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产品进化论15则:在AI时代开启上帝视角

陆树燊 行者慎思 2023-12-24

从报纸、电报、电视,再到电脑、互联网、智能手机,XR眼镜,未来还有脑机接口,人类与现实世界的信息通道,逐渐从实物过渡到数字信号,我们已经离“终极数字化”不远了。

元宇宙虽然刚刚萌芽,AI时代也只是初有眉目,但与技术的迅猛进展相比,产品的设计、用户习惯的养成远没有跟进“新智能时代”的步伐。

产品是一个很宽泛的词,通常它是与艺术品、手工艺品相区分的,它被定义为一种被规模化、规则化设计和生产的商品。从形态上,产品可以涵盖实物产品、软件产品,甚至可以把服务、场景也涵盖进来。

但这个世界在越来越数字化、网络化了之后,产品这个概念有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我一直觉得我们需要一个全新的、全局化的产品设计视野,去迎接即将到来的“终极数字化”世界。

2016年,我在混沌大学做过一个《把产品当作孩子去养》的演讲(点击链接查看摘录),试图论述一个生态学的视角进行产品设计的方法,但总的来讲比较粗浅。近期,我对过往的思考进行更系统的整理,得《产品进化论通识15则》,分享在此,希望开卷有益。

产品的进化

互联网产品、数字化产品相对于实体产品,有两个本质的差别

1)它是联网的、可动态更新、可迭代的;

2)它是可交互的、可群体参与的。

这意味着:

 产品是活的,它是一个数字生命。那么一些生物学的理论自然也就适用于它。

 适者生存,好产品都是进化出来的。 

人类和动物为了生存都有“逐水草而居”的现象,产品其实也一样。对于产品来说,用户就是水草。正是这种对用户的追逐,互联网从业者把用户分成“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

主要靠公域流量的产品就像是草原上狩猎的野兽、像迁徙的候鸟、像人类的游牧民族;而靠私域流量的产品就像是像占山为王的老虎、定居的食草动物、像农耕民族。

 “上帝”创造了万物,但他却无法左右生物的进化和淘汰。同样,产品的特性增减也不由产品经理意志决定,而是由环境决定的。

我们要去看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决定了产品不这样做,而要那样做。这个环境,包括产品运行的平台、产品依赖的技术、产品的同行竞争情况、用户的使用习惯、用户的密度和使用深度、用户的支付能力等。

生态位

 产品是有生态位的。 

产品有大有小,但是这不代表着小产品就没有价值。无论大小,产品只有活着的产品和死了(或即将死去)的产品之分。只要活着,就是有意义的——存在即合理。

 同一个赛道中,不同产品可能分布在不同的生态位和谐相处。

比如说🌰陌陌和🌰微信都是社交软件。但是通常两个陌生人在陌陌认识、了解、熟悉了之后,他们会转移到微信中去沉淀成为“熟人关系”。所以在这个领域,微信就是生态位上的“顶级掠食者”,陌陌是“中间捕食者”或者“食草动物”。 最开始微信也有陌生人交友的功能,但由于它逐渐转移到“熟人社交”的领域,原来的陌生人交友的“生态位”空间就腾出来了,由陌陌等中间捕食者分而食之。

 同一个生态位中不同产品会发生竞争。 

比如🌰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都是移动支付产品,用户手机里面可能会同时装上两个软件,但是用户在具体某次支付行为中只会选择一个。所以支付宝与微信支付的市场份额就从原先的7:3变成后来的3:7——因为微信在用户心智中更重要,用户更习惯用这个产品来支付。二选一之下,同一个用户被微信支付“吃了”,那么支付宝就吃不到了。

产品的基因密码

 产品是有DNA的,这个DNA就是产品的用户定位,以及它服务这些用户的价值观。 

比如🌰豆瓣最早是一个书评网站,文艺青年们在这里记录自己想读、在读、读过的书,写下着自己的评论,一起探讨交流,不亦乐乎。围绕这些人的需求,后续又开发了豆瓣电影、豆瓣音乐、豆瓣小组等等功能。但是当产品的用户越来越多,豆瓣希望转型做一个更大众的产品,服务更多的用户群,早期的用户就群起而攻之了。这让豆瓣团队最终不得不放弃多次的改版。

 用进废退:产品除了会进化,还可能会退化。 

比如🌰微信曾经有“附近的人”、“漂流瓶”等几个陌生人交友的功能,这些功能在微信发展早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得微信彻底地超越同行、成为中国移动端即时通讯的绝对王者。但随着时间流逝,这两个功能对老用户的吸引力下降,反而变成了低俗内容、低俗服务的传播渠道,所以微信逐渐降低它们的权重、甚至将其下架。

协同进化、杂交和继承

 产品不是独自进化的,它会跟其他产品协同进化。 

比如在PC互联网时代,🌰支付宝做了非常多创新,远远地超越了各种网银系统的体验,成为在线支付的引领者。但是当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微信支付横空出世,在学习支付宝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出来“6位密码”的便捷支付体验,极大地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这时候,支付宝不得不放弃它长期坚持的、为了用户资金安全设计的复杂密码和多重验证逻辑,转而向微信学习,完成了自己的移动化进化。为了这次进化,它需要对各种客户端进行了统一、对各个业务逻辑进行了优化,付出了巨大的内部成本。

