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元流动性是否会迎来一轮收缩

2017-12-27 贸易金融

诚邀各领域专家学者、从业者及机构投稿或荐稿
与30余万行业精英分享与共同发展
投/荐稿邮箱:tougao@sinotf.com


作者

张继强分析员,SAC执业证书编号: S0080511030010;SFC CE Ref: AMB145

陈健恒分析员,SAC执业证书编号: S0080511030011;SFC CE Ref: BBM220

仇文竹联系人,SAC执业证书编号: S0080116040015

但堂华联系人,SAC执业证书编号:S0080116080033


摘要

专题讨论


美元流动性是否会迎来一轮收缩


海外市场


美债收益率曲线整体上行,中段上行幅度更大。美债期限利差进一步压缩,再创历史新低,10-2年期限利差小幅回升2BP至59BP,但30-5年期限利差再度压缩至与10-2年利差相当的水平。


海外央行12月议息会议,美国加息,欧日按兵不动。美联储12月议息会议如期加息,维持2018年加息三次的指引不变。美国2018年GDP增速预测上调至2.5%,失业率下调至3.9%,核心通胀维持1.9%。欧央行维持基准利率与QE计划不变,上调2018年经济与通胀预测至2.3%与1.4%。


美国税改获最终通过,市场“卖出事实”。12月22日,特朗普签署税改法案,将于2018年实施。根据最终版本,2018~2027年将减税1.5万亿美元,其中家庭减税1.1万亿美元。


国内市场


年末财政投放力度加大,年内与跨年资金价格出现背离,存单利率继续上行。近两周,在年末财政投放力度加大影响下,年内资金供给充足,但跨年资金价格高企,且供给偏少。年内与跨年资金出现背离,显示目前市场资金总量充足,但受各种监管考核影响(MPA考核、流动性指标考核),银行跨年资金融出意愿较弱。同业存单利率近期继续上行,创年内新高,规模上也有所放量。本周为跨年最后一周,预计跨年资金价格仍然较高,但度过年末后,考核压力下降叠加普惠金融定向降准释放部分资金,资金面预计整体好转。


跨年资金紧张带动短端利率上行,国债表现优于国开。近两周,短期资金面转松,但跨年资金价格紧张,带动1年期利率债收益率上行;长端在基本面数据真空期、年底债券供给下降影响下有所企稳,曲线进一步平坦化。央行于12月14日跟随美联储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但更多为象征性加息,而不是货币政策态度的转变,市场反应不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明年依然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防范金融风险仍然是工作重点,与市场此前预期相差不大。临近年底,市场交投气息较弱,成交清淡,预计本周市场波动有限。


票据收益率继续上行。近两周票据利率上行较多,主要因为年末资金面较紧,以及MPA考核下票据需求下降,以及企业年末开票放量、票据供给增加。


一、专题讨论:美元流动性是否会迎来一轮收缩


1、新一轮“美元荒”再现?


去年9月,市场曾掀起一场美元风暴,其中以日资机构融资最为紧张,衡量外汇市场融资成本的交叉货币基差互换点差快速从40bp左右升至90bp,我们曾在去年的多篇报告中对此进行过分析,主要在于美国新的货币基金改革促使资金从Prime Fund流向Government Fund,减少了离岸美元的资金供给,造成美元流动性紧张。近期,新的一场“美元荒”再次出现,日元和欧元的交叉货币互换点差从10月以来快速上升,欧元对美元基差从30bp左右最高升至100bp,日元兑美元基差最高升至75bp。与去年底的流动性紧张不同,这次流动性收紧以欧洲机构受伤害最严重。欧元兑美元基差目前在70bp左右,而上次达到如此高点分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1年欧债危机时。

