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圳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历程与实施评价│总规话

2016-08-08 邹兵 规划中国

                                                                               


作者:邹兵(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 总师)



编者按:7月15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总体规划学术委员会2016年年会在京召开,本届年会主题为"规划60年——城市总体规划发展新趋势"。邹兵总师受邀在年会上做主题发言,介绍深圳正在开展的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的情况。此文是根据其所作的主题报告改写而成

站在当前这样具有历史意义的时空坐标点上,以有些惶恐的心态讨论这个宏大的命题,既是对今年总规学委会“规划60年——城市总体规划新趋势”的年会主题的积极响应,也是作为深圳规划工作者一种历史责任感的承担。深圳,是世界城市发展的一个独特标本。在短短36年的时间里,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时空压缩方式,完成了从边陲小镇到现代化超大型城市的巨大跨跃,创造了人类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深圳城市发展的历史价值和意义,远远超过了它自身的职能和定位。从政治价值上,它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从城市价值上,它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快速成长的典范;而从行业或学科的价值上来说,深圳是规划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样板。




适应城市超常规发展的需求,深圳很早就形成了“滚动规划”的传统,粗略统计,特区36年来组织编制过12次总体层面的规划和发展策略。以下仅就三版具有法定意义的总体规划进行简要评述。
86总规:“基本按照规划进行建设”的成因
86版特区总规对深圳乃至全国的城市规划都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它不仅有效指导了城市起步期的建设;更重要的价值是,其规划编制中弹性预测人口规模的方法、带状组团空间结构模式、超前布局大型基础设施的理念,还有规划实施中对福田中心区的土地预控和分期建设安排,以及关于深圳机场选址的执着坚持等,都已经成为中国城市规划教科书的经典实践案例。
而原特区之所以能够成为“基本按照规划进行建设”的城市典范,我把它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要素的影响:一是遵循城市规律,坚守规划原则;二是适时调校的滚动规划编制机制;三是以招商局、华侨城、盐田港等大型企业集团为代表的集规划、建设、管理、运营于一体的成片开发模式,以“诸侯并起”的方式迅速建成各具特色的功能组团;四是对原特区土地集中统征实现全面国有化,保障规划实施;五是建立“取之于地、用之于地”的国土开发基金模式,形成城市建设资金的良性循环。原特区只用了大约10年就基本完成搭骨架、铺摊子、打基础的工作,为今后的填充式开发框定了空间格局。


96总规:“全域开拓”的得与失
96版总规适应城市高速增长期的空间拓展需求,首次将城市规划区拓展到全市域,确立轴带结合、梯度推进的网状组团结构,统一规划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当前普遍倡导的“区域协调、城乡统筹、两规合一” 等理念,在96版总规中都有所体现。96版总规为破解原特区发展空间不足的矛盾,以一种全覆盖的扩张型规划方式,对全市域土地空间进行整体布局,为后来全面推进特区一体化打下了基础。后来原特区内外实际发展状况与规划目标形成的巨大反差,也引起对于当时条件下实施“全域开拓”的得与失的争论。有观点认为96总规的失误在于过分追求空间均衡而不是差异化发展,以及对于战略性区域的判断偏差等,但我认为这只是停留在规划编制思路和观点的争论。96总规实施未获得理想成效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适应全域开拓的制度条件支持,这些因素包括:原特区内外土地制度基础不同形成迥异的发展模式;行政资源与管理范围严重不匹配,导致规划管理在原特区外的大面积失控;市级财政对原特区外投入不足,实施主体的责任不清;“扁平化”无序蔓延,难以形成具有辐射力的发展极核;等等。其结果,必然导致原特区外陷入低成本投入、低标准建设、低质量环境、低效率使用的恶性循环,实际发展与规划目标反差巨大。
为弥补总规实施不力的缺陷,深圳2000年以后在完善规划编制技术方法和实施机制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包括编制组团规划和专项规划、建立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的实施序列等。

10总规:存量发展的喜与忧
正在实施的深圳10版总规率先探索了非用地扩张型的规划编制方法,引导城市空间发展由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被誉为“规划转型引导了城市转型”的范例。规划从区域协作、经济转型、社会和谐、生态保护四个维度构建了服务城市转型的分目标指标体系,作为规划评估和监测的标尺。我们正在开展的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研究发现,过去5年,上述规划目标中最为成功的是经济转型,深圳交出了十分亮丽答卷,被誉为创新发展的典范,引起全国和世界瞩目。不仅产业结构和经济效益不断提升,而且万元GDP能耗、水耗、地耗都持续下降。区域协作、社会和谐和生态保护也取得明显成效,一句“来了,就是深圳人”既使得深圳成为对于外来人群最包容的城市,但也派生出诸多社会问题。随着前海中心和大运、龙华、光明、坪山等新城的建设,“三轴两带多中心”的空间结构日趋优化,带动了全域的均衡发展。10总规的最重要意义在于探索了存量发展的实施路径,在此重点对其实施成效进行评估。2012年,深圳的存量建设用地规模就首次超过新增用地,标志着空间利用模式的成功转型。这得益于以《城市更新办法》为核心的一系列促进城市更新政策措施的有力支持,包括: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城市更新“深圳模式”探索,协商式的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实践,规划和土地政策手段并举,以及多方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城市更新机制建立等。存量发展模式的转型的确带来了可喜成效,总结为八“喜”:保障了发展空间,提高了土地效益,改善了民生设施,完善了城市功能,拉动了经济增长,稳定了住房供应,优化了用地结构,坚守了安全底线。但与此同时,存量发展模式也存在诸多忧患,概括为八“忧”:加大了项目落地难度,抬高了空间使用成本,提高了城市开发强度,加重了公共服务负担,加剧了基础设施压力,增加了城市安全风险,打破了社会生态平衡,增大了违建处理困难。反思10总规,期望仅通过产业转型来实现人口社会结构、用地空间结构、生态环境结构的彻底转变,思路过于理想化。
评估10总规实施5年多的成效,城市转型的成功主要体现在产业和经济方面,社会和制度转型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深圳在发展模式上摆脱了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但发展理念还未超越增长主义和GDP崇拜的惯性思维;在国家发展转型的整体制度环境没有根本变化的背景下,深圳单一的空间模式转型,已经面临更加尖锐的矛盾和更严峻挑战。因此,深圳的城市转型任重道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将经历一个长期、艰难和复杂的过程。

结语:深圳总体规划发展历程的启示
从深圳历版城市总体规划和实施效果来看,旺盛的发展需求和资源供给的矛盾一直贯穿深圳城市发展的全过程,也是深圳总规编制和实施长期面对的重大难题。而深圳历次总规编制的创新,都源于不同时期资源发展观的认识转变,以及由此带来的空间利用模式突破。深圳历次总规实施的成败得失,既取决于规划自身的科学合理,更取决于配套的制度变革和政策支持力度。

与经济特区共同成长的深圳规划,其探索的价值和意义不在于“特”,而在于“新”和“先”。深圳总是先于全国其他城市遭遇发展的新矛盾、新问题,逼迫深圳必须率先探索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新方法、新模式。深圳规划的创新,永无止境。



注:本文分享自“深圳城市研究”微信公众号,特此鸣谢.

深圳城市研究




专注深圳城市研究

关心深圳发展未来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www.suprc.org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