 ‍生物界存在杂交、嫁接的情况,产品界也广泛在应用这种方法,俗称“抄袭”。同样是抄,有人抄出了精髓,有人却“画虎不成反类犬”。

我们可以通过“产品的DNA”这个先天因素来判断新创意的去留。在设计产品的新功能时,需要考虑新功能与旧功能的“向上兼容度”,需要考虑新旧功能结合在一起之后整个产品的合理性。

比如🌰滴滴公司曾经在他们的顺风车业务中加上了“社交因素”,希望促进乘客与司机更多的交流,提高产品的粘性。但是他们忘记了顺风车业务本质上还是一个“交易”,而且是一次性的、陌生人之间的交易——在这种交易场景中加上过多社交因素,将导致一部分乘客感受到被骚扰、隐私被侵犯,甚至可能带来一些更严重的个人安全隐患。最后滴滴团队不得不在舆论声讨中下线相关功能。

也有比较成功的“杂交”案例。 比如🌰微信学习talkbox提供语音对讲功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就是这个功能成为了微信超越同行,一枝独秀的重要拐点。又比如🌰Facebook、🌰Instagram学习Snapchat的Story功能,也成功防守,守住了年轻用户,让Snapchat无法取代自己的行业地位。再比如🌰Twitter学习了Clubhouse的语音房功能,让自己除了文字社区之外,多了一个更即时、更有用户粘性的用户空间Twitter Space。

 同一个企业的相关产品的DNA是有可能相互继承的。 

比如,作为购物网站,🌰淘宝的用户之间的交流场景很少,更多是用户与卖家间的联系。由淘宝孵化的🌰来往App,其中主要都是以“用户-卖家关系”为主的关系链,即便它具有微信的全套功能,它也只能用来满足交易前后的客服流程、满足商家们的宣传产品的需要,却不可能希望用户像使用微信一样把它作为日常交流工具。最终由于商家们很热情,而用户索然无味,这样的产品只能关门大吉了。

但是阿里另外孵化的一个产品🌰钉钉就非常成功。因为钉钉定位在企业内的通讯服务,那么它跟阿里服务大量中小商家的基因就很契合,原来1688、淘宝、阿里云的“草场”里面大量的中小企业用户直接就能成为钉钉的目标用户。

改造基因这件事情上,🌰微信是做得比较成功的。我们都知道腾讯公司早期的主要产品是🌰QQ,而QQ广受诟病的就是“低龄化”,事实上20几年过去了,直到今天QQ的主要用户群还是没有变:一直是学生群体为主。但微信在上线初期就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更广泛人群的产品,不借助QQ主渠道去做用户推广,不像QQ一样做换皮肤、QQ秀一样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花哨功能,而相当克制地做一个“通用产品”,最终俘获了大量QQ触达不到的“高端人群”——他们早年是只愿意用国外的MSN,坚决不用QQ这样“土”的产品的。

进化理论的应用边界

 产品的进化和生物的进化有非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的地方。 

生物进化实际上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新物种、物种的新特性,都是在万千种突变的自然竞争经过亿万年才演变出来的。但产品的商业性不允许它们真的去做无数种可能的试验。所以在产品设计中,创新的决策还是需要产品经理来确定。产品经理需要借助经验、数据、实验和直觉来判断。

 在实验这个方面,有很多可以借鉴生物进化的理论的。 

业界通行的“A/B 测试”就是一个“模拟进化”的例子。产品经理想要对某个功能特性做改变,但不能确定哪个更好,可以提出A、B、C……若干个方案,让不同的用户试验它们,通过用户的数据最终确定谁更优,谁就留下来。

 借助“产品进化”的视角,我们可以更全局地、用全生态的视角去看产品,辅助决策,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同时也可以拉长时间线,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看产品,有助于统一团队的认知,守住产品基本盘。还可以从全品类、全行业的视角去看产品,有助于抓住核心变化,及时迭代、跟进新的功能。

 产品的进化路径是不可设计的。 

因为决定产品后续的发展方向的重要因子“环境”在当下是未可知的,所以我们做产品时只能让它适应当下,却无法提前预知未来。

***

人类从大自然生态中学到了太多。通过“仿生学”,人类发明了很多新的事物。而在数字世界里,人类也一直在试图模仿“上帝”造物,设计游戏世界的山川河海、日月星辰,设计线上社区的运转规则。

人们对“元宇宙”的向往,凸显了某些人想要成为“造物主”的野心。而AI技术的大发展,则是人类对“造人”的好奇与模仿。这些都是伟大的成就。

但就在这种形势一片大好之下,最近(23年11月)OpenAI因为对AI发展路线的内部分歧,直接导致公司“政变”。

到底是让AI继续高歌猛进、探索无限可能,还是让AI永远爱人、接受人类的驯化?这种争论会有胜负,但任一方恐怕都永远无法形成压倒性的优势。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如何应对“潘多拉魔盒”打开后的新世界呢?或者说,如何设计好新世界,以确保它可能让人们“乐不思蜀”?

还是让我们先搁置争议,放下偏见,回归大自然的智慧,好好学学自然、生态和进化的法则吧。

看完了本文,你对未来AI世界和元宇宙,有什么期待和思考呢?


全文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