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规院名城所技术交流会精彩回顾

中规院名城所 规划中国 2021-01-15

2018年2月6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以下简称“名城所”)召开了本年度技术交流会。会议由名城所所长鞠德东、名城所副所长胡敏主持,会议吸引了所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到场聆听,会议室座无虚席。


开幕致辞

杨保军


会议伊始,杨保军院长首先发表了开幕致辞,肯定了过去一年名城所全体同志的劳动成绩。他指出,过去一年中,名城所一方面积极拓展市场,扩大保护性领域的行业影响;另一方面积极做好对部工作和科研工作,圆满完成了年初计划。同时,杨院长肯定了此次交流会选题,他指出,本次技术交流基本覆盖了科研课题、名城保护规划、城市设计、总体规划、空间规划、双修规划以及街区规划的建设实施工作,覆盖范围很全面,充分体现了名城所“综合基础上的特色,特色视角下的综合”的特点,希望报告人能充分反映技术水平,大家能够积极讨论,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交流分享

AM


杨 开:传统村落适应性保护及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杨开对《传统村落适应性保护及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进行了交流。他指出,传统村落课题取得了六大技术成果:构建了传统村落价值体系与价值综合评估方法;建立了传统村落分类界定的技术方法与指标;制定了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规划关键措施与规划指南;形成传统建筑适应性保护修复及功能提升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建设了不同类型典型传统村落及环境格局数据库;取得了各项关键技术的应用示范效应。


最后,提出课题研究的思考小结:(一)传统村落是相对独立、完整的体系,需要系统进行研究,多学科的交叉势在必行,规划视角对村落保护与利用在技术层面的支撑是有限的。(二)村落“价值回归”是村落长远保护与持续繁荣的一个关键点。(三)完善制度建设。应加强监管,政策上要有所“突破”。(四)有关村落保护与利用的规划技术势必下沉,包括匠人回归、助村规划师、新乡规民约设计等技术策略。(五)我国传统村落数量庞大,类型多样,情况复杂,以点带面式的研究很难得出“真理”,进一步强化样本示范和试点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徐明:道法自然、物我相融——梧州古城空间秩序的延续


我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一向将人与天地万物视为一个整体,彼此共生共荣,如庄子所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道法自然”出自老子的《道德经》,主张万事万物的运行都应效法、遵从自然规律。可以说,“道法自然”就是城市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重要方法论。


梧州紧接两广边界,有“两广咽喉”之称。前183年,赵光建苍梧王城,为梧州建城之始。1897年梧州开埠,此后城市快速发展,成为西江—珠江流域重要的商贸城市。


1922年,梧州成立市政工程处,是广西最早开始现代城市建设的城市。近代梧州的城市发展体现了“道法自然、物我相融”的传统思想精髓。当时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在保护山水环境,应对人口膨胀和交通方式改变,融入新功能等方面均有较好的做法,值得当代借鉴。


城市功能结构演变。民国时期,梧州城由军政功能主导转向商贸功能为主,在主城外围规划了四个田园子城,规划人口达到100万。主城区突破城墙向江岸延伸,城外草市发展成商业新区。路网结构在原有的“城内十字主街+城外半环路”的基础上增加通港道路,对接沿江的19个码头,方格密路网成型。

城市与山水的关系。近代梧州在城市扩张中展现了顺应自然、和谐发展的智慧。滨水的骑楼可以自如应对水患,水进人退。临山的百花冲依山就势,错落有致。

梧州近代的城市建设“有理、有利、有节”——秉承传统文化理念,城市建设张弛有度,既利于时代发展的要求,又适可而止、有所节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张帆:把握名城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关系——传承古人引水营城的智慧,塑造滁州诗画山水


张帆认为,滁州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特色中最突出的是城市山水格局,其“双水、双关、双瓮”的明清城池格局保存至今,为我国古代城市遗存所独有。滁州现在的古城格局是历代城池变迁的实物载体,城池也因地理条件及特殊的政治经济背景而具有独特性。

她提出,滁州名城保护规划在对城市历史文化价值和特色的充分研究和认知基础上,以传承历史文脉为原则,把握3个关键问题:第一,城池格局,保护和延续双水、双瓮、双关的古城格局和城址特色;第二,山水形胜,保护与滁州古城营建息息相关的琅琊山、清流河等城址山水环境;第三,文化传承,深入挖掘以醉翁文化为代表的古诗词文化内涵,塑造有韵味的城市景观风貌和特色空间。


