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T】两个超赞的胡同爆改案例

30万粉丝点击关注 AT建筑技艺
2024-09-07


北京的胡同如同历史的载体,各个时期的痕迹在此揉杂交错。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了胡同中的老宅,选择在高楼林立的城市新区中生活。老城区变得越来越像是老年人的城市。如何让年轻人重新回到老城中生活,是城市更新的一项重要内容。


白塔寺胡同大杂院



在这个改造项目中,设计师一方面尊重院落的原始空间格局,保留以前的空间特质。另一方面,将其改造成为适合现代年轻人生活方式的居住空间。这是街区更新及此类建筑改造项目应循的方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673o1m7pz&width=500&height=375&auto=0


概况


项目位于33片历史文化街区中的阜成门内历史文化街区,区域占地约37公顷,总建筑面积约24.2万平方米,区域内约5600户,户籍人口约1.6万人,常住人口约1.3万人。在这个区域老龄人口占19%,外来流动人口近50%。将近807个院落,现存4000余幢建筑,房屋质量70%较差,是一片居住环境有待提升、建筑质量有待改善、文化功能有待梳理的历史街区。



因此,在当前北京推动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的背景之下,众多建筑师用单体院落或单体建筑改造的项目作为触媒,紧密结合当地居民的具体需求,进行城市更新的思考与探索,从而进一步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延续城市历史文化脉络。



本项目是一个位于北京二环里胡同中的传统合院建筑改造项目,院落占地约250平方米,我们将曾经的破旧杂院改造为四合院民宿。结合业态要求,试图在北京传统的四合院空间中融入新时代的居住生活方式。



院落位于一个Y字形路口,相对难得的可以看到完整的两个沿街立面,院墙可以较为完整的展现在人眼前,视觉上对院落整体有非常直观的感受。院内原本容纳了8户人家共同生活。为满足生活面积的需要,院内违章加建现象较为严重,形成了典型的大杂院格局,空间杂乱局促。因此,我们将院落中心位置的加建建筑拆除,还原出合院的原始格局。


改造前平面图

改造后平面图


关于设计


入口进门首先是一条笔直的廊道,右侧是对公众开放的咖啡馆,廊道尽头是内院的大门。院内共设计6间客房,建筑面积与功能布局各不相同。其中最小的房间为20平方米,最大的房间为30平方米。其中3间是loft格局的小客房,另外3间为大客房。且在房间内部色调有所区分,3间客房为浅色调,3间客房为深色调。除客房外,其余室内空间均为公共空间,日常作为展览空间使用。



拆除加建建筑后,6间客房及展览空间重新围合出一个方形庭院。在庭院南侧中心位置,我们使用拆除原有建筑而保留下来的旧青砖搭建了一座楼梯塔。顺“塔”盘旋而上,是展览空间的屋顶,经过结构加固之后作为屋顶露台。在大树的庇荫之下,近可俯瞰整座院落,远可眺望妙应寺白塔,而展现传统建筑群体魅力的连绵起伏的屋顶立面也尽在眼前。




1. 解决老宅的痛点


建筑改造类项目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原始条件不足。大杂院改造同样如此。根据以下几个现状特点,我们采取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 问题A. 室内面积不足:根据设计任务要求,需要在有限条件下塑造出舒适的居住环境。我们采取竖向使用空间的方法,提高空间使用效率。局部下挖地面,并拆除原有天花吊顶,利用传统建筑的屋顶空间做成 loft 格局。



问题B. 采光通风不足:我们几乎为每间客房都设计了屋顶天窗,大幅度增加采光效果。根据冬季采暖保温需要,天窗选用双层玻璃(平面玻璃顶使用三层中空玻璃)来降低导热效应。并在房间立面,每个客房门侧都做了开启窗的设计,辅助通风。


