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开工!上海、广东、安徽、河北等地放大招
新年开工后,全国多地召开“新春第一会”,聚焦经济发展、工作作风、营商环境等事宜,向新一年的发展发出“动员令”。
上海优化营商环境再放大招!
要充分认识新征程上优化营商环境是落实国家战略任务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国际核心竞争力的内在需要,是当前稳预期、强信心的关键举措。要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上海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标准市场体系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制度型开放和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等方面加大探索力度,更好配置全球要素资源,吸引海内外一流企业、一流人才,激活创新第一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深化市场化改革,更好为企业鼓劲、纾困、解难,持续营造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制度环境,支持企业充分参与市场竞争、更好投身创新活动。
要发挥政策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支撑作用。着力构建亲清统一的政商关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强化产权保护、市场准入、资金要素获取等方面的普惠性支持政策,优化完善联系服务企业机制,切实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加快推动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持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动建立面向中小微企业的首贷、续贷服务机制。完善产业政策,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提升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水平。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对接,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大力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发挥好进博会在商品服务展示交易、投资贸易洽谈、技术解决方案推广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统筹做好援企稳岗各项措施,持续优化政策吸引高精尖缺海外人才。
要紧紧围绕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切实抓好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各项任务举措的落实。把世行新指标体系作为优化营商环境重要参照系,在全面分析研判基础上充分吸收借鉴,从自身发展阶段和需求出发,坚持问题导向,自主推进各项改革。要着力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使法治成为上海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加快对政策文件的制定清理,加强一致性评估,倒逼事项精简和流程优化。落实“法定职权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要求,持续清理各类具有审批性质的管理事项,坚决消除隐性壁垒。加快清理模糊性兜底条款,完善各领域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确保政策的清晰性和可预期性。
要协同推进行政审批改革与事中事后监管,促进行政审批改革深化和整体效能提升。要聚焦涉及多个部门、管理难度大、风险隐患突出的重点行业领域和场景,开展系统性、集成式、一体化的综合监管改革。完善“风险+信用”监管,建立统一的监管风险数据库,加强对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的综合运用和精准监管。深化包容审慎监管,完善监管规则规范,鼓励创新、守住底线。提升科技监管效能,推进营商环境数字化转型。要聚焦企业关注的重点,扩大告知承诺制覆盖范围,加快推进工程建设领域一体化改革,着力建立高质量的产业服务体系。
要用好数字化手段为优化营商环境赋能,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效率提升。加快推进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全场景应用,构建线上线下全面融合的服务体系。通过数据归集与整合、应用开发与升级,牵引审批改革和流程再造。要以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发展,搭建公共平台,针对共性需求,开发、孵化和培育更多好用的软件工具,大力支持中小制造业企业对生产线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帮助企业更好降本增效。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加强组织实施、形成工作合力。牢固树立“一盘棋”意识,主动跨前、主动作为。重点区域要跑在前、走在先,结合各自国家战略任务和功能定位,以更高标准、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推进相关改革,打造特色亮点,提供引领示范。要全力打响上海营商环境服务品牌,强化“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系营商环境”意识,经常性换位思考,想企业所想、急群众所急,做到服务更热情、更周到、更贴心。
坚持把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提信心稳预期稳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对照《上海市加强集成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提出的任务举措,逐条逐项抓好落实。要增强营商环境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结合“两张网”建设,深化促进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打出更多“组合拳”,更大程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
广东今年这么干!
