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村镇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探讨 | 焦点观察

2015-12-16 金鉴明 规划中国



 主办

 中国工程院


 指导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承办

 •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文对中国工程院院士金鉴明先生在会上所做的题为“村镇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探讨”的报告进行了简要总结,感谢会议承办方提供资源支持!

研究主要内容

一、前言

二、村镇规划建设与管理若干原则思考

三、全面实施小康与美丽乡村建设

四、村镇可持续发展模式案例

五、结束语


一、前言

  当前全国正在学习贯彻十八大五中全会及国家十三五规划意见精神,召开此次村镇规划建设与管理国际论坛意义很大。我们不仅可以总结十二五期间研究项目工作的内容而且可以展望和谋划十三五规划工作内容。


  以五中全会的文件精神指引十三五今后的研究工作任务,即五个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六个坚持原则(人民主体地位、科学发展、深化改革、党的领导、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依法治国)和六项建设任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小康社会)。


二、村镇规划建设与管理原则思考

2.1 规划顶层设计

  今年9月21日,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阐明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理念、原则、目标,实施保障等重要内容,指出要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我国生态文明领域改革作出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推动绿色设计(生态设计)破解资源环境约束难题,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资源消耗,是防止和降低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在当前适应新常态下,自觉地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同时更加注重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管理思路、设计、调整和改进环境管控制度。例如用顶层设计贯彻在生产产品中,用制造业为例:图介顶层设计思路又如何贯彻到村镇生态建设的规划之中,值得大家思考。

案例1:奇瑞汽车

  以奇瑞汽车制造业推进企业清洁生产为例,实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3R原则)。




奇瑞公司发展的主要特点:


1.确立了自主创新发展战略。建立研究总院、开发研制、产学研结合、试验生产的全过程能力

2.形成自主配套体系,掌握零部件核心技术

3.集聚了一批技术和管理人才,建立激励机制

4.建立企业文化和企业社会责任

5.掌握了一条走向国际化生态战略的道路

案例2:贵港糖业

•废物资源化

•资源再生化

•物耗最小化

•效益最大化



2.2 优化空间格局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指出,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树立空间均衡的理念,把握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平衡点,推动发展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增长速度不能超出当地水土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并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由内涵即协调发展和优化空间格局二大特点,优化三生(即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落地。


2.3 长效管理机制建立

 •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机制;

 •实施环境风险分区管控体系;

 •提升环境风险应急管理(水平)体制;

 •建立水、气、固废常效管理制度;

 •建立环境事件应急联动机制等等。


三、全面实施小康与美丽乡村建设

3.1 综述

  美丽乡村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抓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各地各部门致力于繁荣农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改进生态环境,持续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养新型农民,创造农民群众美好生活,取得了显著成效。


3.2 创建

  生态文明建设贯彻于美丽乡村建设,必须从细胞抓起;而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镇创建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细胞工程。


3.3 创建的必要性

(1)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镇创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2)开展“创建”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须,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美丽乡村不仅要有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林茂粮丰的自然资源,还要有路畅灯明,水清塘净,村容整洁的宜居环境,创建就要美化提升农村田园景观,把生态文明建设带入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持续创建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以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现代化进程,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让农村居民享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和宜居宜业的环境,通过创建过程带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通过村容村貌改善带动农民精神面貌变化,有利于促进城乡互补协调发展,有利于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对实现新型城镇化也有重要意义。


(4)村庄是农民世代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农村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空间,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镇创建,对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见。


  多年来由环境保护部组织开展的生态建设示范区(包括生态省、市、县、乡镇、村、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工作,促进了各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发展之路,取得了明显成效,涌现出了一批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先进典型。前不久,经中央批准,生态建设示范区正式更名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这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


  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工作,环境保护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在已经制定发布《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指标(试行)》基础上,制定发布适用于乡镇、村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指标《指标》和印发从村镇层面对农村地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工作提出了要求。


3.4 创建的《指标》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内容

  为体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求,真正起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和带头作用,《指标》从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提出要求,建成的示范村镇应实现“生态发展美、生态环境美、生态富裕美、乡(村)风人文美”。


(1)生产发展方面:体现生态文明发展理念,要求区域空间开发和产业布局要符合主体功能区划,环境功能区划和生态功能区划的要求;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有机农业、低碳农业等环境友好型农业。


(2)乡风人文方面:要求乡村和社会和谐、乡风淳朴、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历史遗迹得到保护。


(3)生态环境方面:大气、水等环境质量应达到环境功能区要求,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等得到有效治理,辖区内环境优美,乡村风貌得到保留,河塘沟渠水体清洁。


>>>>特点

(1)《指标》框架包括基本条件和建设指标二个方面,它们互相衔接又各有侧重,基本条件主要定性描述,建设指标主要是定量数据,其中基本条件包括:基础扎实、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乡风文明5个方面,建设指标包括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乡风文明4个方面,每项指标包括: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值,其中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建设指标有18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建设指标有21项。