户型分析图


  • 问题C.  采暖保温不足:除了在玻璃的使用中选取保温性能较好的材料之外,我们将全部室内地面铺设了地暖,作为冬季的主要采暖措施。

  • 问题D.  隔音不足:根据房屋现状情况,为每个房间的隔墙增加隔音材料,一定程度的解决了原本的砖墙隔音差的问题。



  • 问题E.  卫生间搭建不规范:现状院中已有院厕,但未经任何处理,直接将生活污水排至市政管网。现状宫门口二条胡同中的下水管道为雨污合流设计,如此夏季难免会有气味散发。我们在院内建造了标准的化粪池,将所有的卫生间内污水排至化粪池,经过处理后合格达标的生活污水,沿用原有管路排至胡同内市政管道中。





2. 空间记忆的传承


这个项目的设计逻辑是在现有条件下因地制宜,着重对现状材料的发掘与再利用。在改造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意外发现给设计带来了新的思路。跟随施工阶段的新的进展,设计也不断的变化发展,由此也可称为“没有逻辑的逻辑”。


轴测图

比如,将建筑的木结构脱漆处理之后,露出的原本的木色干净朴素,展现出古朴的气息,于是我们就保留了木结构的本色。在做地面基础和院内排水时,在现状地坪下约一米处挖出7块大约是清代的条石。我们选取其中4块作为客房与院门门口的踏步石阶,重新赋予了新的功能与使命。



原有建筑的旧的窗框我们予以保留,在不同的房间中重新组织利用,处处可见这座院落旧时的生活气息。



予以保留的还有大量的旧的青砖,具有几十年至上百年不等的历史。我们使用这些老青砖搭建成庭院内中心位置的楼梯塔,其间点缀嵌入现代材料玻璃砖,这座“塔”就连接了院落的过去与未来,是空间记忆的传承。拆除的虽然是违章加建的建筑,但也是整个院落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章,更是城市记忆的一部分。



3. 私密性与开放性


院落与城市的关系:
传统合院的建筑形式是一种较为私密的居住空间。杂院的居住特点是相对开放的,这种开放性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我们希望在这个项目中,可以实现在城市公共空间与居住私密空间之中,建立一个可进行交流的、半私密半公共的空间。



我们将入口处的房间设计为咖啡馆,同时为内院的民宿部分提供接待功能。院落主入口采取向胡同开敞的设计,使廊道连同咖啡馆变成了城市空间的一部分。咖啡馆内仅有一张大桌子,民宿内的住客使用早餐时,当地的客人也可以来喝咖啡,大家一起坐在同一张桌前进行交流。


展览空间位于内院,可分时段对公众开放,也增加了院落与城市的交流。



客房与客房的关系:
在传统的星级酒店中,客房部分通常统一设计为彼此封闭的环境。我们想要打破这种封闭的氛围,所以在房间立面设计了大面积的落地玻璃,并将客房内看书、座谈等相对公共的功能区布置在窗边。这样除了增加采光,不同客房的客人可以互相看到彼此,进行某种程度的交流。而在房间内侧或墙体后面,安排了就寝空间、卫生间和浴室,保证了生活的私密性。



4. 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胡同的居住环境特点,是人居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整座合院分为6间客房,各自分室而居。我们尽力为每个独立的房间都营造出自然环境或是赋予自然环境的体验。1、2号房将一角的屋顶改造为玻璃屋顶,并种植绿色植物。在室内可时刻感受自然光线变化,营造室外庭院的氛围。5、6号房分别拥有真正的室外庭院,是属于客房独享的室外空间。



在胡同里,“树”和人们的生活环境有密切的互动。夏日炎炎,阳光被大树繁茂的枝叶遮挡在外,留下一隅阴凉。冬天树叶凋零,阳光穿过枝桠洒落院里,温暖明亮。人和树的关系是有机的。因此,院落内保留了一棵数十年的老槐树,延续了人和自然的有机关系,也维护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的互动。



