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年的精神 菩萨的使命 ——在台湾南华大学授予管理科学荣誉博士典礼上的演讲

2017-09-18 龙泉寺龙泉之声

台湾南华大学授予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大和尚管理科学荣誉博士学位


南华大学林聪明校长为学诚大和尚颁授荣誉博士学位证书


学诚大和尚在典礼上作题为《青年的精神 菩萨的使命》主题演讲


两千多人共襄两岸佛教交流盛会


学诚大和尚向南华大学赠送著作《南山律典校释系列丛书》


学诚大和尚、南华大学林聪明校长、佛光大学杨朝祥校长、佛光山寺住持心保法师合影留念


2017年9月12日

学诚


尊敬的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吴伯雄荣誉总会长,

心保大和尚、林聪明校长、杨朝祥校长,

各位法师、各位信众、各位来宾:

 

大家早上吉祥!

 

这次,台湾南华大学授予我管理科学名誉博士学位,我感到十分荣幸和格外高兴!这不仅是我个人的荣誉,也是两岸佛教界亲切互动、两岸关系友好往来的希望与象征,是两岸文化水乳交融、两岸民心相通的新气象。胜事必有胜缘。今天,欣逢星云长老九十一岁寿诞,这令我深深感念长老在超越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对于两岸和平事业的呵护与努力,佛教繁荣发展的付出与贡献,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我们相信以此因缘为新的起点,必将推动两岸佛教及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深层次交流与合作,凝聚更多的共识与力量,共谋更好的融合发展。在此,我谨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南华大学授予我管理科学名誉博士学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南华大学是星云长老集众多佛教徒的悲心愿力所创办的高等院校,创校以来一直秉承古代中国书院传统,重建人文精神,树立二十一世纪新型大学为目标,注重“生命自觉”与“宗教人文精神”。在此,我为南华大学与佛光山教育体系的佛光大学、西来大学、南天大学、光明大学,共同建立“佛光系统大学”为佛教与社会培养人才所付出的心血汗水与所取得的办学成绩,表示点赞!

 

此时此刻,在座的许多莘莘学子,不由让我想到了关于“青年”的话题。60多年前,当星云长老从大陆来到台湾,正是一位年仅23岁的佛教青年。长老不仅为台湾民众带来了大陆传统丛林佛教的纯正道风与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更为台湾佛教界注入了一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融入现实、深入人心的“人间佛教”新风气,谱写了人间佛教光彩夺目的新篇章,点亮了古老佛教的青春色彩,践行了心系众生的菩萨使命。如今,这份时代的责任和使命,落在了星云长老曾以心血浇灌的青年一代身上。面对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置身世界风云的不断变幻,需要我们将乐于开放、勇于创新、敢于出发的佛教青年精神发扬光大,将自我成就的个人理想与众生安乐的菩提大愿融为一体,让年轻的生命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沃土中扎根向上,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放格局里获得最大的成长、发挥最大的价值。

 

下面,我就此与大家分享三点个人的思考和感想。

 

一、开放进取的法界缘起的世界观

 

一个人生命的格局往往取决于他的世界观。以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以整个世界为生命背景,人对自身的定位、对生活方式的选择,都会有很大差异。一般人往往将自己的经验世界当作现实世界的全部,在经验世界以外的时空和生命,就变得无关紧要,甚至不承认其存在。但“不认识”“不承认”,并不能等同于“不存在”,只能说我们还缺乏认识、了解、体认其他存在的眼光、心胸和能力。认识不到、体认不了更广大的时空以及生命存在,我们也就失去了走出自我、放眼世界、学习他人、拓展生命的机会,很容易故步自封、安于现状,人生的格局有限而单一;所谓的环境优越、地缘优势,反而会成为人生的局限,甚至有可能成为生命的盲点。

 

大乘佛教以“法界缘起”的眼光看世界。无论是海峡两岸,还是中国与世界,东方与西方,乃至人类与天地万物,都同生共存于缘起无尽、时空无限的法界。看似不同的缘起与存在,相互之间却都是不一不异、相即相入的关系,也就是彼此交织、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任何一个人事物可以孤立存在。如果我们能跳出自己的经验世界,以法界为生命的背景,人生的视域就是无限广阔而丰富多元的,就能体认到自我生命和其他所有生命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彼此映照、彼此成就。立足于重重无尽的法界缘起,面对多层次、多维度的丰富世界,需要我们建立起一种开放、接纳、交流、学习的人生态度。对于人生的定位,应当和一切生命联系在一起,把自己的安乐与其他生命的安乐视作一个问题的两面,从而去自觉担当“菩萨”的角色与使命。

 

在《华严经》中就有这样一位青年——善财童子,他的心胸广纳法界一切有情,所以他的人生便选择了追求自他生命圆满觉悟的菩萨之路。当他面对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示现各种法门的善知识时,都以同样至诚恭敬的态度,广泛学习,谦虚请益。善财童子拥有一颗绝不自满、不断学习的心,拥有一份绝不因循、自我超越的勇气,拥有一种绝不守成、永远在路上的精神——这就是可贵的青年的精神。正如太虚大师所赞誉:“善财童子,道德最尚,而好学尤切,凡具有学问乃至有一技一能之长者,无不亲从其学。虽年轻小,不嫌其幼;或年老大,不厌其腐;茍有可学,虽赴汤蹈火亦不畏退,其求学之精神如此,可谓大勇无畏者矣。”(《佛化青年之模范》)作为青年一代,应当效学善财童子开放进取、创新超越、精进不息、大勇无畏的精神,走出自我的小世界,走向人生的大境界。

