长杜俊起和他的老伴垦荒队员李之雯。天津青年志愿垦荒队是继北京杨华(已去世)率领的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之后的第二支。杜老84岁了,思路清晰,说起昨天仿佛历历在目。当问到当年为什么两次写信给团天津市委,矢志要做青年志愿垦荒队员时,他说因为出身穷苦农民,是党和毛主席让我们过上了幸福生活,并且做了当时天津市的一个乡的团总支副书记,那时候国家缺粮有困难,当然应该挺身而出以报答党和主席的恩情;另外那时刚20岁,有满腔青春热血,要干一番大事业。初来乍到,看到一片沼泽地,一人高的荒草,还有纷纷的大雪,大家并没有被眼前的景象吓住,相反大家开心地闹了起来。来之前,团市委已经在培训班上跟大家讲清楚了垦荒队将面临的现状,要准备好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正是因为立下了鸿鹄志,所以老一辈垦荒队员才克服了千难万险,让北大荒有了“鸡鸣、狗叫、孩子哭”。杜老有4个孩子,除一个按政策返回天津工作外,其他3个孩子都留在北大荒建设北大荒,真正做到了“献了青春献子孙”。一个雨滴淅沥的上午,记者跟共青农场的十几位优秀青年和团干进行了座谈采访。其中,共青农场的团委干事曹超重点讲述了他们借助特有的垦荒文化,以“学垦荒,讲垦荒”为主题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大力弘扬垦荒精神,充分提高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朱晓蕾说,弘扬垦荒精神,就是继承和弘扬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和创造精神。唐颖说,重走垦荒路,就是要把垦荒精神的实质与打造北方共青城的实干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北方共青城成为共青团中央在祖国东北边陲高高飘扬的一面火红旗帜。二次创业之共青农场绿展会新时代新使命新作为,朗朗乾坤下,不只是垦荒精神的继承者更换了年轻的新面孔,垦荒精神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共青农场只是北大荒的一个缩影和代表这里有一种财富叫北大荒精神,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像五月的鲜花,护着团旗,伴着青春。
02让梦想照进现实 让榜样照亮前程


建三江优秀青年团队踏着习总书记2018年9月25日到北大荒建三江考察的足迹,记者先后在七星农场北大荒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万亩大地号,参观了四季花果飘香的智能温室和一望无垠的绿色稻田。惊艳科技创造奇迹的同时,为建三江拥有一批优秀青年才俊而由衷高兴。
七星农场园区的党支部书记苑丽,在总书记考察期间,现场向总书记做了单位基本情况介绍,并表态“为垦区‘三大一航母’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苑丽出生于齐齐哈尔市,2009年怀着对黑土地的挚爱和对农业科研的一腔热血,远离都市的繁华来到北大荒,从基层技术员做起,逐渐成为单位业务骨干,并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在她的带领下,科技园区累计完成570余项科研课题,转化科研成果12项,引进新品种900多个,新技术推广率达到100%,培训农技人才和职工群众2万多人次。现红卫农场第八管理区主任何培雄,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结合垦区水稻生产实际,先后进行了5项发明创造和4项技术改装,其中2项获得国家专利,转化推广科技成果12项。七星农场绿色果蔬园区的副书记杨春燕,在园区带头租大棚,苦心研究御寒葡萄种植模式,终于掌握了一定的栽培经验,并由此带动园区由1栋温室葡萄发展到9栋,大棚葡萄发展到72栋。记者同时还采访了七星农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李晓辉、七星农场财务部的苍冠成、播音员张晓磊,他们拥有共同的特点,都是重新回归北大荒的人才。李晓辉在农场工作几年后又考取了外地研究生,但3年硕士毕业后,他重返北大荒;苍冠成在外地大学毕业后,直接回到北大荒,这样他们一家三代都是北大荒人;张晓磊因着父母都是北大荒人,本来大学毕业后在天津广电做了8年记者和主持人的她,去年毅然选择了回归——他们说,就像小溪终究要回归大江,我们热爱北大荒

