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艺谋,是被误解最深的中国导演

影向标 幕味儿 2021-05-06

影向标第二百六十二期
《悬崖之上》得分6.4分

1.独孤岛主8分
电影文化研究者,选片人。
极富情感张力的巧合设定与看上去很不合理的生活流动都表现出创作者想要兼得奇情与世俗的野心与用心,放置于中国谍战类型的独立语境下,是未臻完美的新尝试。
 
2.杨时旸8分
中国新闻周刊主笔。
非常惊喜。老实本分地完成这种类型故事该有的样子,不耍花,不耍滑。《悬崖》的剧版已经非常优秀,相比于那个故事在整条时间线上保持紧绷,这个电影版就是只在一个截面的刀刃上起舞。这种已经非常成熟的本格谍战,看的其实是演技、氛围、服化道美术等等所有细节的扎实程度,这部电影都做得非常到位。

已经很久没看到这么好的群戏,除了刘浩存有点跳戏之外,每个演员的举手投足和一笑一颦都值得品咂,尤其于和伟太令人赞叹。

当然,有些地方的剪辑回溯显得急躁,可能是囿于篇幅。

张艺谋是中国导演中被误解最深的一个,人们希望他是大师、隐士、艺术家和叛逆者,但他自己看起来却极其不爱惜羽毛,其实他很清醒,每个项目想要什么,会失去什么,都明明白白。他所有片子都在探索一个想要的面向,即便观众并非都领情,即便并不是每一次都能和初衷相符,但是尝试始终在持续。


3.闵思嘉7分
影评人。
谍战是壳,包裹的本体是戏中戏的叙事谜题,乌特拉任务小队的一组、二组、特务、卧底,彼此之间都因为谍战需要处在不同层次的戏中戏维度。这其实也能跟不少张艺谋的过往作品勾连起来。《英雄》是消解刺秦的叙事谜题,《影》则是真身和影子之间的叙事谜题。到《悬崖之上》这里,悬崖是消隐的象征体,而间谍与卧底,本身就是“自我”消隐的叙事,这也是叙事谜题本身。
 
4.电子骑士7分
影评人,在《科幻世界》开有科幻电影专栏。
尽管作为谍战片,和一些经典作品还有较大差距(例如《史迈利的人马》《伊普克雷斯档案》《谍影重重》等),但放在五一档,已经是最有电影感和独特美学风格的一部了!可以看作是张艺谋导演用《一秒钟》式的简约叙事拍了一部商业类型片,与他之前浓姿重彩的《满城尽带黄金甲》《英雄》等截然不同。故事情节的bug不少,不过谍战片那种冷峻和悬疑的气质还是挺到位的。几乎所有演员在片中都大放光彩,特别是于和伟,极稳极细,经得住观众仔细品味!


5.风间隼6分
影评人。
主角从张译变成于和伟我能理解,可说好的救人行动一笔带过,行动高潮变成了脱身自保,那大老远派这四位特工来哈尔滨的意义何在啊?看起来只是为了让整部片子沾点国际化的仙气儿而已。商业化的流畅有了,制作的精良也有了,就是人物严重缺乏时代气息和地域特点。同样的满洲间谍题材,让人分外怀念《财叔之横扫千军》。
 
6.LOOK5分
影评人,电影研究者。
放在国产谍战片里看看还可以,但天花板不高,纯工艺感,力气都用在叙事悬念。国产谍战片最高立意内核是信仰(神性)和人性的天人交战,触摸到这个的是《风筝》,但败在美学太糙。《悬崖》只是用孩子这条线,想稍稍强化下人性的纠葛,但太弱太生硬。叙事越到后来越有崩塌感,缺乏高潮爆破,中间还有一个致命的bug:张译在已经说出两个保一个的情况下,为何没有选择自杀?结果二进宫后,把接头地点都抖落了出来。


7.王昕4分
电影研究者。
脱离真实历史时空和现实逻辑的“剧本杀”。降落伞空投到树林的开场(玩家登陆式的主观视点),与于和伟一人搞定所有事的收尾(结局过场剧情),都表明影片前后字幕都不过是沉浸式游戏的背景说明,乌特拉/黎明也只是与革命无关的游戏通关代号。“满洲国”亚细亚影院中放映的《淘金记》(1925)和门口贴着的抗日影片《中国海的怒潮》(1933)海报,正是这种游戏式错乱时空的最好展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