交叉货币基差互换 (cross-currencybasis swap, XCCY swap) 又称货币掉期,是指在约定期限内交换约定数量本币与外币本金,同时定期交换两种货币利息的交易。在期初期末本金均交换的模式下,其汇率是固定的,两次交换的本金是相同的,重点在于利息的交换,而基差即用于反映两种货币利息的差异。交叉货币基差互换(CCBS)交易双方会约定好两种货币所参考的浮动利率,同时再商定一个固定的利差(spread,可以是正或负,单位是基点)加到其中一方的参考利率上。一般来说,如果一方的货币是美元,则利差会加到非美元的浮动利率上。利差主要受两种货币的供需情况影响,以美元与其它货币的基差互换为例,如果市场对美元需求很强,则利差会倾向于下降。即出借美元的投资者需要付出的利率为浮动利率+利差。以欧元兑美元为例,出借美元的投资者需要支付的是Euribor(欧洲银行间拆借利率)+利差,而借入美元的投资者需要支付的是Libor(伦敦银行间拆解利率)。点差反映的是对手方风险,也可视作欧洲投资者的实际美元融资成本。


金融危机以前,在外汇互换与美元市场未被隔离且不存在对手方风险担忧的情况下,套利交易的存在使得交叉货币互换的基点理论上趋于0,这种关系被称为抛补利率平价。但2008年以来,借出美元的基点,相比于其他品种,尤其是日元和欧元,都是负值,且以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期间表现最为明显,反应危机期间美元供应短缺,市场抢购美元导致融资成本增加。


除了外汇市场的互换基差拉大以外,Libor 3M与OIS之差也在11月以来快速走高。OIS(隔夜利率互换)是一方投资者支付固定的短期利率,而另一方支付浮动的隔夜利率的平均水平,可以作为无风险利率的代表。Libor-OIS息差主要反映的是同业拆借市场交易对手风险的指标,也可以作为衡量美元市场流动性松紧程度的指标。虽然美联储今年加息三次,但是上半年Libor-OIS并没有上升,甚至创金融危机以来新低。但11月以来,随着美元融资难度的增加,Libor-OIS之差快速增加,反映美元流动性正在收紧。

2、此次美元流动性收紧的原因?


(1)年末因素


持有在岸美元的商业银行是离岸市场美元的主要提供者,但是商业银行年底都会面临较多考核,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银行流动性考核指标更多。从历史数据也可以看出,通常年底交叉货币互换基都有所拉大。而今年,年底银行减少美元供给的情况或更加严重,根据国际清算银行规定,自2018年1月起,全球范围内的系统性重要银行都必须满足杠杆率维持在3%以上的要求,而美国监管机构提出了比巴塞尔协议三更为严格的要求,对“大而不能倒”的银行实行6%的最低杠杆率要求。巴塞尔协议中杠杆率的计算方法为核心资本/表内外风险敞口,而银行在外汇市场上出借美元所做的货币掉期将会增加分母,从而降低杠杆率。为了满足监管指标,银行在季末和年底会减少风险敞口,减少离岸美元供给,降低市场流动性。


(2)美国收紧货币政策


美国此前通过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向市场注入了大量的美元,宽松的货币政策下美元的融资成本也相对较低,廉价的美元涌入欧洲市场,而这部分资金并不受到美联储的监管。非美国机构为了利用廉价的美元融资,在此期限发行了大量的美元债券,统计显示,2008年之后,非美国金融机构发行的美元债券总量持续增加,仅在2011年欧债危机和2015年时发行规模有所下降。在目前的存量结构中,中国、加拿大、英国和德国在存量非美机构美元债券中占比较大。2015年以来,美联储开始收紧货币政策,2016年加息一次、今年加息三次,并在今年10月开始正式缩表。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部分抬升了美国债券利率,美元资产吸引力增强,部分美元回流,离岸美元资金供给下降。同时,欧洲和日本目前仍在宽松进程中,欧洲和日本的国债收益率目前仍处于相对低位,美国收紧货币政策将会加大日欧投资者对美国高收益资产的需求,导致美元需求扩大。



