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河南电视台揭开疯狂的谎言——广西桂林市临桂县非法传销大骗局

2016-05-19 袁永昌防传救助中心


今年春节,老家的一个兄弟说村里有几个亲戚,在南方做生意,而且特别好,让他去看看。过了春节没多久,兄弟就过去了,起先我也没有太在意。后来就觉得不对劲了!他走了十来天以后,就让家里寄过去四万块钱,对他老婆说是做大生意,机会不可丢失。家里人把全部积蓄给弄了过去。一家人都指望着能像他说的那样——
后来,他又让别的亲戚过去,这个亲戚去了一圈就回来了,说是传销。一家人都傻了。
上个月,老家几个亲戚去了广西,把他给拽了回来。
  现在,回来个把月了,兄弟已经知道是受骗了,天天为损失的4万块钱吃不下去饭,这些钱,原来准备明年盖房子和供孩子上学用的,现在成了泡汤。父母落泪,老婆埋怨,他能开心么?
  我让他来郑州找个活干,在这里呆了几天,也是心神不定,干脆先让回去老家,防止出现意外。
  现在我恨透了传销,也恼恨兄弟不成器。兄弟对我说,你不知道,到了哪个地方就不听使唤了,我有些不相信。国家宣传这么多年了,难道不知道是骗人的么,兄弟还对我说,那里干这个的人就是多啊。都到了这个地步,兄弟还是有些不清醒,还不知道到底是咋回事?
  我无言。
  上周,我从电视上河南3台的新闻里看到,他们的记者到了南方去暗访传销窝点,我连看了三天,真是让人震惊,我没有想到会有那么多河南人上当受骗,我们河南不是一个富裕的地方,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把自己的血汗钱白白扔到那些地方呢。
  我想要复制一下节目,回去让我的兄弟清醒清醒,工作人员说节目复制程序复杂。
  昨天,好不容易,找到了节目的一些文字,今天发发,希望大家借鉴啊。
  
  
  疯狂的谎言(1):兄弟去南方 家人心惶惶
  
  安先生是周口沈丘人,在郑州西郊的冉屯做水泥大沙生意,他的妻弟刘建今年30岁,也在西郊做了十来年的废品回收生意。今年5月份,刘建一个村的老乡频频打电话给刘建,让他去广西考察考察市场,说是在做大生意卖家电,能发大财。
  刚开始,考虑到有生意和孩子需要照料,家里人都不想让他出去,可刘建还是打定主意去看看。5月24号,刘建一个人揣着5万块钱去了广西。让家里人没有想到的是,没有多久,他就从广西打来电话,让老婆把家里剩余的6万块钱全部汇过去,说是需要大量资金进货。
  刘建的老婆起初有些怀疑,不过他丈夫的一番话还是打消了她的顾虑:刘建说老婆你啥都不用管,停俩月回去有房有车子,以后你只需带好孩子就可以了。
  家里人最终还是把钱汇了过去,可是,马上,奇怪的事情却发生了:
  多天来刘建的电话打不通,一直关机。联系不上刘建,家里人都很担心,就在一家人急得团团转的时候,6月15号,刘建突然又打来了电话,说自己正在广西南宁做生意,随后没有多说就挂了电话。刘建到底在干什么呢?是不是身处险境呢?经过合计,安先生决定连夜赶往南宁。
  那么,安先生的广西之行能不能顺利找到他的兄弟、能不能顺利把他带回来呢?对此,安先生心里也没有底儿,安先生计划多找几个朋友过去,强行把刘建带回来。
  