大项目。要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和稳增长政策统筹,协调有关部门落实社消零、进出口、投资等支撑指标,确保实现广东省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要抓重要投资项目的落地落实,发挥有效投资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我们将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按照‘三年工程瞄准两年干’的要求,牵头发挥好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指挥部机制和并联审批专班作用,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
将积极推动一批项目新增纳入国家相关规划和方案盘子,争取国家政策资金用地等支持,力争今年国家基于广东专项债额度超过去年,出台促进民间投资发展政策文件,梳理公布一批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应用场景和创新需求,吸引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投资。
科技创新。将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加大科研投入,集聚创新人才,有效对接金融资本,用好科技税收优惠政策,提升市场竞争力。聚焦产业发展需求和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关键环节,加强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优势生产力,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支撑高质量发展,支撑制造业当家。
工业投资。今年将强化项目为王的工作导向,突出抓好投资50亿元以上,总投资8000亿元的55个项目的省市县联合跟踪服务。争取2023年全省工业投资要增长达到10%以上,发挥工业投资对工业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和倍增的作用。接下来,广东将加快加力推动现代产业体系的立柱架梁,着力推动20个战略产业集群的建设,提质壮大现有的8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发力行业新增3个万亿级和4个以上5000亿级的产业集群。
财政保障。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方面,多措并举筹集财力。一是确保实现财政收入增长5%的目标;二是争取更多新增债券资金;三是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腾出可用财力。提效方面,将优化结构保障重点。一是统筹1500亿元支持制造业当家、“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等重点工作;二是民生保障支出只增不减;三是下沉财力,兜牢基层“三保”底线。提振信心,竞标争先,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贡献财政力量。
人才引领。增进民生福祉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重点从三方面发力。一是全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深入实施就业民生工程,实现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以上,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让劳动者“粤就业越幸福”。二是着力构建高质量社保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提升社保待遇水平,让广东父老乡亲生活步步高、喜洋洋。三是奋力打造高质量人才高地。围绕“制造业当家”等重大战略,壮大技术技能人才队伍,让海内外人才实现“东西南北中,发展到广东”。
空间规划。今年将重点抓好五件工作。一是留空间。全面完成各级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把重大战略、重大平台、重大项目落到一张图上,预留充足的发展空间。二是添动力。深化土地领域综合改革,下放权限、创新模式、提高效率,为建设世界级湾区发展最好的湾区增添动力。三是保用地。坚决落实“制造业当家”战略,对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产业项目用地应保尽保。四是强县域。全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五是优生态。突出抓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六大行动”,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生态环保。全省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将以高质量发展为战略方向,坚持守正创新,以高水平保护促进服务高质量发展。“我们将围绕啃硬骨头、抓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广东天更蓝、水更绿、山更美,让绿色低碳成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的鲜明特色。我们将在产业排放标准、排放权交易机制、领跑者制度等方面守正创新,服务和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我们将进一步做大做强生态环保制造服务业,推动高质量发展。”
住房保障。新的一年,将全力推进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在稳中开好局,在进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好建筑业、房地产业两大支柱产业的作用,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以增信心、防风险、促转型为主线,采取更大力度精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提升市场信心,以更大力度支持建筑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为社会提供高品质的建筑产品。建筑业总产值全年力争达到2.5万亿,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100个以上,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不少于22万套(间),加快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