(3)税改引起的资金回流


2017年12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了1.5万亿美元的税改法案,该法案中的诸多条款将从2018年1月开始生效,至此,税改终于落地。税改涉及的内容较多,其中影响美元流动性的主要在于海外利润的汇回。在当前的法律体系下,美国实行的是全球征税制度,只要是注册在美国的企业,在全球任何其他国家取得的收入都必须向美国缴税,但不会对注册地在海外公司的海外收入征税。美国企业所得税的标准较高(35%),企业为了不纳税,选择将国外收入计入国外相关公司,并再投资于国外,来达到避税的效果。


此次税改决定对美国企业留存海外的利润一次性征税,无论回流与否,其中现金类资产征收15.5%的税收,其他资产征收8%的税收。同时,在此之后,对企业海外分支机构的利润降实施“属地征收”,即美国公司持股10%以上的海外分支的利润通过股息形式汇回美国母公司时将免征所得税。税改将会鼓励美国企业将海外的留存收益汇回国内,刺激美元回流。


关于目前美国海外留存利润规模由多大,根据中金研究部统计,目前美国存留海外的利润规模总计在3万亿美元以上。存留形式上,可分为现金与等价物、以及其他固定资产,其中美国上市公司海外持有的现金和等价物规模约为1.1万亿美元左右,最容易直接回流美国,适用税率15%。其他固定资产适用税率8%,但一般都以厂房设备形式存在,变现回流美国的可能性较小。这与美国国税局(IRS)2014年的统计数据相差不大,截至2014年,美国总计有3万亿美元的海外留存利润,其中60%即1.8万亿分布在欧洲,6000亿分布在北美洲,亚洲有3000亿左右,占比最低。关于税改能造成多大规模的资金回流,我们可以参照2004年的情况。2004年,出于鼓励美国公司汇回海外留存资金的考虑,小布什政府推出了一年期限的一次性大幅度税收优惠政策,税率仅为5.25%。从效果来看,2004年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促进企业回流起到了非常显著的效果,843家公司共有海外留存收益8040亿美元,共回流资金3620亿元,其中3120亿元有资格利用低税率优惠,实际利用低税率优惠条件的回流资金为2650亿元,主要来自于欧洲与免税天堂。

3、美元流动性收紧是否会持续?


上一轮日元兑美元交叉互换基差的扩大在2016年11月底达到顶峰,随后有所收窄。关于日元交叉互换基差收窄的解释有很多,一种说法是日本央行促使日本的寿险公司与日本megabanks(三菱、瑞穗银行和SMBC三家被称为日本的megabanks)达成协议。根据协议,寿险公司将自己手中的美债与megabanks手中的日本国债互换,再由megabanks用美债在美国的本土市场回购融入美元,再通过FX Swap将回购融入的美元拆借给日本的寿险公司。这样做可以缓解日资机构融资紧张的原因在于并不是所有的机构都可以进入美国在岸市场融资,就日本而言,只有megabanks(三菱、三井住友和瑞穗这三家大的金融机构)可以进入美国在岸市场融资,而对于其他的机构只能通过外汇市场融资。在美国货币基金改革后,大量资金涌入政府性基金,导致在岸市场回购融资成本较之前更低,上述协议可以降低寿险公司融入美元的成本,但是没有官方消息与数据对上述说法进行确认。


我们认为另一个更有可能的解释是,随着互换基差的拉大,持有美元的投资者通过出借美元、借入日元进行套利交易较直接购买美债更为划算,大量持有美元的投资者开始进行此种套利交易,部分增加了美元的供给。同时,在日本投资者无法通过基差互换交易换取日元后,他们也会转向即期汇率市场换取美元,缩小在外汇互换市场上的美元需求,美元兑日元汇率在16年11月以来有所抬升。


