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越有经验的创业者,越可能拖延产品发布?

HBR-China 哈佛商业评论 2022-07-21

哈佛商学院教授安迪·吴(Andy Wu)和博士生阿提克斯·彼得森(Aticus Peterson)追踪了314名自2010年9月至2019年6月在众筹平台Kickstarter上发布了多款科技硬件产品的创业者。完结项目越多的创业者,越可能延后产品发布日期。结论就是:越有经验的创业者越可能拖延。


吴教授:创业者出了名的不守时交工,我们的研究对象也不例外。他们的项目能按时发布的不到四分之一。理论上,经验有助于人们预测产品的完成时间、设置更精准的发布日期并更迅速地执行任务,现实却恰恰相反。这里指的可不是小修小补,我们发现,这些创业者承接的每个后续项目平均都会出现六周延误。

      

HBR:太奇怪了!为什么不借鉴以往经验呢?


吴教授:要做出准确预测,必须准确预估项目的复杂程度,即预估项目涉及的相关任务或组件。创业者推动的项目越多,知道得应该越清楚。同时他们也应该学会如何改良产品、应对超出预期的复杂性。这两种经验都很重要,但两者交叉却会使有经验的创业者做出更不现实的预测,也因此容易逾期。

      

HBR:为什么不留出缓冲时间?


吴教授:他们留了。我们采访的所有创业者都试图留出了自认为极为充足的缓冲时间。我们发现,他们平均会为每个新项目额外留出八天时间。但这还不够。一项新功能会要求组件做出一连串变化,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极端情况下,复杂程度是成倍增长的。我们的研究对象在设定截止日期时,似乎总会简单地做出线性推断。他们很难看出一个小小的改变会导致多少连锁反应。

      

举个例子,有个创业者研发了一种可以电脑控制的积木,消费者搭完乐高后可以操控马达和灯光。发布初始产品后,他了解到加上传感器效果更好,比如远程控制的小汽车就可以监测明暗,自动开关车灯。虽然还是同一个产品,但这是个增量更新,他留出了比打造初代产品更多时间,然而还是低估了新功能所需的工作量。他需要更精密的工具作业,而初代产品的制造商没有能力完成这项工作。他又找了七家公司后才找到了有能力制作的制造商,当然也就错过了产品交付日期。

 

HBR:为什么集中于科技硬件项目?


吴教授:可穿戴设备、3D打印机、教学工具、机器人等是创业者可以带到市场上的最复杂的产品。我们只关注了完成多款同类型产品的创业者,因为这样他们的经验才具有相关性。

      

我们从创业者在Kickstarter页面上的评论和更新里采集数据,他们会在那里探讨遇到的问题。我们发现,每个连续的项目出现意外问题的概率平均会增加21%。

      

HBR:创业者出了名的过度自信,可能是早期的成功使他们更加自我感觉良好。你的发现有直观反映出这一点吗?


吴教授:过度自信当然是原因之一,可是对任何想要完全掌控局面的人来说,复杂性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些创业者或许比大多数人自信,认为自己能在未来游刃有余,但他们却不清楚未来会有多难。我们都会面临这样的挑战。

      

HBR:如果之前没有因为逾期而受到惩罚,他们或许更不担心之后的逾期问题了?


吴教授:不见得。研究表明,逾期的经历会影响创业者未来集资的能力。我们在采访中也发现,创业者在推迟产品发布日期时会相当沮丧。更糟的是,恼火的消费者会在社交媒体上抨击他们,这也是他们非常不愿意看到的。

      

HBR:这些创业者会通过众筹获得资金支持。通过传统渠道集资的创业者也会有这种倾向吗?还是说你们研究的是一个少有集资经验或技术的小群体?


吴教授:依靠Kickstarter的几乎都是初期创业者,尽管其中一些人也会募集风险投资。的确,其他融资渠道也是我们控制的变量。因此,我们的发现或许对相对处于事业初期的创业者来说,最有参考性。我们有理由相信,有经验的人可以在预测时克服部分挑战。

      

也就是说,我们目前正在研究,有风投支持的创业者是否也有这个问题,以及投资者会如何解决。项目进度落后时,风投通常会用过桥基金纾困。我们正试着找出风投通过更好的时间线预测,来避免逾期的做法。

      

HBR:募集的资金量是否会给创业者带来时间压力?


吴教授:没错。我们确实发现,当创业者募集的资金量超过目标金额时,逾期现象会更严重。这是因为有超出预期的人订购产品,如此一来企业就要对制造和分销做出调整。计划内的100个消费者突然增至1000人,原本的供应链必然会遭受冲击。但在计算相关发现时,我们控制了募集资金的总量。

      

我们还将一些企业特质视为不变量,比如自然禀赋、智能水平和职业道德,也不论他们此前是否有过失败的集资宣传。如果一个人被过去的失败所困扰,担心自己无法为下一个项目筹集到足够资金,就可能设置一个非常激进的时间表,让它看上去对潜在客户更具吸引力。不过我们没有找到证据证明这一点。

      

HBR:如果是更有经验的创新者与大企业合作,还会发生类似情况吗?


吴教授:我们认为,大公司在新产品中发布一系列创新时,也会遇到这一情况。事实上,我们甚至认为逾期会更严重,因为大公司在组织上存在更多复杂性,可能对更多问题和结果产生错误预测。然而,如果企业享有盛誉,且针对一个产品已经迭代过多个版本,再创新时就截然不同了。

      

HBR:对于想要避开这个陷阱的创业者,你有何建议?


吴教授:首先我想说的是要培养对复杂性的意识。你会遇到许多未知情况,所以应该认识到,对产品的任何微调都可能导致复杂性显著快速增加。要多方位思考而不是线性思考。

      

其次是要试着更好地预测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你可以在低风险的设置,比如增量压力测试、小批量预生产和敏捷迭代流程下,先对新组件进行测试,尽早发现潜在问题,然后再设定时间线。

      

记住,时间就是金钱,逾期可能导致企业走上下坡路,所以要尽力做好规划。


艾米·米克(Amy Meeker)| 访  

洪莉 | 译   刘隽 | 校   孙燕 | 编辑




在3月8日这个特别的节日里,我们也为读者朋友准备了特别的福利,欢迎大家按图索骥,至哈评各新媒体平台打卡领取——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 联系方式

投稿、广告、内容和商务合作

newmedia@hbrchina.org



公众号ID:hbrchinese长按二维码,订阅属于你的“卓越密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