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品读 | 今天,我们如何欣赏莫扎特?

2016-01-30 霄汉 橄榄古典音乐

  • 橄榄古典音乐“深阅读”   请关注每周六第二条

  • 文:霄汉 图片来自网络


2006年,在喧闹了几乎一整年的莫扎特诞辰250周年之后,笔者乎再也没有好好听过莫扎特的音乐了。伟大的作曲家绝大部分诞生于上百年前,这使得音乐界成为了“周年祭”最为泛滥的重灾区,以近年来为例,2011年的马勒、2013年的瓦格纳与威尔第、2014年的理查•施特劳斯以及2015年的西贝柳斯,在这些年份里所遭受到的狂轰滥炸已经让笔者对这些作曲家产生了某种恐惧的心理,因为当全世界的乐团都不约而同地把他最著名的作品排进演出季的时候,作为听众其实是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的。在轰轰烈烈的“莫扎特年”过去十年之后,莫扎特的260周年诞辰在今年1月27日到来,幸好260年并不是一个特别值得大惊小怪的年份。这也就意味着,出生于1756年、卒于1791年的莫扎特,可能要等到2041年逝世250周年之际才会迎来下一次大规模的庆祝活动了。


可能与上面提到的其他所有作曲家都不一样的是,莫扎特其实并不需要人特别做些什么才会被想起,也绝不因为缺少纪念活动而被忘记。对于许多音乐爱好者来说,听莫扎特的音乐都是一辈子的事情。即使放在整个音乐史上来看,能与莫扎特在人们心中的地位相提并论的作曲家也恐怕寥寥无几。一万个人也许就会有一万个喜欢上莫扎特的理由,但是在如今古典音乐演出的形式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欣赏莫扎特的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正值作曲家260年诞辰之际,

就让我们看一看有

哪些 与莫扎特相关的事情 正在发生。




歌剧:经典制作难寻踪迹1

如果悉数莫扎特的歌剧作品近年来在国内上演情况,会发现有几个可以称得上是“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其一是在2010年,科隆歌剧院在指挥马库斯•史坦茨(Markus Stenz)与导演乌维•埃里希•劳芬博格(Uwe Eric Laufenberg)的率领下来到中国,除了在上海演出了至今被人谈论的《尼伯龙根的指环》之外,还在国家大剧院演出了莫扎特的《唐璜》。

剧中第一幕,莱波雷罗唱起他那首著名的“花名册之歌”时手中拿着的并不是一本真正的名单,而是一部iPhone,他身后的白墙上则用投影显示出了手机的通讯录,以及在谷歌地图上唐璜每个情人的GPS定位,这一场景给当时的观众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相比《指环》,《唐璜》在当时的受关注程度明显要小很多,但其意义却同样不可忽视:它是国外主流歌剧院的莫扎特歌剧制作第一次被带来中国。


▲参考图片:由德国科隆国家歌剧院制作的现代版莫扎特歌剧《唐•璜》2010年在国家大剧院上演

▲参考音频:“花名册之歌”♪  ——《我的夫人,请你看这张名单》又名《莱波雷洛的咏叹调》选自歌剧《唐璜》Madamina!ll catalogo è questo ('Don Giovann')



去年国内歌剧界最重大的新闻之一,是柏林喜歌剧院带着“脑洞大开”版莫扎特歌剧《魔笛》在上海与广州演出


这也是近几年来笔者看到的最不可思议的歌剧制作之一。歌剧导演巴里•科斯基与英国1927剧团对原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将20世纪初的电影默片、卡巴莱歌舞等跟歌剧毫不相干的元素融入其中,令整部歌剧的面貌焕然一新。导演大幅删去了原作中的宣叙调,以此加快剧情的行进节奏,演出时长也比略显冗长的原作要短得多。这版制作的众多创新之处,一方面满足了老观众们渴望看到新元素的心理期待,另一方面也打消了那些认为歌剧枯燥乏味的新观众的恐惧心理,而水准极高的演唱与演奏水准更是确保了剧作本身的艺术质量,可以说对两种人群都作出了适度的迎合。


▲参考图片:德国柏林喜歌剧院版《魔笛》剧照(帕米娜公主&帕帕基诺)


虽然比起更为流行的意大利歌剧以及瓦格纳的歌剧,莫扎特的剧作距离今天要更久远一些,但却成为了歌剧导演们尝试奇思妙想的绝佳平台:


2013年,萨尔茨堡音乐节演出了一场令人刮目相看的莫扎特《后宫诱逃》。歌剧在萨尔茨堡机场的Hanger7机库里演出,独唱演员与合唱队就围绕着这座巨大建筑里的古董飞机和跑车表演,将18世纪发生在土耳其皇室后宫里的故事演绎成了一出时尚帝国里争名夺利的闹剧。这场演出在当时进行了通过互联网的在线直播,令笔者对欧洲歌剧界的“创新”感到无比震撼,此后这版制作又推出了蓝光影碟,并荣获了2013年度的多项大奖。

