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旧城更新,城市中心的集约性剧场 ——四川大剧院(by 郑勇)
郑勇 孙浩 熊雪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Presence”可以理解为一个建筑的灵魂所在,是建筑的神采之处,也是建筑令人记忆深刻、产生共鸣的“点睛之笔”。在四川大剧院项目中,就有这么一个能让人感知“Presence”的空间。
四川大剧院的“前身”是“锦城艺术宫”,它是西南地区最高端的文艺地标,承载着成都几代人的文化记忆,锦城艺术宫外墙上江碧波老师在80年代为锦城艺术宫创作的17幅以“华夏蹈迹”为主题的红色金丝壁画,更是深深地刻在人们的脑海中。可以这样说,很多成都市民是看着天府广场旁的锦城艺术馆长大的,对这些红色金丝壁画有着很深的印象……非常有缘的是,30多年前老锦城艺术宫的总设计负责人是我的父亲郑国英,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听老爷子讲过这十几幅精美的壁画,笔触流畅,栩栩如生,或许传承保留壁画的想法在那时候就已经生根发芽。随着四川大剧院的建 设,老锦城艺术宫也会被拆除,这十几幅饱经风霜的巨型壁画又该何去何从?
如果能将这几幅画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并植入到新剧场的空间中,让市民们来到新剧场不仅能感受艺术的气息,同时还能找到曾经的记忆,让新老建筑精神和文脉延续下去,将是这些金丝壁画最好的归宿!这几幅宽达5m、高达6m的壁画采用的是意大利进口石材,通过人工雕刻再镶上金箔, 已历经30多年风霜,将其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是非常困难的。毫无破损的拆除就是非常高难度的工程,迫于限额设计的设计的压力大,很多人都建议按照原比例缩小重新雕刻一个,但我们始终坚持着原封不动还原壁画的初衷,因为只有那样才是最真实、最真挚、最有价值的保留。最终经过无数次现场踏勘、方案讨论,最终壁画被巧妙地原样植入观众进入剧场的主流线上,和谐地融入新建筑 中。如今在新建的四川大剧院中,这几幅见证成都历史的壁画,虽然经过岁月的冲刷只剩下一些金箔残留,但却给市民带来老成都记忆和内心的共鸣,让人们感知建筑的“Presence”所在。by 郑勇
鸟瞰图
项目缘起
Part 1
锦城艺术宫珍贵的历史旧照
紧张地块的集约性剧场
Part 2
项目新用地面积仅为11 198.27㎡,作为大剧院用地是极其狭小的,平面仅能勉强布置下剧场观众厅和舞台。为适应未来文化市场需求和融入城市功能和城市生活,我们认为:一个新型剧场应该具有人文素质的养成功能,剧场的演出应该有别于一般文化娱乐活动,不仅仅是文化消费,更应该是文化素质和艺术素养的养成基地。
总平面图
同时,剧场也应具有城市文化的放大功能,除了现场演出,还可开展艺术教育、艺术培训与公益性活动,并适当增加城市服务功能,提高剧院运营能力。如何将这些多元复合的功能融合到紧张的用地中,打造一个多功能、充满活力的剧场文化综合体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南立面
大剧院采用集约式设计手法,利用架空和竖向叠加手法将功能板块有机组合在一起。项目用地狭小且紧邻城市道路,为解决人员集散问题并营造闹市到剧院的隔离和过渡空间,设计将底层1 000㎡ 的面积架空,形成7m净高的城市空间向市民开放,实现空间共享和剧院文化氛围的室外延伸,同时结合首层文化服务功能,为市民提供最时尚的 “城市会客厅”。1 601座的大剧场设置在二层,450人小剧场重叠设置在大剧场观众厅上方,大小剧场的重叠创新设计充分利用竖向空间,在国内尚属首例。设计还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在地下一层设置了900人电影院,以及有关文化艺术的多功能经营空间,在首层、夹层等空间设置了文化展示、艺术教育、学术研讨、艺术交流等多元化体验空间,让到这里来的市民还能看看电影、参加艺术展览、发布会、文化艺术培训,或者喝喝茶聊聊天,感受艺术的气息,让四川大剧院承载人们更多元的文化生活场景。
0.00m、10.50m、16.00m 、27.60m 标高平面图
由于大剧场架空,观众厅的静压箱底部暴露在开放空间中,此措施给结构带来了挑战,形成大跨度、错层、转换、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等多重复杂的特点,池座两侧承重斜梁跨度达31.5m,屋顶采用空间斜向单层钢网壳,其悬挑长度达17.4m,结构工程师的努力为剧场功能的叠加带来可能。
通过与声学顾问的紧密配合,叠加在大剧场上空的小剧场采取浮筑楼板、墙面和弹性吊顶等方法,合理地解决相互声音振动干扰的问题。马歇尔戴声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MDA)为四川大剧院项目提供室内声学咨询服务,建筑隔声和噪声振动控制服务委托给清华大学负责。浮筑楼板构造是解决大小剧院隔声的重要措施,设计空气隔声量 Rw+Ctr>70dB,已超出实验室能检测的隔声构造的极限值。为保证声学效果,声学顾问提出通过加强大剧院吊顶的隔声处理来保障隔声效果。
