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探索│厦门市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实践(上)
主办: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
•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街专业委员会
承办:
•景德镇市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清控人居遗产研究院
20151107-1109 •景德镇
本文对厦门市规划委员会主任助理杨峋女士在会上所做的题为“厦门市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实践”的报告进行了简要总结,感谢会议主办方提供资源支持!
一 厦门市城市建设发展沿革
自唐朝汉族人迁入岛内进行大规模开发开始,厦门岛的历史发展主要历经了“农耕拓岛”、“海防重镇”、“八闽门户、“开埠口岸”、“开放特区”五个主要阶段。
•农耕拓岛时期:唐中叶(760年前后),先后有薛、陈两姓族人从福建内陆迁徙入岛,在洪济山南北聚族而居,从事农业耕作,进行土地开发。
•海防重镇时期:宋代,朝廷在岛上设防驻兵,训练水军,军事地位开始凸显;元代在岛上设立嘉禾千户所。明初朝廷在东南沿海设置巡检司和卫所,永宁卫的中、左二所设于厦门岛,并筑城驻兵,厦门遂成为海防要塞(图1)。
•八闽门户时期:明正德十年(1515年),葡萄牙人第一次出现在厦门附近,与漳泉商人进行交易,开始了早期海上贸易。明末清初,郑成功在厦门设立“抗清复台”根据地,同时实行“通洋裕国”政策,开展大规模海上贸易,使厦门城在经济、军事、城市建设等方面得到飞跃发展。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军攻占厦门,在厦设立当时全国仅有四口的海关之一“闽海关厦门衙署”,确立了厦门通商门户的地位。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厦门成为惟一合法的对东南亚各国的贸易口岸,乾隆初(1736~1756年) 海上贸易达到鼎盛,带动了航运业、造船业的繁荣,并加速厦门成为闽南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图1 清道光年间《厦门全图》
•开埠口岸时期:鸦片战争后,厦门被列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厦门正式开埠,厦门市沦为我国第一批半殖民地城市。1902年,鼓浪屿沦为公共地界。开埠之后,因鸦片战争而衰退的港口贸易逐步复苏,西方国家资本与货物大量涌入,资本主义商业迅速发展。
民国8年(1919年),鼓浪屿工部局董事会的华人董事林尔嘉领衔,发起成立厦门市政会,并发动本市商贾和海外华侨投资建设,推进大规模市区改建工程,厦门市近代城市规划与建设拉开帷幕。民国9~25年,全市先后修筑开元路、厦禾路、中山路、大同路、鹭江道等大小道路共计78条,建成中山、虎溪、延平3个公园,新建、重修码头19个,开发住宅地30处,新增市区面积116.2万平方米,建成公共交通、邮电、医院、学校、供水、供电和公共卫生等配套设施,初步改变旧厦门街巷狭窄、市容脏乱的面貌,基本形成了现有旧城核心区的空间格局(图2)。
•开放特区时期:解放以后,两岸军事对峙长达三十年,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受较大制约,但是厦门市仍持续推进了旧城区改建、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1955年建成高集海堤;同时,1950年代发展城市工业成为地方经济建设的重点,先后建成了后江埭、文灶、厦门港沙坡尾、杏林等工业区。
改革开放后,两岸关系日趋缓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正轨。1980年10月7日,国务院批准在厦门湖里区设立经济特区,10月15日,厦门经济特区湖里加工区正式动工,拉开了城市大规模建设的序幕,厦门迎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图3)。
图3 1980年代《厦鼓全景》
厦门近代城市建设开始于1920年代,1922年开始拆除城墙,旧城改造正式拉开帷幕。1930年代城市建设大规模展开,厦禾路、思明北路及中山公园陆续建成。1940年代城市空间进一步拓展,筼筜港向北大规模造地,城区也进一步向厦港东部拓展。解放后拓展了厦港、文灶、杏林等工业区(图4)。
