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T建筑】低技策略下的智性营造 ——品谈二郎镇天宝洞区域改造项目

36万粉丝点击关注 AT建筑技艺 2022-12-12

【AT导读】《建筑技艺》从2021年7期开始全新改版,在前次品鉴项目江苏园艺博览会主展馆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后,本期“AT建筑”选择了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新作——二郎镇天宝洞区域改造项目,不但呈现了刘家琨一贯的文学叙事性空间,更融入文化内涵,创造双重建筑语言体系,展现建筑与结构的和谐之美,还将业主、结构师、施工者、使用者的介入纳入考虑范围,融入人的感知,是真正以人为创作方向的建筑。

 

低技策略下的智性营造

——品谈二郎镇天宝洞区域改造项目


项目概述

项目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二郎镇。基地选址在天宝峰的峭壁中段,北面倚山,南面为赤水河。设计利用现代的材料和建构方式,对中国传统建筑原型进行转译,将古典与现代融合,传达了一种栖居于山水之间的东方人居环境理想。设计结合既有场地,采用文学叙事的组织方式,将散落山间的建筑单体连点成线,形成连续的空间剧情;游览线路注重节奏安排,使游客获得丰富的参观体验。为了使建筑更好地融入自然环境,避免出现突兀的大体量,设计将建筑分为砌筑和架构两个系统。砌筑部分为建筑基座,以地景化的方式紧密嵌入场地,作为山体的延续;架构部分位于基座之上,轻盈飞扬,既具东方传统意蕴,又极为现代。砌筑部分的厚重对应着酿酒原料取自于大地,架构部分的轻盈则呼应了品酒后的神采,将两种质感与情态并置,相互衬托激发,在山地环境中富有张力,并交织出两种性格。

品酒阁西北立面  ©存在建筑


品谈主持人

郭屹民,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品谈嘉宾

刘家琨,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韩琦,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建筑师

汪大绥,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资深总工程师

李兴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曾群,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总建筑师

宋晔皓,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林波荣,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张准,和作结构建筑研究所联合创始人、主持设计师

林晓光,四川郎酒股份庄园建设部总经理、建筑设计艺术中心总经理


#01

“洞仙别院”的山水理想


刘家琨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很高兴和各位老师一起参加本次《建筑技艺》品谈会,在品酒阁这个开阔的空间品鉴二郎镇天宝洞区域改造项目(以下统称“洞仙别院”)。如果不是这次品谈会,可能很多人一辈子也不会来到这里,能够让诸位建筑师在百忙之中齐聚于此,也算是这个建筑的一项成就。

我第一次接触洞仙别院是在2017年,当时还没有实地踏勘,只是通过照片了解了地形。在设计初期,甲方和我们对于要做什么样的建筑只有一个模糊的想法,最初规划的建筑面积仅2000~3000m²,但实际建成面积为8478m²,融入了很多新的需求。

关于洞仙别院的设计概念,我们认为它不仅是工业旅游开发项目,更是一个泛博物馆。在建筑多重属性的推动下,使用轻与重的双重语言体系突出建筑两方面的文化内涵。一方面,通过意象传达出中国的人居理想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建造上,我们既希望将功能性建筑隐藏于喀斯特地貌之中,又希望造就一些景观,让建筑有所表现。因此,出现了第一个语言体系——功能性语言以石头基座的形式与山地结合,视觉上比较重,如接待展厅、勾调体验区、酒阵展厅和库房,而意象表现语言使用耐候钢体现建筑的轻,悬浮于山体之上,如接待厅的亭子、品酒阁等。另一方面,因为建筑位于郎酒庄园内,我们希望它可以展现中国的酒文化,通过建筑体现酒的特征:白酒由土地精华、水、粮食做成,它的生产过程与自然生态紧密关联,是重的;而饮酒后的状态却是微醺的、出窍的、轻飘飘的,这是酿酒和品酒的双重状态。

手绘草图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由于区域内地势陡峭,用地也很有限,由入口到天宝洞的原有运输道路自然形成了一条线索,而道路上下的人行小路又是另一条线索,可以呈现一个环线性的建筑群。为了让游客体验到建筑的文学性及参观路线的起承转合,我们整合了部分功能,使建筑群的节奏变得相对松散,建筑间依次出现了明—暗—全明—半明—暗……的对比。从总平面图可以清晰地看到区域内的线性流线:入口花架—接待厅—诗酒院—树院—酒阵展厅—勾调体验区—品酒阁—阶梯花园。跨越原运输道路可通往斜行电梯、山崖餐厅及仁和洞,这条人行路线和原运输道路在平面图上看似乎并行,但是由于高差,其实是一条完整的、可以不回头的路线。

总平面图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第一个区域是入口花架。它作为整个建筑群的开篇,使用重竹与钢建构出60m长的绿植隧道,增强空间纵深感,并选用喜阳的三角梅作为爬藤植物,婆娑树影掩映在重竹构架中。入口花架其实是后来做大门时才决定修建的,宽度满足两辆大巴车并行的要求。

入口花架  ©BPI照明设计 王凯

第二个区域是接待厅。接待厅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耐候钢亭悬挑于基座之上,姿态平远,可登临远眺;下部基座内为接待展厅,面向赤水河一侧设有17m宽的水平落地长窗,形成远山框景。接待厅的原貌是仿古的房子和牌坊,在设计过程中我们曾想将其保留作为第三个语言体系,但最后还是被拆除了。

接待厅室内长窗  ©存在建筑

第三个区域是诗酒院。这是一个小品类的开放建筑,用于展示从古至今关于酒的名言名句及赞颂。挑廊三边围合,环抱如镜水面,院内以前是篮球场,我们沿用了这一地形,将其改为无边界水池,现在成为游客打卡最多的地方。

诗酒院  ©存在建筑

第四个区域是树院。这里在改造之前是宿舍楼。穿过林间栈道到达树院,空间低矮下来,屋面被尽可能压低,遮挡自然光线,方便游客观看四周墙面上关于制酒、品酒场景的全景投影。场地内的树木被全部保留,屋面在有树的位置开洞,同时留有一些小的孔洞,形成光斑。这其实更像是一个室外灰空间。

树院  ©存在建筑

第五个区域是酒阵展厅。从树院顺着地势高差往下走便是酒阵展厅,也叫“镜厅”,展厅两侧阵列通高酒架。为实现甲方期望的宏伟场景同时控制建筑体量,我们在天花和地面设置镜面,通过多次反射营造“无限”的空间体验和穿越其中的漂浮感。

酒阵展厅  ©BPI照明设计 王凯

第六个区域是勾调体验区。从酒阵展厅沿连廊前行,便可到达位于品酒阁下方的勾调体验区,体验间散落在一道道混凝土拱梁之下。这部分主体建筑面积很大,后半部分为仓库,隐藏在阶梯花园下方。

勾调体验区  ©存在建筑

第七个区域是品酒阁。这是我们目前所在的地方,功能为酒吧。品酒阁楼宇凌空,出檐深远,四面环水,游客可以在落地窗前极目远眺,感受“把酒临风”的诗性内涵。从品酒阁二楼可到达蜿蜒的栈道廊桥,穿林跨路。

第八个区域是阶梯花园。这里以前是宿舍,现在经过改造,上部是花园,下部是库房。春季樱花盛开是最美的,游人可以沿层叠的阶梯在樱花之间穿行,步移景异。

品酒阁、阶梯花园与赤水河  ©存在建筑

第九个区域是斜行电梯和山崖餐厅。因为仁和洞的开发,登高成为了必要的事情。相比垂直电梯,斜行电梯倚山而立,体量关系和崖壁更加契合,并且可以连接山崖餐厅和仁和洞。

斜行电梯与山崖餐厅  ©存在建筑

接下来,我想分享几个大家关注较多的结构构造及工艺。

第一,入口花架的仿桥结构。花架使用的重竹杆件均为厂家提供的标准尺寸,在工厂加工好后,根据厚薄及长度进行实地组装,用高强螺栓和钢连接成为独立横架,再用横杆串连。昨天参观时大家提到是否可以不做交叉的斜拉杆,其实现在想想,已经有横杆连接了,斜拉杆在结构上也许可以取消,但它的存在会更有利于植物的攀爬。