(2)在制定指标时,充分考虑指标的可操作、可设计、可考核的原则。


(3)各地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镇创建应注意的问题;以民为本、尊重民意、因地制宜、保持特色;考虑长远、建管并重。


四、村镇可持续发展模式案例

4.1 广西恭城模式——绿色、循环

  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于1983年率先开展了生态农业建设的试点工作,创建了“以沼气为纽带,以种植为龙头,以养殖为重点”的循环利用资源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即“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恭城模式”,通过农业废物资源化利用和立体种养植结合的模式,以林果产业为核心,实现了农业产业的生态化转型和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绿色型、绿色化”


绿色型

改水、改厕、改厨、改房、改路


绿色化

庭院绿美化、燃料沼气化、言行文明化、用水自来化、电话程控化、电视闭路化、家具现代化、厕所厨房卫生化等



  红岩新村位于恭城瑶族自治县南大门一一莲花镇,离县城14公里,交通和通讯十分便利。该村95户共390人,主要以种植月柿为主,人均有果面积近2亩,年人均有果6600公斤。 2003年,该村作为富裕生态家园的示范点,定位为生态旅游新村进行建设。到2004年底,已建成了43栋独立别墅式小洋楼,修建瑶寨风雨桥一座,滚水坝一座,大型停车场1个。2003年和2004年在红岩新村举行了第一、第二届中国桂林恭城月柿节,均获得圆满成功,共吸引了近7万多游客,现在农民除农业收入外,每年可增加近6000元的收入。




4.2 浙江滕头村——低碳、和谐

  上世纪90年代初,浙江滕头村(包括江苏泰县河横村、安灰小张庄村、北京的留民营村等)被联合国授予全球生态500佳,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乡村级环保机构——滕头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实施对引进项目一票否决制,至今已否决了46个总投资额超过数亿美元的可能产生污染的项目。

  联合国有关机构将评选十佳和谐乡村的标准确定为:GDP,就学率、就业率、犯罪率、绿化率、空气质量、人均寿命和幸福指数等8大指标,26项参数。专家们看重的不光单项指标高低,而是评定8个指数的综合水平,强调注重各指标共同发展、和谐发展。


  评审组专家认为,滕头村最具有魅力之处概括起来为六大和谐:


人人安居乐业、心理和谐;

村落布局合理、人居和谐;

青山绿水相济、环境和谐;

企业发展创新、市场和谐;

村民和睦相处、人文和谐;

刑事犯罪为零、社会和谐。


  从滕头村看到中国未来的希望,看到和谐社会的雏形。

  滕头村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了乡村环境污染治理,构建低碳社会,以先进生态工业引领农村及农业生产,不断推进低碳农业发展。

  滕头低碳发展之一——推进新能源建设

  滕头低碳发展之二——清洁能源工程的建设

  滕头低碳发展之三——建设污水处理零排放目标工程

  滕头低碳发展之四——推动低碳农业的发展

  滕头低碳发展之五——开展生态旅游




4.3 浙江安吉——工农结合

应用循环经济建立生态农业与生态工业结合的创新模式


  从生态农业延伸生态工业链,把丰富的竹资源和良好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三次跨越,形成安吉工农生态产业链模式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第一次跨越:

毛竹地产林改造和笋竹两用 林建设,全县80%以上农户或育竹、或加工、或营销。


第二次跨越:

科技兴竹,建立竹丰产示范基地和科技样板村。

第三次跨越

发展二、三产业,笋、竹加工成为支柱产业,形成一二三产联动的致富链。



  竹业生态循环链

  竹林下养鸡、出鲜嫩笋作为农家饭菜之一,鸡粪肥竹土形成良性循环生态链。



4.4 宁夏银川资源回用


  •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建立管理制度

  截止2014年底,宁夏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累计投入资金15.9亿元,对全区2100个行政村进行了环境综合整治,敷设生活污水收集管网1539公里,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37座,建设垃圾中转站(点)及填埋场304座,购建垃圾箱、池20.8万个,购置各类垃圾收转运车10517辆。


  制定并发布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操作规范等标准规范,为宁夏地区村镇环境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技术标准支撑。

  制定北方典型村镇环境整治指南6项,投资指南已成为宁夏农村环境整治项目的审查依据,指导10亿元农村连片治理经费的科学使用,其中《宁夏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投资指南》作为《宁夏环境综合整治2014年资金与项目安排》资金估算的依据。


  •政策及标准支撑

  研究成果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得以应用,该规划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实施(宁政发[2013]23号)。

  基于综合保障机制体系,编制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生活废弃物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暂行办法》,于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

  1.分类收集,集约处置;

  2.统筹规划,分区管理;

  3.建立技术政策指导;

  4.完善长效环境管理体制。


五、结束语

1.美丽乡村和小康社会必须机制活、产业优、生态美、百姓富;

2.美丽乡村的建设和发展模式必须由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引领走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

3.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引领村镇建设,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引领村镇规划的实施。




注:根据演讲视频整理,未经作者本人审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