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晨报》采访王财贵教授:用经典回归教育原点
所谓经典,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高明的著作,含有深厚的智慧和内涵,古代的圣贤都是大教育家,读圣贤之书,就是回归人性。 如果不以培养品学兼优的孩子为教育的本源和目的,到最后就培养不出真正的人才。
(晨报记者 林颖颖)
有人5点起床从青浦赶来,有人提前两个小时来等“余座”,有人自称粉丝追着他签名拍照,演讲落幕,席间数次响起的掌声潮涌而起,听众纷纷举手抢话筒提问,时间已过中午12点,还有人久久不愿离开……
这不是一场明星见面会,却呈现出了比追星更加热烈、持久的效果。一群关心孩子、关心自己、关心教育的人,聚集到华东师范 大学,参加新闻晨报 国学公益讲坛。其中有苦口婆心的劝服,有幽默睿智的回答,有痛定思痛的反思,还有说一不二甚至不留情面的质问,所有的声音,都指向一个问题:教育到底应该怎么样?
演讲人讲儿童读经
教育倡导者、 台湾汉学教育协会理事长、 牟宗三先生弟子王财贵给出了他的答案:诵读圣贤经典,回归教育原点。
昨天9点15分,华师大逸夫楼会议室早已座无虚席,就连走道上也坐满了人。“没想到工作日也这么多人过来!”提前15分钟赶到会场的读者张女士发现,现场已经找不到空位子,只能席地而坐。
9点半,一席汉服夫子装、满头银发的王财贵走上演讲台,他拱起双手,向在座听众深深作揖,现场一阵热烈掌声回应。
推广读经的王财贵,以中国古代的一则经典故事作为演讲开端:战国时代有名医扁鹊,一天魏王问扁鹊:“你这么有名,应该是天下第一名医。”扁鹊摇摇头,魏王好奇:“难道有比你更好的大夫吗?”扁鹊说:“我大哥是天下第一,我二哥是天下第二,我充其量只不过是第三。”
魏王又问:“但为何你大哥、二哥没你有名?”扁鹊说:“我大哥在病人还没患病之前,就提醒人家了,他济济无名;我二哥是病人出现小病时,就使用推拿、针灸等方法把小病治好了,所以他只是在乡间有点小名气;很多人找到我时,是已卧病不起,我就下重药,去顽疾,结果我就成了天下名医。”
故事讲完,王财贵直指主题,“我们的教育,应该像扁鹊的大哥治病,还没出现病灶,就把问题解决了”。
所以,教育就像治病,要从源头抓起。王财贵说,知晓教育的源头,这并不只是专家要研究的事情,而是每个人的眼前事。“你们生了孩子的人,能不管吗?”王财贵一阵激动,右手顺势往台下一扫:“不能一批"大糊涂",带出一批"小糊涂"啊,否则世界就是一塌糊涂!”
这一扫,台下听众有人面面相觑,有人窃窃私语,有人冥思苦想。
王财贵表示,自己曾经问过很多家长“知道孩子在读什么吗”,家长说:“怎么不知道?我天天在辅导孩子功课。”“为什么做这些功课,家长说是学校规定的,去学校问老师为什么要教这些功课,老师回答是校长让教的。再去问校长……如此往复,没有答案。”王财贵表示,“并不是说教这些内容不行,但是作为老师、家长是否应该先问一问自己:"教这些行不行?"
