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一座现代版的清真寺,颠覆你的所有想象!
导语
你印象中的清真寺是什么样的?
是圆形的穹顶、尖尖的塔楼,抑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宫殿式建筑?
今天带大家来看一座现代的清真寺,建筑师马晓东用本土化的设计语言讲述了江南新的伊斯兰文化。
历史脉络
清真寺是穆斯林举行礼拜、传授宗教功课、举办宗教教育和宣教的场所,也是穆斯林社会事务与联系交往的中心,与穆斯林一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唐宋时期称其为“堂”、“礼拜堂”,元代以后称其为“寺”、“回回堂”,因明代把伊斯兰教称为“清真教”,遂改称“清真寺”,并沿用至今。中国穆斯林的分布总体呈现出“大分散、小聚集”的特征。在穆斯林聚集区,穆斯林聚寺而居形成“寺坊”,“坊”的核心即“寺”。
中国伊斯兰文化是伊斯兰整体文化的一个分支,在经历了本土化历程之后,兼有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二元因子。因此,中国回族穆斯林的清真寺院落空间形态、材料与建造特征,构建了伊斯兰独特的清真寺建筑样式。
南京在历史上曾经是中国伊斯兰教的重镇,解放初期市区内曾经有30多座清真寺。目前仅存4座,吉兆营清真寺即为其中之一,并且是城北地区唯一的清真寺,被喻为南京伊斯兰教的“北大门”。吉兆营清真寺始建于清代中叶,后毁于太平天国战火,现存建筑为民国初年穆斯林募捐重建的。吉兆营老清真寺是中国回族传统清真寺的一个普通样本,因道路在寺的北侧,故大门面北,内有两进院落,大殿、经堂坐东朝西,水房位于院内南侧,沿街是自养铺面。原寺历经沧桑,寺舍已成险房,不能满足正常的使用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同意原址翻建该寺,同时须满足城市道路拓宽要求,改善道路景观。
场地条件
在南京城市大规模现代化改造之前,吉兆营清真寺周边街区环境还保留着老的城市形态:狭窄的街道、低矮的房屋、连续的院落空间。伴随着城市的更新进程,相邻老房已被现代高楼大厦、办公与住宅小区所取代,清真寺临街房变成了城市道路拓宽的障碍。老街区原有肌理完全消失,并呈现出新的肌理,老清真寺也已异化为城市空间的“碎片”。
【街区肌理演变】
翻建的新清真寺需要配置礼拜殿、讲堂、水房和厨房,以及配套的办公管理、会议等功能用房。因礼拜人数日益增多,可以增加新寺的建筑面积及建筑层数,但因用地狭小,这些变化必须以符合城市道路退让规定、相邻住宅日照要求、不产生邻里矛盾为前提条件。
建设用地原本不大,相邻建筑非常贴近,道路拓宽再退让道路红线又极大地压缩了可建设用地范围。在城市规划中,建筑密度通常控制在30%~45%之间,如按常规在满足规划红线各向退让后占地建房,新寺将居场地中央并收缩成为集中孤立的狭小团块。幸运的是,除了对道路红线退让做出明确规定,规划并未对相邻用地边界退让提出严格要求,仅以原址“翻建”的要求给设计留下了余地。
契入场地
为化解扩大的建筑规模与建设用地不足之间的矛盾,设计依据场地现状条件,将密度区分为底层与楼层以做特别设计:将楼层投形密度大幅度提高,以架空方式降低底层闭合空间密度至常规密度值下限。底层密度由集中变为分散,落地闭合空间尽可能占据场地周边,以解决场地集中人流及其他功能组织的问题。主体功能位于二层以上,北侧抵达道路退让边界,东、南两侧紧贴用地边界,西侧围墙则围合树木和院落,并与建筑合为一体。建筑边界基本保留老清真寺原有边界形态,呈现“守边、占天、少占地”的格局。
【总平面图】
【密度分布】
结构基础落放退让用地控制线,避免了对相邻地块的无形占用,并减少施工的干扰。实际设计密度值虽超常规,但由于恰当地利用了规划条件,在确保相邻建筑日照、消防等要求的同时,有效缓解了用地与容量的矛盾。更重要的是,外紧内松的建筑空间形态布局表现出对城市街区空间形态的适应。至此,城市更新遗存的“碎片”得以整合,老街区的新肌理得以缝补。
【结构落位】
院落组织
老清真寺为中国传统清真寺的格局,功能布局依附水平院落的空间秩序,功能的重要性伴随院落空间渐次递进。吉兆营老寺虽小,也有院落两进。新寺有四层,功能上下垂直分布。其中,建筑底层除楼梯外,布置厨房、卫生间和沿街自养铺面,架空敞厅可作为日常休息厅与斋月期间的餐厅;礼拜殿占据二至三层,对应高度布置二层殿前休息敞厅及三层水房;四层布置讲堂与办公。
