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海河实验室揭牌

南开大学 2022-06-23



11月29日,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海河实验室揭牌仪式在南开区举行。天津市委副书记、市长廖国勋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程津培共同揭牌。廖国勋向程津培颁发了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海河实验室主任聘书。天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顺清宣读建设实验室的批复文件及首届理事会成员名单等。天津市副市长王卫东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和天津市政府秘书长孟庆松参加。

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海河实验室的启动运行,对于推动石油石化、新材料等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碳”绿色产业高地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海河实验室是依托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单位组建,登记设立的事业单位,遵循新物质创制领域“精准化、精细化、融通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聚焦物质绿色合成及生产理论、方法和技术中的“卡脖子”问题,围绕新碳基物质催化合成、高端化学品与膜材料绿色制造、高性能新能源材料、碳基资源绿色转化与利用4个主要研究方向和综合交叉与智能创制平台开展核心科技攻关,通过解决化学化工关键核心问题,形成对绿色制药、新能源电池、高端化学品、能源综合利用、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创新源头供给,带动天津市精细化工、石油石化、航空航天等传统优势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人才聚集,支撑天津市“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构建,推动京津冀、环渤海以及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长效服务国家及天津重大需求。

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海河实验室在研究队伍、研究基础、科研设施、产业孵化及共建经验等方面拥有坚实基础。实验室主任由程津培院士担任,4个主要研究方向首席科学家分别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周其林,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在库,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副校长陈军,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春明担任。实验室已汇聚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博士后等攻关主体590余人,研究生1200余人。其中,核心研发骨干近200人,包括两院院士1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9人等。

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海河实验室将通过新体制新机制,逐步贯通从基础科学发现、关键技术突破到产业应用的完整创新链,打造物质科学国家级重大科研平台和战略科技力量,建成引领新物质科学发展的世界知名科学研究中心,服务“绿色发展”“碳达峰、碳中和”“健康中国”“美丽天津”等国家及天津市重大战略。

仪式上,程津培为周其林、陈军、徐春明颁发首席科学家聘书,为中石化北京化工院、中石化天津分公司、渤海化工、京博控股、中海石油天津分公司、久日新材料、力神电池、天九再生8家创新合作企业代表颁发合作意向书。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卜显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副校长元英进出席仪式。

揭牌仪式后,廖国勋主持召开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海河实验室首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研究审议实验室章程、相关建设规划和理事会章程等制度文件。

廖国勋说,天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打造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重要要求,坚持把绿色发展、落实“双碳”目标作为战略支撑,坚定不移走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之路。天津在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领域拥有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石油化工、渤海化工等一大批高校、科研机构和代表性企业,可谓人才储备充足、产业基础雄厚、发展前景广阔。

廖国勋强调,要聚焦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产学研用高质量联动,向实验室主任充分授权,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和氛围,不断完善符合自身实际的运行模式。要实现校企间、校际间、学科间人才通用共享,激发科研人员主观能动性,为“0到1”的创新突破和“1到N”的成果转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要瞄准重点研究方向,注重新碳基物质催化合成、高端化学品与膜材料绿色制造、高性能新能源材料、碳基资源绿色转化与利用等领域整合交叉,打造科研孵化迈向产业应用的清晰链条。要强化金融服务保障,用好产业基金、政策性贷款等,形成金融机构与科研单位、市场主体深度互动、互为支持的良好局面。要注重提升研究成果显示度,瞄准行业领先标准,努力取得标志性突破;提升科研成果影响度,加快产业化规模化步伐,大力促进行业发展;提升科研成果感受度,做好应用示范推广,赢得企业群众广泛认可。

据了解,高质量推进海河实验室建设是天津打造我国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的重大举措。海河实验室围绕天津市优势创新资源,以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先进计算与关键软件(信创)、合成生物学、现代中医药、细胞生态等五个研究主攻方向,开展战略性、前沿性、前瞻性、基础性、综合性科技创新活动,着力打造“国之重器”,充分展现天津作为。



往期回顾:

*元气满满的一天,从南开早餐开始!*面向全球!南开这份年度英文报告发行,是我国第一部*南开团队发现乙烯合成关键酶ACS具有双酶活性并揭示其分子演化新路径*南开自习室哪家强?
*“黑科技”加持,一年10.8万元的水电费,省了


来源:综合自《天津日报》等记者:米哲 付坤编辑:郑泽宁 乔仁铭审核:马长虹 吴军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