入口花架剖面图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入口花架上攀爬的植物  ©《建筑技艺》杂志(AT)

第二,接待厅与品酒阁的悬挑结构。接待厅上部的亭子悬挑于崖壁之上,在大山里会呈现出一种漂浮感,因此我们从结构的基本形式出发,为建筑赋予独特的气质,并使结构尽可能精细化,使用斜撑结构支撑悬挑部分,突出了亭子的轻盈。品酒阁建筑主体一半出挑,它的立柱支撑于地面,并用钢梁板拉结,另一半支撑于下部的混凝土结构柱上。品酒阁的悬挑部分其实也可以使用斜撑结构,但这样做构件的尺度会非常大,让建筑看起来笨重,因此,为了从远观视角突出它的高度与轻盈感,我们在外悬部分使用立柱支撑,使其带有干栏、阁等传统建筑的意味。

悬挑的接待厅亭子  ©存在建筑

悬挑的品酒阁  ©存在建筑

对于建筑设计与结构,我时常感觉有些别扭。建筑师在方案设计阶段会有比较完整的结构构想,但在施工过程中一旦被改动,前期的所有想法就变成了“前朝”的想法,建筑师很难完整了解改动后的“残余”。品酒阁的立柱经过了多次修改,原本选择无需焊接的钢构穿逗搭接结构,更有通透的感觉。昨天是项目完工以后我第一次来,却发现立柱上多了一些出头,这其实是前期的想法,但在后期的改动或施工中没有清理干净,既然已改为钢管内灌混凝土,这些本为穿逗结构所必须的节点就沦为了纯装饰性的部分。

第三,耐候钢结构及工艺。在材料的选择上,我们希望它既是结构又是建筑,因此选择了未经涂刷就是红色的耐候钢,传达某种中国性格。对于结构的考虑,除了结构本体之外,我们还加入了一些关于古典印象以及建筑密度的思考。

接待厅亭子的天花为密集的格子梁,如果从结构来看不需要这么密,但所形成的藻井形态带有传统建筑的意味。同样,亭子由4根束柱支撑,其实单柱便能满足结构要求,而4根柱可以形成阴影,并在其中设置管线。由于钢板本身防水,亭子的顶板没有做其他防水措施,仅将边缘做薄。

接待厅亭子密集的天花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诗酒院采用了单排混凝土柱+挑檐的结构形式,使院内空间更纯净。混凝土柱帽上方为耐候钢顶板,钢肋上翻到屋面,从山顶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屋顶的结构。顶板朝向院子一侧是最高点,朝外则是低点,倾斜的屋面有助于雨水排出。因为是半露天建筑,这里的屋面状态和接待厅亭子相同,直接用钢板就可以满足排水需求。

诗酒院墙身及屋面详图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树院中部为大跨空间,支撑柱位于两侧墙内。虽然也是半露天空间,但由于这里有放映设备,它的屋面处理方式和前面两个建筑略有区别。其钢肋被放置于屋面上方,避免下部空间过于低矮及钢肋密度过大。同时,为保护放映设备,防止室内温度升高影响设备工作和参观体验,树院的屋面设有保温层、防水层,并且可以通过钢肋的间隙以及找坡板向两侧排水,是一个真正的保温防水屋面。

树院平面图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品酒阁的耐候钢屋面使用了“障眼法”。因为品酒阁是整个区域内最大的亭子,我不希望将它做成古建筑的坡屋顶形式,但又需要有所表达,体现它的象征性。为了与其他亭子有所区别,最终我们做了一个四边为曲线的平板,让它“看起来”起翘,产生视错觉。为了满足出挑距离,我们对悬挑部分的屋面进行透空处理,减轻重量的同时形成光影。钢肋翻于屋面上方,在上部咬合钢板,二者之间通过螺钉连接。钢肋的密度也经过仔细考虑,希望它成为掺杂古典意味的现代钢结构。

品酒阁屋面图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昨天参观时,大家都注意到了耐候钢屋面的烂边。决定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了解当地的施工水平,我们很清楚工人可能很难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都做到精准地收边,便将错就错,不追求特别直的状态。我们经常会将手绘的直线和电脑绘制的直线进行对比,其实手勾的直线也叫直线。这些不规则的钢边看似随意,但依据了1:1的图纸。另一方面,烂边也具有一些功能性,弯曲的边缘使雨水张力不均,不会向内倒流。

接待厅钢屋面的烂边  ©《建筑技艺》杂志(AT)

第四,接待展厅和勾调体验区内拱形梁的使用。接待展厅内有一个17m跨度的落地玻璃,结构上需要一个大尺度的梁,但暴露这个大梁会在室内形成比较大的阴影。因此,我们将垂直于窗的大梁替换为两端高度不同的拱梁,并加设拱顶遮挡上部的梁结构。如果单纯从结构角度来说,接待展厅可能不需要拱梁,但它可以烘托氛围,带来历史感。并且,拱形梁厚重的结构特性,可以体现建筑重的部分比较扎实的状态,我们不想用“装饰”来形容它,而是希望用结构本身的意味和年代感塑造建筑的性格。

同样,勾调体验区的拱形梁也比结构要求的数量多。拱梁单跨长16m,主梁、次梁间距一致,通过密集的梁结构造就独特的光线。主梁下部两侧开洞,这一手法多年前在鹿野苑中也使用过,一方面可以给展品赋予天光,与外部自然环境连接在一起,另一方面由于上部结构比较重,开窗可以使下部体量在视觉上更轻盈。

接待展厅内拱形梁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勾调体验区内拱形梁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第五,斜行电梯和山崖餐厅的结构及施工。仁和洞位于峭壁上,原本需要爬山才可到达,非常困难,因此需要电梯帮助人们登高。如果做垂直的电梯,体量会非常突兀,最终选择了倚在崖壁上的斜行电梯。确定电梯的位置及线路花费了许多时间,需要在山上找位测量,而且不知道会不会有松动的石头。斜行电梯侧面的楼梯则是后期为了防止电梯出现故障,出于安全考虑才决定修建的。

最初,向山上运输施工材料都是靠人背或者马驮,斜行电梯的修建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山崖餐厅的施工。山崖餐厅原位有一个很小的平台,施工中向后开凿了小部分岩壁,并将暴露的岩石直接作为餐厅的后墙。在保留崖壁的前提下,餐厅的2个建筑基础落于平台内,顶部还有一个处于横拉状态的梁和崖壁垂直。若使用钢结构,建筑总体会比较轻,但由于钢构件体积较大,在峭壁小道上不便于运输,因此山崖餐厅选择混凝土结构体系,将混凝土材料分为小包运至山顶进行浇筑,反而比较容易。

斜行电梯  ©存在建筑

第六,料石墙面的施工工艺。接待厅下部、勾调体验区、阶梯花园等位置均使用料石墙面。墙面材料为本地产石灰岩,它比我以前接触的石灰岩更有韧性,也很符合我们想把重的基座部分隐于地貌的构想。我们确定了7种料石尺寸,工人不需要进行严格的组合,或者说只需要做否定性组合。如果告诉工人哪两种尺寸一定要放在一起,没有容错性,会让他很紧张,反而容易出错,但我们反其道而行之,告诉他们哪两种尺寸不要放在一起,既好记又好做,搭建出来也带有偶然性和设计感。