【功能与空间组织】
【南侧鸟瞰】
【清真寺入口】
外紧内松的布局为延续传统院落内向空间的特质提供了前提条件,因功能分布的变化,传统院落的水平轴向格局随之转化为竖向院落的叠加。新寺西侧的围合院落恰好是礼拜大殿原址所在,窑殿两侧遗存有两棵高大的银杏树。建筑布局的东移使得树木由原来的孤立院落融入新寺主要院落空间,从而产生时空上的最大变化。
【北侧沿街围墙局部】
底层架空敞厅西与主院落水平连接,南与二层新殿休息敞厅上下贯通。架空敞厅内有原寺水井,设计施以青砖铺地,暗示了其院落属性。二层礼拜殿前敞厅为信众集散缓冲与公共交往空间,从原大殿檐廊灰空间扩大而来。边界以透空花饰钢板与相邻外界隔离,敞亮、通风而不失隐秘。
礼拜殿院落呈三合院形态,由讲堂、敞廊与办公围合而成,尺度适宜,颇有传统合院的韵味。建筑在三、四层南北边角亦留有内向情趣小院与外界隔离,承担通风采光作用。叠加院落形态多样,从边院、合院、敞院、敞厅到通高小院渐次有变,体验有异。设计总体上传承了传统清真寺院落空间的多样性和内向特质,回应了场所的时空关联,并产生新的空间意境。
【东侧立面局部】
礼拜空间
礼拜殿是清真寺的主要空间,而“方向墙、圣龛、宣讲台”是构成伊斯兰教礼拜场所的三个核心要件。方向墙面向麦加天房,指明穆斯林礼拜的正确方向。圣龛居于方向墙的中心,标示礼拜殿内方向墙的存在,宣讲台则是领拜的伊玛目(教长)宣讲古兰经的所在。
原寺的方向墙是老大殿的西墙,中心设置券形圣龛,宣讲台位于窑殿一侧。新寺的方向墙是老大殿西墙的原位,与新礼拜空间隔院相对,并构成用地的西侧边界。新方向墙以老殿西墙为基准,经拓宽加高而成。圣龛是老礼拜殿的原物件,设计将圣龛高度提升复位,对应新的礼拜空间。新礼拜大殿位于二层,透过玻璃幕墙与方向墙相对,宣讲台位于新礼拜殿内。
【礼拜空间体验】
因地制宜的设计改变了传统礼拜大殿方向墙的概念以及礼拜空间的体验,核心要件的再组织营造了诗意的礼拜空间。新礼拜殿的方向墙、圣龛在殿外,礼拜的穆斯林在殿内。透过玻璃幕墙,方向墙、老圣龛、银杏树与现在的院落和礼拜空间融为一体。银杏树见证了清真寺的新旧变迁,也见证了穆斯林的虔诚信仰。在与传统意向关联的同时,高大院墙将城市空间划分为世俗与神性,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祈祷空间的私密性,分隔了世俗的喧扰,形成穆斯林愉悦的精神家园。
【西侧院落空间】
【院落中的老圣龛】
【老圣龛对应礼拜殿】
【礼拜大殿空间全景】
【礼拜空间】
【老圣龛新拜殿】
材料建造
吉兆营老清真寺建筑采用木结构、粉墙、小青瓦、青石板台基石阶的形式,完全是江南地区的传统做法。因当时经济条件的不足,墙体用砖有碎有整,还夹杂着老城砖。在新寺的设计中,老建筑所有可再利用的旧砖瓦石料均纳入新建筑的用料,并制定了“旧料新用与新旧混搭”的材料应用规则。所谓“旧料新用”是指旧料在新建筑中的延用或新用法。“新旧混搭”则是在实际建造中,当旧料不足时则以其他新材料补充,呈现出旧料镶嵌与新旧混搭的形态。
【庭院铺装-老石阶与老砖】
【老城砖嵌入】
具体而言,原有墙体的砌筑薄砖皆作为新建筑墙体的饰面材料和围墙、庭院、屋面及庭院树池的砌筑用料,老城砖集中嵌入方向墙,成为修饰性的点缀,而原大殿屋面铺装与院墙漏窗的小青瓦转换为新建筑的瓦饰漏窗;老建筑地面铺装和台阶石料则嵌入新建筑的台阶踏步,柱础成为屋面庭院的修饰。设计原本计划利用木构老屋的木梁、椽、木窗和木门扇作为新寺大殿与讲堂的格栅吊顶和门扇。遗憾的是因业主担忧蚁患,实际施工时以新木料老做法予以替代。除了老材料,设计也应用了大量的新建筑材料,如钢板、玻璃等。钢板作为新材料,主要用于表达伊斯兰元素:以钢板尖券修饰大殿幕墙,以透空钢板花饰作为灰空间和尖塔的围护界面。钢板花饰图案由伊斯兰经文变异而来,具有剪影装饰效果。粉墙、栗色木构与青砖灰瓦传达了江南传统建筑色彩意向,绿色钢板则突显伊斯兰标志性色彩。
【屋面砖院与钢板花饰邦克楼】
【经堂檐廊】
建筑建造体系发生转变,材料的构造方式必然发生改变。原来的木结构变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构造设计采用适宜简单的技术。外墙的青砖已经不是自承重墙体,悬空砌筑饰面青砖需要钢构件的承托。新寺漏窗宽高均达数米,远大于传统青瓦漏窗洞口尺度,非小青瓦可自承重,故采用钢板格构内填小青瓦的新构造做法,格构大小同传统漏窗。空间界面的塑造成为克服重力的表达。
【外墙剖面详图】