  疯狂的谎言(2):兄弟他乡终相见 神秘生意惹人疑
  
  安先生的兄弟刘建到底在广西干什么呢?安先生寻找兄弟路上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为了一探究竟,记者决定和安先生一起到广西南宁寻找他的兄弟刘建。
  6月16日晚,记者和安先生一行乘火车来到了广西省南宁市,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安先生和同行的几个人商议,决定先找个旅馆住下,到第二天再和刘建接头。
  第二天中午十二点左右,记者和安先生一起再次来到了南宁市火车站,在出站口附近安先生给刘建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他自己已经到南宁火车站了,让刘建来接他。
  随后,记者和安先生在南宁火车站等候了一个多小时,下午两点钟,记者终于见到了安先生的兄弟刘建,以及刘建所谓的生意合伙人李保全。
  在先前的电话中安先生就已经告诉刘建,记者是自己的一个远房表弟,这次两个人过来主要是看看南宁有没有更好的生意。而刘建对安先生和记者的到来也显得异常高兴,并且在吃饭过程中说出了这样一番话:刘建:我们在这里都是做大生意的,一年之后都能买小车,买别墅了。
  究竟做什么生意,在一年之内能赚这么多钱呢?当记者和安先生想问个明白时,刘建和李保全的回答都显得很谨慎:
  刘建:你们先了解了解李保全:你们看看能干就干,不能干再离开。
  饭后,在刘建和李宝全的带领下,记者和安先生来到了南宁市仙湖开发区一栋民房内,在这里记者发现,房间的卧室里只有两张简陋的竹床,客厅里一张桌子上放着一个水壶和几只杯子,外加一台落地扇,其余空空如也。不过在这里,记者见到了另外一个重要人物,李宝全的女儿李雪艳。但让记者不解的是,就这么一个简陋的环境下,会创造出一个什么样的财富神话呢?李雪艳的一番话很有煽动性:
  李雪艳:你说能挣多少钱,至少三代人花不完。
  一年时间内能挣到够三代人花的钱,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神秘大生意呢?记者和安先生决定第二天深入进去,进行暗访。 
  
  疯狂的谎言(3):神秘生意惹人疑 
  
  第二天,也就是6月18号一大早,记者便如约来到安先生住宿的旅馆,准备一同再去了解情况。然而一见面,安先生却告诉记者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安先生说,昨天刘建已经怀疑咱们来的目的了,昨天晚上到今天早上,他们几次往老家打电话,调查我们来这里的目的。
  他们为什么要调查记者这次广西之行的底细呢?难道其中真有某种不可告人的秘密吗?虽然对方已经有所怀疑,但记者还是决定冒险深入调查。上午九点,记者和安先生再次来到刘建等人居住的出租房内。果然,一见面,李雪艳就向记者和安先生提出了一个条件。要求记者和安先生在没了解行业完之前,不能离开这个地方,必须要住在这里。
  记者发现,虽然李雪艳年纪轻轻,但总是她在这里发号施令,并且刘建等人对李雪艳的话言听计从。记者几次试图询问刘健,但都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
  就在听课回去的途中,刘建告诉记者,在整个南宁市仙湖开发区,做这种神秘大生意的人成千上万,主要来自河南、四川、湖南等地。
  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个现象非常奇怪,虽然都是做同一种生意,但这些人非常谨慎,相互之间从不过多说话。
  那么,这里面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玄机呢?但这些人员始终告诉记者,因为这是一种保密性的行业,不能让记者知道太多。
  记者越来越纳闷,既然有这么多人从事这种行业,为什么还要保密呢?这种生意不是违法的吧?
  这些人员告诉记者,如果违法,别说现在有几十万人在从事这个行业,就是只有几个人也早就完蛋了,谁都不傻,主要是相信能挣钱,并且国家也扶持。
  记者随即发问,说国家在扶持,有没有相关的资料证明?
  这些人员解释说,如果国家印发红头文件,告诉大家有这么一个挣钱款的行业,那么大家都过来了,谁还能挣到钱。
  暗访中,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两天时间内,共有五个人轮番跟记者推介这种神秘生意,但每个人都会问记者一个同样的问题:就是让记者自己感觉一下行业是否违法。并且这些人员都表示,记者此时来了解这个行业是非常幸运的。
  
  疯狂的谎言(4):神秘生意惹人疑 记者调查揭真相(二)
  