交通强省。广东交通运输系统将推进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建设,高质量打造交通强省,重点加快广湛、深江、珠肇、梅龙高铁、粤东城际广佛西环等铁路项目建设,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推进深中、狮子洋、黄茅海等跨江跨海通道以及出省通道建设,预计至2025年出省通道达34条。完善内联外通的干线公路网,推进南沙港国际通用码头、盐田港东作业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建设,加快白云机场、深圳机场扩建,打造世界级港口群和世界级机场群。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服务“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按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的要求,积极扩大交通投资,瞄准2023年完成公路水路建设投资2300亿元的目标,发挥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压舱石”作用。
水利建设。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引领,聚力推动“851”水利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巩固水旱灾害防御体系,夯实农村水利基础,打造绿色水经济新业态。要着力加快(推进)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粤东水资源优化配置二期工程、大湾区堤防巩固提升工程,雷州半岛灌区、南雄盆地灌区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在连续三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今年力争全省完成水利投资突破1000亿元大关,为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作出水利新的贡献。
农业发展。聚焦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一体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全省高质量发展释放巨大创造动能、消费潜能和发展空间,把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压得更稳更实。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进一步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一是狠抓科技创新驱动,聚焦核心种源、关键农机装备、耕地质量、农业节水等领域,着力推动农业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进农业领域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二是建立健全乡村振兴的人才激励机制,大力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三是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强化农民主体作用,优化联农带农利益连接机制,充分激发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贸易强省。聚焦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加快建设贸易强省。围绕支撑全省经济发展大局,立足商务担当作为,在较高起点上确立了今年工作目标:外贸进出口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实际利用外资增长8%。
文旅发展。一是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在稳增长、促消费当中的牵引作用,扎实推动(全省)54项重大文旅项目建设。二是培育一批高质量的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和历史文化休闲街区,项目化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从供需两端推动旅游业全面复苏。三是精心打造一批文艺精品,举办粤港澳大湾区艺术节、非遗品牌大会等文化活动,扎实推动文化地标建设,实施好岭南文化双创工程,以高品质的文化供给助推广东高质量发展。
质量强省。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抓好湾区标准、湾区认证,助力制造业当家。坚决促进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加快商事制度改革,实施培育扶持个体工商户30条措施,助力个体工商户发展。坚决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先行示范省的建设部署,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倍增计划。坚决践行监管为民,落实食品安全、放心消费等民生实事,助力全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
产融对接。2023年,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将会同中央驻粤金融监管部门及全省金融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部署,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全面加强产融对接服务,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提高跨境结算融资便利化水平,完善县域普惠金融体系。全年金融部门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增融资4万亿元,分别为新增信贷3万亿元和直接融资1万亿元,实现制造业、科技创新、小微企业信贷增速超过20%,为制造业当家、科技创新强省建设、稳外贸稳外资、“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提供强有力的金融要素保障。