适宜建造技术的应用不仅仅遵循建筑设计的逻辑线索,还需具有一定的宽容度,以适应建造现场的施工技术条件与施工队伍的技术素养。转换一个视角,建筑师亦可从与现场施工队伍的互动中汲取地方建造的营养。在建造后期,业主方为保证圣龛石碑复位的施工质量引进了古建施工队伍,这一契机让建筑师见识了真正工匠的高明。原本设计构造采用幕墙挂件连接石碑,而工匠做法则更加简单与实用:开槽、铅丝绑扎、绷紧固定、灌浆即大功告成。可见当下工匠精神尚存,而这正是在地建造的源泉之一。
老材料的再利用传承了老清真寺的建造基因,以“文物”的抽象概念延续了江南传统伊斯兰建筑文化的具象记忆。新材料的应用以现代抽象语汇表达伊斯兰艺术与清真寺符号,适宜建造技术的应用则将新老材料组合为新的有机整体。
【圣龛石板工匠构造】
【圣龛石板工匠构造】
【圣龛复位详图】
结语
回望设计历程,“此时、此地、此寺”始终是设计从未间断的脉络。“此时”虽为现在,但是由于存在着厚重的历史与情感,过去还是难以割舍。“此地”虽为原址,但是时空已转换,建设条件更加苛刻,从过去与环境的自然融合,达到现在的缝补与嵌入,从而建立新的环境关联。“此寺”名为“翻建”,实为“新建”,但清真寺的属性未变,依然是穆斯林的精神家园与社会活动场所。设计以旧物新用、空间重塑使得历史遗存得以延续,用本土化的设计语言讲述了江南新的伊斯兰文化。
在当代中国,新清真寺设计普遍采用了传统阿拉伯风格样式。这种注重表面风格的样式出现在城市和乡村,并已经由个别的现象表现为一种整体的趋势与潮流,呈现出 “千寺一面”的风貌。在没有条件原样“翻建”的前提下,是选择传统阿拉伯风格式样的复兴?还是选择江南传统清真寺在地化的重构?吉兆营新清真寺的设计取向显然是后者。因为在本质上前者反映的是文化的焦虑和固守,后者则显示出文化的自信与自觉。
业主:南京市伊斯兰教协会
建设地点:南京市丹凤街吉兆营 43 号
建筑设计: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马晓东、韩冬青
设计团队:高崧、孙颖智、韩重庆、王晨、贺海涛、王志东、周桂祥、叶飞
建筑面积:1 307.9m2
设计时间:2009.02 ~ 2010.01
建成时间:2014.01
作者简介
马晓东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执行总建筑师,
城市建筑工作室合伙人 / 设计主持,江苏省设计大师。代表作品: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观察站、上饶龙潭湖宾馆、南京马子山回民公墓服务房、南京吉兆营清真寺。
注:此文刊登于《建筑技艺》2017年一月“在地设计”专题。点击左侧蓝字了解更多精彩内容!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购买一月刊。
=====================
《建筑技艺》近期活动
=====================
关于《建筑技艺》
《建筑技艺》(AT)前身为《建筑技术及设计》,创刊于1994年,国内外公开发行。隶属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崔愷院士任编委会主任。《建筑技艺》微信现有微信粉丝300000。微信和杂志推广合作电话:010-57368773,307926062@qq.com。
轻点图片,再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建筑技艺微信
欢迎订阅《建筑技艺》杂志
32元/本,全年384元,赠送四本《建筑幕墙》杂志。可在邮局订阅,邮发代号82-680,亦可在www.atd.com.cn(请认准唯一官网)通过支付宝、银行电汇等订阅。咨询电话:010-57368780。(杂志近期主题包括:“在地建筑、木建筑、绿设计、BIM、装配式建筑、医疗养老建筑、旧建筑改造、室内外一体化设计、互联网影响下的建筑”等,欢迎订阅)
轻点图片,再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直接微信订阅《建筑技艺》杂志
=====================
重要启示
《建筑技艺》2015年推出《建筑幕墙》杂志和微信,关注幕墙技术的小伙伴可以添加关注微信号BCW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