图4 厦门城市空间格局演变:上:1920年代初《厦门城市略图》;下:1967年《厦门市区地图》
4.1 历史上东南沿海的海防战略要地
厦门地处东南、面向大海,形势险要,是宋代以来东南沿海抗击倭寇、抵御外国殖民侵略的重要阵地,台海前沿阵地,明末清初郑成功复台基地,军事战略地位突出。至今仍有较多海防军事设施遗址保存较为完好,如胡里山炮台、厦门城墙遗址、龙头山寨遗址、水操台、演武池等;同时历史上涌现了较多著名军事家,包括民族英雄郑成功、福建水师提督施琅、陈化成等。
4.2 近代东南沿海主要贸易口岸及闽南门户城市
图5 开埠后厦门城市景观相关老照片
4.3 近代多元文化融合的前沿及东方文化重要输出地
厦门在近代形成西方文化、对台文化、南洋文化、闽南文化等多元文化融合的汇集地。
海上贸易兴起后,厦门与东南亚各国的贸易往来密切,雍正时期厦门曾为惟一合法的对东南亚各国的贸易口岸。贸易交流以及东南亚华侨推进了南洋文化的在厦门的发展,也将本土文化进一步向东南亚输出。以骑楼、嘉庚建筑为代表的南洋风格建筑也构成了厦门特色建筑文化(图6)。
图6 厦门特色建筑文化
厦门位于闽南“金三角”的中心,上千年的历史积淀与文化传承,形成了丰富的具有闽南特色的建筑、民俗、宗教、艺术等文化(图7)。
图7 闽南传统民居建筑
4.4 近现代福建华侨文化传承的中心
厦门是福建籍华侨出入国的主要门户,福建主要的侨乡,历史上是华侨回国参与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建设以及民族民主革命活动的中心,华侨为厦门城市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华侨文化与精神是厦门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码头建设
早在宋代,厦门岛就有渡口形成,如现存五通渡口遗址处,曾为古代厦门岛交通要津及海防汛地,与对岸(今翔安)往来的重要渡口。明清以来,厦门港逐渐发展成为闽南沿海重要的港口,鹭江沿岸、玉沙坡(今厦港)、鼓浪屿、五通、东渡、高崎等地区均修建多处码头,其中鹭江沿岸码头多达十余处。20世纪20年代起,随着厦门城市市政建设,多处旧码头因填海筑堤被改造或填没,1930年代中期,经改建、新建,厦门岛内共有大小码头32处(图8)。
(2)填海拓地
厦门填海造地历史悠久,现今厦禾路中段、思明北路北段和故宫路西段等 ,约在百年之前由海滩填为陆地。民国时期的浮屿(现思北路口),百年前为与陆地分离的小岛,明末清初起为水陆联运码头,旧码头遗址至今犹存。目前厦门岛仅存两处自然岸线,即:胡里山炮台下石崖以及五通灯塔一带岸线。
厦门岛大规模的填海、填河筑堤造地,始于20世纪20年代。1920年代,削平临海岩崖,填海扩地筑堤岸,填平星散于市区的水系和低洼地段,市区土地面积增加近130多万平方米。1930年代,引进荷兰堤岸建设理念与技术,填鹭江第一、第二、第三段堤岸造地8处,开发土地面积71.79万平方米;1933年,厦门港的沙坡头、沙坡尾,在沙滩上筑岸填土,沙坡尾一带辟成新渔港。筼筜港南岸填海始于清道光咸丰年间,1970年代修筑筼筜海堤;1980年以后,西堤外侧,东渡港区,高崎港区及北部航空城也陆续修建堤岸(图9)。
(3)跨海发展
1950年陈嘉庚先生提出修建高集海堤的建议,1953年动工,1955年建成,随后先后建成集杏海堤、马銮海堤等七座海堤,现保留海堤基本已开口改造。1991年厦门大桥通车,1999年海沧大桥通车,2008年集美大桥、杏林大桥通车,2010年翔安隧道通车,构成了目前“四桥一隧”的主要跨海通道。
二 厦门历史风貌保护规划
1.1 历史街区概况
历史街区包括鼓浪屿、集美学村、中山路、厦港、同安旧城5处历史文化街区,另外有5处历史风貌片区。
1.2 划定初步方案
厦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初步划定为:一城两片,共计18.71平方公里。“一城”即包含鼓浪屿街区、中山路街区、厦港街区、明城墙遗址等本岛旧城片区,共计13.49平方公里(含海域部分)。“两片”即为集美学村历史街区1.35平方公里,以及同安旧城历史文化街区3.87平方公里。
1.3 厦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概况
位于厦门岛西南侧,隔鹭江与厦门岛鹭江道沿岸相对;面积1.87平方公里;国家5A级旅游景区,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文化特征
郑成功复台据点,鸦片战争后沦为公共地界;
近代历史的见证、中西方文化融合发展的前沿、浓厚的艺术文化底蕴、多姿多彩的人文精神。
——传统格局与风貌特色
完整地保留了历史时期形成的空间结构、街巷肌理以及建筑风貌;