教育,到底为了什么?教育的本来面目,到底应该是怎么样?王财贵给出自己的解释:其实教育的问题并不复杂,只要基于“人性”。而这里,必须有一种“洞见全体”的智慧,见到人类本来就应有其生活所需的知识技能之学习,又应有其雅化、深化的人文智慧之学习。无论任何学科教学,都应该按照人类学习的自然规律而施行,才合乎人性发展规律。
生活技能易学,人文智慧难得。但是人文智慧又关乎一个人的品德心性、人生态度。对此苦恼的家长不少,王财贵的建议是,人文习得,从读经开始。“因为所谓经典,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高明的著作,含有深厚的智慧和内涵,古代的圣贤都是大教育家,读圣贤之书,就是回归人性”。王财贵还推荐世界上的经典,再如名曲、名画,都可以成为培养孩童人文智慧的好教材。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王财贵表示,虽然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圣人,也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学贯中西,但是如果不以培养品学兼优的孩子为教育的本源和目的,到最后就培养不出真正的人才。
“讲到这里,可能有人抱怨了,怎么讲的都是理论,怎么操作啊?”早就摸准了听众的“脾胃”,王财贵随即带来了 读经教育的三个操作原则。
首先,教育的时机要把握。因为时间是单向度的,人的生命在时间中顺流而走。人类的一些基本能力,在生命的初期就要完成,这是所谓的“学习关键期”,错过了时机,可能造成学习的障碍,往往终身补救不及。
诵读经典,也是越早越好。“家里有人怀孕,准备两架CD机,一架用来听古典音乐,一架用来听经典诵读”,王财贵用已经被广为认可的胎教理论告诉听众,孩子越小,吸收越是全方位,胎儿听经典,可以将这些记忆放入潜意识中,成为一辈子的人格背景,或许,优雅和聪慧就在这时埋下种子。
王财贵接下来讲到内容。中华文明几千年,书海浩瀚,读哪些好?他的观点是:从最高的经典读起,以高明覆盖基础,以最核心扩展到最边缘。而这最高的一层是:“四书”(四书:《 论语》《 孟子》《大学》和《 中庸》)。“这些经典,不怕重复,因为其中蕴含着圣贤的人生智慧,意义深远”。
最后才是方法。王财贵认为,所谓读经,重点在于读。不必讲解与观察,只要反复而熟练,取经典而背诵,谓之读经。特别是儿童,他们的学习特色在于吸收、储存和酝酿,不在于理解和运用,况且“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王财贵说,诵读经典,就是为孩子储备生命的“地下水”,为了有一天,这些圣贤的智慧能够浇灌他们的生命,让其优雅而有深度。
问道王财贵
读经可使孩子人文素养提高,那么其他科目呢?王财贵昨天讲述了一段他和一位苦恼家长的对话。
那位苦恼的家长找到王财贵:“我孩子数学不好,怎么办?”
王财贵回答:“先看班里最好的同学是怎么学的?”
家长更苦恼:“那个孩子一不做作业,二不复习,家长从来也不管他,而且老师是同一个,教的内容也一样,又怎么办?”
王财贵回答:“所以现在看来,问题不在于家长、老师或孩子知否努力,在于孩子是否聪明。”
家长沮丧起来:“那就是我的孩子不聪明了?那更难办了!”
王财贵又答:“让他读经。”
“数理”和“读经”两个词汇放在一起,确实格格不入。不过,王财贵认为,读经教育,并不是什么特别的发明。它只是出自一个理想:让教育回归他的本性。就是“该怎么教,就怎么教”,因此,这种理想可以应用到其他科目上。
在王财贵“数理读经”的构想中,“是聪明的头脑使数理好,而不是数理的训练使头脑好”,犹如先要建了高速公路网,才能让车子跑起来,而不是放了很多车子,就可以跑出高速公路。所以在人生的整个教育历程中,尤其在十三岁之前,是脑神经建置的黄金时期,这时,训练人类心智的主题,不应该在于数理思考的精密拨弄,而是让语文和艺术等讯息大量往来,“以人文带动科技”,这不只是在学问价值上如此,即使在教育养成上,亦应如此。
晨报读者:我陪4岁的女儿读经,她问我是什么意思,但是我也不懂。怎么办?
王财贵:你可以老实回答:我也不知道(笑)。或者你也可以告诉她,你16年以后才会用到,到时你再来问我。不过也许等到她20岁,她会来告诉你:“妈妈,现在我已经懂了,但是你还不懂。”(笑)你要做的,是引导孩子有一天知识比你丰富。
晨报读者:我的孩子七岁半了,能背不少经典,但是每次边玩边背,怎么办?