  
  拿李雪燕等人的话说,他们从事的是一种机会性行业,而且是暴利行业,记者越发觉得蹊跷,决定继续调查,接下来又会发生哪些匪夷所思的事情呢?
  第三天,记者又去拜访了刘建和李雪燕,这回李雪燕让记者和安先生跟着她走,什么也不要问。在过了一条马路,又绕了几条小巷之后,记者和安先生被带到了另外一间出租房内。房间内的摆设同样相当简陋,一位自称是新疆财经学院的大学生李建新接待了记者和安先生。 
  记者问道:来了这几天了,还不知道你们究竟从事什么行业呢?
  李建新告诉记者,他们所从事的是连锁销售,是国家放在两广地区试验的一种新型行业。
  据李建新介绍,他们销售的主要是各类服装,但这种销售方式与传统行业的销售方式有着天壤之别。这种行业不会让你们背着包卖产品,主要是自我消费终结制。
  看见记者不太明白,李建新又进一步解释,所谓的自我消费终结制,就是产品必须由本人购买之后直接消费,不允许转手出售他人。
  记者随即表示不解,既然不卖产品,怎么挣钱呢?
  李建新并没有给记者解释如何挣钱的问题,只是告诉记者这种行业是72行之外的第73行。
  看见记者对这种解释有所怀疑,李建新又告诉记者,这种行业对国家所作的贡献不亚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个体和私人经济。并且称这是一种利国、利民、利己的行业,而且这个钱胆子小的人挣不到,是一个改变人命运的机会。
  随后,记者借口需要回去考虑一下,准备离开,看到记者有些动心,李建新再次要求记者和安先生,在了解行业期间必须住在这里,并且任何时候都不能单独行动。走到哪里必须有人跟着。
  当天下午,李雪燕又安排了其他人跟记者和安先生进行深入交流,记者表示,既然这种生意能赚大钱,那么记者需要投入多少呢?
  一位青年女子告诉记者,从事这种行业必须自己首先投资3800元,并且还要发展三个事业伙伴。那么,这三个事业伙伴又如何选择呢?这位女子说,因为这是个能挣钱的行业,事业伙伴首选当然是自己的亲人或朋友。
  这种说法记者随后在刘建那里得到了证实,他告诉记者,在此之前,李雪艳已经把家族中的大部分人都叫过来了。李雪艳的舅舅、舅妈、姑姑、爸爸、妈妈、哥哥都来了,都是事先编造一个美丽的谎言,说是在这边做大生意,能挣大钱,因为这样说越是亲戚越相信。
  
  疯狂的谎言(5):神秘生意浮出“水面”
  
  第四天上午一大早,当记者刚刚走进刘建的出租房内,李雪艳又开始给记者和安先生做思想工作。她再次劝说记者,好好了解这个行业,并把行业比喻成一杯白开水,不怕人去了解,就怕人不去了解。 
  随后,在李雪艳的安排下,记者和安先生继续和这些神秘的生意人进行接触,了解新的内容。但这次记者决定反客为主。
  帮记者了解行业内容的这位女子,继续在记者面前列举行业的好处,并称这个行业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合体。
  但记者开门见山的发问,你们又是拉人头,又是骗亲戚,又是缴纳资格费,这不就是传销又是什么呢?
  记者这样的话让这位女子顿时手足无措,但为了继续拉拢记者,她开始大肆宣讲传销与连锁销售的区别。
  看见记者依然不为所动,李雪艳又故伎重演,安排人为记者讲述个人在这个行业投资3800元后,回报是如何的惊人。
  并告诉记者,这个行业个人投资3800元后,发展三个事业伙伴,利用几何倍增原理,采用自我消费终结制的形式,最终能挣到380万元。
  按照他们所说的原理,也就是说,一个人发展三个人,三个人发展九个人,九个人又发展到27个人,以此类推,行业人数增长数度之快令人咂舌。这种拉人头、分提成的行业运作模式,不是传销又是什么呢?
  但为了不打草惊蛇,记者和安先生决定装着什么都不知道,继续调查。当天下午,刚回到刘建的住处,李雪艳就立即通知记者和安先生,在晚上六点半公司要举行一个小型聚会,必须参加。
  李雪艳还告诉记者,公司聚会在外面有句行话,就是吃大餐,能理解的就去听课,不能理解的就没有资格听课,为了表示对记者等人的重视,他们提前告知了记者。
  当天晚上六点半,李雪艳把记者和安先生带到了一间不足20平米的出租房内,虽然当时南宁天气非常闷热,但丝毫降低不了房间内这群人的热情。现场有二十多个人又是唱歌,又是忙着握手,作自我介绍。
  一番相互寒暄之后,大家便按照已经安排好的顺序依次坐下。但只要有新人进来,屋里的人还是要全体起立,鼓掌欢迎。
  就在众行业人员踊跃上台献艺的时候,上课的讲师走了进来。
  按照规定,讲师开始讲课之前,现场的每个人还必须在此上台作自我介绍,这时候记者发现,房间里面24人之中竟有6人来自河南,并且全部由亲人引荐而来。
  而就在这种场合下,这些传销人员还不忘继续拉拢人心,作为刚刚开始了解行业的安先生也被请上了讲台。讲师劝安先生要细心了解行业,一定要认识到这确确实实是一种机会。
  上课所讲的内容主要是对行业人员的一种制度约束,但其中有这么一条规定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内容主要是要求行业人员,早上吃白水稀饭,没有任何菜,没有馒头,没有包子。中午白米干饭,但每人只有三毛钱的菜,晚上白水面条。这就是行业中著名的老三样。
  既然这个行业能挣大钱,为什么生活条件还是如此艰苦呢?刘健告诉记者,主要是行业内高级人士要求下面人员一定要注意节俭,先苦后甜,吃的苦中苦,才能成为人上人。
  听刘健说出了这样的话,安先生越发觉得刘建所从事的就是传销,于是决定在第二天营救妻弟刘建。
  