基于综合性考虑,我们没有选择贴面,而是在混凝土墙外进行砌筑。首先,贴面无法表达石材的年代感、自然感、永恒感。其次,这与文化有关,例如日本人有包装的文化,他们习惯用轻薄的东西进行装饰,因此很爱将石材切成薄片使用,而中国是大陆性国家,在文化里喜欢重、厚的东西,厚重一词也用来表达赞美。最后,也与产地相关,在泸州将石材切成薄片会比较贵,且损耗较大,只进行简单的切割反而比较经济实惠。

料石墙面  ©存在建筑

切割后的料石墙面石材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林晓光

四川郎酒股份庄园建设部总经理、建筑设计艺术中心总经理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次品谈会。我的身份比较特殊,属于甲方设计师,参与了洞仙别院从策划、设计到建设实施的全过程。
2016年,洞仙别院项目开启了初期策划,当时公司希望我们自己完成设计,但我认为这个地方非常重要,就像郎酒的圣地,我们必须思考清楚,什么样的建筑才最适合这个特定的场所。郎酒庄园一系列建筑建成之后,有人问我,庄园的建筑美学是什么?我的回答是敬畏自然。因此,对特定场地的尊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是洞仙别院设计时首先考虑的问题。我不希望建筑屹立在山体之上,而想让它消失在山林之中。建筑是次要的,它应该与环境和谐共生,并表达特定场所的精神性、地域性和场景性。

诗酒院与周边植被  ©存在建筑这时,我们面临着第二个问题,请谁来做设计?之前了解了很多刘家琨老师设计的项目,一方面,他的方案很有设计感和叙事性,并且具有一种“不那么精致”的低技状态,这与地处偏远山区的场所精神和建设实施条件非常契合;另一方面,我注意到他习惯使用质朴的材料,这也与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合。
在和刘家琨老师接触以后,他对项目的独特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一起讨论了项目的功能和流线之后,刘家琨老师提出了类似传统建筑的“亭台楼阁”设计概念,这种用当代的手法和材料表现传统建筑意象的特定形式,让建筑恰当地与环境结合,以自然又不平庸的美学方式表达山水意境,正是我们需要的。从设计到建设完成的过程漫长而艰辛。洞仙别院虽然面积不大,但为了尽量减少对场地的破坏,实施难度非常大。由于施工队技术水平不高,施工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设计。一个好的项目一定需要多方团队共同努力和配合才能达成。今天坐在品酒阁里回顾洞仙别院的设计建造过程,我认为这组建筑群基本实现了当初的构想。各位老师在回程的路上可以特别注意一下,离开庄园以后再回头看,整个庄园的建筑群是消隐在山体背景之中的,这正是我们最希望实现的建筑美学。

隐入山间的建筑  ©存在建筑


 


林波荣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非常开心能够参观刘家琨老师的作品,我收获颇丰,在这里主要谈五点体会:


第一,建筑的文学叙事性为空间体验带来丰富的故事感。在进入花架之前,我从未想过能在赤水河畔的山崖上体验到建筑的高低、明暗、错落。项目把建筑的设计、构造与生态环境完美融合,令人心情愉悦,感受新奇。

第二,建筑与自然的结合充分体现了对生态的保护和对自然的尊重。我的研究方向是建筑技术与绿色生态,就从专业的角度说说感受。刚刚刘家琨老师做了很多讲解,尽管他一直没有提到生态,但是洞仙别院的建筑设计对生态的保留和保护做得非常好,很多古树,传统的、已有的建筑,它们的记忆和材料被保留下来,以一种新的方式呈现,这是当前强调绿色、生态概念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刘家琨老师没有特别强调生态,是因为多年以来他一直就是这样做的,对他而言理所应当。在如此优越的山地环境下,生态环境已经非常好了,我们不会觉得这些生态保护措施有什么特别,但其实是建筑设计巧妙地融入了自然,这是我体验时感受最深刻的第一要素。此外,今天我们所在的品酒阁,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它几乎是坐南朝北的,建筑的窗口基本可以完全打开,不仅有利于通风,也带来景观,促进人与自然结合。

接待厅内保留的树木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第三,对光及天窗的使用。对自然的保护和保留要怎么体现呢?我认为光非常重要。刘家琨老师说他以前在做博物馆、展览馆时会借助光的力量,我在洞仙别院中也注意到了顶部开洞,将天光引入室内环境的做法。我们经过树院时,很多人只看到了院内的树,但我还从屋顶的一个开洞看到了斜行电梯,这个构图非常好,对光线的运用非常巧妙。关于窗及光的应用,包括怎样利用消防天窗、排烟天窗,或是在窗上缠绕植物,都是这个项目中非常值得称道的、充分体现建筑技艺的一个要点。

树院内由天窗看到斜行电梯  ©《建筑技艺》杂志(AT)

第四,对专业设备的处理技巧。在参观勾调体验区时,韩琦为我们做了介绍,她说很多展柜其实是空调出风口,但为了不让大家察觉,便将它隐藏为展柜。我特意去拍照,那个构造其实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落地风机盘管,而是经过了处理的类似静压箱的空腔。同样,今天来到品酒阁,一出电梯我就感觉风非常大,很舒适,但并没有看到空调送风口,因为它已经和建筑构造融为一体。

第五,材料的使用。项目使用了很多钢结构,材料处理很简洁,并且全部都可再利用,能与环境融为一体,对于业主来说也比较经济实惠。此外,刘家琨老师也提到混凝土、水泥在一些地方被隐藏起来了,在视觉上展现了对可持续原材料的充分利用,把重的东西用轻的东西包裹起来,体现了对环境的轻介入。

最后,我想说一些期待看到的细节。这一路上我们看到了很多关于酒的古诗和传说,但是对于

历史建材的使用,以及如何体现古老的酿酒材料、酿酒过程,并将这些内容融入参观的流线中,可能因为时间紧张来不及全面地参观,我期待在这方面能有更多的体验和补充。


  


#02

从结构性能到结构表现,再到结构感知


郭屹民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建筑技艺》第三期品谈选择了刘家琨老师的洞仙别院项目,是缘于我觉得这个作品中有很多可以品鉴咀嚼的东西,这并不局限于建筑的技术和艺术层面,甚至可以从技艺出发,以更宽泛的视角来解读家琨建筑的其他方面。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们从技艺的视角开始,进行一场家琨建筑的研读与品评。希望在各位老师的不同观点中挖掘家琨老师建筑中更多有内涵的内容!

大概在20年前,我曾经读过刘家琨老师的《此时此地》一书,不过那时我也才20多岁,学识浅薄,还不太能理解书中所谈的内容,也或许是当时我还在日本读书,书中分析的视角和语境跟那时我所处的学术环境不太一样的缘故吧。那本书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两个问题——空间性与技艺性。在我看来,刘家琨老师对建筑的追求是连续的,也始终围绕着早年这本书中所展现的轨迹及目标,这两天我们参观的洞仙别院作品也是如此。刘老师所从事的一系列建筑实践,其实跟我最近在结构建筑学领域的兴趣点有很多相关的地方,因此,今天通过洞仙别院项目来讨论刘老师从结构出发的建筑思考,我是很期待的!昨天在飞机上,我又重新翻看了《此时此地》这本书,多年后的重读让我有了新的感触。书中所讲的空间问题和我们要讨论的建筑技艺其实存在非常重要的关联。很多时候,建筑的空间与建构并非总能够获得一致性的关联,甚至常常会成为设计过程中二选一的抉择。上期品谈西扎的作品(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明白无误地展现了他为了空间隐匿建构的真实,不过,在刘家琨老师的建筑中,我个人觉得空间与建构获得了某种平衡,或者说是相互之间的某种共通性格。作为今天讨论话题的发起人,我想先与各位老师分享三张图片。第一张图是毕加索的作品《牛头》,它在很大程度上表达了我今天想讲的意思。建筑学背景的老师可能都对此比较熟悉,我们在提到“拼贴”(Collage)或者“拼凑”(Bricolage)的概念时,往往会引用这张图片。“牛头”似乎有着极其精巧的设计,然而事实上这仅是一辆自行车的两个把手和坐垫的组合而已。组合的操作将我们原先了然于胸的习惯性陌生化,即便对象本身没有物质上的改变,却已经被注入新的概念。试图重新组合与利用可以支配的事物,并对它们赋予新的意义和方式,在我看来可以从刘家琨老师的设计之间寻觅相关的线索:并非一味地追求精致与精细,取而代之的是现场的条件、现有的材料、现实的可能,特别是造价、建造手段等基本要素,通过对这些内容的通盘考虑获得新的机会,在洞仙别院项目中随处可见。

