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纪念朱正威先生去世一周年,他编写的生物教科书影响了几代人!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人民教育出版社 Author 赵占良

纪念朱正威先生去世一周年

他编写的生物教科书影响了几代人!


朱正威老师是人教版中学生物学教材的主编,2017入选我国当代教育名家


令人痛惜的是他于2018年5月5日永远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终生挚爱的生物学教育事业。


一年来,我的脑海里不时浮现与朱老师一起摸爬滚打的幕幕往事;我们教材编写团队在遇到难题时,更是会不由自主地怀念他。


值此朱正威老师逝世一周年之际,追忆他为教材建设事业做出的贡献,总结他的教材编写理念和实践,对于提高教材编写水平、提升教材质量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1

悠悠十八载,教材数十册


朱正威老师作为我国的教育名家,一生对教育所做贡献是多方面的,可以说著述等身,桃李满天下。


他正式投身教材编写事业始自2000年。那一年,他刚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退休,就欣然接受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聘约,和我共同担任人教版中学生物学教材的主编。


悠悠十八载,他将主要精力投入教材编写工作中,将平生所学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鞠躬尽瘁,殚精竭虑,为我国教材建设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和我共同主编的教材包括:200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004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012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此外,他还参加了部分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探究活动报告册。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2016年,我社启动了普通高中教材的修订工作,朱老师抱病起草了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教材的编写框架,参加了教材修订工作会,对教材修订提出了重要意见。


朱老师作为教材的主编,绝不是挂名的。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既然人教社这么看重我,我就要把全部力气使出来。只挂名不干事有什么意思,既是对事业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在教材编写工作中,他不仅亲自执笔起草编写提纲,还亲自执笔撰写部分章节,特别是大家都认为难写的章节。朱老师执笔的内容多,出的主意更多,许多章节的编写思路都出自他的奇思妙想。


2

以学科思想为统领,重构教材知识体系


在本世纪初新课程改革的酝酿阶段,不少专家对初中生物学科的知识体系提出质疑。


以往的初中生物学教材某种程度上是大学教材的简化、浅化和浓缩。新课改之初,打破学科体系是普遍共识,但是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却比提出质疑和指责困难多了。


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在这个问题上反复讨论(朱老师是课标组核心成员,核心成员还有刘恩山教授、汪忠教授、刘植义教授和我),朱老师首先提出借鉴美国BSCS教材绿皮本的做法,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构建知识体系,这一想法很快得到大家认同,并委托朱老师起草这一部分的提纲。


在朱老师起草的基础上,经过集体讨论修改,形成了突出人与生物圈、由十大主题构成的内容标准,为各版本教材知识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基本依据。


在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的编写中,朱老师负责整套教材编写提纲的起草。


课标的内容标准不等同于教材的编排体系。将内容标准转化为教材编排体系(包括知识体系、方法体系、探究活动安排等),还有相当大的创造空间。


经过夜以继日的苦思冥想,朱老师将内容标准的十大主题转化为教材的八大单元,创造性地将突出人与生物圈的思路落实在教材的知识体系中。


这一知识体系将关于动物、植物、微生物及人类生物学的内容,都置于生物圈这一大背景下展开,引导学生从生物适应环境的视角认识各类生物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各类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例如,动物学部分彻底打破了传统教材按进化顺序从原生动物讲到哺乳动物的写法,改为“水中生活的动物”“陆地生活的动物”“空中飞行的动物”三节,水、陆、空代表生物圈的三个圈层:水圈、岩石圈和大气圈。各个圈层中都生活着从低等到高等各门类动物。


在不同的圈层环境中,生物的生存分别会面临哪些挑战,生物又是通过哪些适应性特征来战胜这些挑战,它们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如何,在生物圈中起什么作用,与人类有什么关系。


每节都按这样的问题驱动的思路,引导学生在探究生物如何适应环境等问题的过程中展开学习过程。动物部分知识体系的构建可以说是颠覆性的创新。



它不仅是知识详略和顺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育人目标的转变(由掌握学科知识转变为全面提高生物科学素养),而且意味着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它不仅让学生学到关于动物主要类群的基础知识,而且让学生关注各类动物在自然界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这一崭新的知识体系,打破了传统生物学教材学科体系的束缚,不仅是我国初中生物学教材的首创,恐怕也是世界范围内初中生物学教材的首创。