数字政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将践行以企业和群众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发挥数字政府大平台、大数据、大服务的优势,优化企业诉求响应,打造产业梯度转移和招商引资对接平台,强化涉企服务,推动项目加速落地建设,营造广东一流的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数字政府2.0建设,推出更多更便捷的政务服务,确保广东在全国“五连冠”。加快推进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建设,继续保持全国领先,让数据要素全面赋能实体经济,大力吸引信息化、安全、信创、数据等企业到广东集聚发展。启动“数字湾区”建设,深入推动“湾区通”工程,加快湾区全面数字化发展。“我们一定勇于担当作为,全力以赴,为广东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安徽:持续深化“一改两为”
全面提升工作效能
“一改两为”绝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效之举,要“一以贯之五做到”。一要牢固树立“‘两个维护’是政治大节”的理念,做到对标对表一以贯之,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决不能停留在文件会议口号上,决不能揣着明白装糊涂,决不能机械套用、照抄照搬。二要牢固树立“随时随刻倾听呼声、回应期待”的理念,做到有求必应一以贯之,既做锦上添花的事情,更要有雪中送炭的温暖和雨中打伞的贴心。三要牢固树立“换位思考”的理念,做到真心真情一以贯之,莫忘自己也是百姓、企业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四要牢固树立“抓而不紧等于没抓”的理念,做到求真抓实一以贯之,对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要抓铁有痕,对历史遗留问题要“新官理旧账”,决不能把历史问题再留给历史。五要牢固树立“永远吹冲锋号”的理念,做到知敬畏守底线一以贯之,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深化“一改两为”、提升工作效能,目标很明确,关键要真抓真落实,实现“踔厉奋发五提升”。一要踔厉奋发提升贯彻落实的效能,突出清单闭环,优化贯彻落实方法,绝不能让问题悬而未决、拖而又拖;突出督查考核,树牢贯彻落实导向,完善考核方式,提升考核实效,注重为基层减负;突出严管厚爱,激发贯彻落实动力,既对失责者追责,也为担当者担当。二要踔厉奋发提升为民办实事的效能,把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做扎实,保持“信升访降”的好势头,树立“大抓基层”的风向标,啃下“涉法涉诉”的硬骨头,常态化落实领导干部公开接访和阅批群众来信制度,让写信真管用、写给基层真管用;把定下来的民生实事做到位,继续谋划、滚动实施若干批暖民心项目,抓好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居民居住环境品质提升、养老事业发展等公共服务,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源头治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要踔厉奋发提升为企优环境的效能,对待企业要一视同仁,建立民营企业诉求建议直达机制,常态化开展“优环境、促发展”现场集中办公活动,确保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兑现政策要一诺千金,开展政府履约践诺行动,对出台的各项惠企政策、作出的承诺坚决落实到位;流程再造要一顺到底,以眼里揉不进沙子的态度抓营商环境,实现高效服务、无事不扰、精准纾困。四要踔厉奋发提升经济发展的效能,完善季度工作通报机制,用争先进位的排名说话,推动各领域工作奋勇争先;健全关键指标调度机制,用实实在在的数据说话,纲举目张做好工作;创新招大引强赛马机制,用真金白银的项目说话,推动产业特别是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五要踔厉奋发提升作风建设的效能,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全面改进会风、文风、调研之风。
吉林:优环境强信心
抓项目谋发展 拼经济促振兴
在开放包容、放开搞活中激发内生动力,在比拼经济、竞相发展的新赛道实现争先晋位,必须抓好营商环境和项目建设。一要提效率、优服务、增活力,以“放”为先、放出一片发展新气象,以“拓”为重、拓展更多市场新渠道,以“造”为基、造就更优营商新环境,以“聚”为要、聚起更强发展新动能。二要抓项目、扩投资、兴产业,抢抓发展机遇、政策机遇、改革机遇、产业机遇,加快产业项目建设进度,全面加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狠抓科技创新项目实施,推动民生保障项目落地,持续推进“五个合作”,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引资金、招人才、落项目、聚资源、增人气,以产业振兴集聚发展效能,以科技创新凝聚发展潜能,以人才兴旺汇聚发展众能。三要强组织、落责任、聚合力,全面落实五级书记抓营商环境、省领导包保重大项目等机制,开展好“服务企业周”“万人助万企”“企业家日”和营商环境专项整治等活动,大力培树“严新细实”优良新风,扎实运用“五化”闭环工作法,严格督查问效,确保营商环境和项目建设工作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事事落实。