毕加索作品“牛头”  ©Pablo Picasso第二张图是有关“Bricolage”一词的一些定义。我觉得,“Bricolage”的确可以与刘家琨老师的设计实践相互对照,虽然刘老师在介绍中没有刻意用一些关键词来总结设计理念,但我觉得“Bricolage”当中包含了刘老师的很多设计手法。比如对地形与文脉的格外关注,来源于对不确定性与含混性的理解与把握,并将它们提升为一种针对非一致性的策略。这些策略的具体反映可以从洞仙别院的建筑空间、步行栈道、耐候钢屋面烂边、屋面排水构造等细部设计和建筑尺度中得到印证。这些不一致性,从另一方面反映着机智与应变的“Bricolage”。这些建筑部位在技术处理上并没有展现出所谓理想中的好房子应有的精致感,相反,显得质朴、粗放和不修边幅。但当身处远离都市喧嚣的深山悬崖环境中,我们也许会意识到不仅是建筑本身,建构的特征也正努力地倾诉着它们与场地的关系。建筑物的精致与否,似乎是每一位建筑师在创作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选择,它们往往同造价、材料、规范、功能等问题相关联。然而,场地永远是建筑获得自身存在价值的最重要的因素,如何通过对精致性的收放来再现场地的性能,我想洞仙别院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启示。刘老师在讲解中用到了“不专业”这一说法,在我看来正是“不专业”才给设计注入了很大的创造性。我们可以用“图集”代表某种专业性,洞仙别院的很多处理,包括刚才提到的耐候钢板边缘处理等,显然都是从图集中找不到的。正是因为跳出了图集所谓专业性的束缚,人的智慧与痕迹才有可能通过灵机一动的创造被嵌入到建筑之中。这种做法也让我们反省图集对设计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或许是另一个很大的话题,不过我想强调的是,普遍化与体系化或者说科学的内容,往往会在不经意间抹杀个别性与具体性。图集的便利性,很可能使我们在“躺平”的设计构成中牺牲创作的自主性。在这一点上,刘家琨老师对现实的应对,以及对人类智力的回应,在我看来都是很有启发性的。

“Bricolage”的一些定义   来源于文献[2]第三张图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关于结构表现的三种方式。从技术的功能性到感知性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其中结构的性能(Structure Performance)是结构的技术表现,而结构的感知(Structure Sense)则是结构作为物质的认知表现,在技术与认知之间是结构的表现(Structure Presence)。当然,如果把这张图中的结构(Structure)换成技术(Technology),在我看来也同样成立。通过结构性能、表现、感知的不同层级,可以获得结构与工程、建筑之间的关系。很显然,最靠近性能的应该是工程,而建筑与感知的关系则是最为密切的。通过这三个层次,我们可以梳理对结构或技术的理解,重新定位建筑与工程中的结构或技术,同时也能够使结构工程师与建筑师各自的工作目标与职责范围更加清晰。从某种程度上说,结构工程师的性能化目标,是建筑师开展工作的重要前提。

结构表现的三种方式  ©郭屹民绘制我想以这三张图引出今天讨论的话题,即从“技术”到“技艺”。在此,我还想多说几句关于“低技”与“高技”的问题,以及由此引出的关于建筑与技术的关系。洞仙别院中耐候钢屋面的烂边处理方式,让我想起我在课堂上经常跟学生提到的问题。现在很多人已经不太会写字了,用手机或计算机打字会更方便、精美还不易出错。即便如此,当某天你收到一封手写的字条或信件时,你会发现再丑的字迹也会令人感动,这跟刚才刘老师说的手画线是一个意思。对技术的依赖,会让我们慢慢变成技术的仆从,在享受技术带来红利的同时,人类也必然要付出宝贵的技艺作为代价。在我看来,技术与技艺最大的区别是人的痕迹。钢屋顶的烂边虽然毛糙,但它充满了现场感与手工感,能够让我们跨越物质的表象,感受到钢边被裁切时工人操作的体力、精力、智力。刘家琨老师在《此时此地》的第一篇就讲了他是以抵抗建筑学的方式,用低技的策略在做建筑[1]。这里的“低技”到底意味着什么呢?为什么这一期《建筑技艺》会选择刘家琨老师的作品来讨论技艺的主题?它对当代中国建筑实践又意味着什么呢?首先,建筑学视角下的结构或技术。结构工程师和建筑师看待结构的视角不可能完全一致。曾经有学生问我,为什么要分析跟力流无关的建筑案例来诠释结构建筑学?在那位学生看来,只有跟力流有关的建筑形态才是合理的,或者说理性的。不过,为什么建筑师的创作要被力流所限制呢?如果结构工程师的志向是让结构性能更好,那么对于建筑师来说,结构的性能或许仅仅是建筑设计的一个基础条件。不同视角下的结构会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价值趋向,我们作为设计师,既要有明确的价值观,也要具备更加宽泛的视野。其次,技术与建筑本体的关系。刚才刘家琨老师讲到,建筑设计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改,这是每个建筑师都会碰到的问题。例如,一些必须遵循的结构选型、构造做法、型材选用,或是强制性的规范条文等。在我看来,从更本质的层面来说,这些或许都可以看作是非建筑本体的内容,是被制度化的社会性内容。它们构建的抽象目标,可以确保社会体系下建筑在其设计、建造、使用与维护等全周期之内的利益最大化。因此,这些条框可以被看作是“社会的建筑”的内容,它们与建筑本体所涉及的内容并不完全吻合,其中也包括与建筑技术相关的诸如结构、构造等内容。因此,今天我们在讨论结构问题时,有必要区分哪些属于建筑学本体,而哪些不是。当面对建筑的社会性要求时,如何保全建筑的本体性,是今天我们在建筑实践中面临的重要挑战。我们不能总是牺牲建筑本体,来一味地讨好、迎合那些社会的意志,否则建筑的价值也就无从谈起了。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的“结构表现主义”,在某种程度上是以建筑为载体来表达技术的形态,是现代主义中一种巴洛克式的现象。自17世纪的工业革命以来,技术从一开始与传统建筑平行发展,到最终占据建筑的欢庆演绎,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工业革命发展的原动力是资本,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消费。第三,建筑学如何面对今日的技术?刘家琨老师在讲到乡村建筑与城市建筑的建造区别时曾经提到过,我们能够用更手工艺化的方式处理乡村建筑,但这对城市建筑来说却很难,所以要通过策划的方式去介入。在我看来,策划的确是一种很重要的策略,能够化被动为主动,将那些社会化的内容转化成建筑学的内容。在技术愈发进步的今天,对于被社会属性高度武装的技术,建筑如果不提起精神机智应对,仅将希望寄托于传统创作平台上的那些技巧,似乎已经无法应对消费的强大。我们不能否定技术的现实性,否则建筑的当代性也就无从谈起,但我们要意识到,技术的建筑与建筑的技术完全不同。技不等于低级,它是一种策略,可以尽可能降低非建筑本体所代言的消费在建筑中的比例,从而将人的智力重新注入到建筑之中。低技可以让我们重新反思什么是高技,以及技术对于建筑而言意味着什么。过度依赖电脑打字,会让我们逐渐失去正确写字的能力,过度依赖技术的建筑,也会让建筑逐渐失去本真的面貌。我想今天的开场白或许有点冗长,不过还是希望借这个机会,把刘家琨老师作品中可以讨论、关注的要点进行凝练,使各位老师的发言更有针对性吧!