  疯狂的谎言(7):从业人员自揭传销骗局
  
  在解救完刘建以后,记者又用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在广西桂林和云南曲靖等地进行暗访,对所谓神秘行业的运作模式进行了深入调查。记者发现,这几个地方运做的方式大同小异,都是想方设法把亲朋好友吸引过来,通过拉人头的方式牟取钱财。
  记者还发现,从接触传销的那一刻起,这些非法传销人员就为记者安排了一个又一个骗局,设置了一个又一个圈套。为了揭开这些骗局和圈套,记者几经周折找到了几个曾在这里从事过传销的人,请他们现身说法,揭开疯狂谎言背后的黑暗内幕。
  第一步、电话欺骗
  要想干这一行,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人给吸引过来,但是如何邀请人过来却是一门大学问。记者在一份传销组织的内部培训资料上看到,邀请人这一项被专门列为一个课程,内容就有8页之多。
  知情人告诉记者,那些被骗来的人都是挣钱欲望强烈的人,和人员市场广泛的人,不然不会叫你过来,并且过来之前已经把你这个人的前前后后全部摸清楚了。
  这份资料上还清楚的标明,电话中不能谈公司和产品,避免对方产生怀疑,打电话的时候还要故意制造自己很忙碌、收入高的假象,必要的时候还要学会打配合电话。
  配合电话也是很有讲究的,比如你告诉一个亲戚在这边做饭店生意的,旁边就会有人吆喝刚要的饭为什么还没有上来,厨房里也有人把做饭工具敲响,造成一幅生意兴隆的样子,这样你的亲戚就会相信了。
  第二步、接待欺骗
  如果一个人经不住电话里的诱惑,决定亲自来看看,那他就等于开始往别人精心设置的圈套里跳。
  在你来之前,他们已经把你的底细摸得一清二楚,你是干工地的,他们就会找和打工的给你聊天,你要是做生意的,他们就会找一个搞批发的和你聊天,反正就是要和你的脾气相对应。
  来了以后,新人会得到传销人员的热情接待,又是吃大餐,又是出去旅游。为了留住新人,有的传销人员就是没有钱了,也得打肿脸充胖子。
  有些人实在没钱了,就会到处找人借钱请客,目的只有一个,留下刚来的新人,继续开发人员市场。
  第三步、上课洗脑
  很多人都知道传销的危害,也对它保持警惕,为什么到了这些地方以后就不由自主的上当受骗呢?知情人告诉记者,新人到了以后要反复听课,周边接触的也都是这样的理论。
  传销洗脑课程每天周而复始,不停的往新人大脑输送信息,最后让你不得不相信他们所说的一切都是真的,这个行业真的能挣大钱。
  暗访中记者发现,每一个传销人员上课时都会再三表明,他们所从事的连锁销售,是国家专门引进的新兴行业,并且是国家支持西部开发进行的试验,而在知情人看来,这全都是谎言。
  第四步、奖金分配欺骗
  调查中,记者很纳闷,很多人本身不憨也不傻,为什么到了这些地方以后就发迷了呢?这些知情人告诉记者原因很简单。因为邀约过来的人,都是想急于挣大钱的人,就是他们这种急于发财的心理,造成了他们从事传销的念头。
  为了吸引人,传销组织专门设置了一套五级三阶制的分配制度,按照这个制度,理论上,经过六到十二月的时间,下线发展到600个人左右,你就可以得到380万。
  第五步、防止留下把柄
  新人只要一动心,传销人员就会游说你赶快交钱,而且购买的份数越多越好。购买的时候还要填写一份产品订购单,但订购单上没有公章,也没有别人名字,等你填完以后,这些单子都要被收走。
  也正是因为很多人没有留下有关的书面证据,所以在明白真相向公安或者工商部门举报的时候,往往因为证据不足而无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六步、税收欺骗
  交了钱以后,新人的受骗之路并没有完。按照传销组织的约定,如果你花38000元买了10份,第二个月的时候会返还6000元。通过按时发工资来蒙骗传销下级的心理,让他们觉得这一切都是很正规的,这个行业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行业。
  但是,就是这笔返还的钱,传销人员里的高级业务员也要再敲一次竹杠,他们会表示,还要通过合作公司向国家上交10%的税收和5%的公积金。但事实上这笔所谓的税收都交到传销高级手里去了。
  第七步、继续行骗
  记者还了解到,现在很多地方的非法传销经常遭受工商部门的打击,传销组织不得不来回搬迁,并且秘密行动,传销头目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稳住下线人员的心,还为此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行业压缩。其实是为了躲避工商人员的检查。
  交了钱,也就意味着新人彻底登上了贼船,他不但自己损失了一大笔钱,而且还要开始源源不断的骗人过来 。这样到了最后,亲戚朋友也开始陆续上当受骗,而这些人辛辛苦苦挣来的钱,都被一些传销头目给骗了个精光。
  
