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奏家真的一代不如一代吗?
文:杨宁
“一代不如一代。”九斤老太说。
乐迷们点头。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一些乐迷摇着头,咪着眼,听着沙沙作响、爆着炒豆声的LP,说道,“你听这里弹得……现在的年轻人,根本没有这种想象力。”
好像有点道理。纵然我对演奏家没有执念,也不是历史录音粉,在无视科尔托错音的同时,也被他的舒曼《蝴蝶》的开头惊艳过,更别提初听富特文格勒和门格尔贝格那截然相反的“贝九”结尾时被震得一脸懵【哔——】。
也不只是乐迷有这样的感想。我记得毒舌乐评人David Hurwitz在几年前说过,现在的年轻人一出唱片就要挑战经典协奏曲,但一个个都演得差不多,有什么意思啊……
但你要是见过演奏家私下是怎么玩音乐的,就会发现,这真是冤呐!是谁把他们逼得在台上就成熟稳健平和中正不近人情,在唱片里更变本加厉的呢?
仰望星空,我只能说,200年的历史重负,不是谁都背得动的。
直到莫扎特那会儿,音乐还没有什么经久不衰的经典,绝大部分是快消品,今天写了明天用,观众图个乐子,作曲家(兼演奏家)赚几个小钱,就写下一首。
然后贝多芬说:“不行,要严肃!”于是就把音乐艺术拔到了新的高度,从此有了经典。经典的创作和确认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贝多芬一个人造成的。他只是写了最早被确认为经典的作品而已。19世纪上半叶,音乐会中新作的比例还有80%,慢慢地,几十年后,就只剩20%了。
视频作品:贝多芬 D大调钢琴三重奏 作品70/1 "鬼魂" (1808)
视频演奏团体:2014年上海音乐学院室内乐艺术周邀请专家:格里格钢琴三重奏(挪威)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197a3t73m&width=500&height=375&auto=0
曲目新旧程度的变化只是表象。更大的变化是,严肃音乐家和学者们站在历史之巅,将过往的一切尽收眼底,看出一条“经典演变之路”,整理出一套“什么是经典”的 评价体系。于是作曲家压力就很大了:不走经典路线吧,总觉得低人一等;走经典路线又费事——你看,1824年的贝多芬第九之后,整整52年没出过一部能与 之比肩的交响曲,直到勃拉姆斯费了21年、在1876年拿出第一交响曲。就这样还被人附会为“贝多芬第十”,你说气不气人。
作曲如此,演奏只能跟着走。但观众又要听新鲜的,那只有靠演奏家了。19 世纪直到20世纪初培养的演奏家,个性普遍很强,看谱子不爽自己改一改也是家常便饭。另一方面,市场对快消品的需求依然存在,有一批走不了经典路线的作曲 家专事快消品创作,于是就诞生了英国的light music和美国的pops。实际上,若有机会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音乐会曲目单,就会看到一大堆当时很流行、现在没听说过的作品。
被David
Hurwitz吐槽的这种讲究准确、“科学”、“正确”的演奏成为主流,其实是二战之后的事情了。一方面,欧洲传统文化幻灭,“快消品”全部阵亡,便只剩
“经典”了。另一方面,学者通过分析,得出“这曲子就应该这样”的结论,影响到评论家和观众,演奏家“动手不动口”,没处说理去。再者,越来越媲美“真
声”的唱片把原本转瞬即逝的音乐保存下来,演奏者要是不力求中正、完美,一点点瑕疵和偏颇都会被后世评头论足。这当然不是什么好事。说到底,唱片和现场是两种不同的东西。与此同时,逐渐体系化的比赛选拔机制,因为比赛本身的性质而抬高了技术门槛,加剧了“标准化”。比如,肖邦大赛第一轮就要求练习曲,而肖邦基本上所有其他作品技术都比练习曲简单,你能说练习曲弹错音的人就弹不好他别的曲目吗?
但是!
演出市场仍然是需要新鲜感的,而“经典”作品地位无法撼动的话,新鲜感仍然只能来自演奏者。现在到了怎样的境地呢?一边,观众越来越像饱食之士,名家名团名版如数家珍,另一边,对曲目的探索也日趋完整,那还有哪能挤出新鲜感呢?
于是,现在又到了演奏家发挥个性和创造力的时代了。君不见,除了各种靓照之外,演奏家正越来越多地参与唱片和音乐会主题策划,就作品论作品的时代结束了:
左上:钢琴家格里莫的主题专辑《水》
右上:美少女Alice和电音古典两栖酷男
Francesco Tristano的主题专辑《丑闻》
左下:小提琴家Daniel Hope的主题专辑Spheres
右下:小提琴家巴蒂娅什维莉的专辑《时间的回声》
而就算不搞策划,只演作品,大胆的演绎也是越来越多了,Isabella Faust的巴赫和Patricia Kopatchinskaja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就是最好的例子。
那这一轮(正在开始的)演奏家个性爆发和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的有什么不同呢?现在的人技术好啊!而且对音乐的了解也更全面,思考也更深入,又有什么理由认为一代不如一代呢?音乐毕竟不是文物,而是即时的创造,过去的时代可以借鉴,但不会回来。
所以我们要支持年轻人。就我个人而言,有些作品,真正开始有所感悟,恰是因为听了朋友的演奏,而他们甚至未必是专业选手。那么,当一大群年轻人汇集在上海音乐学院第四届室内乐艺术周时比赛和演出时,你除了要上班,还有什么理由不来呢?
弦乐四重奏、钢琴三重奏友谊邀请赛
开幕音乐会:汉+
Opening Concert: HAN Plus
时间:2016年5月23日(周一)19:45
地点:上海交响乐团演艺厅
(复兴中路1380号)
票价:¥180 / ¥130 / ¥80
购票方式:
1.电话:4008-210-522
2.在线:上海交响乐团官网http://www.shsymphony.com
3.窗口: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复兴中路1380号)
4.或者直接扫以下二维码购买(微店购买须知请看本文章最下方)
专家音乐会:策姆林斯基四重奏
Zemlinsky Quartet
时间:2016年5月25日(周三)19:30
地点:贺绿汀音乐厅
(汾阳路20号 上海音乐学院)
票价:¥180 / ¥130 / ¥80 / ¥50
购票方式:
1.电话:021-64318756、64317227、64311792
2.在线:上音票务www.musicticket.com.cn
3.窗口:上音演出公司(汾阳路22号)
4.或者直接扫以下二维码购买(微店购买须知请看本文章最下方)
专家音乐会:加斯帕德三重奏
Trio Gaspard
地点:上海交响乐团演艺厅
(复兴中路1380号)
票价:¥180 / ¥130 / ¥80
购票方式:
1.电话:4008-210-522
2.在线:上海交响乐团官网http://www.shsymphony.com
3.窗口: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复兴中路1380号)
4.或者直接扫以下二维码购买(微店购买须知请看本文章最下方)
微店购买须知:
*若您希望通过快递收到演出票,请您在购票时填写地址,留下手机号码,并在备注里注明“需要快递”。
微店将在收到钱款后(可能会与您的汇款时间有1-2天误差)通过快递寄出演出票。
快递公司为顺丰快递,快递费到付。
*若您不希望快递演出票,请于购票时在备注里注明“现场领票”。您将在微店支付成功后,收到一条演出票购买成功的确认短信。在演出开始前一个小时内到音乐厅门口,凭此短信即可换得正式演出票入场观演。
A:请邮件 liujie@ganlan.com.cn
Tips:猛戳阅读原文偷看历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