以往一些四合院的改造,更多注重在建筑外观的更新和建筑质量的提升。但在老街区里,在胡同中,四合院建筑的改造不应仅仅停留在外观符号性的重塑,更重要的是保留生活的体验。和树一起生活的体验、在庭院生活的体验、开放的生活体验、和城市结合的生活体验……以及每个角落里属于这个城市的记忆。这些在外观看不到的部分,是四合院最独特的文化记忆。



建筑事务所: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

项目地址: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宫门口二条14号

主创建筑师:青山周平,藤井洋子,杨雨嘉,王丹梨

业主:有术 sth.here

建筑面积:246.0 平方米

项目年份:2018

摄影师:夏至


【北京大栅栏胡同】


北京城里的时间轴,记忆的延续与叠加


 随着现代化发展, 胡同区域的功能也变得更加多元且多变。如同这个院落,曾经是住宅,在1998年被作为旅馆经营,在2014年的旧城更新中被改造成钢结构建筑,主要功能为小剧场,如今的新功能则为PAGEONE书店的办公室和艺文展示场所, 而这个功能也不会长久存在。


▼胡同中的办公室


胡同里有着丰富的生活,生命力是饱满且相互包容的。面对“二次更新”的项目,以及考虑未来继续变化生长的可能性, 我们在保留主体结构的条件下采用“轻” “弹性”的态度和方式去植入设计,保留部分场所记忆,并延续城市与胡同的活力, 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企图凝聚更多的层次与胡同体验。


▼办公室入口立面


在既有的空间构成框架下,我们通过重新定义空间内容与界面材料,借由新旧材料对话、空间尺度与光影明暗的把控,尝试在原有的胡同风景中创造独特的场所经验与空间感受。


▼立面近景

 


从胡同街道至办公场所,剧场空间再诠释


原先要作为小剧场使用的下沉空间、天光与庭院已是胡同里有趣的存在,透过适度的设计,让人从生动的胡同街道穿过层层光影与尺度渐变的空间,感受不同的情境,亦如穿梭剧场。


▼庭院


▼层层光影与尺度渐变的空间


入口展间延续胡同街景是明快、舒畅的,接着是位于院子东侧的连廊,被改造为一条安静的黑色展廊,它与院子的对话被限定在其中向庭院伸出的一个个人的阅读空间。 展廊在空间路径上连接了入口展间与办公区两个不同属性的空间,用光转化使用者感受:由外部喧闹到逐渐沉静的过渡。


▼明快的入口展间



▼院子东侧的连廊被改造为一条安静的黑色展廊


原有的下沉空间与天光被重新定义为办公场所,植入一层金属拉伸网界面悬浮于办公区域上方,除了界定办公空间、柔化来自天窗的直射光,也解决了办公照明和海报吊轨的需求,并微调空间尺度至舒适的办公环境。


▼办公空间


▼金属拉伸网界面悬浮于办公区域上方


▼网面还解决了办公照明和海报吊轨的需求


办公空间四周的地面层环廊为供访客参观的环形展廊,保留了从入口地面延伸至办公区的压纹黑钢板,在走向办公区的过程中,钢板地面独有的触感,以及由竖立的黑钢板与新植入的金属冲孔板所营造的多层次办公空间,对于访客犹如步入舞台,无意间暗示了曾经的功能。单元化设计的办公柜体沿空间长向布置 ,除了提供办公区充足的收纳,向上生长后,不仅成为展廊的展示书架和访客的读写空间,也形成一道访客与办公人员视线观看的界面。


▼金属冲孔板营造出多层次的办公空间


▼办公空间四周的地面层环廊为供访客参观的环形展廊

 

打开胡同,创造自由的空间


入口和院子的南北两侧立面是联系胡同街道与整个空间的三道透明界面,透过界面视线可以将空间串联 —— 胡同、展间、庭院直至办公空间。空间既是彼此独立,也相互交叠。当打开三道立面上经对位设计的推拉门,将有一条直接路径使空间流动。


