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旧貌换新颜 | 同济大学运筹楼

TJAD建筑设计三院 同济设计TJAD
2024-09-03



运筹楼是位于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的一栋老楼,始建于1980年,建筑总高5层,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开始是作为实验室使用,后来作为经管学院办公楼使用。历经多年,运筹楼内外装修及设备设施都已破旧,机电系统老化,较难满足现在的使用需求。至2014年,同济大学计划将中意学院迁至此处,为了让师生拥有良好的办公环境,因此展开了运筹楼的改造工程。意方表示,同济大学是意大利重要的合作伙伴,希望未来能以运筹楼作为载体,为中意在绿色可持续科技领域的合作注入新的内涵,运筹楼不仅是学术窗口,也是中意合作解决中国可持续发展中存在问题的示范基地。


运筹楼原为砖混结构,这种结构体系对改造工程有一定的限制。因此,设计师结合中意学院的使用需求,拆除了首层区域内的部分墙体,将打通的区域设计为展厅、咖啡厅等大空间。除此之外的其他部位均结合原有墙体分隔,设计中小空间,组织相应功能。

另外,运筹楼具体位置是校园生活区和教学区的边界附近,周围道路人流量大,建筑形象对校园环境的影响权重也很大,所以改造工作主要从绿色节能、建筑文化两大方面入手,使其既能满足新的使用需求,面貌上也能焕然一新,改善局部校园环境。 


因建成年代较早,运筹楼外围护结构没有专门的节能体系,尤其是它的单层玻璃和老式钢框,以现在的标准来看,建筑的整体能耗确实较大。

改造工程首先从外围护结构着手,剥离了已有很多破损的外墙和屋面面层,以新的规范标准,增设外保温层,外窗改为中空玻璃和多腔窗框。屋面上结合功能需要,在景观亭上部覆盖光伏发电板,为本楼提供一部分电力。入口广场也更换了透水铺装,并在地下新建雨水回用机房,收集屋面的雨水汇集于此,经过相应处理后重新利用,用于冲厕和绿化浇洒。

将原来已接近报废的分体空调,统一更换为多联机系统,保障使用舒适度的同时兼顾节能降耗。电力系统方面,照明都改为了LED灯具,还增设了分层计量,并将实时能耗数据在门厅的显示屏上予以显示。 
 
 
运筹楼所处的校园空间过于拘谨,建筑密度较大,而建筑间距很小。如何改善这种空间环境,同时又能体现中意文化、建筑科技的交流,是设计时重点探索的问题。在多方案比较之后,最终还是选择了波浪形的深绿色装饰混凝土作为建筑外表皮。选用了五种不同起伏率的装饰混凝土板,以渐变规律的方式拼在一起,形成了丰富的立面效果。外面看起来就像随风飘动的裙摆,打破了该区域过于规整的空间格局。同时,因为五种板型表面起伏不同,外立面颜色随着光线而发生微妙的变化,上午和下午呈现出不同的样貌。与混凝土外墙板搭配的是锈铁板质地的窗套,两者同属现代工业体系风格的材料,但是质感和颜色又截然不同,使两者形成对比。
  

外立面板材的起伏变化,同样延伸进了室内空间,楼内的公共空间,包括门厅、走廊的墙壁,都沿用了波浪状起伏的混凝土板,颜色选用了白色,光线明亮而柔和。室外的铁板材质又用在了室内楼梯,深色的铁板在白色的室内环境下格外醒目,成了整个空间里的视觉焦点。


楼层保留了原本的基本平面布局,中间为走道,房间布于两侧,但将原本单一的平面作适当调整,在入口大厅上方的各层空间,设置门厅和会议空间,使狭长的走道有部分开放区域。  

在室内门厅的东西两面墙上,设计了石膏板装饰条,通过装饰条的虚实变化呈现出中国和意大利代表性的地标建筑天际线,以传递出中意两国标志性的文化符号。



项目档案



项目名称:同济大学运筹楼

设计时间:2014年

建成时间:2019年

占地面积:2000 平方米

建筑面积:4000 平方米

设计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三院

合作设计:意大利阿克雅(archea associati)建筑设计事务所

项目总负责人:王文胜

建筑设计:李正涛

结构设计:金章才

给排水设计:冯玮、茅德福

暖通设计:朱明杰、董静建

电气设计:程青、付明民

建筑摄影:马元






— 猜 你 喜 欢 —

互联与共享:高密度、多功能的教育综合体 | 现代交通工程中心




我就知道你“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同济设计TJAD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