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深圳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历程与实施评价│总规话
作者:邹兵(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 总师)
编者按:7月15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总体规划学术委员会2016年年会在京召开,本届年会主题为"规划60年——城市总体规划发展新趋势"。邹兵总师受邀在年会上做主题发言,介绍深圳正在开展的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的情况。此文是根据其所作的主题报告改写而成。
站在当前这样具有历史意义的时空坐标点上,以有些惶恐的心态讨论这个宏大的命题,既是对今年总规学委会“规划60年——城市总体规划新趋势”的年会主题的积极响应,也是作为深圳规划工作者一种历史责任感的承担。深圳,是世界城市发展的一个独特标本。在短短36年的时间里,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时空压缩方式,完成了从边陲小镇到现代化超大型城市的巨大跨跃,创造了人类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深圳城市发展的历史价值和意义,远远超过了它自身的职能和定位。从政治价值上,它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从城市价值上,它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快速成长的典范;而从行业或学科的价值上来说,深圳是规划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样板。
适应城市超常规发展的需求,深圳很早就形成了“滚动规划”的传统,粗略统计,特区36年来组织编制过12次总体层面的规划和发展策略。以下仅就三版具有法定意义的总体规划进行简要评述。
而原特区之所以能够成为“基本按照规划进行建设”的城市典范,我把它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要素的影响:一是遵循城市规律,坚守规划原则;二是适时调校的滚动规划编制机制;三是以招商局、华侨城、盐田港等大型企业集团为代表的集规划、建设、管理、运营于一体的成片开发模式,以“诸侯并起”的方式迅速建成各具特色的功能组团;四是对原特区土地集中统征实现全面国有化,保障规划实施;五是建立“取之于地、用之于地”的国土开发基金模式,形成城市建设资金的良性循环。原特区只用了大约10年就基本完成搭骨架、铺摊子、打基础的工作,为今后的填充式开发框定了空间格局。
为弥补总规实施不力的缺陷,深圳2000年以后在完善规划编制技术方法和实施机制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包括编制组团规划和专项规划、建立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的实施序列等。
与经济特区共同成长的深圳规划,其探索的价值和意义不在于“特”,而在于“新”和“先”。深圳总是先于全国其他城市遭遇发展的新矛盾、新问题,逼迫深圳必须率先探索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新方法、新模式。深圳规划的创新,永无止境。
深圳城市研究
专注深圳城市研究
关心深圳发展未来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www.supr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