 



汪大绥

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资深总工程师

这次品谈的是文化类建筑项目。目前,在政府引导下,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类项目蓬勃发展,文化类建筑项目也越来越热门。但洞仙别院项目是企业主导,体现了企业在这方面的敏感性、前瞻性,并且投入很大、品位很高,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在参观过程中,这里的生态、植被、峭壁、沟壑、新鲜的空气,仿佛把我们带到了自然的天堂,让我们收获了难得的享受。


听完刘家琨老师的介绍,我对项目的设计初衷以及建造全过程有了更多的了解,创作者可谓用心良苦。并且,项目与环境、结构专业的结合可谓典范,这与《建筑技艺》杂志改版的初衷一致,体现了建筑“技”与“艺”的结合。我认为洞仙别院在建筑与结构之间取得了平衡,选择适当的结构体系,将结构美融入建筑美。结构不应该被遮掩,只要选型恰当且与建筑的关系合理,结构便可以被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第一点,拱形梁的使用。在洞仙别院中,接待展厅和勾调体验区都是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了营造空间氛围都部分使用了拱形梁,但二者又有所区别。在接待展厅,因为空间跨度很大,且纵向外框架采用了高度比较大的梁,横向梁若使用等高直梁必然会影响空间体验,而拱形梁可以与拱形吊顶有机结合,带来丰富的空间体验,并引导游客视线关注落地窗外的景致。在勾调体验区,横向使用两端等高的拱形梁,直接暴露结构,可以得到很好的光影效果,空间感受更加舒适。这体现了创作者的反复凝练、思考,最后的结果赏心悦目。第二点,我想谈谈大家都很感兴趣的花架。昨天参观时我们在花架处停留了很久,我还特意拍了照片回去欣赏。花架由多片拱形构架组成,每片拱形架加上立柱共有9根杆件,杆件分为两种类型,分别由3片和2片重竹构件组成,构件之间为垫片套筒,因此留有缝隙,可以进行穿插。相邻杆件之间用4个高强螺栓连接,提供离散构件形成拱架所必需的节点刚度和必要的抗弯能力。我还注意到花架最边上的2根立柱并不垂直于地面,略微向内倾斜,而这正好可以提供水平方向的抗力,抵抗横向的风荷载。同时,底部的花坛也有利于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因此,我认为花架结构既有独创性,又安全合理。

入口花架轴测图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入口花架的两种重竹杆件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第三点,耐候钢材料的选择。虽然在国内工程建造中,有不少使用耐候钢的案例,但如此大面积地使用耐候钢比较罕见。今天在阳光下看这些棕红色的钢板结构,我觉得它的色彩、阴影对比都非常舒服,并且与结构选型相匹配,后期运维工作量很小,是非常自然且合理的。


 


张准

和作结构建筑研究所联合创始人、主持设计师

刚才郭屹民老师提到了结构表现和结构感知,而我想到了一个相关的结构话题——避免结构的后合理化。

所谓后合理化是指在建筑设计前期欠缺对结构的综合考虑,因此后期需要单一依靠结构技术,相对被动地解决这些遗留问题,例如建筑形态导致结构体系受力不合理,结构难以实现等。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大多是基于力与形的关系,也就是性能与表现的关联性,但看完刘家琨老师的项目,我觉得结构的后合理化除了与结构受力、选型等计算层面的因素有关,还需要考虑另一层面的内容,即工艺水平、建造条件、在地环境等等。这些因素也会影响结构的最终实现,尤其是在最后的实施阶段,很多细部设计和施工措施都需要避免后合理化。如果在前期设计时可以将这些可能与结构互动的潜在因素一并考虑进来,可以更有效地促进专业融合,更深度地避免结构的后合理化。

为了应对当地的建造条件,刘家琨老师做了很多特殊的构造及节点设计:螺栓拼装节点为了便于调平,简化了消误差操作;入口花架从原材料的模数出发,便于生产,降低造价;结构板选择耐候钢材料,并且考虑到人工裁切的工艺水平,特意将其设计为不规则的烂边。这些设计对工艺水平与结构进行了统一考虑,降低了施工难度,避免结构实施的后合理化。并且,这些对细节的处理又引发了更深层的内涵。

树院屋面结构施工过程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首先,与地域环境产生了关联。最早看到照片时,我感觉洞仙别院纤细、轻盈、现代,但现场参观时却发现建筑并未追求结构尺寸的极致纤细,而是在周边群山峻岭的大尺度环境下,被衬托出恰如其分的纤细感。另外,一些“不精细”的节点和加工工艺甚至产生了强烈的传统建筑意象,这些都是在这个地域环境中才独有且适宜的结构特征。

其次,结构处理为建筑引入了人的感知。刚才讲到钢屋顶烂边的时候,刘家琨老师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手画的直线也是直线,虽然近看是一条曲线。这个感觉和欣赏艺术品很像,远观可以感受作品的气质,而近看能捕捉更多细节,如果近看发现什么细节都没有,反而减弱了作品中人的存在感。这个出于应对当地工艺水平而加入的细节,将人对结构的感知在不同距离上表达了出来,将有关结构性能与表现的主题引申到结构与人的感知之间。

最后,洞仙别院项目面对外部环境所带来的困难时,表达出的不是生硬对抗,而是充分结合现实条件,调动各种因素,以相对变通的方式进行处理。这种思维渗透到项目的各种结构建造细节中,具有东方智慧的内涵。


  


#03

技术的边界



曾群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总建筑师

在实地参观之前,我在网上了解了这个建筑,当时猜想这可能是一个小品建筑,会尽量把结构做得简单、轻巧。但实地参观以后我发现它跟媒体报道的不太一样,在精巧和粗犷之间有一个度。

首先,我想谈谈技术的边界和冗余。刘家琨老师提到了一个词让我深受触动,叫容错性。我觉得这在设计里是非常重要的,它在很大程度上指导着整个设计。容错性包含两个方面,技术的边界和技术的冗余。就像刚才郭屹民老师所讲,技术的性能、呈现与最后的表达实际上是有差距的,最合理、最精妙的结构不一定是建筑师最希望看到的。日本结构大师坪井善胜先生曾说:“A structure's beauty can be found near its rationality”,郭屹民老师将其翻译成“结构的美在合理的近旁”,这恰好表达了我在参观时对于结构、技术以及建筑设计本身的体会。例如,对钢屋顶烂边的处理、品酒阁屋顶的视错觉起翘等,在形式上都具有容错的感觉,通过视觉上的模糊实现建筑师追求的效果。

品酒阁视错觉起翘的屋面  ©存在建筑

技术的边界和冗余体现在设计的过程中。参观时我一直在问,为什么会在酒庄里做这样一个项目呢?是一开始就策划好的,还是后面才决定的?如果技术的边界很精确,那么区域规划应该在几年前就已经做好了,甚至对材料、施工的考虑也需要提前完成,就好比一些政府投资的公建项目,在很多方面都不允许容错。但洞仙别院的设计是在不确定性中展开的,方案的不断调整既体现了容错性,也是对设计、施工、业主等多方面来说都很合理的技术策略。从泸州过来的路上,车慢慢驶入山里,我在想立足于巴蜀文化与大自然山水中的建筑,需要用什么技术、什么形象来表现呢?可能不需要用非常理性的、井井有条的方式来组织技术与功能,而这也是对技术边界的试探。