王财贵:他不认真的时候都能背出来,认真的时候还得了?(笑)大人要注意才能学习,但是儿童不需要,孩子越小吸收力越是全方位的。你的孩子很正常,而且是天才,很恭喜你。
晨报读者:如果过了13岁,还能不能读经?
王财贵:如果是成年人,想要提高语文能力、吸收古人智慧、学习自我安身立命的内在道理,依然可以读经。我希望三到五年之后,中国有一半人读过《论语》。曾经有人告诉我,两个夫妻都要离婚了,但是读了《论语》,就和好如初了。《论语》中说,“吾日三省吾身”,“巧言令色,鲜矣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你去读《论语》,读到契合的地方,你会感动,有人读了还会痛哭流涕、手舞足蹈,这是因为你遇到了你真实的生命,这就是漂亮的读书法。
听众感受
(晨报记者 朱晓芳 林颖颖 徐斌忠)
天早晨7点半,华东师大逸夫楼报告厅刚刚打开门,就迎来了晨报国学公益讲坛的第一批听众,此时,距离讲坛开始还有两小时。
“把讲座录下来给女儿听”
“我六点多就出门了。”家住浦东上南四村的顾伟民告诉记者,他是晨报多年的忠实订户,在报上得知有这么一场讲座,非常感兴趣,所以早早就赶来了,“路比较远,出来晚了怕堵车迟到,错过讲座。”说话间,顾先生从腰间掏出一台香烟盒大小的录音机说,他要把讲座全程录下来。“带回家给我的女儿听。”顾先生说,他的女儿在华东政法大学读大一,也想来听这个讲座,无奈学校有课,好在最后想出了录音的主意。
离开场时间还早,顾先生还自愿做起了志愿者,帮助晨报工作人员一起摆放提供给听众的资料和水。
77岁高龄的傅先生来自宝山泗塘二村,老人家为了听这堂公益讲座,可谓做足了功课,“一个星期前,我就按照报上刊登的信息,专门来华师大探过一次路,所以今天来就熟门熟路了”。从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技术研究所退休的傅先生说,自己是搞工程技术研究的,以往对国学经典涉足较少,而自己的下一代乃至第三代由于种种原因,也较少花时间诵读国学经典。“我今天来听讲座,一方面是想充实自己,另一方面也希望将自己在讲座上所了解的内容带回家和自己的儿孙辈们交流”。
年纪最大的是一位82岁的老伯,他说看到报纸介绍能学习国学,就赶来了。年纪最小的是18个月的小女孩,她是被外婆顾建华推着手推车带来的,外婆说孩子的教育要从小抓起。一位物业公司的职工特地换了班来听讲座,他说多学习总有益处。
刘玮带着在幼儿园读大班的儿子高浩云一起听讲座,“虽然内容比较深奥,但是我儿子还是坐着坚持听了2个多小时。”刘玮表示,现场听到了不少理论,希望以后还能多听到一些实际的指导。一些家长在讲坛后,还询问晨报是否会举办读经班,希望以后能继续学习。
活动也吸引了一些“90后”的莘莘学子,华师大读研一的樊小伟就是其中一位,他心中充满着对国学的求知欲。“讲座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中国人,如果没完整地读过《论语》,那真是太可惜了",我自己业余时间也在学《论语》,先从修身开始,我希望我们不要失去国学文化的瑰宝。”
施女士与国学最早结缘于2010年的一个传统文化学习营。在为期40多天的学习中,施女士感受到了国学的魅力,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谈到:“就像王教授所说,读经典,能够得到内心的平静,更多的是得到一种做人的态度。”施女士平日里带着自己的孩子和小区里的朋友一起学习国学经典,有《论语》、《大学》等,她希望大家可以先学做人,再学知识。她听了王教授的讲座后,更坚持了自己的想法。
王财贵的梦想
(晨报记者 林颖颖)
昨天晨报的国学公益讲坛上,王财贵穿的是古代夫子装,飘逸清致,十分儒雅。事实上,几年前他演讲时,你看不到他穿“古装”,那时候,他穿西装,打领带,与他推广读经符号性的形象不大相符。
王财贵道出其中的缘由,“穿夫子装当然更舒服、也更自在,但是一开始,我宁愿不穿。因为那样很难引起大家的注意,只有穿西装打领带,给大家一个奇怪的感觉,也才能让大家注意到我推广的读经教育”。到如今,他的读经推广有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他才愿意穿起这件“压箱底”的衣服。
除了他的外在着装,王财贵的日常言谈也是三句不离读经。记者感受到, 上海驻足的这两日,王财贵在大多数时间并不多言,在人们说到与读经不相关的话题时,他是沉默的,甚至还有点“开小差”,自顾神游。但是,只要一逮到机会,他就会跟身边的人 “讲经”。