希望在规划的引导下,滁州市传承和延续好文化内涵和山水格局,构建畅通循环的古城水系,营造特色宜人的亲水空间,形成内城河历史景观展示带和环城公园绿带,让滁州人继续热爱这座城市的山水美好。


钱川:拉萨建筑风貌导则 


钱川则给我们分享了拉萨建筑风貌导则项目。《导则》提出了“藏风新韵·山水圣城”的风貌定位,梳理了拉萨城市总体景观系统。


《导则》构建了3╳3的管控体系,管控内容上明确了针对建筑风格、建筑组合、建筑色彩材质三项对拉萨建筑风貌最为关键的重点管控内容。管控层级上明确了通过建筑风貌分区、建筑功能分类、建筑边界分类三个层次,逐步细化具体的管控措施。


通过基于中心城区的影响建筑风貌的视线、山水、遗产、活力要素的详细梳理,《导则》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划定了包括传统风貌核心区、藏式风貌演绎区等在内的七类建筑风貌分区。


基于拉萨城市建设管理的复杂性,《导则》构建了建筑风格、组合、色彩的管控工具箱(Toolbox),实现精细化管控


《导则》编制体现了多团队智慧,与拉萨自治区勘察设计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完成。项目组广泛征询和吸收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和设计机构专业人员对《导则》的意见。


《导则》始终以管理为导向,结合实际审批工程上进行双向修正,使其更贴合实际管理。嵌入土地出让—竣工验收全过程,体现了闭环管理的思路。


最后,钱川指出,《导则》对拉萨提升风貌管理流程的技术合理性、推进管控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全国城市建筑风貌导则的编制领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交流分享

PM

苏原:总规试点之“小马过河”


苏原用经典童话故事“小马过河”分享了柳州总规改革试点。她指出,由于各城市发展阶段不同、市情有差异,因此总体规划改革的具体技术路线因市而异,需要不断研究、探索与创新,没有一个既定模式,这就好比“小马过河”。柳州作为试点城市,是入选试点城市名单中的唯一一个西部地区地级市,市情与首都城市、省会城市不同,具有规划期仍有增量需求、市域大市区小、信息化管理起步晚、空间规划与总体规划双试点城市等特征。

基于此,柳州总体规划的试点创新主要包含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紧密联系城市特色,突出规划重点,包括对接区域与开放发展,特色发展与精准扶贫,山水柳州城市空间营建,统领城市空间规划,以及工业城市转型与城市安全;


第二,探索适应“小城大市”的全域管控方式。实行市域和市区分级规划管控,开展刚弹结合的全域管控;


第三,完善与地方管理相符的“渐进式”督管机制,立足城市管理现状,把握一般性地级市规划督管的机制,现状摸底。未来形成以信息平台为基础的规划编制、审批、督查闭环管理。开展督管机制的“三步走”健全战略,规划督管范围由小至大,多规统筹的内容由少变多,信息平台的内容由单一至综合;


第四,面向“共管共治共享”的规划治理理念的公众参与,规划进企业、规划进社区,依托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多渠道,广泛关注具有柳州特色的各方面社会群体诉求。


第五,形成兼顾上级政府事权需求和地方政府管理需求的成果文件


最后,苏原总结道,改革意味着,试了才知道水的深浅,试了才知道能否过得去,需要共聚智慧,不畏困难,我们对柳州总规改革的探索仍将一如既往,砥砺前行。


徐萌:当“双修”邂逅“申遗”——泉州古城“双修”工作思路


徐萌介绍的是泉州古城“双修”工作。泉州既是城市双修”试点城市,又是申遗城市。泉州古城“双修”的工作范围仅为6.41平方公里,其所面临的民生改善、交通整治、基础设施提升等问题,皆是泉州城市问题的典型代表。

规划通过总结16处世界遗产地的先进建设经验,用以泉州建设“一带一路战略下的文化自信”,对标“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建设水平”,提升“厦漳泉大都市区中的角色定位”。但泉州古城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基础设施、交通等承载力长期突破极限,公园绿地等开敞空间严重缺失,低端产业聚集、传统业态面临流失。规划结合古城的主要问题,从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环境的角度出发,补足城市短板。


规划采取“内外兼修”的技术手段,即“内修于心、外修于形”。“内修于心”:从功能活力、文化意向、社会网络三方面梳理古城的总体功能定位;“外修于形”:从生态系统、交通网络、基础设施三方面梳理古城的总体形象定位。进而提出“重振古城功能活力、重铸古城文化意向、重释古城生活延续、重整古城生态本底、重织古城交通网络、重构古城基础设施”六条施治策略。