剖面图
架空广场夜景
文化记忆传承
Part 3
四川大剧院还有一个区别于其他剧场的特殊身份——锦城艺术宫的“前身”,锦城艺术宫曾接待 超过30个国家的对外交流演出和数以千计的国内一流精品演出,是四川省最重要的文化艺术交流窗口及大型公益性文化场所。这座位于天府广场旁的艺术殿堂,曾是西南地区最高端的文艺地标,承载了成都几代人的文化记忆,新建的四川大剧院是原锦城艺术生命的延续,天府广场则是成都城市建设的历史中心和空间坐标。
曾经的“故宫”蜀王府已经消失在历史的车轮中,设计将四川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演绎与传承, 回应天府广场的历史建筑与文化记忆。四川大剧院从传统建筑文化中吸取养分,提炼出缓坡屋顶、深挑檐等建筑元素,坡屋顶也在限高前提下巧妙地解决了对基地后住宅的日照影响。
从街道看架空广场
建筑立面以印篆体书写“四川大剧院”构成核心要素,屋顶采用现代材料彩釉玻璃,彰显剧院建 筑特有的文化内涵与灵动气息,在体量、高度、色彩及艺术风格等方面充分考虑与周边建筑环境的和谐共处,更着重汲取了四川传统建筑的建造智慧,提取运用传统要素。
立面篆体书写“四川大剧院”
“华夏蹈迹”红色金丝壁画
再造城市重要节点空间秩序
Part 4
天府广场是成都两千多年建城史的唯一中心,是重要的城市节点空间。曾经的蜀王府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现在的四川省科技馆(前身是四川省展览馆)与坐落在面前的毛主席雕像共同构成成都的城市空间原点和中心。由于历史原因,天府广场四周的建筑风格和色彩较为多元化和混乱,还没有形成清晰的空间秩序,空间特色不够鲜明。为再造天府广场的空间秩序,四川大剧院没有采用 “独特”的造型去吸引眼球和彰显建筑师的个性,而是与先期建成的科技馆和图书馆整体协调,建立统一完整的城市界面。大剧院与图书馆屋顶高度保持一致,控制在38m,突出了科技馆和毛主席像的城市中心地位。
夜景鸟瞰图
这个高度对于用地受限制、大小剧院重叠的四川大剧院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我们经常调侃是“螺蛳壳里做道场”。通过努力,在保障剧场功能空间的前提下,我们实现了这个目标,还为城市创造出1 000㎡的开放空间。科技馆在改造时延续了原展览馆的面砖外立面,三者色彩统一为暖米色,大剧院和图书馆立面统一为石材材质。此外,大剧院也在建筑风格上与图书馆协调,延续了城市文化与历史记忆。四川大剧院在再造城市空间秩序的同时,也呈现出自身的特点和建筑空间创新,为剧院设计和城市更新提供了有益的阐释和探索。
完善的剧场观众厅设置
Part 5
突破现有同等规模剧场设计,大剧场1 601座的观众厅设置一层池座、一层楼座。在保证视距的前提下,采用中排距、大宽厅、扩开口的方式提高平 面座位的布置效率,楼座最后一排视线仅24.5°,避免了普通剧场二层楼座一般较为陡峭的观演感受,在兼顾视线的同时,让观演达到更佳舒适度,同时巧妙降低了空间高度。
小剧场观众厅
演出剧照
细致周到的运营设计
Part 6
由于大剧院投资巨大,平时的运营维护成本较高,国内大部分剧场都入不敷出,靠国家经费维系,在保障剧院主体功能的前提下,如何解决大剧院的可持续性运营发展也是这次设计的重点。将舞台设于建筑二层,解放了一层台仓周围的临街经营空间,可设文化创意屋、乐器展销、图书音像动漫展销。利用地下空间,在地下一层设影剧院、多功能厅和书吧,多功能厅可兼电影、实验话剧、服装秀、报告厅等功能;设剧场休息厅和夹层,设计为咖啡吧和剧场文化沙龙,为观众提供舒适的候场空间,并打造为高端文化交流平台。除了在功能上为综合运营提供合理的流线设计和配套设施,也在空间设计上动脑筋,提供舒适优美的空间体验,与剧场空间有机结合在一起。
小剧场观众休息厅
整个运营设计利用区位优势,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将四川大剧院打造成为大众服务的综合文化平台,保障剧院的长期良性可持续性发展。
四川大剧院
业主:四川省锦城艺术宫
建设地点:成都市天府广场中心片区
建筑设计: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郑勇
设计团队:孙浩、刘宜丰、刘作卓、刘卫、熊小军、邓洪、蒋海波、董彪、王晓科、李建明、熊雪、谢明典、丁新东、郭平
总建筑面积:59 000.41㎡
设计时间:2011~2019
建成时间:2019
摄影:存在建筑、曾伏龙、王玉林
郑勇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孙浩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熊雪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二院主任建筑师
本文刊登于《建筑技艺》杂志2020年6月刊
《技艺成就建筑之美》专题
(点击杂志封面了解本期详情)
长按识别,进入小店购买本期杂志
/ 《建筑技艺》近期活动 /
/ 《建筑技艺》近期活动 /
/ 《建筑技艺》精彩课程回放 /
/ 《建筑技艺》精彩课程回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