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建筑结构丨第八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在西安隆重召开!

36万人关注 建筑结构 2022-07-11

会议部分花絮视频


会议概况


2021年7月7-10日,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勘察设计协会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主办,西安五和土木工程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建丝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建筑结构》杂志社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八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于古都西安成功举办。包括2位工程院院士、12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设计院总工、教授等在内的100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设计、施工、房地产、科研、高校等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本次盛会。


会场照片(整体照片)



开幕式



7月8日上午8:20,大会正式开始。大会开幕式由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建筑结构》杂志社社长兼主编、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结构分会秘书长王学东主持。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建筑结构》杂志编委会主任修龙,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郝际平,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王树平,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孙英,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军,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结构分会会长任庆英,西安五和土木工程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志远,中建丝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令狐延分别代表主承办等单位在开幕式上致辞。他们纷纷表示,当前中国进入新时代,国内建设市场形势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有必要及时总结交流工程建设领域在产、学、研方面的科技成果,本次会议为加强结构工程技术人员之间的技术交流搭建了很好的平台。相信本次会议的召开也将对推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进一步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修   龙

郝际平

王树平

孙   英

王   军

任庆英

王学东

刘志远

令狐延


7月8-9日两天是学术报告环节,8日及9日下午是大会报告,9日上午是4个主题分会场报告。共有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11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及多位设计院总工、知名教授、重大项目负责人等75位专家做了精彩报告,内容涉及工程结构领域的最新成果,工程结构的设计、科研与建设情况,建筑结构新体系、新材料和关键构件和节点的设计理论及方法,建筑结构设计与工程建设技术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建筑工业化、减隔震技术、智能建造、地下空间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1000余人的会场济济一堂,会议学术氛围浓郁,内容广泛,参会者普遍反映本届会议的报告水平高,很有收获。两天会议报告情况如下。


大会报告


欧进萍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报告主题:装配式及其模块化消能减震建筑结构


徐  建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报告主题:与时俱进推动砌体结构高质量发展


汪大绥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资深总工程师

报告主题:我国超高层建筑结构发展与展望

王亚勇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顾问副总工程师

报告主题:结构性能化设计遇到超限审查

任庆英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结构分会会长

报告主题:结构选型的合理性与灵活性(以冬奥会雪车雪橇中心和首都博物馆东馆为例)

郝际平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

报告主题:积极推广钢结构建筑 为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郁银泉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

报告主题:摩擦摆支座隔震结构地震反应特征研究

范  重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报告主题:雄安站结构设计研究

王立军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首席科学家

报告主题:脚手架设计关键问题分析(脚手架系列之二)

方小丹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工程师

报告主题:对广东省新高规DBJ/T 15-92-2021 一些疑问的解答

丁洁民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报告主题:复杂高层建筑结构竖向荷载传递分析

王卫东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报告主题:预制桩植桩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

周建龙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首席总工程师

报告主题:超高层连体结构地震响应机理与设计对策

葛家琪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首席专家、总结构师

报告主题:浅谈结构设计创新

叶燎原

云南师范大学教授

报告主题:漾濞地震减隔震建筑调查

周  云

广州大学副校长、教授

报告主题:中国消能减震技术研究与应用回顾与前瞻

杨  琦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报告主题:悬挂钢结构性能分析与超高层实践

王翠坤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总工,建筑结构研究所所长

报告主题:带粘滞阻尼伸臂的超高层振动台试验研究

陈彬磊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结构总工程师

报告主题:天增岁月房增寿

霍文营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报告主题:大跨木结构设计与思考——天府农博园项目为例

张良平

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报告主题:创新结构体系在项目中的应用

戴雅萍

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总工程师

报告主题:中南中心地下室结构设计研究

刘彦生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报告主题:多塔连体高层结构受力特点和设计思路与探讨

张小冬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

报告主题:哈尔滨极地馆设计

史庆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报告主题:高层建筑钢管混凝土斜交网格筒结构相贯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令狐延

中建丝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报告主题:产业链协同创新推动新时代城市更新

陈岱林

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报告主题:建筑模型的数字化、三维化探讨

邓明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

报告主题:高延性复合材料研究与工程应用

张乾青

山东大学教授

报告主题:喷扩挤振压灌一体化绿色成桩与智能控制技术

曾庆义

深圳钜联锚杆技术有限公司博士

报告主题:底锚型锚杆和锚杆防腐设计要点


大会报告主持人


大会报告环节主持人由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结构分会会长任庆英,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总工程师丁永君,清华大学教授石永久,北京工业大学教授薛素铎,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杨琦,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霍文营担任,他们的精彩点评也赢得了与会代表的阵阵掌声。