技术的边界会因文化特征而改变。刘家琨老师说洞仙别院中有两套轻与重的语言体系,反映了酒文化与地域文化。酒文化在中国代表着传统与传承,本身就很醇厚,而饮酒以后微醺的状态又很放松,就像我们在树院投影区看到的影片,它体现了与酒文化相关的人的行为与生活状态,是很轻的。地域文化也显而易见。一个月前,我们在宁波参观了西扎的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其节点处理很精细,与刘家琨老师的建筑正好相反,我觉得二者都是基于地域文化做出的合理选择,是技术对文化的展现。宁波与泸州有着完全不同的山水气质,前者带有江南韵味,精致且抒情,而后者则是大山大水。因此,刘家琨老师选择了一种富有意境的设计手法,而这其中对精巧和粗犷的把控来源于他对巴蜀文化的认知。

其次,在技术之外,我们可以看到刘家琨老师一如既往的对文学性概念的重视。他的建筑是动态的,由叙事概念引导。刚才提到两套建筑语言体系,我认为文学叙事可以作为第三套体系,它游离在技术之外,技术只是对语言的沉淀。如果与西村大院比较,西村大院更像是对集体主义精神的回顾与呈现,更具整体性,而洞仙别院则是线性的,其全景略带《千里江山图》的韵味,像中国古代的山水画徐徐展开。在这其中,我们可以看到精细与粗犷、开放与封闭、幽暗与明亮……种种节奏和情绪的对比。

鸟瞰渲染图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刘家琨老师可能是中国将文学性体现得最充分的一位建筑师。在做设计的过程中,他会不自觉地将文学叙事带入其中,仿佛在讲一个故事。从下半部厚重、上半部飞扬的接待厅,到诗酒院、树院的开放与半开放体量,再到非常绚烂的酒阵展厅,故事的讲述便进入了高潮。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仔细品味,会对建筑产生体验性的认知,所以现场感受才更加真切,它的精妙之处是照片无法传达的。

最后,项目对于原址的选择性利用也很巧妙。刘家琨老师没有特别强调这一点,但实际上这里很多区域都是拆除重建的。他没有将原址完全保留、重新修缮,而是以抽象的方式保留了场地的记忆。例如,他将诗酒院内原本的篮球场改为开放的无边水池,将树院原址的宿舍楼拆除,在那里放映充满生活烟火气的影片。原址的房屋与功能已经没有什么价值了,但场地的记忆还在,他以一种模糊的方式完成了对新与旧的取舍,在新颖的地方有所保留,而看似厚重的地方也没有坚守古板/传统,在两者之间找到了平衡,也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就像郭屹民老师所讲,这不仅仅是对技术的呈现,甚至超越了设计本身,更进一步关注到了人的体验,使身心的体验得以留存。

诗酒院场地原址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宋晔皓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刚才听了家琨老师的介绍,我觉得特别像在讲故事,非常有意思,让我感触很深。
从个人观察的角度来看,家琨老师的建筑带有一种一贯性,在成都参观西村大院时我便深深感受到这一点而家琨老师的作品在一贯性的背后往往同时显现出偶然性,例如关于控制与不控制的平衡。就像郭屹民老师所说,最精确合理的结构和建筑师最希望获得的结构表达,往往存在着差异,在设计推进的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可能发生偶然事件。高校建筑师的视角会有些特殊,我们会面临更多关于控制或不控制的选择,因此,我对于洞仙别院项目中体现的偶然性、生活性深有感触。一方面,是对材料偶然性的激发。在对现场的控制以及设计表达的调整中,材料体系的选择尤为重要。刚才家琨老师提到了两个语言体系,在重的部分使用石材,在轻的部分使用耐候钢板。石材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乡土性的材料,但钢板一般不太能归到这类,而且,这两种语言体系在洞仙别院中都通过线性表达被呈现出来。这让我想起西村大院,它的体量是一个方形的盒子,在其中有很多装饰性的部分,虽然带着“随意”的味道,但具有极强的感染力。通过这两个项目,我看到了家琨老师对材料偶然性的妙用。实话说,这可能更是一种天分,一种建筑师自身所具有的敏感,他并没有刻意渲染或过度表达,但我们依然能体会到建筑中饱含的情绪。

诗酒院线性表达的耐候钢屋面  ©存在建筑另一方面,我也想探讨建筑的生活性所达成的结果。第一次知道洞仙别院是因为我的一个意大利研究生,他在做论文时研究了这个案例,但因为疫情无法来到中国,而今天我却有机会先来到现场参观学习。这种感觉很奇妙,一位意大利建筑师发现并精研了家琨老师的作品,所以我特别想把这个作品以及成都等城市和意大利的城市类比看待。在中国建筑界,卡洛·斯卡帕的影响比较大,但实际上如果真的沉浸到意大利体系中,你会发现那样的建筑师并不罕见,有一些人甚至近90岁高龄还可以信手拈来般地创作出带有当地城市生活之美的作品,例如都灵的安德里亚·布鲁诺。而家琨老师的建筑就很有四川的生活之美。另外,刚才我仔细研究了钢板屋顶的排水构造,非常精妙,我很希望可以深入了解它的处理手法。


 


韩琦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建筑师

不同建筑的耐候钢屋面排水方式都略有不同。树院的耐候钢屋顶有三层结构,顶层为耐候钢找坡板,为防止夏季暴晒室内过热,中层设置了保温板,底层为耐候钢吊顶板。顶板之上的钢肋是结构构件,与屋面板用U形连接件连接,结构与板之间的空隙为排水空间。找坡板三边的通长折边向排水方向倾斜,相当于一个“水簸箕”。耐候钢屋顶宽度约17m,而现场条件下能使用的耐候钢单板最大板幅为7.5m,不到屋面宽度的一半。在超出排水板板幅的部分由边缘一侧的吊顶板继续找坡排水,形成封闭的排水系统。

树院耐候钢屋面结构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诗酒院的处理方法和树院类似,钢板上方的钢肋同样是结构构件,二者之间留有与耐候钢板通长折边同高的缝隙,用于排水。诗酒院屋面钢板内侧屋面板结合变截面钢梁向上扬起,整体单向找坡排水。
  


#04

低技 vs 高智


李兴钢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首先,我想作为《建筑技艺》杂志改版的推动人,谈一谈我们为什么选择刘家琨老师的这个作品作为改版后第三期的品谈项目。杂志改版的前三期至关重要,将奠定整个杂志的基调,借由多角度的项目品鉴,《建筑技艺》杂志将拓宽国际视野,期待未来可以在国际学术性建筑杂志中拥有一席之地。改版后第一期我们选择了崔愷院士的南京园博园主题馆改造项目,崔总在这个项目中使用了创新的弱结构,以一种“植物”的建构方式体现对建筑技艺的追求;第二期杂志选择了西扎先生的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这是国外建筑大师在中国的作品,以隐藏又彰显的结构完成了空间创作。在前两期杂志中,我们呈现了国企大型设计院与国外建筑师的视角,因此,希望第三期杂志可以选择一个民营建筑事务所的作品。选择家琨老师很合适,但对于这个项目我其实开始有些犹豫。洞仙别院项目从照片看是一些小房子、小结构,好像不太具有说服力。但与郭屹民老师的一次沟通改变了我的想法,他说《建筑技艺》杂志改版后聚焦建筑的“技”和“艺”,但本质还是“技术引导艺匠”,“艺”才是终极目标,而家琨的作品就具有这种特质,是真正的为人的建筑学,强调了属于建筑学本体的设计创作。于是我们迅速确定了品谈的目标,从杂志的角度来说,它让改版后的前三期变得非常圆满,我也十分激动。
其次,我想谈一谈对洞仙别院项目的感受。刚才郭屹民老师讲得非常好,引导我们从低技的角度思考,在这个技术和资本在建筑学领域如此发达的时代,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建筑学?到底是机器决定建筑学,还是人决定建筑学?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建筑技艺》非常希望强调的观点。刘家琨的建筑体现的是低技与高智。高智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智商,而是一种高妙的智慧,具有超越性的创作方向,这是机器所无法完成的。刚刚听完大家的发言我特别高兴,林波荣老师作为建筑领域的科学家,在这里收获了诗意的快乐,而以林晓光先生为代表的业主,通过这个建筑实现了企业的商业与文化追求。他们都是建筑使用者中极具代表性的群体,让不同群体都能从中获得快乐,说明这个建筑融入了人的感知,是以人为创作方向的建筑。洞仙别院的低技与高智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我罗列了以下几点:第一,顺其自然的创作智慧。面对场地的地形、地貌,家琨老师创造了富有文学性的空间体验,有起始、铺垫、高潮、尾声等一系列安排,而这些起承转合与现场的地形以及原有建筑密切相关,是一种顺其自然的创作。在昨天参观时,我们从入口花架进入半封闭的院子,通过石墙开口,一眼就瞥到了悬浮在半空中的轻型亭子,再顺着地势向下走进接待展厅,以另一个开阔的视角纵览群山,这是一个非常惊艳的开始,它让我对之后的参观充满了期待。不论是建筑师还是普通人,我想都能感受到顺其自然的叙事手法所带来的情绪起伏。

