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然气冬季保供·一线行:一丝不苟守护库站安全


“全库1980个验漏点,我们一个也不会放过”

本报记者 张松才  通讯员 王 谦 刘佃君

12月9日, 河南濮阳田野浓雾笼罩,中原油田天然气产销厂文13西储气库的20名员工奔忙在注采站和井场,为储气库采气做最后的准备。

“目前我们库已完成注气任务,开始为今冬天然气采气做最后的冲刺。”该储气库注采站副站长董子阳说。一连20多天,他忙得没空回家。

每天,注采站的压缩机24小时轰鸣着,以39.5兆帕的高压,将55万立方米天然气注入3000多米深的地下。

39.5兆帕,相当于指甲盖大的地方承受395公斤重压。“安全尤为重要。”董子阳说,“我们必须百分之百严格执行设备验漏制度。”

压缩机是储气库的“心脏”,由于剧烈振动,64块阀盖上的512枚螺丝易松动。董子阳用记号笔在螺丝盖帽和下面的螺丝上画上一条条竖线。

“螺丝一松动,竖线会上下错位,我们在巡检中就能及时发现,然后把螺丝紧固到位,避免造成泄漏。”设备技术员张井说。他们每天对生产井巡检3遍,对注采站巡检8遍。有些管线和法兰贴着地,他们就蹲下听、趴下瞅。

“针眼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董子阳说,“全库1980个验漏点,我们一个也不会放过。不管刮风还是下雨,巡检都要做到人到、心到。发现轻微泄漏,我们当场整改。发现严重泄漏,立即上报储气库管理区,停机维修。”

11月25日晚9时30分,他和李自政走进3号丛式井场。在储7井井口,李自政手中的甲烷遥测仪“滴滴”响。董子阳用验漏壶朝采气树压力表根部一喷,瞬间鼓起小气泡。李自政随即关闭压力表前端的取压阀,打开放空阀、放净少量余气。董子阳卸下压力表,把管线丝扣上的杂质清理干净,换密封垫、缠生胶带、装上压力表。他们用验漏壶再试,气泡没影了。

截至目前,该储气库今年累计注气9300多万立方米。当前,员工们认真检查、维护采气流程和采气、脱水设备,为储气库启动采气24小时准备着。


“保供是接力赛,要跑好自己这一棒”

王福全 邵根林

12月7日,大雪节气,塔里木盆地的夜间温度降为零下10摄氏度以下。西北油田输气首站周边,行人和车辆稀少,空旷的戈壁滩冷风萧瑟。每天,110万立方米天然气从这里源源不断输往新疆轮台县城和轮南镇,供居民冬季采暖和企业生产。

晚上11时,该站值班员何玉嘉、曹瑞穿上棉工衣,戴上棉安全帽,开始新一轮巡检。一个人查看压缩机的压力、温度、来气量等数据,另一个人将数据记录在巡检本上。在巡检本上,密密麻麻记录了很多数据。巡检中发现的异常现象,也被详细记录下来。

何玉嘉、曹瑞在输气首站工作两年。“设备巡检看似简单,实际技术性很强。站内的核心设备是6台天然气压缩机。从巡检时录取的数据、发现的异常震动情况、声音大小变化等因素,就能判断它们的健康状态,从而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曹瑞说。

冬季低温下,管线冻堵是常见的安全风险。由于采用电伴热的方式为供气管线加热,因此每天对管线和1000多米的电伴热带进行检查,是巡检的重点工作。

寒风吹在脸上有些疼,手指也不那么灵活。何玉嘉、曹瑞拿着测温枪,逐段对天然气管线进行测温,检查流程前后压差是否在运行范围内,查看阀门、法兰是否有渗漏冻堵现象。

曹瑞把耳朵贴在管线上,仔细听天然气通过时的声音,以此判断管线内是否含水,是否需要进行排污作业。

曹瑞说,如果管线的温度有明显异常,他们就要检查所有的电伴热带的接线点,寻找异常原因并及时进行处理。

15分钟后,他们完成这一轮的站内巡检工作。晚上12时,他们又将开始新一轮的站内巡检。

“我们站输送的天然气占西北油田外输总量的20%。天然气保供是由生产、处理、集输、销售等多个环节组成的接力赛,我们要跑好自己这一棒。”何玉嘉说。

截至目前,西北油田天然气外输量持续升高,日供量较前期增加130万立方米,超过往年同期水平。


“把好关,让每一立方米气都顺利输出去”