 

事实上,只有建立起更广大的世界观,我们的人生之路才能走得更长远。这种长远,不是肉体生命的长度,而是生命境界的无限拓展和提升。即使活到一百岁,如果始终处于同一个生命层次、同一种人生模式,那也只是在一个点上的重复。这种重复,就是轮回。在轮回中将人生的细节雕琢得越精致,我们对轮回的生命模式就越迷恋,以至于生生世世都在重演一种停滞不前的人生格局。而缘念法界有情,策发大菩提心,担当菩萨的使命,能令我们的人生不断趋向深广、清净、光明、圆满、无碍的更高境界,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彻底彰显。在《华严经·入法界品》中这样说:“发菩提心者,所谓:发大悲心,普救一切众生故;发大慈心,等祐一切世间故;发安乐心,令一切众生灭诸苦故;发饶益心,令一切众生离恶法故;发哀愍心,有怖畏者咸守护故;发无碍心,舍离一切诸障碍故;发广大心,一切法界咸遍满故;发无边心,等虚空界无不往故;发宽博心,悉见一切诸如来故;发清净心,于三世法智无违故;发智慧心,普入一切智慧海故。”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反过来说,我们心中的世界有多大,我们的人生就有多丰富、精彩。祝愿大家悉发菩提心,人生之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光明!

 

二、感恩回馈的自他不二的生命观

 

生命的格局取决于我们与世界的关系,而生命的苦乐则取决于我们和他人的关系。以大乘佛法的视角来看,人类生命的谱系从空间上来说是无边无际,从时间上来说是无始无终,因此,看似短暂的人生实际处于一种无限生命的大背景中。如果我们从空间和时间轴上割裂自己与更多生命的联系,只活在有限的今生,活在自己所熟悉和认可的环境,那么人生的幸福也就是那些所谓的“小确幸”而已。但事实上,连这种微小的幸福感也都是不确定、不实在的。对这种短暂易逝、触手可及的快乐的抓取,恰恰反衬出人生的无常和苦多乐少。而由无常导致的人生虚幻感、无意义感,又该怎样面对和解决?

 

要想化解和超越生命的孤独、意义的虚无,在无常的人生中发现、创造真正的幸福,就要恢复生命的无限性。

 

从空间上来看,我们的生命和其他生命、和天地万物乃至法界有情都息息相关。我们活着,是因为他人的存在;我们活着,不能仅仅为了自己的存在。每个人生命的背后其实都有无数缘起在支撑、无数人在成就,只有去缘念更多的人、更广大的众生,为了人类和所有生命的幸福去努力,才能感到自我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才能超越貌似“本质性”的生命孤独。

 

而从时间流上来看,我们现在的生命与过去人、将来人的生命都是贯通持续的。如果只能看到现在自己的存在,却看不到父辈、祖辈乃至无数古人的生命馈赠和精神遗产,就容易将现在拥有的一切视作自己的创造、自己的功德、自己的成就,以自我之“叶”障蔽审视文明历史全貌之“目”,以至于居功自傲、自我满足。其实,否定过去就意味着否定现在,因为我们的现在正是后来人的过去。所以,只有尊重过去、珍惜现在、顾念未来,才能在生命和文明的薪火相传中发现、彰显人生最大的价值。

 

一旦复原了我们生命的无限性,感恩和回馈就会成为人生的新方向、心灵的新动力、幸福的新来源。要想感恩、回馈他人,首先要知道哪些人曾经对我们有恩、正在对我们施恩,也就是要懂得饮水思源。这种知恩、念恩的过程,其实便是心灵走向觉悟的过程。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说:“世间凡夫无慧眼,迷于恩处失妙果;五浊恶世诸众生,不悟深恩恒背德;我为开示于四恩,令入正见菩提道。”佛教提倡报“四恩”——父母恩、三宝恩、国土恩、众生恩,对这些恩德的体会有多深、认识有多广,正能反映出一个人的觉悟程度。

 

一颗感恩的心必然会带来报恩的人生、回馈的人生,而不是抱怨的人生、索取的人生。感恩、报恩,让我们的人生充满动力,充满主动性、创造性、无畏的勇气和坚持的恒心;抱怨和索取,却让我们虚弱无力、孤独空虚、焦虑恐惧、愤怒不满。因此,《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云:“知恩者,虽在生死,不坏善根;不知恩者,善根断灭,作诸恶业。故诸如来,称赞知恩,毁背恩者。”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这样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包括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我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的生活,并且常为感觉自己占有了同胞们过多的劳动而难以忍受。”可以说,古今中外的智者都因为对自他生命息息相关、一体不二的深刻洞见,而最终选取了感恩、回馈、奉献和创造的人生。

