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情下的湖北银行业:冲击影响及应对之策

贸易金融 2020-09-06

文 | 付英俊  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

来源 | 中国银行业杂志


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己经传播数余月,影响空前。湖北作为疫情重灾区,如今取得抗疫阶段性胜利,正全面复工复产。几个月来,湖北省经济运行受到的冲击最直接,程度也最大。而疫情对湖北实体经济的冲击会传导到金融体系,给湖北银行业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整体可控。疫情之危也进一步推动湖北银行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


疫情对湖北经济短期冲击明显但不改长期向好趋势


当遭遇外生不利冲击时,区域经济受影响的程度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受到外界冲击的强度,二是区域抵御不利冲击的能力,三是政策的应对力度。


无论是冲击的深度与广度,新冠疫情都超过了非典疫情。短期内,新冠疫情对湖北省经济的冲击也将超过2003年非典疫情对当时广东省经济的冲击。


非典疫情对广东省经济增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2003年第二季度,当季广东省GDP增速为12.3%,环比下降0.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上升1.5个百分点。而新冠疫情对湖北省经济的冲击主要集中在2020年第一季度,当季湖北省GDP增速为-39.2%,环比下降4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48.3个百分点。由于中央和湖北地方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在短时间内有效控制住疫情,疫情在湖北并未持续较长时间,因此疫情对湖北经济主要是短期影响。


湖北省产业结构合理经济发展韧性强,中央和国家部委出台专项政策支持湖北疫后重振,湖北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揽子政策应对疫情影响。从中长期看,疫情并不会改变湖北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前景仍然是乐观的。


疫情对湖北银行业的影响体现为四大方面


信贷增速下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湖北省四次延长企业复工复产时间。企业新增信贷需求减弱,甚至出现部分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前还贷情形,信贷市场呈现供需两弱格局。


在零售信贷方面,疫情导致居民许多消费被迫取消或延迟,失业率上升使居民收入下降导致个人消费金融需求随之下降,住房和汽车等个人消费贷款增长大幅减少。


在对公信贷需求方面,中小微企业贷款需求大幅下降,批发零售、交通运输、餐饮住宿等行业受疫情影响最大,而这些行业中小微企业占比较高。大中型企业的贷款需求明显放缓,大中型企业投资集中制造业以及交通运输、水利、能源、市政工程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这些行业的贷款需求增长因疫情受到抑制。相比以个人消费贷款为主的零售贷款因疫情大幅缩减,对公贷款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2020年3月末,湖北省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53070.88亿元,增长12.3%,比上年同期回落5个百分点。其中,居民贷款增长13.3%,比上年同期回落7.3个百分点;企业贷款增长11.8%,比上年同期回落3.9个百分点。


居民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减少。疫情对湖北居民储蓄存款会产生两种效应:“拉降效应”和“推升效应”。一方面,疫情期间居民收入下降、外出存储次数减少,居民储蓄存款随之降低。另一方面,疫情导致居民消费需求大幅下降,预防性储蓄动机提升,对居民储蓄增长起到推升作用。短期内,拉降效应占据主导地位,居民储蓄存款总体将呈下降趋势。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湖北全省企业停工停产,大部分企业第一季度的营业收入大幅下滑,企业出现利润下降和存款锐减的现象。截至2020年3月末,湖北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62629.98亿元,增长6.8%,比上年同期回落1.7个百分点。其中,居民存款增长11.6%,比上年同期回落0.7个百分点;企业存款增长1.38%,比上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


盈利能力减弱,利润下滑。疫情不仅对湖北银行业存贷款业务造成冲击,也对中间业务带来不利影响,导致银行业盈利能力减弱,利润下降。在利息收入方面,受疫情影响,湖北银行业存款增长下降,贷款增长显著回落,存多贷少的“剪刀差”在扩大,导致利息收入下降。


为应对疫情影响,货币政策适度宽松LPR持续下降导致银行利差收窄,此外湖北银行业在政策引导下让利实体导致净息差收窄,这都将导致湖北银行业利息收入下降。在中间业务收入方面,疫情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运行和居民正常生活,银行的一些中间业务如支付结算、银行卡、代理、咨询等办理受阻或推迟,导致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减少。