此外,随着日本投资者融入美元的成本升高,叠加日本国债收益率回升至0以上,部分投资者也减少了对海外美债的投资,从下图数据可以看出,日本投资者从去年16年8月以来开始减少美债投资,至16年底持有美债规模降至最低。同时,日本海外中长期债券周度净投资也从16年7月以来有所下降。


最后,今年3月,随着美国债务上限的临近,美国财政部启动了非常规措施,包括暂停发售州和地方政府系列债,以及对某些基金的投资等,以避免发生政府违约。美国公债平均每个月增加规模在1000亿美元左右,在这之中,银行也释放了部分的资金,对缓解离岸市场美元荒具有一定的作用。

此次美元流动性的收紧有年末的因素,但也有一些非暂时性的因素,这些非暂时的因素对美元流动性的影响会更加长远。明年,随着美联储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和税改资金回流加速,美元流动性或仍处于偏紧的格局,当货币互换市场无法满足美元的需求时,即期汇率市场也将受到一定影响,美元指数或从颓势中走出。


二、海外利率


央行动向


美联储12月议息会议如期加息,维持2018年加息三次的指引不变。上调联邦基准利率25个BP至1.25%~1.5%,符合市场预期。加息点阵图显示,维持2018年加息三次的指引不变。九名FOMC票委中有两名投反对票。经济预测表显示,2018年GDP增速预测上调至2.5%,失业率下调至3.9%,核心通胀维持1.9%。会后,耶伦发言偏中性,承认税改将对经济有一定提振作用,但仍有较大不确定性。


欧央行12月议息会议按兵不动,上调经济预测。维持基准利率不变,维持2018年1月至9月每月300亿欧元资产购买计划不变。上调2018年经济增长和通胀预测至2.3%与1.4%。预计2020年通胀增速1.7%,仍低于2%的目标水平。


日本央行12月议息会议按兵不动。维持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0.1%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零附近不变。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表示将继续关注负利率对日本的银行等金融机构造成的盈利压力。


数据公布


美国11月核心通胀不及预期。1)美国11月CPI环比0.4%,符合预期,高于上月的0.1%,同比 2.2%,符合预期,高于上月的2%。但核心CPI不及预期,11月核心CPI环比0.1%,低于预期和上月的0.2%,同比1.7%,低于预期和上月的1.8%。CPI构成中的居所价格指数下降是导致核心CPI降低的主因。2)美国11月PCE通胀环比0.2%,低于预期的0.3%,但高于上月的0.1%,同比1.8%,符合预期,高于上月的1.6%。核心PCE通胀环比0.1%,符合预期,但低于上月的0.2%,同比1.5%,符合预期,但低于上月的1.4%。3)12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55,高于市场预期的54和上月的53.9。4)11月新屋开工129.7万,高于预期的125万,前值从129万下调至125.6万;11月新屋销售73.3万,高于预期的65.5万,创下2007年7月以来新高;11月成屋销售581万,高于预期的553万,创11年来新高。


欧元区PMI继续上行。欧元区12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超预期上行。初值录得60.6,高于预期的59.7和上月的60.1。其中德国为63.3,创历史新高,高于预期的62和上月的62.5。


海外政策


美国税改法案获最终通过。12月15日,美国国会参议院与众议院就税改达成一致,最终的法案显示参议院及众议院双方均做出让步。企业税实施时间为2018年,税率为21%;个税7档税率;保留遗产税等。12月22日,特朗普签署税改法案。税改将于2018年正式实施。根据最终版本税改法案,2018~2027年将减税1.5万亿美元,其中家庭减税1.1万亿美元。


海外利率


美债收益率曲线整体上行。过去两周,美债短端利率延续之前的上升趋势,美债中长段收益率上行幅度较大。具体来看,两周内美国国债30年期收益率上行6BP,10年期上行11BP,5年期上行11BP,2年期上行10BP,3个月上行5BP。美债期限利差已经压缩至历史低位,10-2年期限利差小幅回升至59BP,30-5年期限利差进一步压缩至59BP,与10-2年利差相当。近期公布美国11月通胀数据,通胀基本符合预期,但核心通胀较预期略弱,TIPS指数小幅下行。