 

大乘菩萨以发菩提心、广行六度来感恩、回馈法界有情,并以六种意乐来贯穿自己的行为、净化自己的发心、坚固自己的意志、增长自己的动力。在《摄大乘论》中说,菩萨修习一切法门,皆须六种意乐:广大意乐,长时意乐,欢喜意乐,荷恩意乐,大志意乐,纯善意乐。概况地讲,也就是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发广大心、发长远心、生欢喜心、生纯净心,即使利益无量无边的有情,也不见自己于他人有什么恩德,而只见到他人对自己的恩德。希望我们青年一代,能将菩萨发心的种子种在自己的心田,踏实耕耘,坚持守望,终有一天会为这个世界奉献出丰硕的果实,滋养了别人的生命,也甘美了自己的人生。

 

三、超越对立的圆融中道的价值观

 

以开放的眼光看世界,世界是广阔的、无尽的;以感恩的心情看人生,人生就是深远而无限的。但是,我们往往难以认识到世界的开放性和生命的无限性;其背后的原因,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

 

现在是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多元化看起来代表着一种平等、自由,但也潜藏着自我中心的魅影——自我优越感、自我重要性、自我特殊性,这将最终导致精神文化上的孤立主义、保守主义、排他主义。我们以为会给人类带来思想自由的多元化,反而带来了更多的文化对立和价值迷茫。怎么样在这个多元化、个性化的时代,去体会和发展世界以及我们自身的开放性、整体性、无限性?就非常需要建立一种广大、包容、超越的价值观。

 

佛教的圆融中道智慧,能够为现代人提供极具包容性和超越性的价值体系。龙树菩萨在《中论》里以“八不”描述“中道”:“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中道”是对万法“自性空”与“缘起有”的同时把握,这使得大乘佛法对世间万象的看法不是简单的否定或肯定,而是在看到事物存在的同时,也能看到它的不实在性;在看到不同事物差异的时候,也能了知它们的必然联系性。华严宗以“六相圆融”“十玄无碍”之说消弭现实世界的各种矛盾:总别、同异、成坏、大小、一多、彼此、隐显等等,每一组看似相反的概念其实并不是隔绝无涉、对立不容的状态,而是相即相入、相摄相融的关系。这表明,现实世界中的万事万物绝不是互相对立的关系,而是相即不离、彼此摄入、自他不二的关系。以中道智慧看待世界和人生,充满二元对立的现实世界就转化成了“事事无碍”的圆融法界;自我与他者、个体与整体的不可调和矛盾,自然消弭于圆融不二的智慧光辉。

 

两千年来,大乘佛法已经与中华文化水乳交融,形成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广大包容、圆融中道、日新又新、生生不息。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中,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生活习惯的人民都能在中华文明的包容陶冶中和谐共处、安居乐业,将种种差异性与中华文化的整体性融合、统一起来。同时,中华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也在交流互鉴中自我更新、彼此启发,推动每一种文化思潮与整体中华文化向更丰富、更精深、更宏博的境界提升。由此可见,差异既可能带来对立、分裂,也可以变成互补、共荣,导致不同分野的正是我们对待差异的态度和抉择。

 

所以,真正的文化多元,不是孤立主义、民粹主义,不是各据一方、各执一词,而是不同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彼此开放、对流、影响、互补、重塑。真正有价值的精神文化,不用害怕在开放交流中被冲击、被淹没,因为最终浮出水面的,一定是对大多数人利益和人类文明发展最有建设性、启发性、引领性的优秀文化、先进文化。

 

圆融中道的智慧帮助我们将自利与利他、个体与整体、差异与统一、特殊性与共通性融为一体,建立起超越二元对立的自他不二生命观、法界缘起世界观、包容超越价值观。而这些正是我们成为时代新青年、担当人间菩萨使命的立足点与出发点。

 

两岸的文化一脉相承,两岸的佛教源远流长,两岸的人心交相辉映,两岸的青年希望无穷!以星云长老为代表的台湾诸山长老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如舟如筏,勇猛承载了推动两岸友好往来、和平发展、文化传承、民心相通的菩萨使命;在今天和未来,这份使命需要青年一代努力担当、传承弘扬。两岸的和平与未来,很大程度取决于两岸青年的态度和作为,取决于彼此世界观、生命观、价值观的对话、交流、共鸣、契合。希望两岸青年主动积极、全面深入地走进彼此生活,了解中华历史和文化,担当起创造一个新时代、建构一个新世界的责任。

 

“青年”,不仅是一种年龄,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心态,一种品格。在菩萨的无限生命之路上,星云长老等许多从大陆来到宝岛弘法利生的高僧大德,他们都是永远的青年。在他们的心里有一种永不止息的学习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感恩报恩的回馈精神,服务人间的菩萨精神,广大包容的开放精神,圆融中道的智慧精神,慈悲喜舍的奉献精神。这些精神财富都是大乘佛教和中华文化的精粹,更是佛教青年学习仰望的榜样。

 

最后,再次感谢南华大学给我一个与大家交流分享的难得机会。祝愿南华大学全体校友六时吉祥、福慧增长!

 

谢谢大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