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T】“第九届结构成就建筑之美高峰论坛”圆满落幕,亮点多多

35万粉丝点击关注 AT建筑技艺
2024-09-07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市勘察设计协会主办,《建筑技艺》《建筑结构》杂志社、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的2021建筑、结构巅峰对话——第九届结构成就建筑之美高峰论坛,于2021年3月25日在天津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近400位专业人士参加了此次论坛。

开幕式



论坛开幕式由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建筑技艺》杂志社社长、《建筑结构》杂志主编王学东主持,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总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院长、总规划师袁大昌,天津市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刘凤岐在开幕式致辞。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孔宇航、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宋昆、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韩庆华也出席了开幕式。

袁大昌院长对与会代表表示了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天大院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希望能和业内同仁一起为行业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刘凤岐理事长则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表示天津市勘察设计协会会继续致力于积极促进天津市勘察设计行业的繁荣与发展。崔愷院士提到自己对天大有很深的感情,此次能回到天津参加论坛非常高兴。建筑和结构的配合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建筑师需要重视结构体系及特点,通过富有创意的空间体现结构之妙;结构师需要理解建筑的语言与表现,通过严谨周密的逻辑表达建筑之美,二者相辅相成。

开幕式主持人及致辞嘉宾▼

作为每年一度的品牌会议,本次论坛汇聚了多位院士、大师和行业专家,通过主题演讲和沙龙研讨的形式,为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增进理解的契机,也为城市建设的多样发展提供了更多思路。


学术论坛


本次论坛邀请了15位专家进行主题演讲,从多个角度探讨结构实现与建筑表达的高效平衡,共同探索如何通过深入交流和多元合作实践高品质建筑。现整理主要观点如下。



崔   愷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总建筑师

《技术成就建筑之美》


自主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动能转换的迫切要求和重要支撑,必须创造条件、营造氛围,调动各方面创新积极性,让每个有创新梦想的人都能专注创新,让每一份创新活力都能充分进发。通过四条建筑技术的路径分享了近几年所做的相关项目,分别是:清水混凝土技术(兰州城市规划展览馆、张家港金港文化中心、荣成青少年宫)、装配式技术(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企业临时办公区、景德镇圣莫尼卡学校)、木结构技术(海口市民游客中心、成都天府农博园)、新材料新技术(北京世园会中国馆、雄安高铁站、南京园博园未来花园)。同时,倡导建筑师在创作中注重新技术的应用,少一些装饰,多一些技术美。建筑之美理应是技术之美,任何通过遮掩和伪装技术而呈现的美都是虚假的,而不断提升和展示技术之美是建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荣成青少年宫

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企业临时办公区

北京世园会中国馆

南京园博园未来花园


周   恺

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梁思成奖获得者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清水混凝土建筑项目实践》


结合天津师范大学艺术体育楼、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厦门十九集美杰出建筑师作品园、韶关印雪精舍酒店、厦门海峡收藏品艺术中心、石家庄城市馆、石家庄图书馆等项目,从结构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大跨度的结构选型、低造价情况下的材料与技术创新、小模板清水混凝土的适应性、清水混凝土的整体受力关系、清水混凝土与“拱”等弧形造型的结合等问题。


石家庄城市馆 

石家庄图书馆

韶关印雪精舍酒店


任庆英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建筑之美的结构表达》


优秀的建筑作品需要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的精巧配合得以完美实现,通过两个经典案例诠释如何通过巧妙的结构表达来实现建筑之美。北京2022年冬奥会雪车雪橇中心遮阳棚采用钢-木组合结构,屋面大悬挑部分采用胶合木实体异形梁,内设钢撑杆和拉索增强,底部设人字形钢柱的结构形式,既满足建筑功能和造型需求又充分发挥钢材抗拉和木材受压的优势。玉环博物馆、图书馆的反曲屋面不仅使建筑有着起伏美妙的轮廓线,在室内也形成了较大的无柱空间。屋面结构采用现浇缓粘结预应力悬索混凝土结构,楼面结构采用现浇鱼腹式箱形结构,以结构形成的下凹混凝土曲面直接构成建筑室内空间所需的混凝土质感曲面形态,真正实现了结构即是建筑亦是室内效果。