三、货币市场利率


年末财政投放力度加大,年内与跨年资金价格出现背离。近两周,在年末财政投放力度加大影响下,年内资金供给充足,隔夜和7天资金价格走低且供给充裕,但跨年的14天资金、28天资金价格高企,且供给较少,非银以信用债质押的融资价格升至8%以上。年内与跨年资金出现背离,显示目前市场资金总量充足,但受各种监管考核影响(MPA考核、流动性指标考核),银行跨年资金融出意愿较弱。公开市场操作方面,资金面转松下,央行近一周市场投放缩量,上周总计净投放130亿元。12月14日,央行跟随美联储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5bp,低于市场预期的10bp,且同时增加了MLF的供给量,市场反应不大。


同业存单利率本周继续上行,3个月AAA级同业存单利率升至5.15%,创年内新高。12月以来,同业存单利率快速走高,虽然目前短期资金面转松,但存单利率并没有下行趋势。发行规模上,截至上周五,同业存单本月总计发行1.67万亿,较前两个月有所回暖,且以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为主,但从净增来看,本月净增仍为负数,银行存量滚动压力较大。从期限来看,长期限存单发行量增加。本周为跨年最后一周,预计跨年资金价格仍然较高,但度过年末后,资金面结构性紧张矛盾有望缓解。明年年初,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将会释放约3000亿左右的资金,资金面预计将会全面好转。

四、债券市场利率


资金面紧张影响短端利率,国债表现优于国开。近两周,短期资金面转松,但跨年资金价格紧张,带动1年期利率债收益率上行,其中1年期国开债上行幅度达到15bp左右,曲线平坦化继续,期限利差进一步被压缩。长端在基本面数据真空期、年底债券供给下降影响下有所企稳,10年国债小幅下行3bp左右,10年国开债小幅上行3bp。临近年底,市场交投气息较弱,成交清淡,预计本周市场波动仍不大。


基本面方面,近两周处于数据真空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落地,但并未释放较多额外信号,市场波动不大。货币政策方面,央行于12月14日跟随美联储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但更多为象征性加息,而不是货币政策态度的转变,市场反应不大。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不变,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攻坚战;银监会日前下发《关于规范银信类业务的通知》,明确银信类业务不得将信托资金违规投向房地产和地方政府平台等限制领域,防范金融风险仍然是工作重点。

五、票据收益率


票据收益率继续上行。具体来看,两周内票据直贴利率上行30BP,珠三角、长三角、中西部以及环渤海票据直贴利率分别为5.34%、5.28%、5.40%以及5.46%。票据转帖利率上行24BP至5.10%。利率上行的主要原因为,缴税叠加缴准+MPA考核+NCD、OMO、MLF大量到期,年末市场资金紧张,尤其是跨年资金。此外,MPA考核压力也会导致票据需求力量不足。而且,年末开票上量,票据供给增加。综合来看,在年末资金面较紧、票据需求不足、供给增加的多重压力下,票据利率易上难下。度过年末,情况或将有所好转。

六、其他资产收益率


12月10日至17日,理财收益率整体上行。具体来看,1个月理财上行4BP,6个月理财上行5BP,9个月理财上行12BP,12个月理财上行4BP。3个月理财利率整体上行,其中大型商业银行与股份制银行理财收益率上行幅度较大,均为6BP,分别上行至5.11%与5.16%。城商行理财收益率上行2BP至4.83%,农商行理财收益率上行3BP至 4.64%。