由石墙开口瞥到接待厅亭子  ©存在建筑第二,重叠体系的布局智慧。家琨老师讲到重叠的结构体系——比较扎实的地方使用石材,比较轻盈的地方使用耐候钢板。体系的重叠不仅体现在材料与建筑语言上,项目的特质几乎都是模糊而具有双重气质的,比如诗和酒、文化和商业、当代和传统、人居和工业、手工和机器、精确和容错……这些两两对应的体系以清晰而又交织的方式重叠在一起。这需要建筑师具有上帝视角的营造智慧,以内心的高智完成谋篇布局。第三,对材料、结构、构造智慧的人性化延伸。洞仙别院选择的材料都很平常,但却区别于通常的使用方式,用非常规的手法处理常规材料,比如石头,建筑中通常使用巨石或贴石,而家琨老师选择了一种介于贴和砌之间,但又更强调砌筑的方式,既保留了石头本身的气质,又与当地环境紧密结合在一起;在结构上,适当选用常规结构,表达建筑意象,无论是拱形梁、框架结构,还是耐候钢结构,其实都是常规的结构体系,但是以一种恰当的方式融入建筑中,可以营造特定的空间氛围,更贴近设计意图,例如勾调体验区的拱形梁,既带来了光影效果,又蕴含古朴传统的气质;同时,还以低技策略创造智性构造,洞仙别院的构造非常能体现“刘家琨式”的智慧,处理方式通常很简单,但却融入了对各种现实因素的充分考虑,例如钢屋顶的烂边、视错觉的剪纸式飞檐、上翻钢梁、斜行电梯、六边形植草格等。对材料、结构、构造的使用智慧与造价、施工工艺、容错性相关,又具有结构、构造的合理性,表达了建筑师的设计意象,是一种智慧化的创作。

砾石+六边形植草格  ©《建筑技艺》杂志(AT)第四,以低技策略创造新的建筑语言体系。说到传统建筑,我们会想到顶、檐、梁、柱、基座,这是传统建筑的语言。而家琨老师在这里度身定制了一套新的建筑语汇,使材料、结构的低技化处理及其使用成为体系,并使之出现在洞仙别院的许多建筑细节中。而我也注意到,他在以往的建筑设计中,也都会使用某种新的建筑语汇,例如西村大院是有关集体记忆的,鹿野苑是代表地方性的、文学性的,而文里·松阳三庙文化交流中心改造项目和洞仙别院则是对传统意象的全新呈现。最后,我想讲一些对洞仙别院未来的展望。在这个作品里,不论因为设计过程还是施工建设乃至后期运营维护,项目中或多或少存有一些遗憾,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可以从中看到建筑师的真诚初心以及业主的良苦用心,这些“不完美”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讲可能也算是某种必然。一栋好的建筑已经建成了,而未来如何维持建筑的状态,如何体现对设计创作的尊重,不仅关系到业主、建筑师,其实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我对刘家琨老师的作品会有这种期待,因为我在15年前曾经参观过鹿野苑,而今天我的儿子作为一个建筑初学者再次到那里时,从他拍的照片里看到它的一切都完好如初,除了墙上生长的青苔之外,只有时间和记忆在建筑上不断叠加的痕迹。鹿野苑是一个有生命感、被尊重的建筑,这是一种文化态度与社会责任。我期待通过建筑师、业主,以及大众的共同努力,真正提升社会对建筑艺术与文化的尊重度,让洞仙别院也成为一个可以长久留存下去的作品。
 


郭屹民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非常感谢各位老师的真知灼见,也很感谢刘家琨老师和林晓光先生对洞仙别院项目的付出。其实我在一开始所讲的内容更像是抛砖引玉,在今天的讨论中也确实收获了很多老师对于低技,以及对于工程的技术和人类的技术的不同观点。最后,谈一谈我对洞仙别院作品的看法吧。

第一点,我想回到一开始说的关于结构表达的三个层次——感知、表现与性能。刘家琨老师在洞仙别院中对结构的运用是感知化的,因为我们几乎没有直接体会到因力流而产生的紧绷的、动态的空间或构件,只有入口花架的拱形有些许意向。当然,我了解到刘老师其实并不太在意用力流形态丰富建筑表现,因为他有很多更精妙的操作手段。刘老师对结构的表达其实更偏向于跟建筑关系密切的感知层次,换句话说,他在以更加建筑学的视角去看待结构及技术问题。在刘老师早期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到类似的表达方式,例如用砖砌的墙表达某种混凝土的感觉,以及不希望结构处理方式被直接暴露出来等,都是以非常建筑学的手段为结构构件赋予表象化。

书院空间将结构柱隐藏于墙内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一开始我提到“低技”这个话题,其实并不是指技术上的低级。作为一个当代的建筑师,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理应是耳濡目染的,我只是希望我们在技术被建立起来的兴奋之余,也应该稍微冷静地反思一下,最高科技的建筑是否是唯一的出路?我们不能仅仅把建筑当作那些用来成就技术梦想的道具。因此,从与建筑学关系紧密的结构开始,我们就应该用更加批判的视角来看待建筑中技术的运用,让结构真正成为支撑起建筑的最重要的一堵墙。

另一方面,我在反思结构表现的天花板在哪里,难道20世纪中叶的结构表现主义时代就是其出道即巅峰的高光时刻吗?从本质来看,在那些结构表现主义的作品中,大部分设计师都有着结构工程专业的背景或兴趣,把结构凌驾于建筑之上的选择也直白地反映了这种意识。后现代主义也好,解构主义对结构的无视或解题也好,或多或少地可以看作是对结构表现主义的一种反击。在我看来,今天的参数化形态不过是结构表现主义的格构化与反复化,只不过用一种更加平滑的形式将其提升了一个级别而已,没有根本性的区别,因为结构的解析原理在很早就开始采用微积分的方式,这不过是把抽象的数学运算变成了可视化的透明过程而已。当然,不可否认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结构与形态的设计注入了新的可能性,这是时代的必然,我们现在的成就不可能与几十年前相同,但计算机技术只是停留在表象的操作层面,建筑的根本基因并没有被改写。这就是结构表现似乎已经让我们看到了天花板的原因。这是不是一种幻觉?也许是,也许不是,因为又出现了像石上纯也那样刻意消解重力感的建筑师们,那些看似不应该出现在具象真实世界中的“图片建筑”(Graphic Architecture),其实更加对应于计算机操作下的物质世界。我还不太清楚它们应该属于表现还是感知的层面,但它们所展现的去重力、去物质、去细部的图像化,的确是前所未有的。