当前,项目建设开复工在即,各项准备工作要往前抢、向前冲。在建项目要逐个梳理推动、保障如期复工,新建项目要快审批、抢进度,迅速掀起项目建设热潮,确保一季度经济强劲开局,为全年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头等大事,营造人人重视营商环境、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时时处处都讲营商环境的良好生态,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推动吉林全面振兴不断取得新突破。要深入实施保障有力要素环境建设工程,加强用地、用能、用工、资金保障,建设好“绿电产业园区”,切实改进各类要素的可获得性,降低要素成本。要深入实施高效便利政务环境建设工程,加快办理审批事项,实现各类政策“一网通查”、各级服务“一网通办”、相关咨询“一网通答”。要深入实施公平公正法治环境建设工程,坚持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平等对待国企民企,解决好中小企业拖欠账款问题。要深入实施利企惠企市场环境建设工程,建立“亲”“清”政商关系,持续开展服务企业大调研、服务企业月、营商环境踏查等活动,继续制定为企业办实事清单,对企业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解决、第一时间反馈。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运行实现整体好转的重要支撑,夯实全年投资计划,推动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抢进度。全面梳理近三年招商项目落户落地情况,开展联合“会诊”,破解堵点难点,推动尽快达产达效。
加快把河北建设成为投资创业首选地
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要从营商环境抓起。去年以来,各地各部门深化思想认识,加强改进工作,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增强了企业家到河北投资发展的信心。当前,河北正处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要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坚决破除一切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各类企业投资发展积极性,形成百舸争流、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有五点要求。一要持续优化公平竞争、预期稳定的市场环境。严格落实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在政策、资源、技术、服务等方面一视同仁,切实抓好国家和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末端落实,着力帮助企业纾难解困、加快发展,鼓励民营企业积极投入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落地见效的火热实践中来。二要持续优化服务周到、便利高效的政务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推进投资审批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审批事项一律取消,对市场能够有效调节的审批事项一律取消,用行政审批的“减法”赢得企业发展的“乘法”,让企业心无旁骛做实业、抓发展。三要持续优化多元保障、融资顺畅的金融环境。开展常态化政银企对接,落实企业上市激励政策,引导企业家善用资本市场力量助力企业发展壮大,强化对市场主体的金融支持,用好用足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最大限度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四要持续优化遵法守纪、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坚持依法办事,科学精准执法,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集中整治任性执法、选择性执法、运动式执法等行为,对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和吃拿卡要问题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切实平等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五要持续优化诚实守信、遵约践诺的信用环境。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政务诚信建设、企业信用建设,落实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构建良好信用环境。在全社会深入开展“我是文明市民、要为城市争光,我是燕赵儿女、要为河北争气”活动,弘扬新风正气。
全省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奋发进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下大力抓招商、抓投资、抓消费,真正把好的营商环境转变为生产力、竞争力。要坚持领导带头,落实包联帮扶机制,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强化问题导向,主动回应企业诉求,真心实意帮助企业解难题、办实事。要强力组织推进,深化“放管服”改革,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加快打造一流的市场环境、政务环境、金融环境、法治环境、信用环境。要营造浓厚氛围,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加大宣传引导力度,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深入开展全域营商环境综合评价,推动全省营商环境迈上新台阶。
淮安:在新征程上
开创“项目为王、环境是金”新局面
要坚持“项目为王、环境是金”工作导向不动摇,让“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让打造“成色更足、口碑更好”的营商环境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主抓手,让“敬商、爱商、亲商、护商”成为淮安跨越赶超的主基调。
