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枪响起跑,4K修复“关关难过关关过” 丨调查

GuDuo骨朵编辑部 骨朵网络影视 2022-03-20





 文 │疯兔子

 

从《入殓师》到《永不消逝的电波》和《天书奇谭》,今年连续多部4K修复影片上映都会引发大众的高关注,截至到目前,电影《入殓师》重映版票房已经达到了6148万。情怀与技术加持之下,多部经典老电影通过4K修复技术再次呈现在观众面前,虽然整体重映电影的票房市场尚未被完全打开,但《入殓师》不断攀升的票房程度却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老片重映有其市场价值所在,而《天书奇谭》这类承载了一代人记忆和带有传统艺术美学表达的作品,也备具文化价值。



同时经典红色影片、经典动画的修复计划也在不断被推出,之前西瓜视频在“重修旧好”经典中视频4K修复发布会上表示未来一年将修复百部经典动画,而作为中国历史最长、片库量最大、拥有知识产权最多的美术电影制片基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今年重磅推出的修复版动画电影《天书奇谭》在上映11天后,累积票房已经达到了2170万。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由中国电影资料馆修复的红色经典影片《永不消逝的电波》由黑白转彩色版则代表着国内修复技术的新突破。


视频源自网络

 

可以明显感知到的一点是,今年国内4K修复版电影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相比于之前的重映版《阿凡达》《海上钢琴师》,我国经典影片修复工作在表达情怀和对于文化保护方面的意义明显更胜一筹。基于“电影4K修复”的意义与未来,骨朵与几位专业的修复师和业内工作者对话,试图探讨关于国内4K修复技术的进步和老片重映的时代意义。




修旧如旧,以旧焕新

 

所谓“4K”,一般来的是“4096×2160”的标准分辨率,而“4K修复”顾名思义,是指按照4K分辨率的标准去修复电影画质。在4K修复技术出现之前传统的修复手段为2K修复,在技术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未来的电影修复技术可能还会达到8K。

 

当然,电影修复技术不是今年才出现的,在国内,中国电影资料馆、央视电影频道、马栏山、新华社都在持续进行一些电影修复的工作,国外方面,意大利的修复技术也比较出名。而国内电影修复潮之所以会在今年迎来创作者的高热情投入和观众的高关注度,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国内电影修复技术的日益成熟,二是老电影的年岁渐长,目前已经到了该被修复的时期。如同文物需要被修复才能保留更久的道理一样,老电影在多年的保存中也会经历一些磨损、划痕、产生光斑等问题,修复工作正是为了保护电影而生。



技术方面,自有产权人工智能的应用已经被提上了日程,在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电影修复工作中,新人工智能技术在对影片黑白画面上色转彩色的工作环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次,在声音修复方面,新技术可以将老胶片电影的单声道声音中的人声和环境音分离,通过声音重置将影片的声音设定为5.1声道。


至于修复工作,当下的4K技术修复和以往的2K技术修复工作流程并无区别。整个工作流程大致可以分为三步:即物理修复、数字修复和艺术修复。在中国电影资料馆的工作中,物理修复环节由西安电影资料库完成,西安电影资料库的修复团队从1972年就已经开始进行对影片的修复工作,所谓的物理修复,即通过超声波等物理手段修复影片物理破损部分,比如清除胶片的霉斑、灰尘,或者重新接上断裂的胶片。


视频源自网络


物理修复工作完成之后,西安电影资料库会将电影的底片运输到中国电影资料馆,由电影资料馆的修复团队完成第二、三环节。数字修复的主要分为画面扫描、画面修复和声音修复,画面扫描即把影片从胶片扫描为数字版储存到电脑。


而在艺术修复方面,为了保证影片的光影、色彩可以还原原片的表达,修复团队会邀请当年的电影主创参与到修复工作中。而在主创无法到场的情况下,修复团队会通过翻阅包括导演阐述等大量资料,尽最大可能还原影片的原本状态。某专业修复师表示,随着国内的修复影片连续两年进入戛纳电影节的经典单元,目前国内的4K修复技术已经达到了受国际认可的一流标准。




 关关难过关关过

 

一部胶片电影大概有90分钟的胶片,分10本发给修复师,一本大概10分钟左右。按照一本13000帧去计算,一部电影的修复工作中,修复师们大概需要修复13万帧画面,工程量不可谓不大,而且还要保证画面呈现效果、影片还原效果,于修复师而言可谓是关关难过。

