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口龙介对谈奉俊昊:一次亚洲杰出电影作者的奇遇
奇爱博士按:《寄生虫》以“外语片”的身份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对于亚洲电影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大事件,在国内也引起了极高的话题度、追捧和赞誉。而《夜以继日》自去年北影节在国内首次亮相以来,常常在资料馆的日常放映中和大家见面。最近,片中男主角东出昌大,更因私德事件被推到了舆论的中心。
今天我们不说这些成绩或是风波,我们将实现转向它们的导演:奉俊昊和滨口龙介。他们是韩国和日本当下最具有创造力和知名度的电影人。
对于创作者来说,能通过彼此创作的作品与同一时代的同行互相刺激是莫大的幸福。从今天“幕味儿”翻译的奉俊昊与滨口龙介两位导演的的对话中(原文发表于2020年1月9日的HOUYHNHNM杂志,文末可点击“查看原文”),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这一点。
全家失业、寄居在地下室的金家,以长子在IT企业家的豪宅中当家教为契机,展开了一家人“寄生”的故事——这就是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荣获金棕榈奖的奉俊昊导演的最新力作《寄生虫》,影片目前正在日本热映,日本雅虎电影板块给出4分高分评价。
滨口导演早年间便对奉俊昊导演的作品又敬又爱,同时奉俊昊导演也对滨口执导的《夜以继日》赞不绝口。两人初次相见,就交谈了许久。两人的话语和满腔的热情,穿透了电影银幕,传达给了读者。
原文 | Fumihisa Miyata,Shinri Kobayashi校对
摄影 | Yosuke Torii
编译 | 萨辛
金家以微不足道的副业来维系一家的生活。他们一打开窗户看到的就是地面,阳光也难得透入房间。由于水压低,“坐镇”家中最高位的便是厕所。一家人无法摆脱这种“半地下”的生活。而这样的生活,在与住在豪宅中的富有的朴社长一家相遇以后,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滨口:宣传不累吗?
奉:(以手掩嘴作悄悄话状)日程安排太紧张了…哈哈!但还是很愉快!目前关于《寄生虫》已经聊的够多啦(笑),还是来谈谈《夜以继日》(2018年)吧!这部电影非常有趣,于2019年在韩国公映。在电影杂志评选年度十佳影片时,我总是提名《夜以继日》呢。
滨口:哪里哪里……我在《电影杂志》的2010年代的十佳影片上提名了《寄生虫》。《寄生虫》也是2019年的最佳影片。所以,能告诉我更多关于《寄生虫》的事吗?
奉:当然(笑)。
滨口:第一次在首尔看的附有英文字幕的《寄生虫》时,我感动得浑身颤抖。目前一共看过三遍。今天想了很多想要提问的问题,但是不管怎么问感觉都无法达到那个水准。首先,请问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动力促使您创作这部影片呢?请从核心观点开始赐教吧。
奉:最初并非是从“贫穷家庭/富裕家庭”作为出发点,脑海里也并没有具体的人物形象。出发点应该是一种“状况”——即一种潜入的状况和潜入的快感开始。
之所以有这种想法,实际上是因为我大学的时候也有在有钱人家做中学男孩的家教的经历。当时我女朋友是语文家教,由于她需要帮忙介绍一个数学家教给他们,于是我便去拜访了那户人家。我也想介绍一个同学科的朋友给他们——就像《寄生虫》里的连锁介绍一样。
但是两个月左右就被解雇了,在那之后就没再去过了(笑)。尽管如此,我还是感觉家庭教师们一个接一个地潜入有钱人家里这种事,很是不可思议。毕竟这是一种偷窥别人私生活的经验。
那个中学生在他父母不在家的时候带我去参观了他家二楼的桑拿室。当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记得我当时非常震惊,没想到家里竟然会有桑拿室。(后来)这种“状况”成为了出发点,发展成了电影《寄生虫》。家庭教师登堂入室,然后司机登堂入室,到头来全家人都进入到那家去了,这有多有趣啊。
滨口:虽然我们在讨论导演的经验,但我想确认一点。请问那间房子在高处——也就是说像这部电影中表现的那样在坡道上吗?
