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巡礼⑱】“三化”催开文明花

常德发布 2023-08-28

“土家幺妹乖又乖,甜甜的酒窝逗人爱,一壶罐罐茶,芳香醉人怀,一支山歌调,飘到云天外……”莺飞草长时节,记者穿行在常德市石门县壶瓶山镇的田间地头,翠绿的山坡上,土家妇女们身着土家服饰,一边采摘茶叶,一边唱起了土家山歌《幺妹住在十三寨》,悠扬动听的歌声,伴着茶香飘向远方。

壶瓶山镇山村新貌

壶瓶山镇位于石门县西北部,地处湘鄂边界,是湖南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乡镇。近年来,该镇以创建省级文明乡镇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和志愿服务活动,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探索新时代乡村治理模式,突出“三化”抓好文明创建工作,相继获得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重点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湖南省特色文旅小镇”等荣誉。

志愿宣传常态化

“要让五湖四海的游客们一走进壶瓶山镇,就可以看到我们壶瓶山人的精神面貌。”记者身旁的工作人员自豪地说,抬眼望去,一系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公益广告大型景观宣传牌、文化墙映入眼帘,文明和谐的浓厚气息扑面而来。近年来,壶瓶山镇在营造宣传氛围的同时,始终坚持把提升干部素质、强化作风建设作为文明创建的重中之重,定期举办“基层干部要担当,屋脊青年当作为”学习交流活动,抓实党性教育,促进文明创建工作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组织开展春节、元宵节等“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干群合力。并同步在各村启动“家庭文明档案”创建工作,用红、黄两榜分别记录正能量事件、不文明行为,不断提高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德精神宣传的参与意识。

2022年,为全方位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引领力,高标准推进壶瓶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打造壶瓶山特色品牌,该镇开展了以文明创建、志愿服务等为主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150余次,指导各村(社区)先后开展最美家庭、最美婆媳等评选活动,评选出了126名先进典型,进一步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有效提升了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文旅产业品质化

傍晚时分,漫步在泥沙老街,厚重古朴的石板路上,三三两两的游客享受着落日余晖,一派祥和安宁景象。近些年,壶瓶山镇以“湖南屋脊、文旅小镇”为形象定位,坚持走生态引领、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先后投资5000余万元修缮了泥沙老街、泰和合红茶坊;积极参加万里茶道申遗工作;投资500万元修建了渫水生态民俗文化广场,为群众提供了休闲娱乐新场所;连续6年成功举办原始村落北溪河“年猪节”,打造壶瓶山守根文化;举办“农民文化艺术节”,弘扬和传承传统民俗文化;借力网红直播带货、自主品牌“赏花台”拉动农副产品销售,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通过送戏下乡、广场舞大赛等各类群众活动,促进全镇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壶瓶山镇平洞村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现场 

“在壶瓶山,猴子、珍稀鸟类等经常能看见,但有机会看到华南虎,那可是很不容易的。”不少游客这样憧憬。

壶瓶山镇以华南虎在剩头国有林场野化放归为契机,搭乘石门县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的东风,立足自身生态环境优美的优势,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能力,做好文化和旅游的结合文章,推广壶瓶山文旅品牌,推动全镇的旅游产业发展,2022年,全镇文旅综合收入3亿元,累计接待游客30万人次,真正将壶瓶山的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乡村治理联动化

“以前开屋场会,都是村干部牵头,讲一下最新的政策和工作,没想到现在都是镇上的班子成员牵头了,今天还是镇党委书记跟我们面对面讨论黄莲河村的发展问题,大家参与的积极性都提高了不少。”见到记者来采访,居民们纷纷围拢上来。

“我为壶瓶献一策”屋场会

为加强对各村文明创建的指导,现场听取群众意见,壶瓶山镇党委、政府谋划乡村治理新模式,结合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安排联点班子成员下村召开屋场会,开展“我为壶瓶献一策”意见征求活动,对于能现场答疑解惑的问题,现场即时进行回复,对于会后需要研究部署的,详细记录并承诺定期反馈协调解决的方案和结果,今年共发出征求意见表3000余份,收集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各类意见建议400余条,现场解决或答复群众意见建议120余人次,极大提高了群众满意度。

“壶瓶山镇地广人稀,部分村地处偏远,文明创建工作基础薄弱、起步迟,壶瓶山镇以社区为龙头,全面结对帮建,围绕‘帮提升文明素质、帮整治环境卫生、帮推进乡村治理’的目标要求,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公众的幸福指数,擦亮省级文明乡镇这块金字招牌。”镇党委书记周申武这样说。


END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周瑜 曾蒙
编辑:祝嘉锶
二审:胡   蓉
三审:王永刚
往期推荐:




【“三高四新”在常德】曹志强调研常德高新区产业发展规划


周振宇主持召开常德市政府第29次常务会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