▲参考图片: 萨尔茨堡




唱片:听年轻一代音乐家
演绎新的莫扎特
2


2016年2月,小提琴家弗兰克•彼得•齐莫尔曼(Frank Peter Zimmermann)将要推出一张全新唱片,其中包括了莫扎特的第二、第五号小提琴协奏曲以及与中提琴家安图瓦内•塔梅斯蒂(Antoine Tamestit)合作的交响协奏曲。去年年初他录制的莫扎特第一、第三与第四号小提琴协奏曲已经上市且颇受好评,时隔一年之后,现年已经51岁的齐莫尔曼终于完成了他的全部莫扎特协奏曲录音。


齐莫尔曼远不是近期推出莫扎特作品录音的唯一的音乐家钢琴家鲁道夫•布赫宾得与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录制了莫扎特最为著名的第20、21与27三首钢琴协奏曲,今年稍后时候这对组合将在欧洲及亚洲举行大规模的巡演。除此之外,哈根弦乐四重奏、钢琴家贝祖丹霍特等最近均有全新的莫扎特作品唱片问世。除此之外,经典的莫扎特作品录音也被频繁再版,如刚刚宣布退休的尼古劳斯•哈农库特录制的莫扎特《安魂曲》与《加冕弥撒》的录音就重新出现在了华纳唱片的目录里,而2015年底最受瞩目的新唱片——DG公司推出的霍洛维兹在芝加哥的独奏音乐会里,也包括了莫扎特的K.330奏鸣曲等三首作品。

▲参考图片:霍洛维兹:芝加哥最后音乐会(2CD) Horowitz – Return To Chicago


唱片公司的决策极大程度上是市场需求的反馈,上述唱片的出版发行意味着愿意购买莫扎特作品录音的音乐爱好者并不在少数,而他们最为期待的也无外乎是当今最火热的演奏家是如何演绎经典作品。如今正处当打之年的演奏家们,如齐莫尔曼、布赫宾得与哈根四重奏,正处在演奏技术与音乐修养俱佳的时期,在此时选择录制莫扎特的作品可以说适逢其时。




舞台:最受欢迎的作曲家3


在著名的古典音乐数据库网站bachtrack.com今年一月发布的2015年度古典音乐演出统计中,莫扎特作品的上演程度超越了贝多芬,成为了过去一年里最受欢迎的作曲家。除此之外,莫扎特的弦乐小夜曲(Eine Kleine Nachtmusik)与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和《唐璜》分别跻身最受欢迎的交响乐与歌剧榜单中。



从2014年到2015年,钢琴家郎朗选择了莫扎特的三首钢琴奏鸣曲作为他世界巡演的主打曲目,这也是他在自己的演奏生涯里第一次如此大量地弹奏莫扎特的作品。此外,他在2014年底推出了自己的专辑 “The Mozart Album”,其中不仅收录了这三首钢琴奏鸣曲,还与指挥大师哈农库特率领的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录制了莫扎特的两首钢琴协奏曲。尽管评论界对他在音乐会中以及唱片里表现依然苛刻,但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时,郎朗毫不避讳地表示了自己对莫扎特的爱,以及今后将更多演奏其作品的决心。


作为中国普通观众最为熟知的作曲家之一,莫扎特也越来越得到剧院们的青睐2014年,国家大剧院的“五月音乐节”就以“完全莫扎特”为主题举办,不论是开幕式上单簧管女神萨宾•梅耶演奏的单簧管协奏曲,莱比锡弦乐四重奏带来的莫扎特四重奏以及施尼特凯“仿写”的莫扎特,陈萨与黄蒙拉等中国独奏家演奏的莫扎特协奏曲等,这些节目使得2014年的五月成为了热爱莫扎特音乐作品的人们最为兴奋的日子。


1月27日,就在莫扎特260岁生日的这天,身兼指挥家与钢琴家二职的丹尼尔•巴伦博伊姆率领的柏林国家管弦乐团来到上海。巴伦博伊姆在这场音乐会上自弹自指了两首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成为了国内有史以来对莫扎特钢琴协奏曲最高规格的演绎之一。这场音乐会也可以被看作是全新一年的揭幕:2016年,虽然音乐界并没有太多纪念莫扎特诞辰的计划,但是他的音乐一定不会在我们身边缺席。

▲参考图片:巴伦博伊姆照片,来源于上交的“馄饨皮私房菜”微信



* 请关注每周六第二条 橄榄古典音乐“深阅读”  点击标题可以查看往期干货

在这个暖冬,来听听这部名为“厄尔尼诺”的歌剧

新年音乐会后 ,我们还能听哪些版本的施特劳斯

“惊愕”?你们现代人真会玩

谢谢你,亲爱的克劳迪奥 | 写在阿巴多逝世两周年之际




Q:商务合作、投稿?
A:
请邮件 liujie@ganlan.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