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裂缝,永恒的印记为逝者祭奠——北川地震纪念馆建筑方案设计

2008年5月12日,突如其来的大地震震惊了中国,震惊了世界,37万多人受伤,近7万人遇难,近两万人失踪。北川地震纪念馆项目正是在此历史背景下以留存大灾难的记忆、展现人类爱的力量以及人对自然的再认识为规划目标,确定了纪念馆的总体定位——一个人类历经特大地震灾难的纪念性遗址纪念馆,包括纪念、展示、科普、教育、科研五大功能。



北川地震纪念馆选址北川曲山镇任家坪,毗邻北川中学遗址,整个纪念园占地约14.23公顷,建筑面积约15000平方米。纪念馆的设计遵循“自然、生态、科学、简朴”四大原则。整个任家坪北川地震纪念馆区被打造成集祭奠、纪念、科研、教育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集镇。


同济设计共进行了前后三轮方案甄选,提供了36个概念方案,在最后5个方案征询意见中确定了“裂缝”方案。


整体构思以尊重自然、尊重事件的设计宗旨,以大地艺术的建筑表现手法,留给后人一处永恒记忆的场所,是对这次事件最有力的记录,也是对死难者最好的祭奠。


设计理念:裂缝——大地艺术隐喻自然事件


大地艺术通过作品在自然之中的微妙介入,将我们带入人与自然环境的对话,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纪念馆的设计从“裂缝”这一地震刹那留在大地间的永恒印记获得启示,以大地艺术的造型策略再现“裂缝”,并以此为主题概念,在铭刻于大地之间的“裂缝”中,回忆灾难,祭奠逝者,思考生命与自然之力的关系。


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通过放弃地面突出建筑形象的选择表达一种对自然之力的思考与尊重,和对蔑视自然行为的反思。以这种介于建筑和大地景观之间的方式留给后人永恒的记忆,是对这次事件最有效的记录,也是对死难者最佳的祭奠。

对灾难事件的深刻表达

通过“裂缝”中充满力量的暗红色锈蚀钢板与自然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将人们带回山崩地裂的瞬间,营造出逼真、艺术、震撼的纪念空间效果。


作为整合纪念馆区的线索

裂缝将整个纪念园参观流线整合起来,通过入口广场,将参观者引入地下,穿过幽暗的甬道,参观纪念馆,再拾级而上进入墓碑祭奠园,由此俯视北川中学遗址;裂缝为参观者提供了一条从不同距离、不同高度、不同尺度感受遗址的纪念之路,以强烈的空间体验带来巨大的精神震撼。



纪念步道

空间塑造:裂缝——整合建筑与环境的线索


总体布局:

馆区地处任家坪丘陵谷地,基地范围内总体坡度较为平缓,但东西两侧坡度相对较大,西北侧地势最高,基地最大相对高差约在20m。因此,整个园区设计因地制宜,充分体现地形特点,并结合北川中学遗址,通过“裂缝”步道依次将“入口广场”、“记忆步道”、“祭奠园”这三个主要元素组合成完整的空间序列,实现纪念馆建筑与整个基地环境的整合。


入口广场

景观处理:

为了逼真的还原出自然环境中大地裂缝的震撼景象,纪念馆主体建筑采用整体屋顶绿化,使建筑融入自然环境,以完整而平静的纯净造型反衬出穿行于地表之下的记忆步道,步道铺地设暗红色锈斑板岩,两侧暗红色锈蚀钢板在纯净的绿色大地上勾勒出完整而延续的裂缝界面,创造出纯净的大地裂缝景观。



纪念馆造型:

“裂缝”同时是整合纪念馆的造型主题。纪念馆共分为主馆与副馆两部分,其间贯穿“裂缝”记忆步道,形成室内外展示空间与主题的连续性体验。建筑立面造型沿用大地裂缝的创作立意,采用耐候锈蚀钢板作为立面材料,充分发挥该材料极高的可塑性、连续性和表现力,配合“裂缝”主题表达整个建筑的整体感和力量感。主副馆的高差形成山沿山东大道一侧的良好景观层次,充分展示纪念馆的“裂缝”形象。

总体局部分析图

纪念馆的内部空间塑造及陈展组织方式依然延续裂缝这一主题。主馆中狭长的两层通高展厅顺应覆土屋面的起伏变化,倾斜的侧墙上线性的长天窗在将自然光柔和地引入室内的同时,作为与室外记忆步道——裂缝相呼应的室内裂缝空间,成为参观者纪念凭吊情绪酝酿与铺垫的场所,并使得建筑内外空间浑然一体,完整地烘托了设计主题。

主馆入口

主馆展厅


项目信息

建设地点: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曲山镇任家坪

设计起止时间:2010年04月~2013年03月

总建筑面积:14981㎡

层数:地上2层 / 地下0层

建筑高度:6m~16m

绿色建筑措施:墙体节能系统,门窗节能系统,节地系统,建筑材料节约利用,雨水利用。

获奖情况:2013年上海市建筑学会第五届建筑创作奖优秀奖;2010年TJAD建筑创作奖一等奖


建筑师创作感言:

“设计很难得如此自由,因为没有想过能中标,只是想创作一个发自内心的东西,表达我们今天必须严肃思考的问题:尊重并敬畏自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