11月份信托综合收益率上行。11月信托收益率上行39BP,其中权益投资信托上行幅度最大,为103BP。债权投资信托上行幅度次之,为90BP。


两周内,民间借贷利率下行。中国P2P市场利率由9. 03%下行至8.57%。


利率互换FR007、Shibor3M收益率整体上行,具体来看,1年利率互换FR007利率基本走平与5年利率互换FR007利率较两周前均上行约3BP至4.04%%。1年与5年利率互换Shibor3M利率走势分别上行7BP与5BP至4.69%与4.74%。

本文所引为报告部分内容,报告原文请见2017年12月27日中金固定收益研究发表的研究报告。

相关法律声明请参照:

http://www.cicc.com/portal/wechatdisclaimer_cn.xhtml



行业监管调整在即 消费金融现金贷风险、合规、风控运营案例分析

1月13日

万里老师: 消费金融与互联网金融专家,零售信贷业务专家。


第一部分:消费金融的趋势及发展

一、消费金融发展趋势

1.    市场规模已成万亿之躯

2.   互联网消费金融势不可挡

3.   围绕消费金融的产业链已经形成


二、国外消费金融的发展

1.   美国

2.   欧盟

【案例】西班牙桑坦德消费金融公司

3.   日本

【案例】武富士消费金融公司的不归路


三、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

1. 我国消费金融的历史

1.1 消费金融的鼻祖——文财神范蠡

1.2 中国银行业的起源——晋商票号


2. 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脉络

2.1 消费金融公司试点

2.2 当前消费金融的参与者


3. 消费金融发展的三个阶梯

3.1 消费金融1.0

3.2 消费金融2.0

3.3 消费金融3.0


第二部分:解读消费金融公司

1. 消费金融公司的历史沿革

2. 消费金融公司的三大派系

2.1   银行系

2.2 产业系

2.3 电商系


4. 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范围

4.1 受托支付业务


【案例】分期业务

4.2 现金贷业务


【案例】现金贷的畸形发展

5. 消费金融公司的客群定位

5.1 引流与分层


【案例】蓝领的消费信贷春天

5.2 消费用途决定客户选择


【案例】房相关、车相关、生活相关、教育相关、生产相关


第三部分:解读互联网消费金融

1. 与互联网相关的几个知识点

1.1 互联网的力量


【案例】王者荣耀的“皮肤”交易

1.2 大数据

1.3 互联网+

2. 互联网金融是什么?

2.1 定义及基本特点

2.2 互联网金融的形态


【案例】微众银行

3.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十大冲击

3.1 从Bench到Online

3.2 从8H*5D到24H*7D

3.3 对实体金融货币的冲击


【案例】比特币的横空出世

3.4 成本冲击

3.5 服务领域和空间的延伸

3.6 打破金融格局,成就“虚拟恐龙”