在高中生物学教材的编写中,他创造性地提出以系统论思想为统领构建必修1《分子与细胞》的知识体系。


将“细胞是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作为贯穿全书的主线,引导学生在学习细胞学具体知识的同时,认识到细胞作为一个生命系统,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等特征,并期望学生能以系统的视角看待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他还提出必修2《遗传与进化》应突出信息论思想,必修3《稳态与环境》应突出控制论思想,这对于提升教材的思想性和育人价值都具有重要意义。


3

画龙点睛,聚焦学科核心概念


在以学科思想为统领重构教材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朱老师提出在具体内容的处理上应该聚焦学科核心概念。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他反复强调教材的知识内容不应成为零散知识的堆砌,任何科学首先都是一个概念体系,介绍事实性知识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建构概念,并且在概念的基础上升华为思想观念。


在高中生物学教材的编写中,他主动执笔必修1的第一章《走近细胞》。这既是教材中全新的内容,也是挑战性最大的章节之一。


在这一章的编写中,他充分发挥自己教学经验丰富、驾驭复杂内容能力强的优势,将生命系统的层次性等富有哲理的生物学重要概念,寓于生动直观的生物学事实材料中,引导学生通过资料分析或实验观察去建构,并与学生初中所学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层次分明,逻辑顺畅,行文如行云流水,轻松自然。



在科学的知识体系中,没有孤立的概念,所有概念都是处于概念网络中的,与其他相关概念有着紧密联系。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概念之间的联系,将所学概念结构化,高中生物学教材在章末设计了画概念图的习题,初中生物学教材设置“单元小结”,高中生物学教材设置“本章小结”


一章或一个单元的概念有许多,要在短短的小结中将重要概念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来,而且体现概念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这不仅需要对本章或本单元内容烂熟于心,还要对有关概念在本学科中的地位和对后续学习的意义作出价值判断。


因此,小结的编写对每一位教材作者来说都是高难度的任务。朱老师发挥他教学经验丰富、学科功底扎实的优势,在审改“小结”的过程中,往往有“画龙点睛”之笔,有时还亲自捉刀,并且表现得举重若轻。


4

抚今追昔,揭示科学的历史和本质


生物学同其他自然科学一样,既是一个概念的体系,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科学的概念体系不是静止封闭的,而是动态开放的。生物学教育是科学教育。


学生通过生物学课程的学习,不仅应了解生物学这个学科,更应当借此来理解科学的历史和本质,因为科学精神的培育、科学思维习惯的养成,都有赖于此。


换言之,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科学素养。这些都是朱老师在教材编写和教师培训中经常强调的观点。在这些理念的引领下,人教版中学生物学课标教材发生了以下重要变化。


一是科学史的内容大大扩充。以往教材主要讲现今定论的知识,至于这些知识是怎么来的,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用到了哪些方法,则很少涉及。


在初中生物学教材编写中,朱老师提议设置“科学家的故事”栏目。在高中生物学教材编写中,他亲自执笔了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细胞世界探微三例”等内容,参与了其他科学史内容的讨论和修改。


更加值得载入我国生物教育史册的是,他创造性地提出必修2《遗传与进化》以科学史为主线来构建知识体系的设想,并且起草了该模块的编写提纲,拟订了该模块必须要写的科学史内容。


以往的中学生物学教材,都是先写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和分子基础,后写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仅从知识学习的角度说,这样学习起来容易一些。


以科学史为主线来构建知识体系,就需要把顺序颠倒过来,先写孟德尔的杂交实验和遗传规律,后写减数分裂、DNA等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内容,学生学习起来会有些困难。


但是,后一种知识体系的优势是无与伦比的,特别是对学生理解科学的历史和本质、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大有裨益。


编写组经过激烈的讨论,最后同意按后一种体系编写。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这一全新的教材编排体系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和喜爱。



二是要及时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正如朱老师在教师用书中所写的:“学生不应该仅了解科学的过去,更重要的是接触现代科学的许多生长点,以此唤起一代新人的努力。”


为了让教材准确反映科学进展,我们邀请了许多大学教授和科研院所的研究员参与教材编写,使教材跟上了时代发展的脉搏。


例如,高中生物学教材“着意展示了相关内容的新进展,如‘组装细胞’‘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干细胞研究进展与人类健康’‘细胞衰老的原因’等,使学生感受到现代生命科学不息的脉动,把今日的学习融合到促进生命科学未来发展的事业中去”。


三是反映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相关技术的进步,科学与技术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


