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别山,体验长征路 ——中共卓凡支部委员会“两学一做”主题实践教育活动
走进大别山,体验长征路
——中共卓凡支部委员会
“两学一做”主题实践教育活动
大别山是中国革命重要策源地和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也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1934年11月16日,红25军的2980余名将士怀着鉴定的理想信念,从大别山出发,踏上了艰苦卓绝的万里征途,经过10个月的艰苦转战,率先达到陕北,成为第一支完成长征的英雄部队,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上写下了恢弘壮丽的不朽篇章。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主题实践教育活动,2017年5月16日,在卓凡律师所主任杨择郡律师和支部书记徐向辉律师的带领下,中共广东卓凡律师事务所支部委员会一行20人来到了河南信阳的大别山区,开展“走进大别山,体验长征路——中共卓凡党支部‘两学一做’主体实践教育活动”。
图为在山顶拍到的大别山景色
青年党员在火车上交流
5月16日下午,经过17个钟头的火车,2个多钟头的汽车,同志们来到了大别山的纵深处——河南信阳市罗山县山店乡鸡笼村,受到该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和乡亲们的亲切接待。
徐向辉书记与鸡笼山党支部书记亲切握手
卓凡党支部受到当地干部和乡亲们的热情接待
第二天一早,在杨主任和徐书记的带领下,同志们走进大别山,重走长征路。
上山前,黄庆龙律师向我们介绍了鸡笼村先烈们在革命战争年代中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丰功伟绩。
黄庆龙律师讲述大别山先烈们的故事,同志们仔细聆听,缅怀先烈
杨择郡主任在出发前做了动员,他要求同志们:一是要服从指挥,既不能掉队,也不能乘勇脱离队伍;二是要发扬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尽快完成任务;三是要磨砺自身的意志,突破自我,坚定理想信念。
杨择郡主任带队开始“长征”
“长征”路难行,“先锋”黄庆龙律师披荆斩棘开路
女同志们终于完成“长征”任务
经过了6个多小时崎岖、陡峭、难以辨认的山路,在同志们相互帮助下,虽然走了几次错误的道路,也忍受了饥渴,但同志们终于在下午三时完成了“长征”任务。
红色起点——罗山县何家冲
完成“长征”任务后,同志们来到了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罗山县何家冲参观学习。何家冲红色革命历史悠久光荣,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军摇篮、长征出发地。早在1926年,党在这里就建立了组织;鄂豫皖根据地形成后,何家冲是苏区的游击区;红四方面军西撤后,何家冲是红二十五军和鄂东北省委坚持斗争的主要地区;三年游击战争时期,何家冲是红二十五军军部及医院驻地;抗日战争时期,何家冲为豫鄂皖边区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五师突围后,何家冲在地下党的领导下,坚持斗争直至解放。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从何家冲出发长征,是何家冲革命历史上最光辉的一页,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
誓师广场前的革命教育材料
同志们在罗山县何家冲誓师广场前合影留念
最后,徐向辉书记对本次活动作出了重要的总结,他指出:一、长征充分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她所领导的红军发展壮大的巨大精神力量,并给了全国人民以巨大的影响。中国工农红军的三大主力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先后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进行了战略大转移,历史意义重大;二、同志们今天重走“长征”路,缅怀先烈,体验当时的艰苦环境,发扬团队协助的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坚定了党的理想信念。他引用习近平书记的话说: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经得起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先烈在生死面前之所以能够赴汤蹈火、视死如归,就是因为他们对崇高的理想信念坚贞不渝、矢志不移。三、同志们要加强“两学一做”的实践教育,坚持学用结合,知行合一。
撰稿:陈仲生 定稿:徐向辉
编辑:蔡佩舒 主编:王 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