北京2022年冬奥会雪车雪橇中心

玉环博物馆、图书馆


丁洁民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结构设计中的建筑表现》


建筑设计应考虑合理的力学形式,结构设计也应适度表达建筑美学。通过4个典型案例介绍了结构设计中的建筑美学:上海程十发美术馆采用W形桁架结构、柱顶隔震等方式,助力建筑表现;中国民航大学图书馆屋盖通过构件细部设计,实现结构与建筑室内相协调;新建福州南站项目,打造树状结构柱,与建筑榕树创新相匹配;深圳桃花源项目,采用悬挂体系,实现建筑漂浮于坡顶之上的建筑效果。


上海程十发美术馆

中国民航大学图书馆

福州南站树状结构柱

圳桃花源结构体系比选


陈志华

兰州理工大学副校长,天津大学教授,天津市钢结构学会理事长

《第十三届全运会(天津)的十三个体育场馆空间设计》


介绍了建筑与结构专业融合出的经典工程,讲解了十三届全运会(为期十三天)中“天大人”参与建设的十三座体育场馆,重点分析了建筑造型与创新的结构设计、以及相关的试验和理论研究。


▲十三个体育场馆

天津理工大学体育馆

天津市宝坻体育馆


吴   蔚

德国gmp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合伙人、执行总裁

《城市穹顶——常州文化广场》


在经历八年的设计、施工后,常州文化广场于2020年建成。这个项目位于常州市中心,与市政府大楼遥遥相对并在同一轴线上。这座巨大的建筑综合体由六个相互独立的模块单元旋转组合,构成一组2x3的网格秩序。每个单元模块以自成体系的形式运作,分别提供美术馆、图书馆、酒店、办公空间其中一种功能用途。建筑主体结构由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与钢结构框架组成,钢结构框架由核心筒两侧往对角方向逐渐向外悬挑。最初结构方案有两种思路,悬挑+悬挂,或者悬挑+拱柱,经过建筑师和结构师的深入研究,选择了后者。弧形拱柱将竖向力传递到下方区域,连梁将水平分力传递到核心筒。弧形拱柱将建筑造型、空间效果、构造逻辑完美结合起立。



李亚明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上海天文馆结构设计》


上海天⽂馆独特的形体源⾃建筑师对天⽂学概念的把握,将四时天象、⽇晷的体验表达与建筑,主要构成有三⼤圆形建筑元素,分别是圆洞天窗、倒置穹顶和球体,象征我们熟悉的“三体”—太阳、地球、⽉亮。结构设计围绕这三⼤元素,⼤⼿笔地采⽤⼤跨结构:⼤悬挑弧形钢桁架+混凝⼟核⼼筒体、三个巨型混凝⼟柱+两道环梁+倒置铝合⾦⽹壳、混凝⼟壳体+钢⽹壳。



曾   群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显形与隐力》


当代建筑和结构的关系已经进入了一种新的状态,结构超越其本身,从理性逻辑或表现层面迈向了更加多元和复杂的对建筑学的参与和表达。以几个实践为例,试图从形式表达、场所呈现和文脉等方面来揭示当代建筑与结构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某种关系,因此促进建筑与结构新的融合共生。


长沙国际会展中心

郑州美术馆及档案馆

大寨博物馆


李春舫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合理性与创造性

——当代铁路客站建筑创作与实践》


通过分享一系列极具特色的铁路客站设计案例,强调铁路交通枢纽与城市的融合,强调建筑空间以旅客体验为目标,强调现代建筑技术的应用和地域文化的表达,阐述了自己的建筑设计观:基于合理性基础上的创造性。



随州南站杭州东站
郑州东站太原南站


张锡治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副院长、总工程师

《至朴至简—拱形建筑的结构设计》


以万科东丽湖滑水会所和中捷婚庆礼堂为例,讲述如何将复杂建筑结构拆分为受力明确的分部结构,厘清建筑荷载传递逻辑,使结构设计简单明了;其中重点介绍了钢-木组合拱的内力分析,以及大跨高耸混凝土拱的平面外稳定分析。两个项目采用钢、木、玻璃、清水混凝土等朴素材料,将建筑部件与结构构件合二为一,无多余装饰,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




