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和方舟子、大学教授等一起再谈第8题

蒋世禄 生命科学教育 2023-02-13

时光飞逝,一晃高考2018已经渐渐远去。但那个最引人注目的第8题(全国Ⅰ卷理综)的热度并没有降温。主要原因是各省教育厅深夜纷纷发布通告,另外,陆续有媒体和个人发表自己的看法,不乏大学教授等参与,方舟子也加入其中,所以有必要进行下梳理。先看看它的庐山真面目吧:


1 庐山真面目:全国Ⅰ卷理综第8题

点击图片看完整题目↑

使用本卷的有广东、安徽、河南、福建、河北、山西、江西、湖南、湖北、山东等十个省份和地区,涉及面广,几乎占据半壁江山。本题的标准答案开始定的是A11日深夜,这几大省份纷纷发布官方同一口径的通告:单选A或单选B的均给6分


为什么会修改评分标准呢?下面看看争议的焦点。期间发现有意思的现象,该题本属于化学题,但生物圈的讨论非常激烈,化学圈反而比较淡定。


2 争论的焦点

本题的争论焦点在B选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B选项错还是不错,二是该不该选B。


2.1 B选项错VS不错

第一个关注的焦点是B选项到底错还是不错。当然各自都列举了自己观点的证据。包括高中生物学教材和化学教材,以及高校的生化教材和有机化学等,甚至还有国外教材的佐证。


2.1.1 B选项也错

认为B选项错误,最早应该是生物老师发现的(当然有些学生在做题时就发现了)。因为高中教材明确指出酶不只是蛋白质。

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1↑

后来发现高中化学选修5中也有类似的表述。

高中化学教材选修5↑

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副教授刘昆认为,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单纯酶、一种是结合酶。其中单纯酶主要是蛋白质。结合酶主要是由蛋白质加上辅助因子,构成的。所以B的说法是片面的,是错误的。

合肥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系教师李赓认为B的定义比较狭窄,在生物学当中,大部分的酶都是蛋白质,但是也有特殊的酶,叫做“核酶”,是由核酸组成的,它也具有催化性质。B只把酶定义为蛋白质,所以B也是错的。所以考生选A或者B都是可以的。相关详细表述见:高考全国Ⅰ卷理综第8题?目前,教育部门正介入调查)、(2018高考全国卷I理综第8题出题不严谨,单选AB都错?


2.1.2 B选项不错,但不够严谨

认为B选项不错的典型的证据是高中必修教材的相关叙述:

化学必修2↑

持该观点的,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方舟子

来自方舟子头条↑

方舟子认为:美国教科书大部分都定义酶是蛋白质,不把核酶包括进去。有的教科书把核酶也归为酶,但在实际使用中提到酶都是只指蛋白质。所以B的说法是正确的,最多是不够严谨,和A的错误不是一个性质。‬

另外北京大学教授邢其毅出版的《基础有机化学》第三版之前的版本不承认除蛋白质以外的具有催化作用的物质为酶。也就是说不承认核酶是酶(后文再说)。

图片由田老师提供↑

更有甚者,认为B不错,是因为核酶不是高选择催化的酶。


2.2 该不该选B


2.2.1  A、B都该选

持该观点的人认为既然B错了,那么学生选了B,就应该给分,所以答案A、B都应该给分(从教育部修改评分标准来看,他们也持这种观点)或三种答案A、B、AB都应该给分。


2.2.2 不能选B

持该观点的人的理由大致有两类:第一类搬出考纲,认为这是化学题,应从化学角度答题,化学教材就是这样说的(指的是必修)。这观点的代表人物是某大学教授:极客无教授,笔者不确定是不是某大学教授,因为他的文章题目叫《大学教授的随性:谈A论B说高考》。

第二类唯试卷为权威,认为试卷明确说是单选题,已经确定A是明显错误,那么就不应该选B这个有争议的选项。


3 笔者有话说


3.1 “酶”这个词是怎么来的

用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分析方法,某词的词源和最初应用规则来自其功能而不是物质特性,这也是后续发现命名的基础,逻辑不是按量算的,要谈人类认知某物的基本历史。一个概念怎么进入人类文明的?肯定不是现成教科书。

这里的问题是“酶”这个词是怎么来的?搞清楚了就能知道这不是量的问题,而是质的问题,核心就是催化功能,所以说“具有催化功能的是蛋白质”这样的说法本质上有误,只能说“最早发现了有催化功能的物质,然后发现那是蛋白质,然后又发现了具有催化功能但不是蛋白质的,这样的生物催化剂都可以称作“”。


3.2 我们质疑的是什么?