沈志军  杜晓玥

早上7时30分,晓色里的黄土塬亮起点点灯光,脚步声在延川南煤层气田中心脱水站响起。该站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是延川南煤层气田销售终端,各平台采出气在这里过滤、增压、脱水后,沿着输气管线源源不断为山西临汾、太原、长治等地的百姓送去温暖。

该站集输组组长陈潞踏进站区,嘴里吐出的白气绽出朵朵“白花”。细密的风搅动着风向标,见缝插针似地冲袖口领口猛钻。陈潞把棉帽往下拉实,跺了跺脚,踏上扶梯,开始检查50万立方米三甘醇燃烧器。

前一段时间,该燃烧器伺服电机损坏,没法自动调节燃助配比,炉膛熄火的风险大增。正赶上疫情,维保厂家和电机滞留在路上,陈潞就24小时守在站里待命。

每晚8时,陈潞会准时出现在中控室,持续观察三甘醇脱水装置各部位的温度参数,如果捕捉到重沸器、精馏柱等温度有异常,他就立刻拿上手电筒,一头扎进黑黢黢的现场手动调节。倘若没有异常,他也会在晚上11时和中控室的值班巡检员跑一趟。

“三甘醇装置脱水不到位,不仅外输气质量不达标,还容易让管道里的水含量增加,引发管道冻堵。现在是冬季保供的关键时刻,每一立方米气都是百姓生活和工厂生产的指望,这活儿我愿意干,也必须干!”晚上检查完循环泵,陈潞搓了搓手。

早在10月,冬季保供就被提上日程。一批批保温材料、冬季“八防”物资陆续抵达,压缩机润滑油油路、过滤分离器排污管线换上了新“棉衣”。

“以前冬天,放空管线容易积水冻堵,对此,我们加大对这部分管线电保温的排查频次。大家费了力气把气一点点采出来,安全输到脱水站,我们这儿必须把好设备关、流程关,让每立方米气都顺顺利利输出去。”陈潞在集输岗工作6年,确保集气站平安输气是他不变的初心。


“像照顾孩子一样,对待冬天娇气的气井”

刘 鑫

12月10日,东胜气田最低气温降至零下26摄氏度。“ 温度骤降意味着责任更重大、工作更辛苦,我们要像照顾孩子一样,对待冬天娇气的气井。”一大早,华北油气分公司采气二厂杭锦旗班组员工方燕俊和张浩开始例行巡检。

巡检到JPH-344井场,他们发现了异常。“这口井的油压不准确。”张浩说。方燕俊赶紧把脸贴近冰冷的针阀仔细聆听,再活动阀门的手轮,试了几次都没有拧动,根据经验判断,应该是针阀被冻住了。“这些气井管线串联进站,如不及时处理,势必影响正常生产。”张浩严肃地说。

时间紧迫,他们急忙取下压力变送器,往针阀冻堵处注入解堵剂。从8时一直忙碌到中午12时,凛冽的寒风把脸颊冻得通红。在井场干活儿不到两小时,人就会冻得透心凉,跺脚、捂手不管用,只能轮流到车上避一会儿风。

方燕俊是新入职的大学毕业生,今年第一次参加冬季天然气保供。“气井娇气,我们需要坚强。”他鼓励着自己也鼓励着大家。4个小时,饥饿、寒冷都顾不上了,当故障解除的那一刻,大家紧锁的双眉终于舒展开来。

“只要保证冬季安全供气,吃再多的苦也值得。” 方燕俊说。目前,该班组日产气较前期增加8.6万立方米。

识别二维码

跳转阅读12月14日《中国石化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