奉:不是的。在进行具有电影效果和视觉效果的设计时,我想表现出一种“垂直”的感觉。就像是黑泽明导演的《天国与地狱》(1963)一样。
《天国与地狱》的英文片名就是High and Low吧。一开始,我一边想着要那样的部署与架构,一边在2013年构思出了这个想法。之后一直在思考。最终完成《寄生虫》的结构构成是在2017年秋冬两季的四个月间,我自己边敲键盘边完成了剧本的创作。
▍《寄生虫》是一部描绘半地下家庭与坡上富有家庭的对照位置关系的电影
滨口:我一直觉得奉俊昊导演的电影作品十分擅长描写“高低差”,可见奉导演非常讲究垂直性的关系。我感觉这一主题在《寄生虫》中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奉: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执着于这一点。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半地下家庭的生活,而我本人中学时代在朋友的邀请下,去过一个昏暗的房间里打兵乓球。这段回忆令我印象深刻。当时房间里光线微弱、乒乓球嗒嗒嗒的声音在屋里回响着。回想起在那种地方打乒乓球的场景,总觉得有点奇怪。
滨口:乃至于想把那个场景拍成电影。
奉:房间里充斥着微妙的气味,里面还有被家境在中上水平的人家丢掉的家具等等。那些家具都是保安和保洁大妈捡来放在这的,这样他们就可以在这里休息。潮湿的房间里放着高级的家具,有人躺在那些家具上面……这种感觉十分奇妙,我感觉这表达出了阶级本身。
滨口:我再次清楚明白了为什么这种感觉在《寄生虫》体现的这么明显了。就垂直性的关系来看,有个镜头让我打心底的感动。就是在雨中住在半地下的那一家人从山坡上的豪宅朝着自家方向,一步一步踏下住宅区的阶梯。为了配合这个画面,是用下降的跟拍镜头去拍摄的吧。
我感觉到最近为止,从未见过能把摄影这种“形式”和“主题”完全达成一致的瞬间,并觉得这个镜头真是太棒了。我想光是制作那样的整体空间就已经难了,那个镜头您是怎样构思的呢?您认为达到理想的效果了吗?
《寄生虫》截图:阶梯场景1
奉:谢谢您的夸奖。不只是那个镜头,在雨中的那个跟拍长镜头也是十分重要的,电影也从那一段开始变成了一部公路片。从富人家走向贫穷的街道、亦或是说是从(某IT公司的)朴姓社长的家走向自己半地下室的家的公路片。虽然没什么台词,但是却是可以让观众体验到这两户人家的距离并产生出无尽思考的重要场景。
下楼梯那一段的每一个外景其实都不一样。我们在这边的街上拍摄一个镜头,下次又在首尔的另一头拍另一个镜头……就这样,将散落在不同地方场景组合成这一个段落。因此,我对于拍摄场景的地点选择非常严谨。您所提及的镜头都是在首尔非常古老的住宅街拍摄的。当我发现了那样的地方时,我特别高兴。
《寄生虫》截图:阶梯场景2
我想用台阶表现垂直的空间。儿子在下楼梯时驻足了一次,当时雨水通过两脚之间的缝隙从顶部流到底部,就像瀑布或洪水一样。这正像从一个富裕的家庭去向一个贫穷的家庭。它不会以相反的方向流动。我一边拍摄时这一场景,一边感到莫名的哀伤和恐惧。
在《夜以继日》中,也有一个当相机升到防波堤上方时、大海无尽蔓延的场景。那的确能让人感受到水的压倒性存在。
滨口:能告诉我这么多我很高兴,真的谢谢您。
▍《夜以继日》后半段出现的场景
奉:住在岛上的人们,经历过悲剧性的灾难——我有些专断地认为这个镜头是对这些日本人秉持的集体无意识的一种强烈地打击。为了拍到那个镜头中的那种多云天气,滨口导演是不是等了很久了?
滨口:我们的制作体制是没有那么多富余时间的,所以到了拍摄日就要在那一天拍摄完毕。起初在我编写脚本的时候,我希望这个场景是在晴天。我考虑到女主人公朝子的心情,想着在晴天的话应该也不错,但是到了拍摄当天却是阴天。
但是在实际拍摄时,我想:“啊,说不定应该是这样的。”因为围绕她的各种事情尚未得到解决,因此她的所见之物只能是这样的——或许就像这副光景一般,在将来会有充满激荡的事物在等待着她。当时的天气让我产生了这种感觉。
奉:虽然我只知道最终的拍摄成果,不过我在观看那个场景的时候,觉得那样的天气非常好,女性特写拍得也很美。影片人物的面庞传达了比大海还要出彩的东西。我认为能够拍摄这样的场景的滨口导演是一个有着执着且精益求精的性格的人(笑)。
滨口:是吗。谁知道呢……(笑)
▍听完您这番话后,我对两位在电影接触和制作环境不同的情况下竟有如此的共鸣而感到十分新奇。就这一点二位是否可分享些经验呢?