建三江青年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

开展“助力春耕行”水稻插秧及补苗工作


选树青年典型,用榜样的力量激励青年,这是共青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为此,多年来,建三江管理局团委不遗余力地多渠道发现典型,培养典型,树立典型。曾获得“全国最美青春故事优秀团干部”称号的建三江管理局团委书记王纯娜对记者介绍说:苑丽从七星研发的团支部书记起步,在共青团的培养下,一步步成长为党支部书记,成为全省青联委员;而何培雄则于2015年在团委的举荐下,成为“全国青年科技星火带头人”,使他从北大荒青年中脱颖而出;团委还推荐杨春燕参加团省委举办的活动,获得全省青年创业奖,她接受省电视台的采访,从而崭露头角;张晓磊从天津回来有点水土不服,团委经常给她打气鼓劲,在推荐她做过建三江第四届运动会的播音员后,她的知名度提升、信心倍增……岂只是一个建三江管理局,近年来,北大荒集团总局团委持续深入开展青年典型选树工作,注重人才培养,先后选树省级以上青年五四奖章、“两红两优”等先进集体和个人20余个。此外,为鼓励青年就业创业,选树了一批青年创业典型,为垦区二次创业贡献青春力量。2017年开展了“北大荒百名杰出青年(项目)创新创业典型”评选活动,涌现出巩永生、宫照鑫、杨春艳等一批垦区创新创业典型;开设“北大荒青春有我”专栏,对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期扎根基层作出显著成绩的青年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形成强大的正能量。85后张雅南就是北大荒青年的优秀代表,她既是农垦总局团委负责人,又是北大荒集团新体制运行工作组信息产业组组长。出生于哈尔滨的张雅南大学毕业后来到北大荒工作,短短10年时间,她从最基层的公务员成长为垦区青年工作和集团互联网产业的领导者,外界曾几次以高薪或高职挖她,她都不为所动。张雅南乐观开朗的性格、勤奋细致的工作态度、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和创新敏锐的处事方法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北大荒青年。北大荒什么最贵?人才。北大荒共青团的做法是让梦想照进榜样的现实,让榜样照亮青年的前程。
03“有故事的人,有故事的品”


企业家参观北大荒创新创业大厦在哈尔滨,记者参观了北大荒创新创业大厦,并采访了总经理兰天义。
80后兰天义出生于北大荒,父母都是农垦人,他是北大荒第三代的代表。他于中国人民大学本硕毕业,又回来建设北大荒。在他的运作下,“北大荒电商孵化基地”挂牌运营一年来,20层楼已经满员。兰天义哪来这么大的能量?在此之前,兰天义在北京读书6年,工作后先在深圳的港资企业工作7年,又回北大荒工作8年,帝都的沉稳厚重与深圳的现代超前,他都浸洇过,所以他言谈间无不散发着自信与见识,方略与智慧。他说:“从前条件那么艰苦,人们都从四面八方过来建设创造,现在条件好了,时空已不是那么重要,北大荒有这么多的资源,这么好的机遇,我们不来建设家乡,那把家乡给谁去?!”在共青农场小产业园区,记者参观了北青源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和绿珍食品公司,并采访了北青源的总经理王艳秋。2018年,王艳秋享受共青农场青年创业优惠政策,在免费使用25年的2000平米土地上,建起了酱油厂,利用农场的优质大豆开始生产加工酱油,半年时间营业额达100万元。此前,王艳秋一直在外地做销售工作,成绩骄人,她说:“共青人总想在自己的家乡做点事情,要为基地、工厂分布在各地,与科技前沿接轨,打造“互联网+农业”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与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达成合作共识,由团委出资90万农场做贡献,与农场共发展。”共青酱油曾经是个老品牌,王艳秋有望青出于蓝。实际上,北大荒共青团引领青年开展创新创业已有几年。仅2018年,农垦总局团委就组织开展了“有故事的人有故事的品”电商达人、北大荒青年优选产品评选征集活动,还成功承办三届黑龙江青年电商发展论坛。3年来,总局拨付专项经费,由总局团委举办的电商人才培训班达44期,线上线下累计培训青年电商人才近5万人;共青团着力推动青年创新,内部整合农垦科研机构、八一农垦大学,外部整合省内外农业科研院所,协同管理局、农牧场的电商园区、创业园区、科技园区以及龙头企业的研发中心,建立了北大荒青农协、电商联盟、中小微企业联盟、微商联盟等协会及社团组织,为北大荒垦区创业青年研发适合互联网市场营销的特色农产品,目前已开发产品21种。共青团提供青年创业项目,由总局团委与北大荒粮食集团联合开发的“青字号”产品“北大荒青年优选”系列,涵盖杂粮浆品、小米酒、黑蜂雪蜜、杂6粮饼干、多莓精华液、小嗨酒等,深受广大青年消费者的欢迎,大部分产品已经进入京东自营和天猫超市。如果说,前两代北大荒人是开发与建设北大荒,那么,新一代北大荒青年则是要发展北大荒。在北大荒改革发展大局下,共青团开展创业助航行动,扶持青年创业就业,就是扶青年上马,护送他们一程。眼下,北大荒有42万团员青年,这个数字,相当于一个县(市)的人口。谈到怎样引领青年,农垦总局团委负责人张雅南总结说:“要有精神魅力和创新能力,要把有意义的活动办得有意思,把有意思的活动办得有意义。北大荒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凭借北大荒精神,北大荒人把‘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目前,北大荒作为共和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安全战略储备基地和绿色食品出口基地,重任在肩,发挥广大青年的生力军作用,成为北大荒共青团的题中应有之义。”


著名诗人郭小川

曾咏叹北大荒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人间天上难寻


从一片荒芜到中国粮仓

代代青年用热血灌溉辉煌

用坚守凝聚北大荒繁荣和伟大

迎接太阳 助力龙江

在这片美丽富饶的黑土地上

你准备好了吗


★  推 荐 阅 读  ★


整理 | 微信号“中国共青团杂志 ””微观北大荒““央视新闻” 等平台本文校审 | 冯赞文案设计·责任编辑 | 武智勇图文编辑 | 冷东 (哈尔滨商业大学)刘代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