以往的生物学教材(其他理科教材也类似)主要讲述本学科的科学理论知识(基本概念、原理、规律、模型等),至于这些理论知识的产生有赖于哪些技术的发明和进步,这些理论知识的应用又催生了哪些技术革新,教材则少有涉及。


在朱老师的引领下,教材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四是要引导学生亲历实验和探究。“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终究是隔靴搔痒,所得如同镜花水月。


为此,教材中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既有动手动脑的“探究”“实验”“制作”“模型建构”,也有“资料分析”“资料搜集和分析”“思考与讨论”等思维层面的探究活动。


5

开合有度,辩证处理教材编写中各种关系


教材编写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处理好各种关系,这些关系实际是一对对矛盾,把握不好就会顾此失彼,畸轻畸重。


比如基于学科与跳出学科的关系,借鉴国外与立足国情的关系,知识讲述与探究活动的关系,探究的引导性与开放性的关系,等等。


对于这些问题,朱正威老师都有鲜明的态度、明确的观点,态度就是实事求是,观点就是要辩证对待。


传统教材往往追求学科的系统性,这或许有利于培养专业人才,但是与提高学生的公民科学素养相背离,因此遭到诟病。


如何通过生物学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朱老师和教材编写组一致认为,要“基于学科,跳出学科”。


基于学科,即生物学教材要引导学生认识生命世界的现象、本质和规律,能力的培养、方法的训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都要通过学科知识的学习来完成,不能脱离学科另搞一套。


跳出学科,即不能让生物学教材成为单纯的生物学学术著作,用朱老师的话说,就是不应把学生关进生物学的“象牙之塔”。


要在生物学内容基础上,让教材的触角伸向社会和人生,伸向活生生的生产和生活,让学生“在现实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为现实生活服务”,引导学生思考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影响,思考科学之于社会和人生的价值,培养学生恰当运用(充分运用但不滥用)科学技术成果的意识和能力,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004年9月,胡锦涛同志亲切看望人教版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主编朱正威老师


教材在有限的篇幅内,如何达成如此宏伟的育人目标?


我们的做法是将学科内容作为主体和内核,力求做到扎实和系统;与社会和个人生活相联系的内容,作为背景、延伸和拓展,或穿插在正文及活动中让学生阅读和思考,或安排专门的课外阅读材料,或作为习题的情境。


作为烘托背景的内容要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延伸和拓展的内容要处理得自然而贴切,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不露痕迹,润物无声,或者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解决真实情境下的问题来实现知识迁移和能力提升。


我们在编写教材过程中参阅了大量国外同类教材,这些教材确实有许多借鉴之处。正如朱老师反复强调的,对国外教材只能是借鉴,不能照搬,我们的教材编写一定要立足中国国情。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是倡导探究性学习。对此,朱老师也是大力提倡并且付诸实践的,教材中许多探究活动就出自他的创意。


但是,对于将探究泛化、绝对化和程式化的倾向,他始终有着清醒的认识,并不断告诫编写团队同仁,不要把简单提问以及从课文中找答案也当作探究,不要课课都探究,不要把探究活动写成固定统一的模式。



他在肯定探究性学习重要性的同时,肯定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也是有效的学习方式。他认为探究的过程和结论同样重要,重结论轻过程固然不妥,唯过程而弃结论更不可行。


他在教师用书中写道:“科学既是过程,又是概念的体系,两者都重要,各有其教育价值,不可偏废。”


倡导探究性学习,需要教材内容特别是探究活动的写法有一定的开放性。探究的问题可由学生提出,探究的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可由学生选择和设计,问题的答案可以是不唯一的。


但是,学生毕竟不是科学家,有的探究活动如果没有适当的引导,学生会感到一片茫然,无从下手;引导性过强又会导致照方抓药。


在开放性与引导性的矛盾中间如何拿捏恰当的分寸,就需要丰富的教学经验了,在这方面,朱老师作为从教四十余年的特级教师,无疑具有巨大的优势,自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还有一些细节生动地反映了朱教师在处理教材编写问题中的辩证思维。


在编写《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一章时,编写组有老师建议本章开头用一张令人触目惊心的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照片作为情境引入,激发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紧迫感。朱老师明确反对。


他说那样做可能会让学生错误地认为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都是负面的、破坏性的。他建议用一张人类活动改善生态环境的正面的实例,最好就用“三北”防护林的照片,因为这是我们党和政府带领人民建设的伟大工程。


他还说道,这样的正面实例的教育意义很大,包括爱国主义教育,也让学生从小就认识到,人类在保护环境方面是大有可为的。


编写组一致同意他的建议,选用了“三北”防护林的照片,在照片图下写道:


