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很多人的贫富贵贱及美丑不同的因缘是什么?——听索达吉堪布“揭密”

2017-08-22 索达吉堪布 国际佛学网

我们应知道,因地如何作供养,以后会获得相应其因的果报。


此类公案如下:


以前有一位婆罗门的妻子,因为供养了一位独觉极为甘美的饮食,而于五百世中获得犹如天女般细柔的身体,后来她成为胜光王的王妃,名字叫做畅旦玛。婆罗门的另一位妻子因供养色香味俱全的食品,而于五百世中转生为相貌端严的人,最后成为胜光王的另一个王妃,名字叫做雅策玛。


这个公案具体是这样的,《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经》中记载:以前有一个人带着妹妹在山中修行,一天兄妹俩下山到一个婆罗门家化缘,主人见到他俩后问:“为什么隐修之人还有妻室呢?”哥哥说:“这不是我的妻子,是我的妹妹。”婆罗门又问:“她婚配没有?”哥哥说还没有,婆罗门说:“既然这样,不如把她嫁给我。”哥哥说:“她是修行人,已经远离了世间的恶法。”但妹妹欲望炽盛,她说:“我不愿意再和你在山里以泉水、水果为食,我愿意和这个人一起生活。你还是自己回山里修行吧。你获得圣者果位后,不要忘了回来看我。”哥哥答应了她的要求。


后来,通过精进修行,哥哥获得了独觉果位,他想起与妹妹的约定,便去看望妹妹。哥哥在空中显示了各种神变,妹妹见后生起了极大的信心,于是和丈夫商量供养哥哥饮食。这个婆罗门还有一个妻子,妹妹供养的食物外表粗糙而味道好,另一个妻子供养的食物外表美观而味道差。


以此果报,独觉的妹妹生生世世相貌不是特别好,但身体的所触(皮肤)非常细柔,婆罗门的另一个妻子生生世世相貌庄严,而所触却很一般,后来她们都成为胜光王的王妃。由于她们以前供养的物品有差别,所以生生世世也获得了相应这些因的果报。

所以,为了获得圆满的果报,今后在作供养时,我们要供养表里俱佳的供品。


从前迦叶佛涅槃后,四众眷属们为佛修建遗塔,一位商主的女儿在佛塔的中柱上系了一面镜子。以此功德,她在许多世中成为相貌端严之人。后来她转生为舍卫城一个施主的女儿,当她入胎后,由于胎儿的影响,母亲也具有敏锐的辩才和智慧,而且她生下来时有如同太阳般的光芒,因此取名为贤光姆。


从上面几则公案看,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是无因无缘出现的,这的确与前世的业有关。以前佛陀也曾向胜鬘夫人开示过这个道理,胜鬘夫人是波斯匿王之女,她虽然地位很尊贵,但长相却不是很好,她心里常常对此生起疑惑。


有一次胜鬘夫人问佛:“世尊!为什么有些女人面貌丑陋、体态粗劣、望之可怖,而且穷苦卑贱?为什么有些女人面貌丑陋、体态粗劣、望之可怖,但是大富大贵?为什么有些女人长得美丽出众,却很贫苦,出身也卑贱?为什么有些女人长得美丽端庄、清秀可敬、有财有福,身世又高贵?”


佛陀开示说:“胜鬘!女人面容丑陋、体态粗劣、望之可怖,而且贫苦卑贱,是由于过去世性情暴躁、容易发怒,有人稍微说她不是就心怀怨恨;她也不布施沙门、婆罗门;又生性善妒,看见别人得到恭敬和利养,就生妒忌。


胜鬘!女人面貌丑陋、体态粗劣、望之可怖,却大富大贵,是由于过去世性情暴躁,有人说她不是就愤怒,可是她却常布施供养沙门、婆罗门;她又没有妒忌之心,看见别人得到恭敬和利养,她能随喜赞叹。


胜鬘!女人面目姣好、美丽动人,却贫苦卑贱,是由于过去世性情温柔,有人讲她坏话也不生气,又能忍让,可是她却不肯供养沙门、婆罗门,又生性善妒,看见别人得到恭敬和利养,就生妒忌,且常自傲慢。


胜鬘!女人长得端庄美丽、多饶财富、出身高贵,是由于过去世性情温柔,又能忍让,有人说她的不是,毫不计较,亦不生气,又能供养沙门、婆罗门,并广行善事,对别人不生妒忌之心,言行谦逊有礼,而且对他人之好时常随喜赞叹。


这就是妇女们贫富贵贱和美丑不同的因缘。”

(了知这些道理后,道友们观察自相续,如果自己有上述的缺点,应当尽量改掉这些缺点,这样来世就不会感受不悦意的果报了。)


下面接着讲这方面的公案:


还有一位名叫斗得的施主,他生了一个福德广大、相貌庄严的儿子,此子天生就佩戴着价值连城的珍宝耳饰。他之所以有这样的福报,是因为往昔迦叶佛的遗塔濒临坍塌时,一个商主变卖自己的珍宝耳饰来修复佛塔,以此福德,他生生世世都有与生俱来的珍宝耳饰。有许多人经常以上的饰品供养三宝。


以前阿底峡尊者来到藏地时,有一个姑娘对尊者生起了强烈的信心,将身上佩戴的金银饰品都供养了尊者。能这样对殊胜的对境作供养,以后必定会成为有福报的人。现在拿出一点点金银饰品作供养,以后果报成熟时,得到的是无量的金银饰品。有福报的人很容易就拥有许多金银饰品,而没福报的人就像从水中提炼酥油一样,再怎么努力也得不到这些东西。我家乡有个老太太,从年轻时她就一直说:“我好想有一串珊瑚项链啊,以后一定要攒钱买一串。”但直到她七十多岁离开人间,这个心愿一直没有实现。


有些人非常苦恼:为什么我和别人同样努力,别人非常成功,而我却不成功呢?这就是没有积累福德的缘故。所以这些没福报的人应当精进积福。


当然,富贵的人也要积福,因为凡夫的福报是有限的,如果没有继续修持善法,这些有漏的福报总有耗尽的时候。


敬摘录《藏传净土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