  疯狂的谎言(8):南方惊现“河南城”
  
  临桂县,位于广西桂林市西边20公里。在这个县城的大街小巷里转一转,时不时你就能听到熟悉的河南口音。在临桂县,河南人以郑州和南阳的居多。一位郑州的大姐告诉记者,这里郑州人有好几个集中居住的区域,其中有一个地方就叫光彩。因为这个地方的人都是从郑州光彩搬过来的。
  知情人告诉记者,这里的河南人几乎都是做传销的。听说记者刚来,很多老乡还不忘向记者推荐他们所谓的神秘生意。知情人还告诉记者,很多人因为做传销赔了钱,回老家觉得丢脸,有的家里人正在找他们算帐,所以只好留下来,卖油条、卖菜,做个小生意,维持生计。由于传销采取的是拉人头的模式,通过亲戚和朋友形成网络,所以在这里最常看到的情况就是一家子都过来从事传销,有的甚至是一个大家族或一个村子里的人都过来了。以这位郑州来的肖先生为例,他的老婆母亲姐姐一大家十几口人都在这里干过传销。记者了解到,在从事传销的河南人中,农民、做小生意的、城中村居民还有刚毕业的学生占了很大比例。那么在这里的河南人到底有多少呢?经过调查,记者发现,单单在临桂县从事传销的河南人就有一两万人左右。另外记者了解到,目前河南传销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还有南宁市仙葫开发区和云南曲靖市麒麟区,这两个地方的河南人也至少在万人以上。也就是说,三个地方加起来有四万人左右,以每人只买一份3800元计算,流失出去的资金就有一两个亿。在临桂县从事传销的人中,除了河南人,还有浙江人和四川人也非常集中。记者算了一笔帐,如果以10万外地人计算,每人平均每天花10块钱,加起来就是每天100万。由于有了这些外地人的蜂拥而入,要住宿,要吃饭,要消费,所以临桂这个本来偏僻的小县城,现在却因此而非常的繁华。而且,在这里还形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虽然不少人都知道传销的害处很大,但是当地人却从心眼里喜欢外地人在这里长期居住。暗访中,记者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被外地人夸大为是发财好机会的传销,本地却没有人参加。当地人非常明白,这所谓的能挣钱的大生意,其实都是骗人的。

--------------------------------------------------------------------------------------------

【点击上方关注预防犯罪研究中心,获得更多反传销反洗脑亲友的分析方案,【袁永昌防传销】咨询电话18679505701,微信QQ466508989】


家属自救技巧全套路,专业反传销的素养针对性整理。工商总局【打击传销相关问题解答 】
【揭秘】为什么亲朋好友无法对传销受害者进行反洗脑劝说?



