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无锡高等教育扬帆计划出炉!
扩规模、提质量、引资源、优结构高等教育走出跨越式发展之路
实现四个目标
实施四大工程
无锡市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扬帆计划
(2021—2025年)
根据扬帆计划,5年内——
培育50个产业发展急需的市级重点专业
培养100名无锡市高校教学名师和50个教学创新团队(学科带头人工作室)
打造100门一流课程和100部优秀教材
培育20个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
建设30个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示范性产业学院和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
培育高校参与无锡地方文化建设项目和高端智库50个
……
什么是扬帆计划?
总体目标是什么?
明确了哪些主要任务?
如何组织实施?
日前
无锡市教育局
无锡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无锡市科技局
无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联合出台了扬帆计划实施意见
▼
重点组织实施学科专业优化、人才培养创新、产学研用融合、服务能力提升等四项工程。
1
——
专业结构更加优化
支持在锡高校面向无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建设高水平、特色化专业,增强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精准对接,扶持一批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培育50个产业发展急需的市级重点专业。——
培养质量整体提升
支持在锡高校服务无锡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创新名城战略需求,大力培养“高精尖缺”人才, 扶持一批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培养100名无锡市高校教学名师和50个教学创新团队(学科带头人工作室), 打造100门一流课程和100部优秀教材。——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支持在锡高校发挥创新源头作用, 开展高层次科学研究,牵头或参与国家级、部省级科技创新基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哲学社会科学平台建设,扶持一批国家级、 部省级和市级高水平创新基地,培育20个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 在锡高校应用研究开发成果转化率达到80%。——
服务成效更加突出
支持在锡高校充分发挥社会服务功能,促进科技成果在无锡转化和产业化,建设30个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示范性产业学院和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工程,培育高校参与无锡地方文化建设项目和高端智库50个。高校毕业生在锡平均就业率达到50%以上。1
一
学科专业优化工程
鼓励在锡高校主动对接我市重点发展的16个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集群、4个未来产业集群以及现代服务业,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做强主干专业,打造特色优势专业,升级改造传统专业,布局一批新工科、新医科、新商科、新文科、新农科、新艺科等学科专业,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遴选建设50个产业发展急需的市级重点专业。支持在锡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省优势学科、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和高水平专业(群),打造学科专业高峰。
支持在锡高校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工作,力争新增 10—15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
支持在锡高职院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新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
对于在锡高校获批的国家级和省级一流学科、优势学科、一流本科专业、高水平专业(群)、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以及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给予建设经费支持。
二
人才培养创新工程
牢固树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支持在锡高校参与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培养“高精尖缺”创新型人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深化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行动计划,设立高校课程思政专项研究项目,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课程思政典型案例,推动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格局。
支持在锡高校创建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省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培育一批市级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
支持在锡高校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申报国际合作办学机构,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
推进校企协同、教科协同育人,鼓励行业企业深度参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打造100门一流课程和100部校企联合开发的优秀教材。
支持在锡高校参与实施江苏特聘教授计划,瞄准学术前沿、无锡产业发展和学校发展需要,引培A类、B类等高层次人才,按照我市人才引进政策给予经费奖补。
评选100名无锡市高校“教学名师”,遴选建设50个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学科专业带头人工作室)和30个“无锡市高校优秀辅导员工作室”。
开展高等教育创新发展课题研究,形成一批高质量教学成果。
三
产学研用融合工程
支持在锡高校参与实施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计划,主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战略和省市重大工程需求,加强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攻关创新,培育20个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在锡高校应用研究开发成果转化率达到80%。支持在锡高校在物联网、集成电路、智能制造、数字城市、生态环境工程等领域,参与国家级、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产教融合平台建设,与高水平大学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联合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校企联合申报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根据其服务产业发展成效给予经费奖补。
鼓励在锡高校主动融入太湖湾科创带区域创新中心建设,围绕太湖湾建设集成电路、传感网、生命科学、新材料等十大产业园,推动优质科技资源向太湖湾集聚,打造科创共同体。
鼓励在锡高校与行业企业共建共管共享现代产业学院,在促升级、创机制、破壁垒等方面形成突破,遴选建设30个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示范性产业学院和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
四
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鼓励在锡高校主动融入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大循环,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在服务社会中不断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支持在锡高校加强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工作,鼓励引导更多毕业生留锡就业创业,在锡高校毕业生留锡平均就业率逐步达到50%以上。
对毕业生留锡就业创业成效突出的高校,按照毕业生类别和留锡实际就业创业人数,每年给予相关高校专项奖励。
鼓励在锡高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含残疾人)、外来劳动者等重点群体,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按政策给予培训补贴。
支持在锡高校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高端培养培训机构或基地,满足重点产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培训需求。
发挥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作用,支持在锡高校与知名传媒、影视企业联合培养数字媒体艺术、影视制作、艺术科技行业急需人才,举办艺术展演活动。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工程,支持在锡高校建设惠山泥人、无锡留青竹刻、无锡精微绣、锡剧、紫砂工艺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和大师工作室,遴选建设50个高校参与无锡地方文化建设项目和高端智库。
CRIC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