看了这幅照片,你会赞叹人类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果。然而,人类的活动也会破坏生态环境,对生物圈造成不利影响,这更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

6

一页致同学,教育思想和语言艺术相得益彰


在初中生物学教材的编写中,他执笔撰写大家认为最难写的全书开篇之作“致同学们”。


这篇文字融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励志性、思想性于一体,读起来既朗朗上口,催人奋进,又跌宕起伏,引人遐思,广大师生莫不称颂,堪称教材经典。开篇这样写道:

你喜欢生物吗?不用说,许许多多的生物,你都太熟悉太喜欢了!


禾苗青青,麦浪滚滚;春水澄碧,游鱼嬉戏;长空万里,大雁远去……都曾引发你无限的遐想。


五颜六色的花草,伴你玩耍的宠物,引你追赶的蝴蝶……都曾牵动你的爱心,带给你难忘的童趣。


廖廖数语,有动物,有植物;有野生的,有种养的;有近景,有远眺;有城市,有农村;有季节变换,有水陆空不同生境的腾挪;有大自然的客观描摹,有儿童的心理刻画。读来不能不叹服,这才是大家手笔!


这篇“致同学们”,在简要介绍了生物学是什么、有什么用之后,对如何学好生物学提出了如下建议:


朝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你会发现,生物学课程的学习,是充满乐趣之旅!


·为自己的好奇心而自豪。好奇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为提出好问题而愉悦。“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为动脑动手、主动探究而兴奋。科学问题靠证据和逻辑来回答。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证据,通过逻辑推理做出解释,从而体验科学探究的真谛。


·为交流与合作而快乐。乐于倾听,勇于表达,观点碰撞产生思想的火花;取长补短,分工合作,不仅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为理解和欣赏而倍感充实。生物学不仅描述生物界的“是什么”,更要解释“为什么”。因此,学习生物学知识要重在理解而不是背诵。在理解的基础上,倍加欣赏生命的神奇和美丽!



这五条建议体现了丰富的教育思想:重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将科学探究作为学习科学的中心环节;重视合作学习;重视理解的质而非信息的量;寓美育于科学教育。


更加可贵的是,他不是将这些思想内容居高临下地讲给学生,而是从学生的心理出发,阐明怎样才能让学习充满乐趣。


强调学习并不是单纯地吸纳知识的过程,而是伴随着丰富的内心体验实现生命成长的过程,可以说鲜明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7

多篇课外读,育人情怀跃然纸上


教材中适当安排一些课外阅读材料,供感兴趣的学生自己阅读,是人教版生物学教材的传统做法。


在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编写中,我们沿用了这一做法。但是,以往教材的课外阅读材料都是正文知识内容的拓展。


从2001年版教材开始,课外阅读材料的设计更加注重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具体做法是借鉴国外教材,将课外阅读材料按题材和主旨分成几个栏目,如“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科学家的故事”“科学·技术·社会”等。


这些栏目的设计可以说是课标教材的一大创新,也反映了教材编写理念从“知识中心”向“学生发展为本”的转变。


理念有了,要将这一理念落实在每则课外读中却非易事。于是,朱老师又率先垂范,主动承担了多篇课外读的编写任务。


他执笔撰写的“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栏目下“大地的美容师——园艺师”“林业工人的新任务”“农业技术员与绿色证书”,既说明了这些职业需要哪些生物学知识和技能,又阐明了平凡职业的不平凡意义,歌颂了普通劳动者的宝贵品质和重要贡献。


因此,既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生物学的实践应用价值,又能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和敬业精神的培养,还能渗透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教育。


下面摘录几句,由此可见一斑。


园艺师是大地的美容师。他们根据生物学原理,用精湛的技艺栽培植物、改变植物,为自然增添美,为人类创造美。


让牡丹在隆冬开放,让秋菊在夏日吐蕾,让荷兰的郁金香移居中国,让百年老树桩缩微成小小盆景,这些都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你喜欢这个职业吗?中国是个园艺大国,有小巧玲珑的江南园林,也有气魄宏伟的皇家园林,……我国的园艺师为世界园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这篇课外读的最后一段,还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然而然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他执笔撰写的“科学家的故事”“科学·技术·社会”等栏目中的课外阅读材料,无不给人以多方面的启迪。


