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网络诈骗非法传销横行!拿什么拯救咱的爸妈?
最近,一位网友爆料说自己的妈妈疯狂沉迷于一个涉嫌传销、集资、诈骗的非法组织,还迫切希望她也能加入其中...“我妈被洗脑了,拉不回来怎么办?该怎么拯救我妈?”
(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正文共:2070 字
阅读时间: 6 分钟
题图:网络配图
从聊天记录可以看出,网友所说的,正是一周前被媒体曝光过的“龙绥国际”。网友的妈妈对“龙绥国际”可谓是深信不疑,并且多次想让女儿加入它的会员群。
妈妈给女儿发来“龙绥国际”的宣传内容,连发数条超长语音,还说“信与不信,你自己选择,路是自己走的”。
对于女儿发来的曝光新闻,她不为所动,就像着了魔一样。女儿对此无可奈何,只能干着急...(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这个“龙绥国际”已被多家媒体和政府、公安部门曝光。该组织号称是由民间组织实施的国家平台,以“精准扶贫”、“共同富裕”等作噱头,以建设现代化新农村、免费提供住房、免费领取救济金等为幌子,大量发展下线会员,宣称微信会员均能分得“股权”。
要求加入会员者统一着装(以白衬衫、红领带、黑西装作为群成员头像),全面登记报送个人信息,同时到银行办卡并开通手机银行业务,签订保密责任书等...
1月初,太原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和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也发布通告,所谓的“龙绥国际”微信群涉嫌传销、非法集资、网络诈骗等违法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有媒体提到,在2017年年底、2018年1月,该组织在全国范围内突然加速诈骗,很可能是跑路的前兆!
据有关警方揭露,这一骗局
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一是承诺给房、给钱、给养老、给医疗、给工作,打着国家支持的幌子,通过微信朋友圈、微信群,进行拉人头式传销推广。
二是加入会员群,需要登记并提供个人信息。对方还要求,加入者必须懂得银行转账,会操作智能手机等。
三是亲朋好友互相宣传、互相推荐,禁止公务员加入,对项目有疑惑的人不许拉入。
四是群主具有绝对话语权,如果有不同意见及质疑,群主会将持疑惑观点的成员踢出群。
五是通过办理各种会员证,非法敛财。
六是设立保密担保责任书,成员承诺保密义务。
中老年人深陷其中,子女劝阻几近反目
上面聊天记录引起不少网友共鸣。
安小沫博:我婆婆也被骗过,不过不是这家。她是拉人头,每人交三万,拉一个人交三万,她有三千提成。那时候跟她说不要去相信,非要交,随她,钱是她自己的,后来知道被骗了,傻不拉几的。
孙小猴木木:我妈也是,没办法。
H:我的天,看着就害怕。
nana小兔子乖乖:这种劝不了的,都是一群很执着的,怎么好说歹说他们就不会来听你,一定要去撞南墙。
啦啦啦拉:我妈也是,把我骗去银川嘞,叫人来给我洗脑。我直接报警,管自己回来了。后来估计是自己醒悟了,回来了还算运气。
Nomo:我妈不止被骗一次,她被骗三四次了,还去搞,家里没有人能管她。
清静:我家旁边照相馆每天有人带着新洗脑的来拍照,还要签个保密文件,按手印,每天好几个。
实际上,这种情况已屡见不鲜。
有的母亲整日忙于“国网 GK卡”,半年没去工作;有年近六旬的母亲突然成了“M粉”,不肯对女儿吐露只言片语;还有一名母亲因为迷恋“皮皮果”APP,整日忙于网上种树收果,为了年入百万的发财梦...
更糟糕的是,还有老人家因为被“洗脑”太严重,子女的劝说换来的是极力抵触,甚至有因此母子关系几近破裂的案例。(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最近三四年,网络传销的参与者呈爆发式增长,其中以中老年人居多,女性参与者的比例高于男性。“中老年人网络知识匮乏,难以分辨一些信息的真假,加上急于找到投资渠道,还有发挥余热的心理需求。”
传销、保健品...容易被坑骗的中国老人
除了传销骗局,经常上诸报端坑骗老人的,还有保健品。5万元的磁疗床垫床罩、8千元一盒的蚁黄精、上千元的海燕窝、配方羊奶粉和抗辐射口服液、骨胶原胶囊...我们身边,总有曾经或者正在进入圈套的老人。
这么多老人上当,
套路多是一个因素,
但不是全部。
焦虑,是骗子的最爱。年轻人焦虑赚钱,老年人焦虑健康。说白了,收的是焦虑税。
中国人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消费偏见:东西越贵,效果越好。一盒维生素C,药店3块,保健品店400块,不少人选的是后者。这背后还有一种攀比心理,别人都买了我也得买。无论是几千块的保健品,还是几万几十万的“投资局”,参与了说出去有面子。
或许这才是一切问题的关键。为何老人易陷入骗局?有老人坦言:寂寞又有钱,买这些东西其实希望有人陪陪自己。老人们最初可能不想买那些东西,只是销售特别热情,“跪地式”服务、亲人般温暖,让老人难逆销售的意见。
中老年人缺乏关爱,也容易抱团取暖,圈子里的人很容易被传销组织营造的温馨和谐环境所迷惑。老人去买保健品,大多是心里空虚,希望借此来弥补。这也是为何独居的老人一直是推销员的重点对象。
还有的子女一旦发现老人被骗,上去就是站在高处、不由分说地发火、责骂,反而激发了矛盾,老人此后不再提及这类话题,却暗地里继续执迷不悟。
如果老人都有陪伴,有聊天的伙伴,有倾诉的对象,也不至于那么容易让推销/传销人乘虚而入。曾有网友一针见血:“你都没有卖保健品的了解你爸妈,你说他们信谁?”
当儿女责备父母愚昧、别骗的时候,是否反思,我们曾好好地陪伴他们?多一个尽责的子女,就少一个被骗的老人。
内容来源:防骗大数据(FPData)综合P2P观察、21财闻汇、观察者网、都市快报、济源晨报、太原晚报、国馆、舜网-济南时报、知乎,特此鸣谢!
交流咨询,预防曝光,解救亲友,联系我们
邮箱:466508989@qq.com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