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百森、刘晓华、张振连、阮阳越、王卿提出这些建议!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科技创新与绿色转型,指出要“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紧紧依靠创新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有效应对外部打压遏制”“稳步推进节能降碳。统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今天,我们请来
中国石化的五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
听听他们对
科技创新与“双碳”目标的解读和建议
欢迎走进两会会客厅第三期!
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是实现从科学到技术转化的重大平台。中央企业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
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定位于实现从科学到技术的转化,将为支撑产业迈向中高端、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战略引领作用。然而,目前中央企业在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中参与度还不够高,尚未能有效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建议加大中央企业牵头建设更多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力度,鼓励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中,更多吸纳中央企业参与,提高大科学实验装置与产业需求的结合度。
聚焦碳纤维行业关键和共性技术,突破高性能碳纤维制备基础理论,开发关键助剂、关键装备和热塑性树脂等,建设测试评价平台,建立国产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标准体系,为行业内研发单位、生产企业提供高水平技术支撑。
知识产权产业化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创新动力。当前我国知识产权产业化程度如何?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调查显示,近五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整体呈稳步上升,2022年我国总体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6.7%,其中,大型、中型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分别为50.9%和55.4%,分别较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0.8个百分点。
尽管我国专利产业化率稳中有升,专利许可、转让比例较上年有所提高,产业化收益水平保持平稳,转移转化整体水平稳步提升,但产业化率仍然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建议进一步增强创新主体加速知识产权产业化意识,加速构建无形资产价值评估体系,丰富完善知识产权转化保险体系。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离不开“人才”这个第一资源。针对当前技能人才队伍结构上存在的问题,中国石化应如何加快培养一批战略性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
首先要以灵活的机制畅通人才引进渠道。在技能工人引进上,抓住国家城镇化发展有利时机,建立灵活技能人才引进机制,将优秀技能人才纳入企业员工队伍强化管理,给予企业更多政策支持,落实相关福利保障措施。
其次,要营造“热衷技能、钻研技能、员工首创”的技能操作人员成长成才浓厚氛围。引导技能操作人员树立爱企业、守纪律、强本领、敢创新理念,持续强化校企合作,增加技能操作人员参与企业管理的机会,分层分级组织开展员工技能提升工程,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用浓厚的企业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温暖人、感召人。
关于石化行业更好助力“双碳”目标完成方面,您认为还有哪些领域可以探索?
建议加快氢燃料电池产业规范发展,推动运输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
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低碳零碳技术路线,有效解决了电动汽车充电难、续航短等问题,有力助推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目前,我国氢能交通产业发展迅速,但由于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规模较小,尚未形成有效的产业化、规模化经济利用。
建议在传统加油站升级为综合加能站、规范加氢站建设和管理优化流程、加快氢能示范城市群政策落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快速提升氢能交通产业规模上下功夫,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
(点击查看我国首个甲醇制氢加氢一体站)
推动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是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举措。当前提升工业品质量的有效措施是什么?
建议加快工业品质量分级制度建立,推进工业品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与创新,以新标准引领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健康发展,推动工业产品质量评价由追求单一合格率向追求优品率、满意率跃升。
一是加强质量分级评价制度顶层设计。
二是强化重点领域工业品质量分级标准研制。
三是推动质量分级评价标准及结果的行业应用。
四是优化质量分级工作激励约束。
END
记者 闫坪卉 阎茹钰 洪晨曦编辑 段景文制图 剪万鹏 李永凯审核 刘江波
在个赞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