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居老人家水表12小时不走自动预警!网友:建议全国推广

杭州网 2021-10-15


日前,上海长宁区江苏路街道为辖区内1200余名独居老人安装智能水表,如果超过12小时用水不足0.01立方米会自动报警,居委会干部会第一时间上门探视老人消息一出,网友纷纷喊话:全国推广!↓↓↓



独居老人家中多项数据“一网统管”

如有异常将“召唤”人员前来看望

上海长宁区江苏路街道城运中心内,“一网统管”平台大屏幕上数据跳动。这里实时显示着辖区内13个居委会每日接报案件数、案件内容与处理进度等信息。街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今年6月起,江苏路街道开展为老服务应用场景试点工作,提升辖区内智慧养老服务水平。

江苏路街道社区服务办主任季梅介绍,试点工作从疫情期间安装智能门磁中受到启发,将新型智能设备和手段应用到服务养老中去。街道将智能水表和门磁的终端接入“一网统管”平台,独居老人一旦超过24小时未开门或12小时用水情况低于0.01立方米,后台就会预警,这些情况将及时反馈给街道和居委。在收到政务微信的信息警报后,居委干部会第一时间上门探视老人,并将核实情况上报街道责任科室。


张阿婆家参与了试点,家中新增了智能设备。“本来,街道里与我结对的志愿者就经常上门陪我聊天。现在安装了‘四件套’,也是为了我的安全着想。”


张阿婆(左一)和志愿者李春(左二)


张阿婆口中的“四件套”是本次“一网统管”平台嵌入为老服务的新功能。通过安装智能门磁、烟感报警器、红外监测和智能读水表仪四件智能设备,打破了街道以往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电话、上门关爱独居老人的传统模式,全面辐射辖区内所有独居老人的安全监测云管理。


从事街道志愿者工作5年,李春习惯了平时上门探望独居老人。一个人负责五户老人的生活安全,有时也分身乏术。她告诉记者,前几日一直没见到阿婆,敲门也无人应答,由于担心阿婆有意外,她通过系统后台数据确认了老人家中仍有用水,暂时放下心来。

随着现阶段“一网统管”的全面推进,江苏路街道针对辖区内1200余名独居老人,积极探索和拓展为老服务应用场景的全新功能,通过智能化手段服务独居老人的居家养老,缓解其生活中常见的居住安全、身心健康等问题。



网友:建议全国推广



央视热评:

0.01立方米读数的“智慧”用心

应让更多老人感受到

0.01立方米读数的“智慧”用心,让老人感受到城市、社区的温度。以前,一提到科技进步的好处,很多人认为这是年轻人的专属。但智慧养老在一些地方的成功实践表明,技术本身不会“歧视”任何人。只有从细节上关心老人,真正了解老人面临的现实难题,善用技术、用好技术,老人才能分享到技术进步的红利,老人也就一样能搭上技术进步的“快车”

0.01立方米读数的“智慧”用心,倡导了智慧养老的模式与趋向。这种养老模式,集康养、医疗、护理和居家照料为一体,许多养老的痛点也就可以被很大程度地解决。不要以为高大上的智慧养老只存在于个别一线城市,全国许多城市也已经走在了时代潮流之上。

  • 合肥,当地近年来逐步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现代智慧养老服务体系。为老人配置的智能陪护机器人,可以帮着语音订餐、理发、线上问诊老人的生活不仅“智慧”了,也时尚了。

  • 天津的河西区,以老人为核心,打造了一个智慧养老的综合信息平台,通过对老人的监测与数据收集,捕捉老人需求并精准匹配帮扶措施当地还引入了智能外呼设备,对独居老人进行定时呼叫,未响应者会有人工呼叫和入户探访。

0.01立方米读数的“智慧”用心,意味着养老工作要下足“绣花功夫”。据民政部公布的预测数据,到“十四五”期末,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达到3亿人。以技术为老人的健康与生存赋能,是“科技向善”的体现。

从一些地方的实践来看,智慧养老主要是以政府推动与购买专业服务相结合的模式进行的,这意味着,智慧养老是一个全社会共创共建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下足“绣花功夫”,需要“精细化管理”。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在部署未来规划时,都不妨对智慧养老多一些倾斜与关照,让更多老人享受社会进步之福。


猜你喜欢 | 杭州网



往期精选 Editors' Choice


来源:央视新闻、新民晚报(记者 周慧婕 实习生 汤永怡),转载已获授权

编辑:俞佳佳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