【案例】一个产品干掉一家银行的零售线

3.7 产融结合

3.8 改变金融竞争策略

3.9 冲击现有规则

3.10 冲击监管理念

4. 互联网消费金融案例

4.1 京东白条

4.2 花呗与借呗

4.3 招联消费模式


第四部分:消费金融的信贷风险

一.   消费金融面临的风险点揭示

1.政策风险

1.1   宏观调整

1.2   金融监管


【案例】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处罚

2. 市场风险

2.1 宏观经济

2.2 银行业市场变动

2.3 消费金融市场变化


【案例】现金贷、校园贷

2.4 多种融资渠道冲击


【案例】车贷公司、分期公司、抵押专营公司

1. 产品风险

3.1   产品设计不足


【案例】套取审批规则/分期项目依赖性

3.2   模仿带来的苦果


【案例】视频贷款机与日本的居酒屋消费借款

3.3   监管规定限制

4.获客渠道风险

4.1   现金贷渠道的无底线


【案例】包装材料/多级代理

4.2   分期渠道的非专业性


【案例】中介勾结/人头贷

4.3   互联网金融与消费金融的关系


【案例】大数金融的经营模式/长银58股东结构

4.4   异业联盟

5 . 客户风险

5.1   客户准入


【案例】骗贷/套取审批规则/首付贷

5.2   区域风险


【案例】风险客户区域化区别

5.3   用途合规性

6 . 员工风险

6.1   内外勾结


【案例】无间道的卧底

 6.2   利益驱动


【案例】视频资料展示

6.3   业绩压力


二.  大数据风控的应用

【课间游戏】大数据画像

1 . 互联网大数据风控的九种维度

1.1   身份验证

1.2   信息识别

1.3   行为识别

1.4   黑名单匹配

1.5   通讯设别

1.6   消费记录识别

1.7   社会关系

1.8   社会属性和行为

1.9 司法信息


2. 大数据风控运营

1.1 贷前调查:以人工智能给客户画像更精确

1.2 贷中审批:你是来骗钱的吗?

1.3 贷后管理:互联网时代的你,无处遁形


第五部分. 现金贷新规解读【代码—634436】

一、逐条解读现金贷新规

1. 六条“基本原则”

2. 三项“网贷规定”

3. 四项“资方规范”

4. 四条“中介划线”

5. 三条“惩治措施”

6. 六项“工作要求”


二、新规出台的背景和趋势

【讨论】新规对行业内的影响

(银行等金融机构、P2P机构、互联网金融平台、消费金融)


第六部分. 现金贷新规后的转型路【断血、甩锅、转型】

1、资方的转型:银行、保险、企业

2、持牌机构的未来:消金公司、P2P、小贷公司

3、非持牌机构的突围:场景化、助业贷、获客导流

4、产品设计转型:从现金贷定义设计产品


1月14日上午

孙冰青老师:同盾科技专业服务部/售前技术专家


提纲:

一、目前互联网消费金融面临的风险

1. 欺诈类风险

1) 垃圾注册

2) 薅羊毛

3) 账号盗用

4) 撞库攻击

5)众包

2. 欺诈技术详解

1) 虚假号码

2) 通讯小号

3) IP地址

4) 模拟器/仿真器

5) 改机工具

6)  催收升级

3. 信用风险

1) 多头借债

2) 还款意愿

3) 还款能力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解决之道

1. 标准化的解决方案

1) 账户保护

2) 反作弊工具

3) 账号盗用

4) IP分析

5)贷前审核

6)贷中、后监控

7)信用评分

8)逾期催收

2.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1) 授信评分模型

2) 资产定价模型

3) 客户沉默监控

4) 客户兴趣雷达


11月14日下午

俞洲老师:天创信用高级风控专家


提纲:


1.数据驱动精准营销的概念和内涵介绍

1)精准营销的核心理念

2)精准营销的主要两大类型

3)精准营销与传统营销模式的区别

4)精准营销的应用基础


2.基于客户生命周期的信贷精准营销体系介绍

1)信贷精准营销体系概述

2)获客的信贷精准营销示例

3)活客的信贷精准营销示例


3精准营销的策略设计

1)精准营销的策略设计概述

2)事件式营销策略设计示例

3)基于预测型模型的营销策略设计示例

4)精准营销策略的实验设计示例


4.精准营销活动效果监控与分析

1)精准营销活动效果评估与监控的维度

2)精准营销活动效益评估模型

3)基于实验设计的效果分析示例


课程收益:

1、充分了解消费金融面临的风险点;

2、规避政策风险带来的“泰山压顶”;

3、学会应对获客渠道带来的“中介风险”;

4、面对日益复杂的消费金融市场风险,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5、了解未来消费金融发展的前景。


识别二维码快速报名

喜欢这篇文章,就去置顶支持我们! 步骤见下图☟

长期坚持提供干货不易,如文章引起大家共鸣、对大家有帮助,请大家赞并转发,以支持我们提供更多干货,谢谢。

专注十年,持续打造全面有价值的贸易金融知识库


更多关键词,请到公众号对话框输入,获取更多干货

商务合作请添加微信:sinotf(备注合作事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