编辑作者简介:江西宜春人士,姓名:袁永昌,09年开始参与民间反传销组织工作,10年至今独立网上预防传销,13年组建【中国反转基因联盟QQ群平台】腾讯微博实名认证:袁永昌防传销求助SOS(粉丝两万)2015年正式启动【同城防传销联盟】进行实地反洗脑
,腾讯QQ466508989,空间访问量51万



近年来,全国各级工商、公安机关按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安部的统一部署,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采取积极措施,保持高压态势,不断加大对传销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特别是去年 7 月 -10 月,工商、公安机关开展的打击传销百日执法行动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去年全国工商、公安机关共捣毁传销窝点 2 万余处,教育遣散传销人员 40 余万人次,查处和取缔了一批传销组织,依法严惩了一批传销组织者和骨干分子,进一步遏制了传销活动的扩散蔓延。但目前传销违法犯罪活动仍然十分猖獗,传销的手段更加隐蔽,大量的群众上当受骗,传销造成的社会危害十分严重。工商、公安机关在保持严打高压,重拳出击,严厉打击传销违法犯罪活动的同时,特别提醒广大人民群众:远离传销、拒绝传销。


【反传销100问】



  一、传销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明确规定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是一种犯罪行为。《禁止传销条例》明确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传销活动。参与传销活动,均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为传销活动提供经营场所、培训场所、货源、保管、仓储等便利条件的,均要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二、传销行为的主要特征包括:

   1. 交纳或变相交纳入门费,即交钱加入后才可获得计提报酬和发展下线的“资格”;

   2. 直接或间接发展下线,即拉人加入,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

   3. 上线从直接或间接发展的下线的销售业绩中计提报酬,或以直接或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计提报酬或者返利。

  三、警惕传销组织打着“国家搞试点”、 “西部大开发”等旗号,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诱骗群众参与所谓的“资本运作”或“阳光工程”等传销违法犯罪活动。

  四、警惕传销组织打着 “招聘”、“介绍工作” 、“招工”等名义,诱骗学生、农民、下岗职工参与传销活动。

    五、警惕传销组织打着“特许经营”、 “加盟连锁”、 “连锁销售”、“直销”等名义,诱骗中西部等地群众和少数民族群众到异地从事传销活动。、

  六、警惕传销组织打着“电子商务”、“网络直销”、“网络营销”、 “网络代理”、 “网上学习培训”、“点击广告即可获利”等名义,利用互联网进行传销活动。

  七、警惕传销组织披着合法公司、企业的外衣,以销售商品为掩护,以高额返利、高额回报为诱饵,通过发展加盟商、业务员等形式从事传销活动。

  如果有人给您介绍的“工作”、“生意”或者推荐“投资”,前提条件是您得交钱或者购买一定产品,并且要您发展亲戚朋友参加,并许诺您可以从中提取报酬,这就是典型的传销行为,您要高度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解密100元人民币的奥秘
【防传销】反洗脑案例分析,【大雪纷飞的千里援助】

如果发现传销活动,请及时向发生地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公安机关举报。举报电话: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12315 ,公安机关 110 。


揭露转基因内幕真相,触目惊心,中国人必看
央视节目终于确认:化学浸出食用油用神经毒素正己烷萃取


山西吉林动物异常疑似转基因毒害

法国科学家:实验证明转基因玉米诱发肿瘤

工商总局【打击传销相关问题解答 】

【点击上方关注预防犯罪研究中心,获得更多反传销反洗脑亲友的分析方案,【袁永昌防传销】咨询电话18679505701,微信QQ46650898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