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南开人“比了个心”
万物向阳夏日至
芙蕖映日绽芳华
暑假过半
忙碌的南开人实践的脚步
不曾停歇
这个夏天
他们忙着筹建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
忙着在村里给娃娃们上课
忙着把科技服务送到田间
……
沿着南开人的足迹
一抹抹“南开紫”
在祖国大地上
比出一颗闪亮的
“中国心”
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
为乡村振兴注入南开智慧
这个夏天,南开人都在乡村振兴一线忙着同一件事——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
为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南开大学践行“知中国、服务中国”办学宗旨,发挥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科科研优势,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建立一批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今年暑期,首批70个工作站将建成,遍布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
7月27日,陈雨露校长率队赴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推动定点帮扶工作,考察我校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东门村工作站筹建情况。
7月29日,南开大学首批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在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郝家桥村集中授牌。
甘肃庄浪、陕西绥德、四川大邑、江西瑞金、山西闻喜、河南兰考、山东巨野……无数南开师生用脚步丈量乡村,用专业知识赋能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更有力、更持久、更全面的帮助。
践行“乡村振兴,教育先行”的承诺
为乡村振兴注入南开力量
“中央要求、庄浪需要、南开作为”,这是南开大学服务乡村振兴、树牢责任担当的庄严承诺。这个夏天,南开人又一次在庄浪集合成队。
连续举办十年“公益晨跑 筑梦庄浪”的实践队来了。捐赠物资、公益支教、驻村实践、主题调研……实践队的任务不少,庄浪老乡们的笑容不断。
连续组织四年的南开大学中外学生赴甘肃庄浪实践队也来了。来自中国、埃塞俄比亚、蒙古、越南、泰国、塔吉克斯坦、马来西亚等七个国家的十五名学生组成实践队,以“南牵山海”夏令营为主体活动,在庄浪县郑河小学开展支教。南开“洋娃娃”当老师,给“庄浪娃娃们”打开一扇窗,看见全世界。
用知识浇灌成长,以“公能”素质教育助力全面发展,让南开书屋点亮“求知之光”,成立实践基地实现“双向奔赴”。
不止庄浪,南开人的支教足迹遍布全国各地。
这个夏天,化学学院“师生同行”实践队连续第19年把科学课堂带到山西,商学院实践队第五次来到费县城北小学支教调研,生命科学学院“向阳计划”公益夏令营连续三年开营筑梦,计算机学院“服务学习:计算机与科技扶贫”实践队连续两年开展教学实践……化学实验、非洲鼓、航天科普、无人机足球和一抹“南开紫”,让孩子们学起来、动起来、乐起来,也让童年的色彩更缤纷。
南开人一直用心用情在践行责任使命,把“小我”融入“大我”,发挥南开力量赋能乡村教育,用务实行动服务乡村振兴。
坚持师生四同共上“大思政课”
在乡村振兴中谱写崭新篇章
这个夏天,一门坚持了12年的“大思政课”再次出发。重走长征路,15天的行程,南开大学“红色记忆宣讲团”的师生同学、同研、同讲、同行,让青莲紫爱上苏区红的故事更加饱满而茁壮。
这个夏天,他们一起追寻历史足迹。从永新出发,走过井冈山、遂川、信丰、于都,最终到达瑞金,他们走遍这片英雄的土地,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温度。在瑞金,师生“当了一回‘二苏大代表’”,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走近历史,在沉浸式体验中用好红色资源,上好“大思政课”。
这个夏天,他们用情讲述红色历史。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学,他们一同走过长征中突破的第一道封锁线,参观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走访乡村听爷爷奶奶讲述“旧貌换新颜”……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一路积攒的豪情万丈浓缩进一节节精心录制的微课之中,让一块小小的屏幕,化身成为“立德树人”大课堂。
这个夏天,他们用心书写崭新篇章。用火热鲜活的社会实践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已经成为南开师生调研国情民情、传承红色基因、立志服务国家的生动课堂。知中国,服务中国,这是南开办学的光荣传统,也是实践育人的根本遵循。在实践中成长,在创新中成才,南开人用苏区实践的育人成效,谱写出思政教育的崭新篇章。
一切汗水,一切感动
一切奋斗,一切欣喜
都汇聚在这个夏天不期而遇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
你我向上,南开向前,家国向前!
怀揣着这颗赤诚之心
出发吧,南开人!
往期回顾:
来源:南开大学新闻中心 南开大学团委
记者:高雨桐
通讯员:张思一
动图制作:高雨桐
编辑:郭威 朱昱铃
审核:李娜 阿依古丽 刘喆萱
点亮“在看”,为扎根祖国大地的南开人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