同时,徐萌还指出,规划特别采用大数据作为分析工具研究人的行为,结合社会调查听取居民的意愿,以铺镜为例分析泉州社会自组织单元,用以支撑“内修于心”的技术手段。


杨亮:文化引领下的“大系统、微更新”——海口城市更新文化传承复兴专项


杨亮指出,海口城市更新文化传承与复兴专项坚持“文化引领”的战略,在历史文化价值特色认知的基础上,构建市域、中心城区的文化复兴系统,并选择重要节点进行城市“微更新”的设计控制。 

 

规划结合国际国内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新理念和思路,系统认知和提炼历史文化价值。确定了海口六条特色文化线索和文化价值,归纳出“海陆交流、多元开放、锐意进取、顺应自然”的城市文化特色。


市域层面,依托海口文化资源本底,在全面保护历史村镇、自然文化景观、文物古迹、历史建筑等文化遗产以及代表海口现代城市记忆和发展变迁的空间的基础上,提出“自然与人文交融、传统与时尚共荣、沿海带动内陆、城乡全面提升”的总体战略,并确定了市域文化复兴空间结构。


中心城区层面,通过文化体验线路,串接重要的片区和文化旅游节点,构建“点、线、面”一体的文化复兴系统。通过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化特色和发展文化旅游三大策略,在坚守保护底线的基础上传承文脉,并进行合理的展示利用。


重要节点层面,秉承“特色文化引领地区发展、文化遗产带动整体提升”的思路,对石室仙踪及迈瀛村片区、南渡江铁桥及周边片区、五公祠及府城东部片区、鼓楼及琼台福地周边片区、海瑞文化公园、邱浚文化公园、骑楼老街等重要文化复兴节点作为城市更新的管控示范。坚持“微更新”的改造方式,将这些节点加以优化提升,塑造为展示城市文化的特色文化体验空间,作为文化复兴的“触煤”。


陶诗琦: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的“规划统筹”——以抚州市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陶诗琦指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实施工作是学界讨论的重点问题。保护规划落地实施,涉及多方参与主体、多类利益诉求和实时变化的规划实施条件,由于缺乏有效的规划统筹,各地街区实施中曾出现违反保护规划拆除保护建筑、突破街区控高、拓宽历史街巷等问题。需要可信任的技术力量与实施工作相互伴行,将保护规划作为统筹实施行为的有效工具。在项目进展中,规划统筹的内涵分化为两种模式,分别是依据规划文本进行技术把关的顾问模式以规划行为作为技术统筹手段的工长模式,这两种模式在角色定位、工作内容、对实施效果的把控力等方面有区别,应结合总包项目类型的不同予以区别化的运用。

图 文昌里街区实施总包中的规划统筹内涵


文昌里项目组贴身服务地方,并在实践中形成以“三函、两会、一巡查”为抓手的统筹制度,确保街区保护区划、高度控制、分类保护整治要求、历史街巷保护要求等街区保护规划刚性内容有效传导,并针对需要在实施中不断商议的技术内容,充分协调文化保护工作与工程配套、社会经济发展等工作的关系,为地方提供全过程的技术把关和技术统筹服务。

图 文昌里街区实施中的施工细节


目前,文昌里街区实施工作正在有序开展,规划思路得到有效落实,街区保护工作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加强。 


总 结

AM&PM


鞠德东认为,今天的汇报既有宏观的视野,又有落地实施技术的探索,从空间规划、总规改革、双修、街区及历史建筑的修缮,各种类型有很好的代表性,体现目前规划领域中的新趋势和行业聚焦点。要不断加深研究和拓展。


赵中枢认为,汇报的功夫在规矩之外,汇报的风采如八仙过海。本次会议汇报项目选得好,时间设置好,展示的招牌很有名城所文化特色。


胡敏认为,第一,我们项目类型越来越多样,越来越重要,作为规划师我们应该热血沸腾,倍感责任;第二,规划行业的转型要未雨绸缪;第三,我们要创新和坚持,项目要自己加担子,要有总体效果和技术上的收获,以得到整体成长。


最后,与会者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会议圆满成功。


策划:杨涛 丁俊翔

录像:信息中心 卞玉涛 武玉龙

摄影:张涵昱

名城保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