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才发了两个字,怎么就被拉黑了?

望远镜 飞碟说 2019-11-04



公告公告!新老碟子们,每周三,《飞碟一分钟》在头条与你准时会面。


你的微信年龄几年了?


是不是也从曾经热衷分享的活跃党,变成了一周不发一次朋友圈的旁观党?


随着好友名单的增增减减,我们见识了微信社交的千姿百态。通讯名录的林子大了,总会跳出那么些招人烦而不自知的微信行为,让人窝火又无可奈何。


当代微信社交雷区,哪条正中你怀?


第一,没有提前解释(比如在开车、在赶路),经常发送50秒以上语音,不顾对方是否方便。



第二,习惯性把聊天记录或截图,随意转发给第三个人。尤其牵扯个人私事。



第三,消息不回复,却在朋友圈发布新动态。(这无异于告诉对方:我看到你的消息了,但是我就是不care,你就是不重要)



第四,群发“求点赞”、“清内存”、“求砍价”,尤其需要对方注册信息下载软件。



第五,喜欢用“在吗?”、“睡了吗?”、“忙吗”开头,半天不说什么事情。



此刻微信对面的我们,屏息凝神,犹豫不决,是“在”还是“不在呢”?当然要静观其变。五分钟以内,观测对方敌情是否透露具体情况。


动不动发“在吗”的人,到底为何令人白眼翻上天?


《飞碟一分钟》今天由猫女神和猪叔实名制演绎,收到“在吗”,为什么我不想回?不敢回?



为什么收到“在吗”后,我们一般不愿意立即回复?


一方面,一句“在吗”后,引发脑补种种...


接下来是借钱?

还是求帮忙??

还是要开始三天三夜的失恋诉苦???


诸如此类,五花八门的消耗人力/精力/物力成本,需要深思熟虑、精神充沛才能回应的事情。让人一旦回复“在”,就置于必须即刻回应的境地。


另外,联系到为什么微信不能开放“已读”功能,答案就不言自明了。



身处社交网络,作为以个人为轴心的信息发布者与接收者,在网络隔绝的社交两端,我们掌握着主动权,具备是否立即回复消息的权利,这也是每个人在捆绑的人际链条中仍能自我调控的喘息空间。



如果“我在不在”完全透明化,那我们将变“主动”为“被动”,我们用于处理人际事务上的精力也更加消耗,关系易于敏感化。



而一句“在”,不止意味着“已读”,同时意味着正在等候对方信息,这如同两个人面对面沟通,你需要即刻回复“在吗”之后抛出的问题。所以“在吗”实际上是剥夺了对方弹性回复消息的自由。



当然不必太悲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非极致的利己主义,一句“在吗”之后,若能加上具体什么事项,给对方一定的知晓权,这种相互尊重的方式,人们自然乐于接纳。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节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