8

妙用文学手法,科学精神和人文底蕴交相辉映


高中生物学教材每一章都有章引言,这往往是各章最难写的内容,需要站在一定高度对本章内容有整体把握,朱老师在这方面贡献尤为突出。


记得在高中教材立项送审样章撰写过程中,《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章的初稿完成了,朱老师拿回家去修改。


本章的章首页选用了一幅大脑神经网络的模拟结构图片。他再次来到生物编辑室时,说自己昨天在家改稿子,总觉得这一章的章首页缺点什么,但又不知道怎么改,于是就到楼下小院里蹓跶,突然脑子里灵光一现:如果在这张大图上压一首小诗就好了。


于是很快想出几句,回到家里一挥而就:


是重帘低垂抑或星云闪亮,

不,是脑细胞织就信息之网。

万千信息在此传输交汇,

调节着机体的稳态

更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编辑室的同志纷纷称赞,说这首诗生动概括了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与该页大图真是相得益彰。正是朱老师这一创意,开创了高中生物学教材章首页题图配诗的先河。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章首页(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不论是在初中生物学教材还是高中生物学教材编写中,朱老师都十分认真地审阅和修改书稿,经常做出大幅度的修改甚至重写,还亲自做了许多搜集图片的工作。


作为主编,他不仅在书稿的科学性、思想性、教学适宜性上把关,而且提升了教材的艺术性。


例如,在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单元首页,他将单元的引言改写为:


“生物圈中到处都有绿色植物。俄国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季米里亚捷夫(Timiriazev,1843-1920)曾这样形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它是窃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它所获取的光和热,不仅养育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而且使巨大的涡轮机旋转,使诗人的笔挥舞’你能理解这段话的意思吗?”


这段引用语形象地反映了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从而养育了地球上其他生物,当然也养育了人类;就连工业上用的煤炭等化石能源,也是源自亿万年前植物的光合作用。


道理并不复杂,但是借用诗意的语言表述出来,就显得分外生动,而且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和想象空间。


再如,朱老师在初中生物学教科书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首页家燕育雏图下写道: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唐代诗人白居易(772-846)这脍炙人口的诗句,描写了燕子生儿育女的艰辛,反映了生物繁衍后代的本能。


“生物繁衍后代的本能”是科学的解释,“生儿育女的艰辛”则是人文的观照。科学与人文就这样自然而然地结合在一起了。


朱老师还在教材的习题编制上倾注了大量心血。记得初中教材编写过程中,初稿形成后,他每天来生物编辑室同责编一起磨题,有时一上午也就编出两三道有新意的习题。


在此过程中,他发挥了自己文学底子好、视野开阔、知识面广、生产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编出了许多新颖有趣的原创习题,其中有些习题就是从古诗词中找到灵感的。


例如,在《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一节,他出了这样一道习题: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你能对这句诗描述的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吗?


一道看似简单的小题,打通了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壁垒,体现了科学教育应在弘扬科学精神的同时兼具人文底蕴的重要理念。


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其实质是真与善和美的关系。科学求真,人文求善求美。二者同源于实践,同源于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因而共生、互通,并且总是相互影响。


然而近代以来,人类文化中出现科学与人文的分离和不平衡发展,已经让人类备尝苦果。在学科教育中实现科学与人文的融通,即人文教育中适当渗透科学的理性精神,科学教育中适当体现人文的求善与审美观照,是人类文化重建科学与人文平衡的必由之路。


理科教材在渗透人文精神方面适当引用我国经典诗词或名言警句,则同时兼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功能,有助于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朱老师在这方面为我们做出了示范。


朱老师之所以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固然离不开深厚的专业功底、专业之外的广泛涉猎、丰富的实践经验,更为关键的深层原因是他对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满腔热忱,是他心中装满了对学生的爱,对祖国的爱,对自然的爱,当然也有对生命的热爱。


斯人已去,精神长存。我们在深切缅怀朱正威老师的同时,更要继承他编修教材的遗志,发扬他热爱教育、无私奉献的精神。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朱老师虽然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的教育教学思想会永远在教材中发光发亮,他的教材编写理念和实践会为教材编写者持续提供丰富的营养。


“唯有十册教材在,章章节节朱正威!”总结和提炼朱老师的教材编写理念和教学思想,并将这些思想营养运用到今后的教材编修实践中,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是我们对朱老师最好的纪念和告慰!


本文作者:赵占良,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中国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人教版中学生物学教材主编之一,主要从事中学生物学课程和教材研究。


设计:孙瑞(实习)

编辑:周  丹

主编:吴海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