“一个人打开经史子集,而不能读原文,还要看翻译,这就说明这个人不可能了解深度的中国文化。 ”
“经典读起来多美,语言优雅,抑扬顿挫。 ”
“读她千遍不厌倦,读她的感觉像春天。 ”
……
他文白兼用,引经据典,甚至用起了流行歌词,见缝插针地传递读经信息给他遇见的每个人。
王财贵就是这样一个人,20年来,在世界各地有华人的地方行走、演讲,没有所谓的运作团队,甚至都没有固定经费,支撑他的就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信念。
他的梦想就是未来在内地建立一座千年书院,这个地方像世外桃源,能让人静心读经,承载千年育人的重负。
虽已退休,他却还在为此奔波着。
读经教育体验
随着这些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传统经典,一点点地浸润孩子们的眼耳鼻口。总有一天,这些经典的种子会在他们身上发芽、开花。
(复旦教师沈国麟,记者 林颖颖)
晨报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几年前在深圳一个农民工子女“儿童读经班”上,作为志愿者教师,沈国麟将《弟子规》、《道德经》等国学经典,编成了有节奏的歌谣,带着孩子们一起吟诵,但他很少为学生解释这些文字的涵义。
沈国麟如今是复旦新闻学院的副教授,作为一位儿童读经教育实践者和曾经的推广者,他幼年起就学习国画和书法,在传统艺术耳濡目染下而成长的他,对国学有一份特殊的热爱。
国人推广国学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了,当时主要是国学大师南怀瑾以及一些追随他的热心志愿者在推动,此后,21世纪初的头几年,国学和读经风潮兴起,《百家讲坛》等节目的热播也推动了国学热的升温,沈国麟说,如今,国学热到了一个方兴未艾的阶段。“国学热”的出现有其必然,沈国麟认为,这是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们在物质得到满足后,精神上也需要有一定追求,近年来,一些人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出现空虚、迷失,急切地需要寻求一个精神坐标,中国的传统国学,就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他们的心理需求。”
通过研究,沈国麟还发现,发展到一定阶段,回归传统文化,在发展中国家是一个普遍的规律,“不管是东南亚,还是中东,都经过了一个向西方学习现代化,而后实现民族意识觉醒,向传统文化回归的历程,而中国是个传统文明古国,也势必将对灿烂博大的传统文化有回归”。
如今的国学热,不仅体现在成人,还在儿童教育上。很多家长愿意掷重金送孩子在课余时间学国学、读经典。沈国麟接触过不少这样的家长,他表示,这些家长一般都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同时家庭也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他们自身对传统文化有认同,同时也有一个圈子,容易互相影响”。
儿童学国学、读经典,最重要的是培养对生活的健康态度。“比如《弟子规》中就讲述了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师友,这些都是古代经典的核心教育目标。”沈国麟认为,说到底,中国以儒学为主的古代教育,就是“如何做一个人”的人格教育,包括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而这些对生活的态度,对孩子一生的成长都至关重要。
之前,对古代教育只是“死记硬背”的批判有失偏颇。“孩子10岁之前,是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在这时候读经,边背诵边理解,哪怕不理解先背诵,长时间的识记也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过程,等孩子慢慢长大,影响和作用就会慢慢显现出来,毕竟这些经典都是几千年来传承和锤炼下来的”。
媒体采访王财贵教授报道系列相关文章
关注本微信平台
长按二维码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