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丝丝荷
2020年伊始的新冠疫情进入3月以来,已蔓延至全世界,为全人类的灾难,根据之前有国外学者的基于中国的数学建模分析,感染人数约在80万人……实属一次身体大事件。借用官方语言,截止目前中国疫情正朝着积极方向发展:不仅总体感染人数得到了一定的控制,治愈的人也越来越多。
在这场抗击大战面前,最活跃的人群的医生,被人们寄予期待的是“科学发现”,但从目前来看,科学对于这个新型病毒的认识还很初步(钟南山语)、医学也尚无特效药。很显然,中国抗疫所取得的“成效”在于强有力的“身体管控”,这是一次“静”下来的,趋于向“内”的身体管控,这是一场国家主导的,绝大多数个人响应的“管控”。这场身体管控被赋予诸多“意义”:比如说“不给国家添乱”等,其背后的机制和很多文化因素值得思考:比如说,每天上午,我的工作群中有专人提醒我健康打卡,这是一个APP,可以自动定位,此时你身何处,同时你要报告,你去哪里,见过什么人……。这件事,我从来没有多想过其他的,甚至觉得每天向“组织”如实报告是自己的职责;前两天,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年轻朋友抱怨这样做侵犯了她的隐私。这些不正反映出了当下我们所处的现实,扰攘的事实,杂糅的价值观,纷纷纭纭……。3月以来,中国境外报告的日增病例已高于国内,似乎还没有哪一个国家采用中国这种对身体的管控。疫情结束后,总结总是免不了的,我担心的是除了政府的坚强领导,科学与医学力量之外,人们忘记与忽视叫“文化”那些东西;我也想到了弃医从文的“鲁迅们”!“体育”是事关“身体”与“健康”的学科,作为体育学人,我相信诸多同仁和我一样关注“体育”在这场大疫面前“所当为”“所作为”,或者再往深层次走,中国体育能从这场疫情中“悟”到些什么。梳理了一下“体育”在此次抗疫中的显在的“所为”大致有二:一是,一些世界冠军结合自身的项目运用新媒体传播居家健身手段,不少大众健身领域的专家亦在积极推荐简单的室内有氧练习、力量练习、柔韧性练习等建议。二是,一些体育明星积极进行公益活动,捐款捐物。“情怀”是值得鼓励的,我思考的问题是,这些“行为”必要吗?我的答案是:非必要。所以想到体育的“作为问题”,是一种学科的习惯,我一直觉得体育学是一个“领域”意识特别强烈且特别“入世”的学科,对事务有一种积极的“介入”意识,从和谐社会建构到小康社会建设到脱贫攻坚,我们给自己建构了一个无所不能的领域,“体育”果真如此“全能”吗?以此次抗疫中的作为而言,目前,无法得知世界冠军的示范有多大的效果,以己身经验推测,效果极微——毕竟生活方式的改变是个慢长的过程。从体育明星的公益行为来看,以微博的转发量和评论数量做个判断,其影响力要比娱乐明星弱的多,这是不是反映出“体育”的社会影响力比我们体育人想象的要小很多?特别值得玩味的是,作为医者的钟南山院士担当了体育健身符号化人物;另一些医者告诉了人们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中除了要进奥运会的武术外,还有八段锦等健身功法。突发“灾难”往往就是一面放大镜,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常态中看不到的很多东西,面对之,中国体育当有所“悟”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一、合理定位,承认“有限”,往里走,先“安己”再“安人”,中国体育自身有太多的问题需研究与解决。二、中国体育要完成争金夺银的使命,仍然需坚持举国体制的优势(无须赘言)。三、应丰富对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内涵的挖掘与整理。近年来,我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受到了关注,但往往偏重于一些表演性强的传统体育项目文化,忽视了博大的中华传统导引养生文化。五、引导电子竞技文化发展应成为我国体育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但因抗疫之需,户外集聚的线下娱乐消费场景受到限制,网络游戏与竞技成为很大一部分青年人群居家娱乐抗压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疫情期间,一些电子竞技俱乐部及知名电竞人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在青年中反响良好。这些提醒我们,我国体育文化建设和发展不应当遗忘与忽视电子竞技文化,引导得当,推动电子竞技文化朝健康化、高尚化发展,其可在弘扬正能量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