谌   谦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副院长、总建筑师

《技艺交融 · 风骨相生》


建筑是人类需求表达的重要载体,世界的复杂性、人的复杂性定义了建筑的复杂性与多元性,感知与体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好的设计既要有情境共鸣也需要陌生化的反思——间离。以三个文体项目的实践为例说明建筑与结构的关联与依存,好的结构可以上升为塑形手段,表达建筑的力量、平衡、韵律和细腻之美。结构与建筑在功能、审美、感知等方面融合、碰撞与相互成就,以技传艺,由风见骨。


天津理工大学体育馆

天津中医药大学体育馆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体育馆(左),天津理工大学体育馆(右)

霍尔果斯文体中心


包   钢

龙焱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光伏成就建筑之美》


龙焱能源经过十几年的积累与努力,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积极尝试光伏与建筑结合,全力配合设计师绿色、美观的设计理念,先后完成了世园会中国馆、大同未来能源馆、怀来湿地博物馆、红河遗址传承学校等有影响力的光电建筑项目,特别是在目前碳中和的大形势下,提供了很好的绿色建筑解决方案,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能够兼顾安全、美观、经济的绿色选项。


天能智慧能源馆艺术光伏幕墙

云南红河遗产传承学校红色光伏瓦

怀来湿地博物馆彩色光伏采光顶



施志深

上海通正铝结构建设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服务中心总监,上海建科铝合金结构建筑研究院副院长

《技艺创新、科技赋能-新型大跨与复杂表皮创新与实践》


以技艺创新、科技赋能为主线,着重从铝结构的特点与工程实践案例展开,重点分析铝结构轻型大跨空间与复杂表皮系统。展示了最近完成的江苏园博园未来花园项目,是全球首次采用 “镜面不锈钢树状支撑结构与大型有机玻璃水幕屋面一体化系统” 的创新案例,该项目充分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和艺术手法,完美诠释了“科技赋能,技艺创新;美丽建筑,美好生活”的绿色发展理念。上海通正秉承 “把产品变成作品,让技术成就艺术” 的建设理念,通过精细化的设计与实施,将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打造时尚与科技并存的未来建筑;保持以铝结构为核心产品的领先优势,加强技艺创新的同时拓展轻型大跨与复杂表皮领域;坚持技艺创新,高端站位,通过技术赋能,快速、高效,低耗能的实现多样化的建筑空间及结构形式。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

上海G60科创云廊

南京牛首山佛顶宫

江苏园博园未来花园


李春超

天津北玻玻璃工业技术有限公司市场总监

《超级玻璃的建筑之魅》


天津北玻以通过不断创新持续提高中国建筑品质和拓展建筑玻璃品种技术为己任,和设计师一起不断挑战不可能,与国内外设计师、专家广泛积极互动为契机,为设计师和专家在建筑中关于玻璃的设计提供素材、经验和实现方法,使建筑玻璃真正成为业主、设计师、专家想要的外观品质和功能,为绿色、美丽、建筑做出外面的贡献。围绕苹果店玻璃的不断创新和挑战,从8.6m到18m;在全球100多个苹果店玻璃做到零自爆,在钢化玻璃平整度如何做到极致,中空玻璃将采用无缝交联长效密封系统,为更长使用寿命周期提供保证。其24m的超大玻璃、3D多曲玻璃,为设计师提供更多的创意空间。



谭浩

深圳市三鑫膜结构有限公司总建筑师、企业合伙人

《膜结构成就建筑之美》


通过分享国内大型体育场膜结构案例,充分介绍了膜结构在建筑之美中的体现:膜结构突破了传统的建筑结构类型,以造型学、色彩学为依托,可结合自然条件,充分发挥建筑师的想象力,根据创意建造出传统建筑难以实现的曲线及各种造型,且色彩丰富,富有时代气息,体现结构构件受力之美。配合灯光易形成夜景,给人以现代美的享受。


凤凰山体育中心单层ETFE索膜结构工程三亚体育中心膜结构工程

柬埔寨国家体育中心膜结构工程

论坛还邀请了4位重量级嘉宾担任主持人: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顾问总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丁永君,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韩玉斌,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裁汤朔宁,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建筑师郭卫兵,他们的精彩点评也为论坛增色不少。


沙龙对谈


沙龙对谈环节邀请了多位设计大师,就建筑与结构的合作关系展开了深入探讨。沙龙由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副院长、总建筑师谌谦主持,参与对谈的专家有: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任庆英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赵元超、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总建筑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陈雄、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顾问总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丁永君、内蒙古工大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鹏举、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桂学文。整理观点如下:

任庆英:以天大新校区综合体育馆和海南会展中心为例,介绍了项目建造过程中建筑师与结构师的磨合与碰撞。结构工程师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越做越胆小,越做越没有信心,对规范条文理解片面而僵硬,限制了建筑师的发挥;另一类是越做越胆大,善于整体控制工程的合理性和美观需求,对规范条文理解深透、掌握灵活,不会过多干预建筑师好的创意。整体来说,我们高兴地看到在近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建筑师和结构师主动磨合的意向有了非常大的好转。

赵元超:我理解的结构成就建筑之美,不是狭义的建筑专业而是广义的大建筑。建筑美学的根本是建筑要具有真善美的属性,美是建立在真和善的基础之上,这包括结构的真实表达和力学规律。对于大部分建筑我反对过于追求高技、复杂和无意义的设计,空间仍是建筑的灵魂,成熟的建筑师在于把握好度,这个度既是建筑的尺度,也包含采用结构和技术的尺度。一个好的结构师,要善于理解建筑的创作,用高超的适宜技术完美表达建筑空间,共同完成一个作品的创作。

陈雄:在大跨度建筑和超高层建筑领域,我们往往把结构作为建筑表现的一部分,那就需要我们建筑师与结构师的密切配合。复杂非线性三维造型借助犀牛软件,可实现结构与建筑的深度配合,以及构件的制作和现场的施工,实现高完成度的建筑。我们期待结构和建筑成为一个整体,就像日本的建筑一样,把建筑的每一个部件统一起来,进行完整的细部设计。另外,期待结构概念更多是空间结构,这样建筑效果会更好。

丁永君:个性化的建筑虽然体量不大,但体现了建筑师的思想,结构师如果能完美地配合建筑师,那么从某种程度上说,建筑专业也成就了结构专业。建筑与结构专业是相互交融的,对结构师来说,我们更希望建筑师平实耿直、有点个性又善于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只有充分理解结构专业,才能使结构成就建筑之美。

张鹏举:一个好建筑是与技术相融相生的,就建筑设计而言,评价技术的好坏不是新而是适宜。技术促进建筑进步,但技术也导致审美异化。在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建筑师一方面需要掌握新技术,创造性发挥技术的能力建立新空间,同时又需要不断跳出技术的视觉表现,回归空间的心里和身体体验来建构场所。

桂学文:建筑师应站在更宏观的角度,把握建筑在城市环境中合适的角色与定位;因地制宜,因项目而异,有机融合结构、机电、设备、智慧、环境等,进行适宜的综合一体化设计,塑造得体的建筑;应充分体现建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建筑综合效益的最优化;不断创新创意,让建筑具有诗意和梦想,实现建筑让城市和生活更美好。

滑动查看更多


展览&展位


论坛同期,会场外还布置了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的主题展览,集中展示了天大院的发展历程、研究成果、优秀项目案例等。

本次论坛会场外还有多家企业参展,展位前始终人头攒动,充分搭建了设计师和材料企业的交流平台。


致谢&结语


本次论坛得到了龙焱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上海通正铝结构建设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北玻玻璃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三鑫膜结构有限公司的大力协助,在此一并致谢!


后记


“建筑、结构巅峰对话——结构成就建筑之美高峰论坛”由《建筑技艺》和《建筑结构》杂志社联手打造,到今年已经是第九届了(此前分别于上海(2012年)、北京(2013年)、广州(2015年)、成都(2016年)、武汉(2017年)、合肥2018年、上海2019年、杭州(2020年)举办(点击年份可查看详情)),均获得了巨大成功,在业内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本次会议由于是在天津联合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共同主办,也吸引了全国各地众多的天大优秀校友参会,不仅是学术的盛会,也成为建筑师新老朋友、师生和校友的聚会。“结构成就建筑之美”也将成为永恒的话题,不断地被建筑师和结构师深入交流下去。


“聚似一团火”的天大校友


延伸阅读《建筑技艺》相关主题:2020年11期《透明的结构》、2019年6月《结构成就建筑之美》


/   《建筑技艺》近期活动    / 



/   《建筑技艺》增刊征稿    / 


/   《建筑技艺》精彩课程回放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AT建筑技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