我们质疑的是题目本身,而不是能不能选出答案。因为学界早就知道(1989年的诺奖)了有核酶的存在,现在21世纪了还在说酶只是蛋白质,显然是不对的。诚然,对于高考题来说,如果非要选一个不可,那么,生物老师也肯定都选A。但,就题目本身来说肯定是不严谨的,这个谁也不能否认,不然不会出这档子事。


3.3 科学无国界,当然更没有学科的界限

        所以拿出考纲、说这题是化学题应该从化学角度答题、化学教材的说法等,什么夸不夸学科之类的都站不住脚。因为学生不可能长两个脑袋专门来区分哪个是生物学观点,哪个是化学观点的。


3.4 酶的本质的定义确实存在过不统一

纵观生物学教材、生物化学教材、有机化学等可以看出,酶是什么的问题,主要有两种观点:酶要么是蛋白,要么是除了蛋白质外还有其他物质。这两种观点确实存在争议(比如北京大学教授邢其毅出版的《基础有机化学》第三版之前的版本不承认除蛋白质以外的具有催化作用的物质为酶。也就是说不承认核酶是酶,但第三版第四版已经把“即使发现一个非蛋白质具有与酶同样的性能也不能叫作酶”这句话删去)。但争议的存在不是没有这种可能:你们可以这样认为,但我就是不承认,我该怎么写书还怎么写,爱咋咋地。关键是这个成果是1989年的诺奖。居然无视诺奖,难道这是不迷信权威的表现吗?

当然像方舟子等人所说的有些教材如美国的教材在描述酶的本质的时候不提蛋白质外的其他物质,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酶的本质问题涉及到生物学领域,所以很多化学人可能并不是很了解这一块,再加上核酶不常见并且化学中几乎用不到,所以他们干脆搁置,当然编写教材时,自然也可能不会写进去。这也许也是咱们高中化学教材编写的背景。也是很多化学老师看到题目后直接说没有问题的原因,当然,这并不是他们不知道这个知识,而是没有这个意识。


3.5 有求真的科学精神,才会有科学的进步

       正因为有了这个高考题,才会有这次生物、化学在小范围的思想碰撞,才会使生物人更了解化学的物质性,同样也能促进化学人了解生物学的生命性,从这方面讲,还得感谢出题者。


4 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奖励的是什么?

在酶的本质上,既然有教科书无视这个诺奖,可能有三个原因,一是,这个奖奖励的不是因为核酶是酶(具有催化作用);二是他们固步自封;三就是我上面讲的“我就是不承认”。

那么,198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到底奖励的是什么呢?


(美)奥尔特曼(S.Altman) 和(美)切赫(T.R.Cech)  因发现RNA的生物催化作用而获得化学奖
       1978年和1981年奥尔特曼与切赫分别发现了核糖核酸(RNA)自身具有的生物催化作用,这项研究不仅为探索RNA的复制能力提供了线索,而且说明了最早的生命物质是同时具有生物催化功能和遗传功能的RNA打破了蛋白质是生物起源的定论。 
        他们独立地发现核糖核酸(RNA)不仅像过去所设想的那样仅被动地传递遗传信息还起酶的作用,能催化细胞内的为生命所必需的化学反应在他们的发现之前,人们认为只有蛋白质才能起酶的作用。他最先证明RNA分子能催化化学反应并于1982年公布其研究结果。1983年证实RNA的这种酶活动。
        可见,这个诺奖就是奖励他们发现了RNA的生物催化作用


5 调查

编辑:蒋世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