资产质量承压,不良率上升。从整体来看,疫情冲击下一季度湖北经济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大面积停工停产使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偿债能力减弱,这将导致湖北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的上升。


《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9》中的模拟压力测试结果显示,轻度冲击(GDP 同比增速下降至5.30%)下与重度冲击(GDP 同比增速下降至4.15%)下,30 家参试银行整体不良率从1.46%分别上升到5.42%和7.38%。平均来讲,GDP增速每下降1个百分点,不良率至少上升2个百分点。湖北省一季度GDP大致占全年GDP总量的20%左右,一季度GDP大幅下滑将对湖北全年GDP增速形成一定拖累,这将对湖北银行业不良率带来不利影响。


当然,压力测试只能从静态数据反映不良率的变化,而非从动态角度衡量。现实中宏观调控部门、商业银行会采取多种对冲政策措施,抵御不良贷款率上升风险。


疫情冲击下湖北银行业的应对策略思考


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经济稳则金融稳,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根基。疫情对湖北实体经济带来冲击,也必然会传导到湖北金融体系,从表面上看,此时银行业如果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银行自身经营会面临更大风险,银行降低信贷投放似乎是防范风险的有效对策。


但从长远看,如果放任实体经济进一步恶化,企业纷纷破产倒闭,银行受到的冲击将更大,金融与实体经济陷入恶性循环。银行只有通过提高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下调利率等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才能化解自身遭受的疫情冲击带来的风险,实现实体经济与金融的良性循环。银行不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才是化解疫情冲击风险的根本之策。


加强银行业金融风险防范。要对不同情景下湖北省经济增速下降所引致的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上升进行模拟压力测试,制定相应的风险应急预案,防范金融风险隐患。


对于因疫情影响享受贷款优惠政策的企业,应仔细甄别和评估,防止借助疫情扩大优惠政策实施范围,导致对不符合信贷政策的企业发放贷款和办理续贷。重点关注湖北省批发零售、交通运输、餐饮住宿等行业企业的经营风险以及金属冶炼、化工、水泥等行业企业的现金流风险。着力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打造覆盖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的链条风险管理体系,借助金融科技提高银行风控的智能化水平。


抓住业务发展新机遇。未来湖北基建投资将是逆周期调控的关键。疫情过后,财政政策将发力,中央财政将大概率加大湖北地方债、专项债发行规模,湖北基建投资将实现快速增长。湖北银行业应抓住基建投资特别是新基建如5G基站、人工智能、城际高速铁路、应急物资保障设施、环保相关基础设施等建设投资带来的业务机遇。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消费对湖北GDP增长的贡献率约59%。疫情对湖北消费的冲击较大,刺激消费很可能成为疫情过后湖北恢复经济着力的重点。汽车产业是湖北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工业行业。疫情结束后,为了振兴省内经济和汽车产业,湖北省很可能会出台汽车消费等政策,汽车消费贷款等相关业务将迎来发展机遇。


此外,疫情期间催生出的远程办公、网络娱乐、空中课堂、线上医疗等新业态也将产生较大的新增信贷需求,给银行业务发展带来新机遇。


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为了保障疫情期间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作为疫情最严重地区的湖北银行业积极运用技术手段,开展各类线上金融服务,提升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得性,但在此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相关问题和短板。湖北银行业在线上获客、数字营销、开放银行建设、数据和技术支持、智能风控、智能客服、移动办公支持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在疫情倒逼下,湖北银行业应不断提高利用金融科技开展业务的能力,要从线上经营能力、大数据管理分析能力、开放银行建设等方面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所在单位意见)


长期坚持提供干货不易,如文章引起大家共鸣、对大家有帮助,请大家赞并转发,以支持我们提供更多干货,谢谢。

专注十年,持续打造全面有价值的贸易金融知识库

更多关键词,请到公众号对话框输入,获取更多干货

商务合作:手机号同微信:18501955840(备注合作事由)研报定制/公众号代运营/内容撰写服务:18600329996

定制线上直播课:刘老师 1560100944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