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在中国石化签的最小一单!”
还记得前段时间的一则新闻吗↓
这些物资是个什么概念?
俄罗斯用的伊尔-76运输机,一般来讲,这种机型的最大容积是180立方米,183立方米、23吨的物资是把整架飞机内舱都填满了,大概就给驾驶员留了点空吧……
没错,这就是俄罗斯老大哥,人狠话不多。
在中国石化的海外分公司,也有这样一位俄罗斯老大哥。
搬运物资的米沙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后,在俄罗斯,一支由外籍员工组成的“寻源采购突击队”悄然成立,米沙是突击队的先锋。
奥萨齐·米哈伊尔是中国石化国际事业俄罗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他在此工作13年了,同事都叫他米沙。
“米沙毫不含糊:中国防疫物资紧缺?快联系供应商!凡咨询到一家供应商,米沙就在办公室白板上注明公司名称和现有货源情况,很短的时间就搜集到10余家供应资源信息。
疫情不断蔓延,俄罗斯的口罩资源瞬间紧俏。有好几次,刚联络完不久,报过价的供应商就陆续发来货源涨价或缺货消息。
“突击队”忙得焦头烂额,这时,一个贸易商说有口罩现货。米沙当即带上“突击队先遣兵”,直奔距离莫斯科200公里外的供应商库房查看货物,成功锁定16.4万只医用口罩资源。
提货当天,莫斯科下大雪了,物流公司安排不当,6点就出门的米沙等在库房外面,被“鸽”了五个小时。是的,在莫斯科的冬天里。
进库房后,清点1011箱货,部分货物外包装严重受损,米沙不干了,他当即要求供应商替换补齐。
整个提货手续办了7个小时,饿了一天的米沙,终于在22时返回莫斯科市区。检查物资的米沙
“米沙说:“这是我在中国石化工作十几年来签的金额最小的一个合同,却是最有意义、最重要的一个合同。”2月14日,米沙带领大家继续寻源,又落实了20万只口罩。
2月17日,这批口罩从莫斯科空运到了中国。
现在的你,也许是这样:
也许是这样:
你戴着的,或许正是米沙们千方百计送回国的口罩。
截至2月20日,中国石化国际事业公司在全球累计筹集到进口防护口罩380万只、防护手套8万副、防护头套28万个,测温仪1.36万个。
国勘公司海外员工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图文提供 李士振 杨洋等
视频提供 国勘公司
编辑 苏丽 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