滨口:奉俊昊导演在拍摄时所做的事情实际上是我在制作电影时一开始就放弃的。拍摄扎实的镜头,并且将镜头与故事的叙事很好地融合——我想除了奉俊昊导演之外,能做到这种程度的人恐怕是没有的了。
一方面是我本来就没有拍摄那样的镜头的能力,另一方面那种制作能力在日本电影界也是没有的。所以我在一开始就已经放弃了那种电影制作方式,觉得用比较“弱势”的镜头也能让自己登上想要的舞台,所以就一直采取(“弱势镜头”)这种拍摄方式。
但是在看《寄生虫》的时候,我深刻地感受到,我只不过是放弃了罢了。当然,日本和韩国的条件不同。但实际上也是非常相近的,没想到现今竟然有人实现了这种事,这使我受到了强烈的打击。我感觉我只是单纯地缺乏勇气以及懒惰罢了。
奉:电影界中有个叫做“创作的体力”的词令我印象深刻。所谓电影式的体力,不仅指的是导演个人的创作能力,也包含电影工业全体的体力。
在过去老一辈的日本电影中——黑泽明、大岛渚、今村昌平时代的日本电影和现在的日本电影相比,在产业的一面上是有区别的,我作为一个外人虽然不了解其中细微的差别,但确实也能感觉的到。
但是,我喜欢的黑泽清导演、是枝裕和导演,以及滨口导演在内心情感上的奇观以及细腻且执着的思想上的强大“技巧”是一种比电影外部的规模和技术实力更为强大的东西。并且我认为这种“技巧”依然存在。而这也是当今日本电影的魅力所在。
《夜以继日》令我震惊的点在于,影片不是通过戏剧性冲突来展开情节的,而是在表面上以十分沉静的、缓缓流动着的男女间的爱情故事来展开情节,但在深层上却向观众传达出真实的强烈紧张感和巨大的不安感。
请问您是怎样做到的呢,能不能传授下秘诀。为什么您可以保持影片缓慢而平静的节奏呢?是不是只有个性固执的人才能做到呢(笑)。
滨口:要亲自传授“秘诀”说实在的有点不好意思。基本上就是靠演员吧。总之要拼命给他们介绍剧情。然后让他们去除一切感情色彩地读几十次我写的台本,乃至于我都担心演员们会不会嫌烦。这样子就不容易有多余的表达了。
当然,演员们并不是没有感情,相反,他们是充满了感情的,只是没有把那份感情变成多余的表达,我感觉这是他们带给我的一个绝妙的平衡。
反过来我倒要向您提问的是,刚才我有说到奉导演的镜头绝妙,但另一方面,我认为奉俊昊导演的作品演员也十分出色。特别让我惊讶的是,故事的前半段和后半段中演员的面孔是完全不同的。被单纯化后展现出的的人物,在打破其单纯性后成为了复杂的存在。
那是一种演技逐步简化,但却能使感染力逐步加强的能力。化妆一类可能也起了作用,但是那的确是演员演技的力量。我想问的是,摄影是按照场景的顺序拍的还是前后交错的呢?
奉:拍摄顺序是前后交错的。如您所知,这部电影几乎都是九成左右的部分都是在布景下拍摄的,所以拍摄要按照布景搭建的顺序。在演员中,饰演半地下家族中的父亲的宋康昊,在最初的表演像是软体动物,给人一种漫不经心的感觉。
而在后半段,他的表演就像是要把自己的阴暗内心掏出来给观众看一般。虽然也有剧本流程,但是主要是宋自身的表演天赋和表现力才使他轻松驾驭了这个角色。
滨口:我认为宋康昊先生这次表演也十分出色,有如奇迹。奉导有没有一种自己帮到忙的感觉呢?
奉:没有,早在在选角的阶段,我选择的演员们表达出了我深思熟虑的台词,我认为在那个阶段就已经完成了一半以上。所以我不会做太多的彩排,也不会中断现场去长时间讨论一些事情。
剩下的就是后期制作了,经过后期制作表演就可以完成了。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或者通过ADR(日本称为后期录音)和编辑的过程——我认为经过我的加工,演技会在完成度上更进一步。
滨口:我现在正是在整理材料的时候,听了您这话我心里踏实多了(笑)。(马上要到结束的时间了)还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
▍那么我可以在拍照的时候问吗?
滨口:那么趁拍照再问个问题……我想问的是在某一个镜头中,从上到下拍到了宋康昊的身影,那样拍是偶然的,还是有意拍的?(一边问奉俊昊导演,一边消失在房间外的走廊里)
注:本文翻译为非商业使用,仅供影迷学习参考,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