“万国建筑博览会”:闽南传统式、外廊殖民地式、西方古典复兴式、华侨洋楼、早期现代式等多元风格建筑。
历史风貌保存情况:鼓浪屿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60处,其中国家处1处(20个点,29幢建筑1处园林),省级15处,县市级25处。不可移动文物140处,历史建筑390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处。
——概况
位于厦门岛西南海滨,依万石山麓,临鹭江海滨,与鼓浪屿隔海相望;街区范围约1.5平方公里,核心保护区范围约30公顷。
——历史文化价值
历史时期重要的渡口,商业中心区;
街区整体主要形成于1920-30年代,为厦门岛内最早进行城市规划建设的区域;
厦门城市发展历史及城市风貌的典型代表。
——传统格局与风貌特色
较完整地保留了近代形成的空间结构、街巷肌理以及建筑风貌;
紧凑连续的街坊、规整的骑楼立面、有机随意的巷道空间构成的空间格局;
南洋风格骑楼建筑为核心特色。
历史风貌保存情况:中山路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涉台文物古迹1处,历史风貌建筑40处;包括名人旧居、历史遗址、宗教建筑、石刻等古迹。
——概况
位于厦门岛北侧,范围约1.35平方公里。1913年,在陈嘉庚先生的捐助下,各类院校在此兴建,在20世纪20年代逐渐形成规模。至今仍为一个以教育为主要功能的生活型街区。
——历史文化价值
20世纪初,集美学村曾是闽南地区最重要的教育设施之一,中国近代教育文化变革的缩影(多层次教育模式集合的教育大观园);独特的“嘉庚风格”地域建筑文化的集中体现。
——传统格局与风貌特色
20年代建设的建筑已大量损毁,但基本格局还是保存了下来;基本延续原有校园的空间肌理,整齐有序的街道、开合有致的巷道以及散布的广场、园林、廊桥等开放空间所构成的疏密有序、有机生长空间格局;嘉庚风格建筑为主要建筑风貌特色。
——历史风貌保存情况: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历史风貌建筑37处。
——概况
位于厦门本岛南部,街区范围总面积2.65平方公里,历史街区面积83.86公顷。核心保护区主要包括:厦门大学、南普陀寺院、南华新村及沙坡尾避风坞四个区块,以文教区、寺院、居住建筑、旧厂房建筑为主,体现不同历史时期及建筑特色的风貌。
沙坡尾一带,原称“玉沙坡”,早期厦门主要的渔港,为厦门港的发祥地,明清厦台两岸唯一渡口;渔港文化、延平文化、闽南寺庙文化、华侨文化等多元文化为特色。
——历史风貌保存情况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厦门大学建南楼群、群贤楼群、芙蓉楼群;胡里山炮台等4处。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普陀寺大雄宝殿1处。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盘石炮台遗址、演武池、演武亭、乾隆御制碑等7处。
历史风貌建筑:华侨博物馆、南华新村别墅群、黄厝、厦门大学教学楼等4处。
拟申报文物保护单位:避风坞(疍民文化)。
——概况
位于同安区中部,东临五显—布塘片区,南接城东、西湖片区,西与祥平片区相邻,面积616公顷,历史街区面积199公顷。
被称为“文明之邦”、“海滨邹鲁”之地。
——历史文化特征
历史悠久,厦门城市的发源地。具有一定数量的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历史风貌建筑,如同安孔庙、同安城墙、婆罗门佛塔、绩光铜柱坊等。
——传统格局与风貌特色
局部地段保留了历史时期形成的空间结构、街巷肌理以及建筑风貌。闽南传统式建筑风格为主。
——历史风貌保存情况
街区内现有同安旧城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9处,其中省级5处,市级1处,县级17处,区级6处;涉台文物保护单位12处;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19处。街区内规划划定历史风貌建筑24处。
2000以来先后编制完成鼓浪屿、本岛旧城、集美学村、全市其他区域历史风貌建筑保护规划,2010年进行修订。除鼓浪屿外的其它地区规划确定历史风貌建筑451处。其中本岛历史风貌建筑161处。集美学村历史风貌建筑37处。岛外其它地区历史风貌建筑249处。
(未完待续)
注:根据会议资料整理,未经作者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