要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奏响项目攻坚“最强音”。当下的淮安,已进入了交通地位、产业结构、中心城市功能加快“重塑”的新阶段,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心城市的复兴梦想。要持续深化对重特大项目攻坚和优化营商环境重要意义的认识,以更大决心、更高目标、更实举措,坚持好、落实好这个第一导向,把跨越赶超的基石筑得更加坚实。产业是高质量跨越发展的根本支撑,要以久久为功的韧劲抓突破。招商引资是区域竞争的关键领域,要以“人一我十”的拼劲抓攻坚。营商环境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要以勇争一流的干劲抓提升。新的一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项目招引“4633”工程、项目建设“1422”工程,这是全年项目攻坚的总抓手,也是向全市人民立下的军令状。
要聚焦项目生命全周期,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对照“全国一流、全省领先”的定位,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从投资者的角度和市场主体的感受出发,深入践行101%优质服务理念,持续推进“四最”营商环境建设,让“物流成本最低、要素成本最低、服务环境最优、办事效率最高”成为淮安营商环境的鲜明标识。打造产业生态、城市功能、物流成本和资源价格优势,形成项目“引得来”的比较优势。审批服务要至简至快,要素保障要配足配优,园区平台要做优做强,增强项目“落得下”的承载能力。强化挂钩帮办机制,建立企业评价机制,完善跟踪管理机制,健全项目“建得快”的推进机制。完善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建立高效协同的创新体系,制定精准直达的惠企政策,厚植项目“长得大”的发展沃土。
要突出“四敢”担当善作为,跑出跨越赶超“加速度”。要全力支持和鼓励“干部敢为”,各级干部要在开阔眼界中解放思想,在加强学习中提升专业素养,在转变作风中提升效能,在鼓劲撑腰中激发干劲。要全力支持和鼓励“地方敢闯”,强化争先意识,大力改革创新,持续为基层赋能减负,强化激励约束,进一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让迎难而上、敢挑重担的“闯将”得重用、受褒奖,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要全力支持和鼓励“企业敢干”,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严格规范行政执法,大力推进包容审慎监管,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完善企业家荣誉体系,着力解决后顾之忧,着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信用环境和亲商重商的社会氛围,以良好而稳定的发展预期,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要全力支持和鼓励“群众敢首创”,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强化政策支持,优化服务保障,强化示范带动,让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潜力、创新智慧更好释放出来。
以更优越营商环境更优良干部作风
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扬州新实践
要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争一流、补短板,全面打响营商环境整体战,一体推进政策、市场、政务、法治、人文“五个环境”建设,进一步打响“好地方、事好办”政务服务品牌。要坚持目标导向,抓创新、强突破。着力集成创新,深化“一照多址”“一证多址”改革,拓展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应用,推行企业年报“多报合一”、企业办事“一照通办”;聚力关键突破,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持续推进相关创新举措深化运用、全面落地;全力争先进位,紧扣营商环境走在全省前列,以各个领域各个板块的发力奋进,推动全市营商环境整体向好、全面进步。要坚持问题导向,抓短板、强弱项。严格按照国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要求,常态化清理带有市场准入限制的显性和隐性壁垒;强化“唯一责任人”思维,加强流程再造、机制并联、平台共建、数据共治;加大政策“直达快享”“应享尽享”的执行力度,让政策公平高效惠及每一个企业;常态化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自主经营权。要坚持结果导向,抓落实、强推进。建立健全月度公布、双月调度、季度督查、半年评估、年终考核工作机制,确保各项政策举措落地落实;突出企业主体地位,真正构建起量化指标评价与企业感受相互印证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和提升路径;发挥行业协会与“链主”企业的作用,引导他们在政策标准制定、问题集中反馈等方面为企业发声;全面构建新型政企关系,为企业家搭建参与政策制定、反映政策诉求的制度化平台。
要以“永远在路上”的定力,扬正气、树新风,坚决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要坚决抵制发展态度不坚定,左顾右盼、坐而论道的“旁观者”思想;精神状态不振奋,甘愿躺平、幻想躺赢的“随大流”作派;思维眼界打不开,循规蹈矩、固步自封的“守摊子”心理;规矩纪律守不牢,不顾小节、放松约束的“庸俗化”倾向。要把全部心思放在发展上,一心一意干事业,扑下身子抓落实,聚精会神办好自己的事,抓好服务企业服务项目的事;要把纪律规矩挺在最前面,严格按党性原则办事,按纪律规矩办事,按制度程序办事,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要把事业追求写在实干中,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坚韧和执着,以争先进位的勇气、昂扬向上的斗志、苦干实干的作风,推动工作件件有落实、事事能见底、项项出成效;要把严守底线落在平常处,坚持心有所戒、行有所止,始终保持共产党人和公务人员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同时,要聚焦对照反思、教育引导和制度建设,深入开展“思想大讨论、问题大检视、基层大走访”活动,提升干部政治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改革攻坚本领,坚持把建章立制贯穿作风建设全过程,引导和激励各级干部把心思和精力凝聚到改革发展和干事创业上来,让崇尚实干、敢于担当在扬州大地蔚然成风。