任庆英

丁永君

石永久

薛素铎

杨   琦

霍文营


主题分会场一


王启文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报告主题:深超总C塔结构方案比选

杨学林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

报告主题:建筑桩基中的新技术与新问题

孙宏伟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报告主题:从结构到地基的压力与反力

包联进

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结构总工程师

报告主题:密柱框筒结构的回归和新演绎

朱立刚

奥雅纳副董事、总工程师

报告主题:超高层结构设计的创新与进化——以重庆陆海中心和重庆来福士为例

李兆凡

SOM上海办公室副总监

报告主题:西部第一高楼——中国国际丝路中心结构初步设计

张永胜

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报告主题:AI总部基地三塔复杂连接超限高层设计

刘建飞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报告主题:西安红会医院高铁新城院区大型医院结构设计

杨志勇

广州建研数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报告主题:非线性分析技术标准与工程实践

岳增国

兆弟集团有限公司企业研发中心副主任

报告主题:螺锁式连接预应力混凝土异型方桩试验研究与工程应用


主题分会场二


罗赤宇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报告主题:复杂体型公共建筑的建筑、结构和幕墙一体化设计——以漓江歌剧院为例

温四清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工程师

报告主题: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的研究与工程应用

朱忠义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报告主题:卡塔尔世界杯主体育场大跨度结构设计

贾俊明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报告主题:建筑唯美  结构兼“固”

李雄彦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

报告主题:大跨度气承式膜结构煤棚在我国的工程应用

王  喆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钢结构所所长

报告主题:重型热轧H型钢及工程应用

李龙飞

中建科工西安公司总工程师

报告主题: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实践

高  顺

北京银泰建构预应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报告主题:重载大跨混凝土结构方案选型

张  培

广州集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钢结构及轨道交通产品研究室主任、博士

报告主题:绿色涂料新技术在钢结构领域的应用

金冬梅

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建筑经理

报告主题:土木领域精细化仿真分析的软件实现


付鹏波

隆基新能源解决方案高级经理

报告主题:未来屋顶


_


主题分会场三


张锡治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院长、总工程师

报告主题:消能减震技术提升装配式框架安全与效率

赵仕兴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报告主题:砌体结构隔震加固设计实践

钟  阳

云南省建筑工程设计院原总工程师,云南省工程设计大师

报告主题:方舟——重生的希望

程  煜

奥雅纳副董事、总工程师

报告主题:北京世纪城市项目连体结构设计

万叶青、梁希强

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报告主题:汽车工厂中的振动与振动控制

赵鹏飞

中国建研院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咨询设计院副院长

报告主题:超长结构多维多点输入反应谱法研究

李  皓

西部建筑抗震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报告主题:民用建筑减隔震技术应用

辛  力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结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报告主题:大型公共建筑隔减震技术创新与实践

汪大洋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

报告主题:地铁上盖超高层结构车致竖向振动机理与振动台试验研究

汤  飞

卡本科技集团副总经理、技术总监

报告主题:碳纤维板加固系统的性能研究与工程应用


陈晓明

北京构力科技有限公司结构技术总监

报告主题:基于复模态和FNA方法的减隔震结构设计快速解决方案

_


青年论坛分会场


张  伟

中建科技设计院深圳院结构总工程师

报告主题:四角筒双向多重大跨度错位连体结构体系创新与关键技术问题探索

高  颖

悉地国际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北京结构设计中心总经理

报告主题:衢州体育场结构设计

吴宏磊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集团副总工程师、复杂结构设计研究所所长

报告主题:阻尼伸臂技术在超高层建筑中的研究与应用

孙海林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报告主题:钢结构事故及思考

甄  伟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报告主题:工程结构事故及思考

王洪臣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副总工程师、钢结构设计研究中心主任

报告主题:浅谈悬挑,细叙情怀

赵彦革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院设计一院副院长、副总工程师

报告主题:某地铁上盖项目隔震设计分析

陈才华

中国建研院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咨询院副院长

报告主题:框筒结构框架剪力调整研究与探讨

肖  明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报告主题:标准院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研发新进展

虞终军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报告主题:超高层地下结构设计(以中国国际丝路中心大厦项目为例)

游  健

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广州公司总经理

报告主题:钢板组合剪力墙结构在高烈度地震区的应用与研究

陈  强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复杂结构分析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

报告主题:乐山奥体中心体育场车辐式单双层组合索网罩棚设计


林超伟

柏涛国际工程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副总工程师

报告主题: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二道防线有效性探讨

_


主题分会场主持人


4个主题分会场的报告主持人分别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彦生,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总工程师袁雪芬,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工程师朱兆晴,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金如元,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孙逊,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肖志斌,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首席总工程师周建龙,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张峥担任,分别主持了四个分会场的报告,他们的精彩点评也为会议增色不少。


