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扛着的“反核”大旗要倒了?
三十年来,核电一直是德国最具争议的辩题之一。但随着俄罗斯削减天然气供应,德国人正在重新审视他们的反核主张。
2011年,在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宣布停止使用核电,让德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放弃原子能的领先工业国家。天然气等可再生能源成为了更好的选择。
然而,11年后,随着俄罗斯天然气运输不确定性增加,德国天然气和电价持续上升,原本计划将在今年底全面放弃核电的德国正在动摇,延期最后三座核电站成为可能。
由于俄罗斯大幅削减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量,欧洲失去了重要的发电来源,与此同时,欧洲多地近期出现高温天气,在天然气供应不足和酷暑的影响下,欧洲电价疯狂跳涨,创历史新高。
欧洲能源交易所公布的德国2023年电力价格8月9日上涨1.8%,至414欧元/兆瓦时。这一数据是过去五年平均季节性价格的四倍多。
位于德国汉堡的鲍鲍(化名)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电力和暖气不是一个系统,但是两个价格都在涨。“因为账单是按年交的,目前还没有收到电费账单,但是可以肯定的是2月俄乌冲突之后电费开始暴涨,现在交的电费是不够的,明年都得补上”。
鲍鲍对记者表示,自己已经开始节约用电了,此外她提到,“暖气费用因为天然气短缺也涨飞了,夸张的是好多有壁炉的人在屯柴火,也看到很多房子新盖了壁炉。”
生活在德国巴伐利亚州北部班贝格的邱童(化名)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自己身在四五线城市住6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电费从年初的每月60欧元涨到6月的100欧元,涨幅超60%,天然气价格从1月的80欧元涨到6月的125欧元,涨幅超50%。
德国联邦政府上月末表示,为了拯救正以超高价格买入天然气的德国能源公司,将把这笔“额外成本”分配给消费者共同承担。
根据德国联邦经济部部长哈贝克透露的信息,这笔天然气附加费将在每千瓦时1.5到5欧分之间,确切数字将于8月中旬或下旬公布。
此外,德国经济研究所(DIW)主席Marcel Fratzscher对媒体表示,“公民必须为至少三倍的天然气供暖成本做好准备。”
鉴于德国近期面临的能源紧缺状况,德国联邦政府在上个月就颁布法令,允许部分已关闭的煤炭发电厂和石油发电厂重新投入使用至2023年4月,以节省天然气。
德国在野党和执政联盟中的自由民主党也日益倾向延长最后三座核电站的运营期限。
德国总理朔尔茨近日向媒体表示,仍在运营的最后三座核电站“仅用于发电且发电量只占一小部分”,但继续保留它们“或许有道理”。不过,他没有承诺是否会延长核电站的使用时间。
德国是受反核运动影响最深的国家之一,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世纪70年代,有德国地方政府组织抗议修建核电站,针对核电项目的集会和法律诉讼在当地得到了跨党派的支持。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事故发生后,汉诺威和波恩约20万人走上街头,反对使用核能。反核运动是1980年绿党成立的关键驱动因素之一。
2011年的日本福岛核事故是压倒德国的“最后一根稻草”。2009年,默克尔还对外表示“关闭不排放二氧化碳的安全核电站,是非常荒谬的”,并将全面弃核的时间从2020年延期到了2036年。然而福岛核事故后,默克尔领导的政府就着手制定核电退出计划,准备逐步关停境内全部17座核电站。目前仅剩三座仍在运营,原计划将在今年年底全部关闭。
德国去年民调显示,90%的人反对建造新的核电站,62%的人同意用太阳能和风能取代核能和煤炭。
目前,核电在德国供电体系中的占比已经从2011年的25%降至今年一季度的6%。
然而,随着俄罗斯大幅削减经“北溪-1”的输气量,德国乃至整个欧盟都担心今冬可能出现严重“电荒”,支持继续发展核电的呼声持续高涨。
根据《明镜》周刊近期发布的一项调查,约78%的受访者支持至少在2023年夏季之前运行这些发电厂,67%的受访者支持将这些反应堆再运行五年。
德国政府内部也对此产生巨大分歧。德国环境部和经济部今年3月联合评估后认定,不建议延长现存核电站运营期限,理由包括相关法律掣肘、颁发执照和提供保险方面存在困难、安全检查成本不菲以及缺少反应堆运转所需燃料棒。
德国核废料管理安全办公室认为,延长少数反应堆的寿命只会对缓解天然气危机做出很小的贡献。该办公室总裁沃尔夫拉姆·柯尼格(Wolfram Koenig)7月30日发表的一篇文章显示,这样的举措不仅要考虑到核电站的安全性,还要顾及放射性废料的处置。“如果核电站持续运营,整个德国社会都将付出相当大的成本”。
德国环境部长、绿党(一直反对核能的德国政党)成员Steffi Lemke称,如果德国电力基础设施的“压力测试”表明巴伐利亚州存在“严重的电力或电网问题”,政府将“评估这种情况以及潜在的选项”。她表示,如果正在进行中的政府评估认为有必要,她愿意考虑将巴伐利亚一个核电站的运行寿命延长至明年。
来自自由民主党的财长克里斯蒂安·林德纳(Christian Lindner)表示,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的德国应该对包括核能在内的所有能源保持开放。他在6月9日出版的《图片报》上表示,鉴于气候保护、对俄依赖、通货膨胀等多方面因素,“民众希望能够考虑一切选项”。他说,目前投资新建核电项目未必有利可图,但“德国不应该在一个全世界都在讨论的议题上固步自封。我建议大家把论据都不带偏见地放到台面上来”。
记者 李曦子
编辑 王哲希
责任编辑 孙霄
封面制图 孙霄
—— / 好文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