要提高站位推动观念转变,深刻认识转变工作作风、优化营商环境是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是建设“三个名城”的重要基础,树牢“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目标追求,增强“没有局外人”“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责任意识。要发力奋进实现改革突破,按照市委“发力奋进年”的部署要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八个发力”的主攻方向,推动营商环境迭代升级,着力打造“企业更满意”的政策环境,“活力更充盈”的市场环境、“办事更高效”的政务环境、“监管更公平”的法治环境、“关系更优良”的人文环境和“更宜居幸福”的生活环境。要迅速发动掀起攻坚会战,坚持领导干部带头抓,凝聚起全市上下“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强大合力;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力抓,形成无缝衔接、高效协同的生动局面;引导社会参与共同抓,形成人人都关心营商环境、事事都关乎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要动真碰硬开展成效检验,坚持结果导向、目标导向,以“督”促改,以“评”促优,以“考”促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为合力推进“三个名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加快推动嘉兴
从“制造大市”迈向“智造创新强市”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嘉兴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加速推进之年,也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和嘉兴撤地建市40周年。省委已经吹响“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的奋进号角。面向新征程,制造业始终是强市之基、富民之本、发展之源。要因势而谋、顺势而动、乘势而上,推动嘉兴从“制造大市”大踏步迈向“智造创新强市”。
要树立战略眼光,切实增强打造智造创新强市的历史责任感、现实紧迫感和时代机遇感。回望来时的路,这是立足基础、高处攀高的必然选择。审视脚下的路,这是攻坚破难、转型跨越的迫切选择。借鉴成功的路,这是遵循规律、顺势而为的主动选择。远眺前行的路,这是抢抓机遇、赢得未来的战略选择。嘉兴打造智造创新强市,是历史的接力、是战略的呼唤、是发展的必然,拥有着扎实的基础、难得的机遇、广阔的前景,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要找准发力赛道,全力以赴打造智造创新强市。要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提升创新链赋能产业链,建强人才链支撑产业链,融通资金链浇灌产业链,加快制造业高端化转型。要坚持以链式集聚为导向,大力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立足优势、放大特色、着眼未来推进集群化,加快制造业集群化发展。要坚持以“数智融合”为抓手,大力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快制造业数字化变革。要坚持以低碳环保为要求,实施能源革命,推进绿色转型,深化腾笼换鸟,加快制造业绿色化提升。要坚持以培优扶强为关键,着力培育展翅高飞的“大雄鹰”、专精特新的“小巨人”、朝气蓬勃的“潜力股”,加快制造业主体梯队化成长。
要全面开展“四敢争先”主题实践活动,凝聚起智造创新强市建设的强大合力。干部要敢为,争当智造创新强市建设的“攻坚连”,敢于创先例、争上游、破难题。地方要敢闯,争当智造创新强市建设的“劲战旅”,大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推动“嘉兴办事不用求人”“嘉兴办事依法依规”“嘉兴办事便捷高效”“嘉兴办事暖心爽心”,全面打响“浙里最‘嘉’”营商环境品牌。企业要敢干,争当智造创新强市建设的“主力军”,坚定信心、坚守实业、坚韧奋斗。群众要敢首创,争当智造创新强市建设的“后援团”。
全力推动“双招双引”大提效营商环境大提升 为重振包头雄风持续提供新动能新活力
实现回到历史最高水平、重振包头雄风的奋斗目标,关键靠新动能新增量,核心抓手是“双招双引一优化”。
要精准有力招商引资,以招大引强、补链延链为重点推进“世界稀土之都”、“世界绿色硅都”建设,以无中生有、有中生新为重点抓好“调旧育新”,以丰富业态、提升能级为重点发展城市经济,全力培育新增量、打造新增长点,为回到历史最高水平、重振包头雄风提供坚实产业支撑。要诚心实意招才引智,以“事业编企业用”为切入点,靶向引进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急需人才,以“引进一个专家团队、建立一个研发机构、选投一个战新产业、开发一组新产品”活动为突破口,增强企业招才引智的紧迫感和内生动力,高水平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打造各类人才成长成功、实现抱负的舞台,着力解决企业“招工难、用工难”问题,为回到历史最高水平、重振包头雄风持续提供新动能注入新活力。要全力打造“包你满意”营商环境品牌,坚持集中攻坚、定向破解,向司空见惯却迟迟解决不了的老问题发起攻势,一体推进法治、政务、政策、市场、生活“五个环境”系统集成,以企业家满意为标准,通过监督评议考核让“包你满意”营商环境更优更好,坚决破除制约发展的各类堵点难点,为回到历史最高水平、重振包头雄风塑造最大环境优势。
要大力发扬只争朝夕精神,强化奋勇争先、狠抓落实的责任担当,强化破解难题、善作善成的能力本领,强化求真务实、抓实干成的工作作风,以新担当新作为推深做实“双招双引一优化”,奋力推动包头这座光荣城市在新的一年实现新的跨越,以实际行动爱包头、作贡献。
要坚持“两新”导向,聚焦“新增”“抓实”“干成”,全力招引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要坚持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招才引智工作。要坚持企业需求导向,持续擦亮“包你满意”“包你放心”营商环境品牌,迅速掀起“双招双引一优化”热潮。
来源:上海发布、广东发布、安徽发布、淮安发布等
责任编辑:毕丹丹
—— / 好文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