 

也正因此,虽然中国电影资料馆从2018年就已经开始进行4K修复工作,到目前为止,16部影片的量已经不算少数。而今年,由于《永不消逝的电波》是黑白转彩色的新工作,所耗费的时长更甚于以往,所以电影资料馆今年以来修复的电影只有2到3部。


 

时间问题之外,影片的高损坏问题也一直在困扰着修复师们,据修复师胡晓彬回忆,在修复电影《林家铺子》的时候,由于保存问题,画面上出现了许多的白絮斑,在修复工作中,去除白絮斑的工作就花费了很长时间。而在2019年修复《解放中国》时,电影胶片得了一种叫“醋酸综合症”的病,褪色程度非常严重,在修复之前影片只剩下了一个颜色红色,在这部影片修复的过程中,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色彩还原上。但是以当时的技术,即使是请到了国外的调色师也无法修复,之后在黑白转彩色4K修复版《永不消逝的电波》影片艺术总监黎涛的指导之下,团队首次尝试加色法,即先把胶片中的红色减红至趋近于黑白色,然后再一点点再在胶片上加颜色。

 

即使是现在,关于影片储存以及对修复师的技术能力要求,也是横在电影修复事业面前的一道难关。储存方面,4K修复影片所需的存储空间是2K影片的4倍大小,一部扫描后的4K影片初始大小在6到8个T,而随着修复工作的推进,每次调色都会保存一版影片,对于储存空间的需求也在家递进式增长。其次,4K影片的清晰度为2K影片的4倍,这就意味着在大荧幕放映时,观众的看到了的细节更多,对修复的精准度高求较高。


 

此外,作为一个非主流行业,修复师行业的人才缺口同样不小。胡晓彬介绍,除了中国电影资料馆设有修复专业研究生之外,其他学校暂时还没有修复师专业。大多数修复师都是从动画专业、设计专业转行成为修复师的。




焕发新机的老片

 

目前国内影片的修复方向还是以经典红色电影为主,当然,随着西瓜视频和上海美术电影厂的动画电影修复计划不断被提上日程,动画电影有望在不久后成为与红色电影双面开花的修复电影品类。此外,纪录片修复片也已经有成品出现,比如建国初期苏联人来中国后拍的第一部纪录片《解放了的中国》就已经推出了修复版。

 

主流方面,早在2014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就已经开设了“4K修复经典单元”,而随后的长时间中,国内的电影节对于4K修复影片的关注一直存在,比如去年8月,长春电影节推出“百年经典4K修复”展映单元。在4K分辨率成为国际电影的主流技术和选择的同时,2K分辨率也没有完全退场,由于相对便宜的成本优势,依然会有电影拍摄选择的服务器为2K。


 

而与此同时,在B站、抖音、快手这样的短视频平台上,也涌现出了大批量的野生修复创作者,在低画质舞台现场、影片的片段截选修复等内容方向推出了不少修复视频。但在专业修复师看来,野生修复和专业修复之间的壁垒并不好打破。“他们至少是没有扫描这一过程的”,一位影片修复团队负责人表示,“因为扫描设备是一个非常专业、非常昂贵的设备”,而野生修复者们大多数只能选择在网上下载未修复的视频资源。

 

“正规修复团队所修复的影片最终方向是进入流通领域或者重新进行供应,一般都经得起大荧幕的考验。而UP主们所修复的视频只供在手机等小屏幕播放,其清晰度依然经不起大荧幕的考验。”另一位专业人士告诉骨朵。在一部影片的4K修复工作中,所消耗的成本至少要60万,这样的资金消耗也并非是一般人能承担得起,但对于经典背后的民营文化而言,则是另外一种情况,一方面是年久的老片出于保护目的,迟早会迎来修复工作,另一方面,在大荧幕、DVD、流媒体等多重渠道的加持下,相比压箱底,老片进入流通领域同样也可以助力民营文化的经济收益。



影片修复类似文物修复,最核心的意义在于能够让经典更好的保存,而在新技术加持下的经典电影,无论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上钢琴师》《阿凡达》《入殓师》,还是已经成为一代人回忆标志的《永不消逝的电波》《天书奇谭》,从胶片到数字,从被观众怀念到重新进入流通领域,新技术的加持之下,修复影片基本已经同当代观众达成了良好的沟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