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立足长远战略目标,把握城市价值取向|《杭州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理论务虚会

杭州规划 规划中国 2021-01-15

去年,杭州市规划局完成了对现行总规的实施评估,组织大量调研,深入检视城市发展情况,摸清家底、查找问题、总结经验,形成总规实施评估报告,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杭州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和多个相关专题研究,对城市发展目标和定位、区域协调、人口规模、产业发展、空间结构等关乎城市发展重大事项进行系统研究,形成阶段性成果。


2018年2月2日下午,《杭州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理论务虚会在钱塘江畔召开。会议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郑德高主持,特邀崔功豪、李晓江、吴志强、王缉宪、张京祥五位专家,市规划局张勤局长、杨明聪总规划师及规划局系统相关处室单位参加。

首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杭州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组介绍了在新一轮总体规划中对杭州目标定位和空间落位等方面的思考,包括国内外规划理论回顾、各大城市总体规划侧重点总结、杭州特点认知和规划识别、杭州城市发展两面性剖析等,最后提出杭州2050应重点关注的问题以及初步的技术路线方案,以供会议讨论交流。

南京大学《创新视角下的杭州城市产业发展与空间模式研究》项目组从创新理论层面和杭州创新发展层面分析创新经济支配下的城市秩序,就创新周期趋短性、技术创新与应用创新、全球化与在地化等方面总结杭州创新发展情况。在2050规划中,何老师强调杭州应该应对互联网的创新周期问题,重点从技术创新与应用创新的双轨制走向双轮驱动制。在创新经济不确定的情况下,杭州需要强化空间供给和组织模式引导,从文化与人才、产业环境、政府治理、物质空间四个层面构建地方性创新系统。


同济大学《杭州城市空间结构绩效与模式发展研究》项目组通过手机信令数据分析杭州市当前土地利用绩效的成果,并模拟轨道交通对杭州未来土地绩效可能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职住平衡和交通模式控制会带来空间绩效提升。目前杭州各个外围组团自成体系,可以部分缓解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杭州建设轨道交通在一定程度上会拓展中心程度腹地,建设时应避免“跨越自然山水摊大饼”,需要合理引导外围地区与中心城区的空间关系。


香港城市大学《网络+行业的发展与实体物流供应链的关系及空间需求特征》研究报告提出,目前“互联网+”企业在杭州发展迅猛,课题立足以网络平台为主的企业对杭州实体经济和物流链接的影响,从城际物流角度分析快运联系在空间上的支撑体系。


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基于新数据的杭州空间潜力挖掘与转型提升分析》课题认为杭州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商业资源地位相对偏弱,中端以上的商业资源空间分布不足。杭州市级商业能级低,多以旅游消费为主,据此提出为中高端社区服务的高阶商业将会是今后杭州商业扩张的方向。

与会专家围绕城市定位、区域关系、创新发展、城乡关系、治理体系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从方法论、趋势判断、空间分析、政策研究等层面为杭州2050愿景展望和战略研究提供了思路和启示。


王缉宪杭州成为世界级的智慧城市样板房

王缉宪

中国香港大学荣誉教授,香港城市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


不能用虚拟经济、实体经济来划分杭州的主导产业,两种产业形态在杭州是融合为一的。杭州成为世界级的创新城市,需要有效推广城市不断涌现的创新和创业文化,重点研究杭州“互联网+”型的区位要素,在相对大的环境里逐步做出设施齐全的城市都市小空间。


杭州可以成为实体产业和“AI互联网+”产业互相链接的样板,作为面向全国或者国际市场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和设备的产业集群基地。一方面,杭州有强大的“互联网+”企业;另一方面,杭州在城市管理与科技应用方面走在全国领先水平。杭州营造出智慧城市空间和各式各样的AI场景,让企业用以推向全世界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实验室。


张京祥把握杭州发展二元性趋势

张京祥

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区域规划研究中心主任


杭州2050远景战略规划需要思考杭州发展的二元性,把握其趋势性和战略性。杭州发展的二元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全球网络和地方中心。杭州已经嵌入全球网络,但在地方中心性上发挥不足。尽管杭州在新经济和互联网方面占据重要地位,但是周边城市对杭州的向心性不强。


二是偶然性与必然性。阿里巴巴出现在杭州的偶然性和杭州创新产业集聚的必然性是研究杭州互联网发展路径必须思考的问题,必须从发展路径中提炼出必然性以保持杭州持续的发展动力。


三是实体与虚体。杭州目前选择了一条互联网虚体为主体的创新发展道路,但必须要有实体经济支撑。实体与虚体不矛盾,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应当结合。在空间层面,杭州的创新空间可考虑集中在几个板块。


四是活力和规制。杭州的政府具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积极治理风格,宽松的氛围酝酿出创新的土壤。远景发展中,先通过城市治理体系的可持续保持杭州的持续领先,灵活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李晓江规划的价值在于守护长久不变的追求

李晓江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规划的价值在于守护长久的价值,把握确定和重要的因素,例如历史文化,绿水青山,城市安全,应对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


其一,长时段的战略勾画需要有长历史的回溯追思。过去三十年浙江各城市起起落落,在省、市、区层面均存在交替兴起的历史溯源。杭州需有应对起伏的危机感,把握现有的天时地利人和因素加速发展。


其二,自古以来杭州和上海文化互通,没有致命性的资源和产业竞争。沪杭双城发展、沪杭甬一体化是杭州2050战略思考方向。在区域层面,高新技术研究部门、战略性国家实验室在杭州长期战略中需要培育。


其三,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的价值需要从物质财富增长,帮助社会缩小贫富差距的角度来评判。


其四,人口、空间、生态三者之间的关系。创新生态在杭州的整合、聚合、磨合程度远远不够,目前创新空间的零星散点没有起到整合汇聚的作用。城市居民老龄化、未来的生态空间和生产空间的协同变化、宜居的发展模式等都是规划应当思考明确的问题。


吴志强城市2050的三个趋势和规划的三个不可逆转

吴志强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设计综合方案总规划师


城市2050的三个趋势:分别是全球文明竞争中区域一体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创新青年的指数(创新青年/总人口)代表未来的区域动力不可逆转;人工智能4.0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2050社会是生活定制化精确的人工智能4.0社会,不可抗拒,不可逆转。


以此我们要重视规划编制的三个不可逆转:规划编制的长远目标对政治体制的映射越来越强;战略规划问题中对关键问题的刻画越来越精密 ;过程方法论的选择成为战略结果越来越重要的支撑。


崔功豪空间环境是未来城市的价值取向

崔功豪

南京大学资深教授、博导,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杭州未来的发展需要理论的支撑和人才的合力。

其一,杭州发展的持续性主要靠能留住人才的良好生活环境 ;

其二,杭州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在长三角中特有的优势,关注长三角战略;

其三,杭州规划需要以人为本,在空间层面考虑人的集聚、就业、需求。



最后,张勤局长指出,各研究项目团队应在充分吸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一是进一步深入研究杭州在为长三角重要经济体中的区域定位,以及与周边城市的关系;二是做好社会经济和市场体系的分析,研究规律、抓住机遇、发现问题;三是结合杭州的特点认知和问题识别,将“创新发展”的理念和要求体现到城市定位和空间目标上,做好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为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供战略依据。



注:本文分享自“杭州规划”微信公众号,特此鸣谢。

有关杭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