人类智慧的天花板在哪里?技术的立脚点又在哪里?建筑师总是渴望拥有更多的设计可能。同样是在20世纪中叶,受到“少即是多”(Less is more)思想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极少主义,提供了一种趋于抽象的方向,这些作品呈现出的空间有些的确让人耳目一新,但同时也会让人意识到极少的天花板就是“无”吧。不断精简的创作道路显然是崎岖而狭小的,与“极少”相比较,“极多”显然更具有可能性。拘泥于一种个人化的创作风格当然没有问题,不过作为创作的发展潮流,还是应该朝着百花齐放的大道前进。在我看来,工程的结构因为有着鲜明的技术属性,或者说作为科学的产物,其计划与目标的清晰性反而使结构的局限性与天花板可以辨识。若要让结构超越这种局限,用建筑的视角来看待结构或许是一种途径,用人类长久以来积淀的智慧丰富结构的内涵与表达。我们不能在运用技术的时候否定人的存在,因为人才是建筑得以存在的根本。所以,我们在结构中不仅可以找到时代的脚步,也可以找到建筑学这门古老学科一直以来前行的动力。我们不应该被局限在某一个方面,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提出天花板这个说法的原因。

我在一开始提到的“Bricolage”某种程度上表达了刚才所说的意思:我们既要做一名工程师,同时也不要忘记“匠人”的身份;我们既要有计划与目标,也要有随机应变的机智。在我看来,这种双重性对于当代中国建筑实践而言,依然十分重要,尤其是在洞仙别院项目中,这种物质建构上看似随性而为的潇洒,非常适合四川这个休闲、随性的地方。但是这种策略的选择与设计的过程,其实并不轻松。

山崖餐厅后侧墙体与原有山石结合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第二点,为什么洞仙别院的建筑能带给人轻松随意的感觉?除了刚才我说的在物质建构上的潇洒作风之外,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建筑的扁平性。这一点跟刘家琨老师讲到的并置是共通的,这也是为什么尽管建筑中用了很多钢板和石头,却没有让我感到喘不过气来的原因(笑)。这让我想到在《此时此地》一书中,刘家琨老师提到的“容忍”[1],比如在早年的鹿野苑项目中,他需要容忍各种不可预测的、对墙面的使用方式,“容忍”本质上是建筑师让渡一部分设计权利给使用者,这与刚才提到的参数化设计中建筑师让渡一部分设计权利给计算机是不同的,因为使用者是物质空间的另一个真正主体,而计算机永远不会成为现实的主体。“容忍”的态度成就了空间共享的双重主体,使自上而下的主导与自下而上的活力能够被很好地整合与相互催化。我想这一点不仅在物质操作层面,在空间操作层面上都是具有可能的,最有说服力的应该就是刘老师的西村大院吧!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平衡非常重要。在保持空间完整性的同时,建筑的结构、构造应该具备如曾群老师所说的冗余性,要允许他者也就是使用者的介入,这跟20世纪70、80年代由德里达、德勒兹等提出的对于不定主体的设定是相关的。建筑师要主动降低自身的高度,将他者的主动能力性纳入设计考虑的范围内,这里的“他者”包括业主、结构工程师、施工人员、使用者等,涉及物质与空间的人群。建筑师能给出很多填空题,有着明确的逻辑,同时还能释放出足够的弹性,让不同的人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创造来留下他们的痕迹。比如品酒阁的空间其实是“One room”①,它没有被过度设计,为将来功能的改变留有很大余地,我想这跟刘家琨老师所说的“容忍”是一致的。在洞仙别院项目中,我相信刘老师所讲的“不专业”的确给了他者很多机会,可以融入工程师、业主的想法,从而打破了建筑设计既有的单向性。

另一方面,洞仙别院中线性展开的叙事性,与场所营造上的围合性反复交织,也带来了节奏的变化,这可能跟刘家琨老师的文学写作有关。其实不论是叙事性、围合性,还是刚才提到的轻与重的双重并置,都有着相互作用的意图。用重衬托轻,用叙事的方式对秩序进行重新梳理,用围合的反差进一步强调连续的意义。并且,叙事本身在设定上便消除了某些强制的意图,给予了更加柔和的线索。回旋、回头等空间流线的设定,使得叙事的秩序仅起到建议的作用,使用者可以通过其他可供选择的路径去切断所谓的叙事流程,定制属于自己的故事。在洞仙别院项目中,生产酒、品尝酒、储藏酒的全部过程我们都可以了解,但这并非等级化的排布,人们可以随意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围合感极强的入口庭院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在秩序和非秩序、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之间形成平衡,在我看来是一种非常具有当代性的表达。在洞仙别院中感受到的轻松随意,我想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这种去等级的扁平。如果说石上纯也所做的是图像式、视觉式的扁平,刘家琨老师所做的则是一种去视觉的、意识的、观念上的扁平,我们在这里感觉到的轻松正是源自于观念的感知性。在洞仙别院中,并置是扁平的表现,从空间到建构、从材料到建造,都呈现了这样的方式。例如,石头这种具有环境、地域人文特征的天然材料与人工化钢材的结合,扎根在现实的建造施工条件上,就是一种扁平化的操作,我不知道刘家琨老师是不是有意这样做的。

刚才曾群老师提到“美在合理的近旁”,这里的“美”指的绝对不是视觉的美或形式的美,而是更加可贵的心灵美。我相信心灵美一定比视觉美更可贵,也更重要,因为它饱含了某种深度,就如同我刚才提到图像美和意识的、概念的美是两个境界,存在本质的不同。

感谢各位老师让我有机会通过洞仙别院来认知这一非常重要的当代建筑实践方式,它固然充满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但能够将先验的、固有的、所谓的专业性稀释,更好地吸收来自于非专业的奇思妙想,接受那些机智的处理方式,让建筑学、建筑实践能够更加丰富、更加接地气,也让建筑师和非建筑师之间能够找到更有效的对话方式。


 


刘家琨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最后,我想对各位老师的发言做一个简短的回应。

首先,低技是一种策略。它在大约20年前被提出,有些人将其认定为一种风格,而我并不认同,我认为它是一种变无意为有意、扬长避短的策略。所谓低技的、很随意的东西其实也需要经过仔细的设计,它是容忍而不是放任。在施工过程中,低技是一种实施策略。很多年前做艺术家工作室时,我所做的粗糙墙面其实不完全是为了美学,而是因为很难让工人做到真正的平整,而当我让他完成一个不太平整的墙面,他反而能做出一些设计感。

其次,我也很关注结构的边界。刚才很多老师讲到了建构和结构的真实性、一致性,其实这都是相对的、阶段性的,并非绝对真理。“美在合理的近旁”这句话让我想到了当代艺术的一个技巧——将熟悉的东西错开一点点,即陌生化,以及我曾引用过的,好像是苏珊·桑塔格说过的话,“在理性的控制下做出理性不了解的东西”,这其实都与“近旁”有关。这一点点的错位需要敏感,需要分寸,需要极度专注,并且你一定要知道合理的位置在哪里,才能错开这一点点。我想,如果我对于结构的理解可以越来越透彻,那么我的“近旁”会越来越准确。

鸟瞰 ©存在建筑


 


▼品谈现场(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品谈视频

注释

①“One room”是指将主要生活功能集中于同一个空间的房屋,比如单身公寓、酒店客房,除了卫生间,只有一个房间兼作卧室、客厅、餐厅。


参考文献

[1]刘家琨 . 此时此地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Gourley W. Wicked problems, clumsy institutions and bricolage in FHE and HFE[EB/OL]. https://slidetodoc.com/wicked-problems-clumsy-institu-tions-and-bricolage-in-fhe/, 2008-05−20.


延伸阅读:

【AT建筑】融入场地,跳脱山水——二郎镇天宝洞区域改造项目


编辑 | 付丽娜

排版 | 付丽娜




本文刊登于《建筑技艺》杂志

2021年9月刊

(点击杂志封面了解本期详情)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购买本期杂志

-END-

36万粉丝点击关注↓

感谢看到最后,
喜欢的话,点击文末右下角【在看点赞分享】

您的支持对我们很重要!


/ 《建筑技艺》精彩课程回放  /


_


_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