▼空间既是彼此独立,也相互交叠


入口空间为展示与会议空间,除了办公需求外,在这里将定期发生展览活动,并和街道以及对面的社区图书馆互动。 我们在现有钢梁下植入新的系统,由胶合木板材(欧松板)与钢构件组成的十字型活动墙,可弹性划分空间。 借由墙体推移,空间东侧围合出的两个小会议室可相互合并为一个大会议室,亦可开敞成为西侧入口展间的延伸。


▼十字型活动墙可弹性划分空间


改造中所选用的材料为可快速施工组装的多层板和欧松板,以及在胡同区域“私搭乱建”中经常会出现的镀锌钢板、金属网和阳光板, 我们试着用经济的方式将这些胡同里的日常材料重新在合适的场所空间内展现材料可显现的氛围与质感。


▼从室内望向庭院


胡同纹理是复杂甚至破碎的,如同当今现代城市的发展进程,之于大环境的变动,我们的设计也是瞬息万变的一部分,因此,从设计、施工至使用,生成的过程与创造的场所都是我们企图打造的自由空间,让人们在快速的城市发展中,拥有机会累积自己的场所记忆,进而集结为城市的胡同记忆。


▼设计概念图


▼设计草图



▼轴测前后对比图


▼平面图


▼剖面图


地点: 北京大栅栏

业主: PAGEONE
设计方: 即作建筑 MINOR lab
项目成员: 刘晨、王艺祺、赵丹、叶品晨

施工方:北京华特
建筑面积: 255㎡
设计时间: 10/2017- 11/2017
建造时间: 12/2017- 04/2018
摄影师: 陈颢、王艺祺、赵丹



注:以上部分内容来源Archdaily(ID: ),谷德设计网(ID: ),新微设计整理。

/    《建筑技艺》近期活动     /



/    《建筑技艺》代理产品     /

由建筑师曹晓昕7年前设计的时尚便捷工具包“函包”现重出江湖,全真皮材质、大厂定制五金、手作皮具,售价仅599/个。《建筑技艺》倾情代售,详情请点击下方图片。

杨晓燕设计、曹晓昕监制的全球首款座包2.0版全新上线,和COACH、GUCCI同一代工厂优选顶级生产商,售价299元/个。《建筑技艺》倾情代售,详情请点击下方图片。

《建筑师在做什么》第二辑共采访了张永和、胡越、张雷、董功、钱方、董豫赣、王昀、俞挺、李麟学、张利、童明、荣朝晖、宋晔皓、钱强、何崴、徐甜甜等40位建筑师,每一篇都是一部微观口述史。《建筑技艺》倾情代售,详情请点击下方图片。

光辉城市的VR软件云平台Mars,新增企业专属云,多人异地联机汇报功能,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     关于《建筑技艺》     /

《建筑技艺》(AT)前身为《建筑技术及设计》,创刊于1994年,国内外公开发行。隶属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崔愷院士任编委会主任。

《建筑技艺》微信现有微信粉丝300000+微信和杂志推广合作电话:010-57368773,307926062@qq.com。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建筑技艺微信


欢 迎 订 阅 《 建 筑 技 艺 》 杂 志

32元/本,全年384元,赠送四本《建筑幕墙》杂志。可在邮局订阅,邮发代号82-680,亦可在www.atd.com.cn(请认准唯一官网)通过支付宝、银行电汇等订阅。咨询电话:010-57368780。

(杂志近期主题包括:“在地建筑、木建筑、绿设计、BIM、装配式建筑、医疗养老建筑、旧建筑改造、室内外一体化设计、互联网影响下的建筑”等,欢迎订阅)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直接微信订阅《建筑技艺》杂志


/     重要启事     /

《建筑技艺》2015年推出《建筑幕墙》杂志和微信,关注幕墙技术的小伙伴可以添加关注微信号BCWjournal

欢迎关注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微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AT建筑技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