刘彦生

袁雪芬

朱兆晴

金如元

孙  逊

肖志斌

周建龙

张  峥


场外展区


会场外专门设置了企业展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五和土木工程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建丝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西部建筑抗震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倍特力地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深圳钜联锚杆技术有限公司、广州集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银泰建构预应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兆弟集团有限公司、卡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构力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建研数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欧本钢结构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河北圣雄管件有限公司、隆基新能源有限公司、江苏力汇振控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容大减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隔而固(青岛)振动控制有限公司、梵迦德涂料有限公司、南京大德减震科技有限公司、天宝蒂必欧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云南国为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森林建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德儒巴软件(上海)有限公司、山东百顿减震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万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同磊土木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佐敦涂料(张家港)有限公司等32家业内知名企业参展,他们与参会代表近距离交流,为设计科研单位、施工单位、产品供应商之间搭建了良好的互动交流的平台。会场外展位前人头攒动,充分搭建了沟通桥梁。


工程参观


7月10日上午,会议组织了两个工程项目的现场参观。

(一)“十四运”配套设施项目——长安云

长安云项目是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的配套工程,与长安乐、长安书院共同构成新长安系列建筑群。工程总建筑总面积146410m2,地上面积88810m2,地下面积为57600m2,包含南馆、北馆和连桥三部分,主要功能为规划和科技展示。整体建筑造型动感,简洁大气,中部连体桥与南端的大悬挑把南馆和北馆紧密联系在一起,犹如漂浮在水岸上空的一朵星云。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二)西安丝路国际会议中心

西安丝路国际会议中心,是国家“一带一路”系列工程之一,建成后将作为西安市地标性建筑。会议中心地上建筑面积12.8万m2,地下7.9万m2,建筑高度51.05m,平面尺寸207m×207m。主体建筑地上3层(局部设置夹层)。结构设计主要有三个创新点:采用减隔震技术、地上结构采用巨型框架结构、外立面采用刚性悬挂式玻璃幕墙。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此次参观会务组做了精心的准备和安排,得到了嘉宾的一致认可,大家也纷纷表示两个参观项目都非常好,对具体设计实践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致  谢


第八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指导,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勘察设计协会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主办,西安五和土木工程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建丝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建筑结构》杂志社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西部建筑抗震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倍特力地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深圳钜联锚杆技术有限公司协办,支持单位有广州集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银泰建构预应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兆弟集团有限公司卡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构力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建研数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欧本钢结构有限公司河北圣雄管件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隆基新能源有限公司。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结束语


每两年一届的“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自创办以来,在行业人士的支持和厚爱下,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八届。其中,首届会议于2006年6月在北京举办,会议以北京奥运会及重点工程为主题,共有450多名代表参加;第二届会议于2009年4月在上海召开,会议以上海世博会为主题,共有650余人参加;第三届会议于2011年4月在深圳召开,会议以深圳大运会场馆及重点工程为主题,近7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第四届会议于2013年5月在苏州召开,近8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第五届会议于2015年4月在杭州召开,10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打造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行业“千人大会”;第六届会议于2017年6月在昆明举办,近千名代表参加了会议;第七届结构大会于2019年4月在南京举办,参会人数继续突破1000人。第八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在业内各界人士的关心和厚爱下,参会人数仍然超过1000人。现已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行业盛会。《建筑结构》杂志社作为本届会议的承办方,在前期进行了精心的筹划和细致的准备,与会代表对本次会议的专家报告和会场服务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会议现场

《建筑结构》杂志社会务组合影


本届会议报告PPT将在征得演讲嘉宾同意后,在《建筑结构》官方微信(微信号BuildingStructure)中发布,敬请关注!

《建筑结构》官方微信





推荐

阅读

建筑结构 | 土木系不土不木,夯土墙又高又大!

建筑结构丨事故调查:深圳地铁1号线“3.4”隧道结构被打穿

建筑结构丨8米高连廊坍塌致1死14伤!浙江省开展架空连廊安全隐患排查

建筑结构丨什么是抗浮锚杆?

建筑结构丨9死8伤!5层拆迁楼倒塌,公交车经过时被掩埋!

建筑结构丨注意!住建部:7月1日起,未提出一级建造师延续注册申请的,注册专业将失效!


温馨提示

1)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侵权或原版权所有者不同意转载,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便立即删除。

2)转载须知:原创内容转载及开白要求请后台回复“转载”查看。

近期关注

直播平台

学堂·订阅·查新

在线教育课程

欢迎关注微博及短视频平台

联系我们


投稿/转载:QQ:80327128;Tel:01057369042/8785

招商/合作:QQ:2099526103;Tel:01057369049/8783

订阅/发行:QQ:605811676;Tel:010-57368777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注册“结构·云学堂”,享受海量学习资源。


你在看我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